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記》

《洛陽牡丹記》

《洛陽牡丹記》由(宋)歐陽修撰,宋歐陽修撰。修有《詩本義》,已著錄,是記凡三篇。一日花品,敘所列凡二十四種。二曰花釋名,述花名之所自來。三曰風俗記,首略敘游宴及貢花,餘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嘗書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遺修。修自為跋,已編入《文忠全集》,此其單行之本也。

基本信息

《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

《洛陽牡丹記》作者:(歐陽修撰,宋歐陽修撰。修有《詩本義》,已著錄,是記凡三篇。一日花品,敘所列凡二十四種。二曰花釋名,述花名之所自來。三曰風俗記,首略敘游宴及貢花,餘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嘗書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遺修。修自為跋,已編入《文忠全集》,此其單行之本也。周必大作《歐集考異》,稱當時士大夫家有修《牡丹譜印》本,始列花品,敘及名品,與此卷前兩篇頗同。其後則曰敘事、宮禁、貴家、寺觀、府署、元白詩、譏鄙、吳蜀、詩集、記異、雜記、本朝、雙頭花、進花、丁晉公續花譜,凡十六門,萬餘言。後有梅堯臣跋。其妄尤甚,蓋出假託云云。據此,是宋時尚別有一本。《宋史.藝文志》以《牡丹譜》著錄而不稱《牡丹記》蓋已誤承其訛矣。

作者簡介

《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

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為峽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四年,為河北都轉運使。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六年,進參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罷為觀文殿學士,轉刑部尚書知亳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對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病逝潁州汝陰,年六十六。縊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又撰有《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傳。宋胡柯編有《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

歐陽修詩,以《四部叢刊》影元本《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為底本。參校宋慶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簡稱周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簡稱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圖書館)及明正統刻《居士集》(有元曾魯考異,簡稱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注目錄下,今移至正文題下。底本孫謙益等所作校記,除刪去少數異體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續添校記,亦以續校名義補入正文。另輯得集外詩句,附於卷末。》,蓋已誤承其訛矣。

花品敘第一

《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

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洛陽所謂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者,皆彼土之尤傑者。然來洛陽,才得備眾花之一種,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獨立與洛花敵。而越之花以遠,罕識不見齒然,

雖越人亦不敢自譽以與洛花爭高下。是洛陽者,是天下之第一也。洛陽亦有黃芍藥、緋桃、瑞蓮、千葉李、紅郁李之類,皆不減他出者。而洛陽人不甚惜,謂之果子花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則不名直曰花。其意謂天下真花獨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愛重之如此。說者多言洛陽於三河間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沒,測知寒暑風雨乖與順於此。此蓋天地之中,草木之華得中氣之和者多,故獨與他方異。予甚以為不然。夫洛陽於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貢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崑崙旁礴之間,未必中也!又況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所謂和者,有常之氣,其推於物也,亦宜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惡。及元氣之病也,美惡隔並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極美與極惡者,皆得於氣之偏也。花之鐘其美,與夫癭木擁腫之鐘其惡,醜好雖異,而得一氣之偏病則均。洛陽城圍數十里,而諸縣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則不可植焉。豈又偏氣之美者,獨聚此數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凡物不常有而為害乎人者曰災,不常有而徒可怪駭不為害者曰妖。語曰:天反時為災,地反時為妖。此亦草木之妖而萬物之一怪也。然比夫癭木擁腫者,竊獨鍾其美而見幸於人焉。余在洛陽四見春天:聖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見其晚者;明年,會與友人梅聖俞游嵩山少室緱氏嶺、石唐山紫雲洞,既還不及見;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見;又明年,以留守推官,歲滿解去,只見其蚤者,是未嘗見其極盛時。然目之所矚,已不勝其麗焉。余居府中時,嘗謁錢思公於雙桂樓下,見一小屏立坐後,細書字滿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餘種。”余時不暇讀之。然余所經見,而今人多稱者才三十餘種,不知思公何從而得之多也?計其餘雖有名而不著,未必佳也。故今所錄,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

姚黃魏花細葉壽女鞓紅(亦曰青州紅)牛家黃潛溪緋
左花獻來紅葉底紫鶴翎紅添色紅倒暈檀心
硃砂紅九蕊真珠延州紅多葉紫粗葉壽安丹州紅
蓮花萼一百五鹿胎花甘草黃一擫紅玉板白

花釋名第二

《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

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異者而志之。姚黃、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紅,以州著;細葉、粗葉、壽安、潛溪緋,以地著;一擫紅、鶴翎紅、珠砂紅、玉板白、多葉紫、甘草黃,以色著;獻來紅、添色紅、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暈檀心、蓮花萼、一百五、葉底紫,皆志其異者。

