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是唐代詩人李端的詩詞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詩詞正文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詩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實實在在的“逢雨”經歷,場景具體,抒寫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外,兼表達對友人的思念、關切之情。“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寫的是黃昏時雨勢繁密,景中含情。“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直抒胸臆,表達孤獨、思念之情。“一聲猿”屬寫實,也具象徵意。猿啼既表明周圍靜寂,也含愁苦意。

作者簡介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