織婦辭

《織婦辭》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作品,通過農夫辛勤勞動織衣,自己卻穿不起好衣服,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廣大勞動來動人民的辛苦。

作品原文

織婦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當年嫁得君,為君秉①機杼②。
筋力日③已疲,不息窗下機。
如何織紈素④,自著藍縷衣⑤。
官家榜⑥村路,更索⑦栽桑樹。

注釋譯文

①秉:操持
②機杼:織布機。
③日:每天
④紈素:精緻潔白的細絹
⑤藍縷衣:破爛衣服
⑥榜:告示,此作動詞,貼告示。
⑦更索句:又(要求農戶)全都得裁種桑樹。索,全都。

作品賞析

本詩記農村個體農婦辛勤紡織,而自身卻只能穿破爛衣服,因為她們的勞動所都被官府徵收去了,正如王建《當窗織》所云:“輸官上頂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元和七年(812年)夏四月,“敕天下州府民府,每天一畝,種桑二樹,長吏逐年檢計以聞。"其時孟郊因老母病故,丁憂去官,寄居洛陽,《織婦辭》當作於是時,反映東都一帶情況,當然對全國來說,也有代表性。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人。進士出身,曾任溧陽尉、協律郎等職。他一生困頓,詩多不平之鳴,用字追求“瘦”、“硬”。有《孟東野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