姚黃者,千葉黃花,出於民姚氏家。此花之出於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馬坡,其地屬河陽。然花不傳河陽傳洛陽,亦不甚多,一歲不過數朵。

牛黃亦千葉,出於民牛氏家。比姚黃差小。真宗祀汾陰,還,過洛陽,留宴淑景亭,牛氏獻此花,名遂著。甘草黃,單葉,色如甘草。洛人善別花,見其樹知為某花。雲獨姚黃易識,其葉嚼之不腥。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於魏相(仁溥)家。始樵者於壽安山中見之,斫以賣魏氏。魏氏池館甚大,傳者云:此花初出時,人有欲閱者,人稅十數錢,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數緡。其後破亡,鬻其園,今普明寺後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麥。花傳民家甚多,人有數其葉者,雲至七百葉。錢思公嘗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黃真可為王,而魏花乃後也。鞓紅者,單葉深紅花,出青州,一曰青州紅。故張僕射(齊賢)有第西京賢相坊,自青州以橐駝馱其種,遂傳洛中,其色類腰帶鞓,謂之鞓紅。獻來紅者,大,多葉淺紅花。張僕射罷相居洛陽,人有獻此花者,因曰獻來紅。添色紅者,多葉花,始開而白,經日漸紅,至其落乃類深紅。此造化之尤巧者。

鶴翎紅者,多葉花,其末白而本肉紅,如鴻鵠羽色。
細葉、粗葉壽安者,皆千葉肉紅花,出壽安縣錦屏山中,細葉者尤佳。

倒暈檀心者,多葉紅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漸淺。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淺白,而深檀點其心,此尤可愛。

一擫紅者,多葉淺紅花,葉杪深紅一點,如人以三指擫之。九蕊真珠紅者,千葉紅花,葉上有一白點如珠,而葉密,蹙其蕊為九。一百五者,多葉白花。洛陽以穀雨為開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開,最先。丹州、延州花,皆千葉紅花。不知其至洛之因。

蓮花萼者,多葉紅花,青趺三重,如蓮花萼。

左花者,千葉紫花,葉密而齊如截,亦謂之平頭紫

硃砂紅者,多葉紅花,不知其所出。有民門氏子者,善接花以為生,買地於崇德寺前治花圃,有此花。洛陽豪家尚未有,故其名未甚著。花葉甚鮮,向日視之如猩血。

葉底紫者,千葉紫花,其色如墨,亦謂之墨紫花。在藂中旁必生一大枝,引葉覆其上。其開也,比他花可延十日之久。噫!造物者亦惜之耶。此花之出,比他花最遠。傳云:唐末有中官為觀軍容使者,花出其家,亦謂之軍容紫,歲久失其姓氏矣。

玉板白者,單葉白花,葉細長如拍板,其色如玉,而深檀心。洛陽人家亦少有。余嘗從思公至福嚴院見之,問寺僧而得其名,其後未嘗見也。

潛溪緋者,千葉緋花。出於潛溪寺,寺在龍門山後,本唐相李藩別墅。今寺中已無此花,而人家或有之。本是紫花,忽於藂中特出緋者不過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謂之轉(音篆)枝花,故其接頭尤難得。

鹿胎花者,多葉紫花。有白點如鹿胎之紋,故蘇相(禹珪)宅今有之。多葉紫,不知其所出。初,姚黃未出時,牛黃為第一;牛黃未出時,魏花為第一;魏花未出時,左花為第一;左花之前,唯有蘇家紅、賀家紅、林家紅之類,皆單葉花,當時為第一。自多葉、千葉花出後,此花黜矣。今人不複種也。牡丹初不載文字,唯以藥載《本草》。然於花中不為高第,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與荊棘無異。土人皆取以為薪。自則天已後,洛陽牡丹始盛,然未聞有以名著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詠花草,計有若今之異者,彼必形於篇詠,而寂無傳焉。唯劉夢得有《詠魚朝恩宅牡丹詩》,但云“一藂千萬朵”而已,亦不雲其美且異也。謝靈運言“永嘉竹間水際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陽甚遠,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

風俗記第三

《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
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游遨,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台處為市,井張幄帟,笙歌之聲相聞。最盛於月陂堤、張家園、棠棣坊、長壽寺、東街與與郭令宅,至花落乃罷。洛陽至東京六驛,舊不進花,自今徐州李相(迪)為留守時始進。御歲遣牙校一員,乘驛馬一日一夕至京師,所進不過姚黃、魏花三數朵,以菜葉實竹籠子藉覆之,使馬上不動搖,以蠟封花蒂,乃數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者,蓋其不接則不佳。春初時,洛人於壽安山中斫小栽子賣城中,謂之山{}子人家,治地為畦塍種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一人,謂之門園子,豪家無不邀之。姚黃一接頭,直錢五千,秋時立券買之,至春見花乃歸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傳。有權貴求其接頭者,或以湯中蘸殺與之。魏花初出時,接頭亦直錢五千,今尚直一千。接時須用社後重陽前,過此不堪矣。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許,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軟土擁之,以蒻葉作庵子罩之,不令見風,日唯南向,留一小戶以達氣,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用瓦亦奇)。種花必擇善地,盡去舊土,以細土用白斂末一斤和之。蓋牡丹根甜,多引蟲食,白斂能殺蟲,此種花之法也。澆花亦自有時,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時。九月旬日一澆,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一澆,正月隔日一澆,二月一日一澆,此澆花之法也。一本發數朵者,擇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謂之打剝,懼分其脈也。花才落便翦其枝,勿令結子,懼其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數枝,置花叢上,棘氣暖可以辟霜,不損花芽,他大樹亦然。此養花之法也。花開漸小於舊者,蓋有蠹蟲損之,必尋其冗,以硫黃針之,其旁又有小穴如針孔,乃蟲所藏處,花工謂之氣蔥,以大針點硫黃末針之,蟲乃死,花復盛,此醫花之法也。烏賊魚骨用以針花樹,入其膚,花輙死,
此花之忌也。

另一版本

傳為宋朝 周師厚所做

《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

洛陽牡丹記 宋·周師厚
黃千葉黃花,色極鮮潔,精彩射人,有深紫橒心,近瓶青鏇心一匝,與瓶並色,開頭可八九寸許。其黃花本出北邙山下白馬司坡姚氏家。今洛中名圃中傳接雖多,唯水北歲有開者,大歲間歲乃成千葉,餘年皆單葉或多葉耳。水南率數歲一開千葉,然不及水北之歲也。蓋本出山中宜高,近市多糞壤,非其木性也。其開最晚,在眾花雕零之後,芍藥未開之前。其色甚美,而高潔之性,敷菜之時,特異於眾花,故洛人貴之,號為花王。城中每歲不過開數朵,都人士女必須傾志往觀。鄉人扶老攜幼,不遠千里。其為時所重如此。勝姚黃靳黃,千葉黃花也。有紫橒心,開頭可八九寸許,顏色深於姚黃,然精彩未易勝也。但頻年有花,洛人所以貴之。出薪氏之圃因姓得之,皆在姚黃之前。洛人貴之皆不減姚花。但鮮潔不及姚而無青心之異焉。可以亞姚而居丹州黃之上矣。牛家黃,亦千葉黃花。其先出於姚黃,蓋花之祖也。色有紅與黃相同,類一捻紅之初開時也。真宗自汾陰還,駐蹕淑景亭,賞花宴諸從臣,洛民牛氏獻此花,故後人謂之牛花。然色淺於姚而微帶黃色,其品目當在姚靳之下矣。

千心黃,千葉黃花也。大率類丹州黃而近瓶碎近蕊特盛,異於眾花,故謂之千心黃。

甘草黃,千葉黃花也。色紅,橒心色微淺於姚黃。蓋牛丹之比焉。其花初時多單葉,今名園培壅之盛變乾葉。

丹州黃,千葉黃花也。色淺於靳而深於甘草黃。血橒心深紅,大可豐葉。其花初出時,本多時,名園栽接得也,間成千葉,然不能歲成就也。

閔黃,千葉黃花也。色類甘草黃而無橒心。出於閔氏之圃,以此得名,其品地蓋甘草黃之比歟。

女真黃,千葉淺黃色花也。元豐中,出於洛氏銀李氏園中,李以為異,獻於大尹潞公,公見而要之命女真黃。其開頭可八九寸許,色類丹州黃而微帶紅,溫淘淘勻榮,其狀色端整類劉師閣而黃。諸名圃皆未有,然亦甘草黃之比歟。

絲頭黃,千葉黃花也。色類丹州黃,外有大葉如盤,中有碎葉一簇,可百餘分。碎葉之心有貫絲數十莖聳起而特立,高出於花葉之上,故目之為絲頭黃。唯天黃寺僧房中一本特佳,他圃未之有也。

御袍黃,千葉黃花也。色與開頭大類女真黃。元豐應天院神御花圃中植山蓖數百,忽於其中變此一種,因目之為御袍黃。

狀元紅,千葉深紅花也。色類丹砂而淺,葉杪微淡,近萼漸深,有紫橒心,開頭可七八寸。其色甚美,迥出眾之上,故洛人以狀元呼之。惜乎開頭差小於魏花,而色深過之遠甚,其花出於安國寺張氏家,熙寧初方有之,俗謂之張八花。今流傳諸圃甚盛,龍歲有此花,又特可貴也。

魏花,千葉肉紅花也。本出晉相魏仁溥園中,今流傳特盛。然葉最繁密,人有數之者,至七百餘葉而大如盤。中堆積碎葉,突起圓整如覆鍾狀,開頭可八九寸許,其花端麗,精彩瑩潔,異於眾花。洛人謂姚黃為王,魏花為後,誠為善評也。近年又有勝魏、都勝二品出焉。勝魏似魏花而微深,都勝似魏花而差大,葉微帶紫紅色。意其種皆魏花之所變歟。豈寓於紅花本者其子變為為勝魏,寓於紫花本者其子變而為都勝也?

瑞雲紅,千葉肉紅花也,開頭大尺余,色類魏花微深。然碎葉差大,不若魏之繁密也。葉杪微如雲卷狀,故以瑞雲目之。然與魏花迭為盛衰,魏花多則瑞雲少,瑞雲多則魏花少。意者草木之妖,亦相忌疾而勢不並立矣。

岳山紅,千葉肉紅花也。本出於嵩岳,故此得名。色深於瑞雲,淺於狀元紅,有紫橒心,鮮潔可愛花唇微淡,近萼浙深,開頭可八九寸。間金,於葉紅花也。微帶紫而類金系腰,開頭可八九寸許,葉間有黃蕊,故以間金目之,其花蓋天,黃蕊之所變也。

金系腰,千葉黃花也。類間金而無蕊,每葉上有金線一道,橫於半花上,故目之為金系腰。其花本出於緱氏山中。

一捻紅,千葉粉紅花也,有橒心。花葉之杪各有深紅一點,如美人以胭脂手捻之,故謂之一捻紅。然開頭差小,可七八寸許。初開始多青折,開時後變成紅耳。

九萼紅,千葉粉紅花也,莖葉極高大,其苞有青躍九重,苞未拆時,特異於眾花,花開必先青,折數日然後色變紅。花葉多鈹蹙,有類揉草。然多不成就。偶有成者,開頭盈尺。

劉師閣,千葉淺紅花也。開頭可八九寸許,無橒心。本出長安劉氏尼之閣下,因此得名。微帶紅黃色,如美人肌肉然。瑩白濕潤,花亦端正。然不常開,率數年乃見一花耳。

壽安有二種,皆千葉肉紅花也,出壽安縣錦屏山中,其色似魏花而淺淡。一種葉差大,開頭不大,因謂之大葉壽安。一種葉細,故謂之細葉壽安雲。

洗妝紅,千葉肉紅花也,元豐中,忽生於銀李圃山篦中,大率似壽安而小異。劉公伯壽見而愛之,謂如美婦人洗去朱粉,而見其天真之肌,瑩潔溫潤,因命今名。其品第蓋壽安,劉師閣比歟。

蹙金球,千葉淺紅花也。色類金而葉杪鈹蹙,內有黃棱斷續於其間。因此得名,然不知所出之因。今安勝寺及諸園皆有之。

探春球,千葉肉紅花也。開時在穀雨前,與“一百五”相次開。故目曰探春球。其花太率類壽安紅,以其早開,故得今名。

二色紅,千葉紅花也。元豐中出於銀李園中,於接頭一本上歧分為二色,一淺一深。深者類間金,淺者類瑞雲。始以為有接頭,祥細視之,實一本也。豈一氣所鍾而有深淺厚薄之不齊歟?大尹潞公見而賞異之,因命今名。

蹙金樓子,千葉紅花也。類金系腰,下有大葉如盤,盤中碎葉茂密聳起而圓整,特高於眾花。碎葉鈹蹙,互相粘綴,中有黃蕊,間雜於其間。然葉之多雖魏花不及也。元豐中,生於袁氏園中。

碎金紅,千葉粉紅花也。色類間金,每葉上有黃旦如星如黎粟大故謂之碎金紅。

越山紅樓子,千葉粉紅花也。本出自會稽,不知到洛之因。近心有長葉數十片聳起而特立,狀類重疊蓮,故有樓子之名。

彤雲紅,千葉紅花也。類狀元紅,微帶緋色,開頭大者幾盈尺,花唇微紅、近萼漸深,橒心之中皆瑩白,類御袍紅。本出月波堤之福嚴寺,司馬溫公見而愛之,目之為彤雲紅也。

轉枝紅,千葉紅花也。蓋間歲乃成千葉,假如今年南之千葉,北之多葉,明年北之千葉,南之多葉。每歲互換,故謂之轉枝紅。其花大率類壽安雲。

紫粉鏇心,千葉紅花也。外有大葉十數重如盤,盤中有碎葉百許簇於瓶心之外,如鏇心芍藥,然上有紫冬粉數十莖,高出於碎葉之表,故謂之曰紫粉鏇心。元豐中,生於銀李圃中。

富貴紅,不暈紅,壽妝紅,玉盤妝,皆千葉粉紅花也,大率類壽安而有小異。富貴紅色差深而帶緋紅色,不暈紅次之,壽妝紅又次之。玉盤妝最淺淡者也,大葉微白,碎葉粉紅故得玉盤妝之號。

雙頭紅,雙頭紫者,皆千葉花也。二花皆並蒂而生如鞍子而不相連屬者也。唯應天神御花圃中有之,不有多葉者,蓋地勢有肥瘠,故有多葉之變耳。培壅得地力有簇五者,然開頭愈多,則花愈小矣。

左紫,千葉紫花也。色深於安勝,然葉杪微白,近萼漸深,突起圓整有類魏花,開可八九寸,大者盈尺。此花最先出,國初時生於蒙民左氏家。今洛中傳接者甚多,然難得真者。大抵多轉不成千葉,雖長壽院彌陀寺一本特佳,歲歲成就。舊譜所謂左紫,即齊頭紫,如碗而平,不若左紫之繁密圓整,而有夫含棱之異雲。

紫繡球,千葉紫花也。色深而瑩澤,葉黃而圓整,因得繡球之名。然稚得欠花,崐大率類左紫雲。但葉杪白色,不如左紫之唇白也。比之陳州紫、袁家紫,特大同而崐小異耳。

安勝,紫花也。開頭徑尺余。本出於城中千葉安勝院,因此得名,近歲左紫與繡球最難繡花,唯安勝紫與大宋紫特盛,歲歲皆有,故名圃中傳接甚多

大宋紫,千葉紫花也。本出於永寧縣大宋川豪民李氏之圃,因為大宋紫。開頭極盛,徑尺余,眾花無比其大者。其色大率類安勝紫雲。

順聖,千葉花也。色深,類陳州紫。每葉上有白縷數道,自唇到萼,紫白相間,淺深同,開頭可八九寸許。熙寧中方有。

陳州紫袁家紫,一色花,皆千葉,大率類紫繡球,而圓整不及也。

潛溪緋,本千葉緋花也,有皂橒心色之致美,眾花少與比者。出龍門山潛溪寺,本後唐相李灃別墅。今寺僧元好事者,花亦不成千葉。民間傳接者雖眾,大率皆多葉花耳惜哉!

玉千葉白花無橒心,瑩潔如玉,溫潤可愛。景佑中,開於范尚書宅山篦中,細葉繁密,類魏花而白。今傳接於洛中雖多,然難花。不歲成千葉也。

玉樓春,千葉白花也。類玉蒸餅而交,有樓子之狀。元豐中生於河清縣左氏家,獻於潞公,故名曰玉樓春

玉蒸餅,千葉白花也,本出延州,及流傳到洛,而繁盛過於延州時。花頭大於玉千葉,杪瑩白,近萼微紅,開頭可盈尺。每到盛開,枝多低,亦謂之軟條花雲。

承露紅,多葉紅花也,每朵各有二葉,每葉之近處,各成一個鼓子花樣。凡有十二個,唯葉杪折展與眾花不同。其下玲瓏不相倚著,望之如雕縷可愛。凌晨如有甘露盈潤,其香益更旖旎。與承露紫大率相類,唯其色異耳。

玉樓紅,多葉花也,色類彤雲紅,而每葉上有白縷數道若雕鏤然,故以玉樓目崐之。

一百紅者,千葉紅花也。洛中塞食眾花未開,獨此最先,故此貴之。
宋·周師厚的《洛陽牡丹記》亦被譽為古代有關牡丹的名篇佳作.

資料來源

1. http://guoxue.baidu.com/page/c2e5d1f4c4b5b5a4bcc7/index.html
2. http://tieba.baidu.com/f?kz=31922105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