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

《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

這是斯科塞斯首部人物傳記長片,反映鮑伯·迪倫1963—1966年間的音樂生涯,紀錄片由1963年發生的事開始敘述,從迪倫憑Blowin' in the Wind等歌曲成為民謠英雄開始,到1966年他在一場演唱會上首次使用了電吉它引起強烈爭議為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

更多中文片名:
沒有家的方向
迷途之家
歸鄉無路
卜戴倫漂流半生.....香港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
BobDylanAnthologyProject.....(USA)(workingtitle)
影片類型:
紀錄片/音樂/傳記
片長:
208min
國家/地區:
英國/美國/日本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無聲標準銀幕
級別:
Singapore:PG/Argentina:Atp/Australia:M/Spain:T/Finland:K-3
製作成本:

$2,000,000(estimated)

演職員表

導演|演員|製作人|攝影|剪輯

導演Director:

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

演員Actor:

鮑勃·迪倫BobDylan....HimselfB.J.Rolfzen....Himself(voice)DickKangas....HimselfLiamClancy....HimselfTonyGlover....HimselfPaulNelson....Himself艾倫·金斯堡AllenGinsberg....Himself(archivefootage)DaveVanRonk....Himself(archivefootage)MariaMuldaur....HerselfJohnCohen....HimselfBruceLanghorne....HimselfMarkSpoelstra....HimselfSuzeRotolo....HerselfIzzyYoung....HimselfMitchMiller....HimselfJohnHammond....HimselfPeteSeeger....HimselfMavisStaples....HerselfArtieMogull....HimselfHaroldLeventhal....Himself瓊·貝茲JoanBaez....HerselfPeterYarrow....HimselfBobNeuwirth....Himself(asBobbyNeuwirth)

彭尼貝克D.A.Pennebaker....HimselfAlKooper....HimselfBobJohnston....HimselfMickeyJones....HimselfJohnnyCash....Himself(archivefootage)RickDanko....Himself(archivefootage)

奧西·戴維斯OSSIEDavis....Himself(archivefootage)LamarFike....HimselfWoodyGuthrie....Himself(archivefootage)CarolynHester....HerselfGarthHudson....Himself(archivefootage)

約翰·甘迺迪JohnF.Kennedy....Himself(archivefootage)

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Himself(archivefootage)RichardManuel....Himself(archivefootage)GreilMarcus....HimselfChristopherRicks....HimselfRobbieRobertson....Himself(archivefootage)MannyRoth....HimselfRoySilver....HimselfSeanWilentz....Himself

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Himself(voice)(uncredited)

製作人Producedby:

JodyPatton....executiveproducer(asJodyPatton)JodyAllen....executiveproducer(asJodyPatton)PaulG.Allen....executiveproducerMargaretBodde....co-producerJessicaCohen....lineproducerBarbaraDeFina....executiveproducer

蓋·伊斯特GuyEast....co-executiveproducer:UKChelseaHoffman....associateproducerSusanLacy....executiveproducer/producer

提亞·萊辛TiaLessin....lineproducerGubNeal....co-executiveproducer:UKJeffRosen....executiveproducer/producer

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producerNigelSinclair....executiveproducer/producerJustinThomson-Glover....co-executiveproducer:UKAnthonyWall....executiveproducer/producer

攝影Cinematography:
MaryseAlbertiMustaphaBarat....(directorofphotography)OliverBokelbergAnghelDeccaKenDruckerman

艾倫·庫拉斯EllenKurasJamesJ.Miller....(asJamesMiller)JamesReedLisaRinzlerMichaelSpiller....(asMikeSpiller)

剪輯FilmEditing:

DavidTedeschi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美國
USA2005年7月21日美國
USA2005年9月3日......(TellurideFilmFestival)加拿大
Canada2005年9月17日......(TorontoFilmFestival)英國
UK2005年9月26日瑞典
Sweden2005年10月8日......(PopcornFilmFestival)瑞典
Sweden2005年10月23日西班牙
Spain2005年10月28日......(IN-EDITBarcelonaInternationalMusicDocumentaryFilmFestival)義大利
Italy2005年11月......(TurinFilmFestival)法國
France2005年11月9日匈牙利
Hungary2005年11月15日......(DVDpremiere)芬蘭
Finland2005年11月16日......(DVDpremiere)阿根廷
Argentina2005年11月23日......(videopremiere)冰島
Iceland2005年12月21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SpitfirePictures
GreyWaterParkProductions[美國]
Thirteen/WNET[美國]
VulcanProductions[美國](co-production)
BBCTelevisionCentre(co-production)
NHK[日本](co-production)
BoxTV[英國](inassociationwith)
CappaDefinaProductions
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PBS)[美國]
發行公司:
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PBS)[美國](2005)(USA)(TV)
BBCTelevisionCentre(2005)(UK)(TV)
NHK[日本](2008)(Japan)(TV)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美國](2005)(USA)(DVD)
EmergingPictures[美國](2005)(USA)(theatrical)
ArgentinaVideoHome(AVH)[阿根廷](2005)(Argentina)(DVD)/(2005)(Argentina)(VHS)
BBCWorld[英國](2005)(worldwide)(allmedia)
ParamountHomeEntertainment(Spain)S.L.[西班牙](2005)(Spain)(DVD)
其他公司:
ABCNewsVideoSource[美國]archivefootage
AllenGinsbergTrust[美國]photographs
AmericanPlayhouse[美國]specialthanks
AnthologyFilmArchives[美國]archivefootage
AubinPictures[美國]photographs
BBCMotionGallery[英國]archivefootage
BearFamilyRecords[美國]photographs
BlackStarPictureCollection[美國]photographs
BlancheandIrvingLaurieFoundation[美國]specialthanks
BBCTelevisionCentrearchivefootage
C-5Inc.[美國]post-productionsound
C5post-productionsoundservices
CBCRadio[加拿大]archivefootage
CanadianBroadcastingCorporationTelevisionArchives[加拿大]archivefootage
ChicagoHistoricalSociety[美國]archivefootage
ColumbiaUniversityLibraries[美國]photographs
Corbis[英國]photographs
CorporationforPublicBroadcasting(CPB)specialthanks
DesignGuys[美國]titledesign
DonnellMediaCenteroftheNewYorkPublicLibrary[美國]archivefootage
FILMArchivesarchivefootage
Footagefinders[美國]archivefootage
FoxMovietoneNews[美國]archivefootage
GaylordEntertainment[美國]archivefootage
GettyImages[美國]photographs
GlobalImageworksLLC[美國]archivefootage
HibbingHistoricalSociety[美國]archivefootage/photographs
HibbingPublicLibrary[美國]archivefootage
HistoricFilmsArchiveLLC[美國]archivefootage
IFFspecialthanks
ITNArchive[英國]archivefootage
ImageBankFilmsbyGettyImages[美國]archivefootage
JoeAlperPhotoCollectionLLC[美國]photographs
LibraryofCongress[美國]photographs
LoebandLoebbusinessaffairs
MagnumPhotosphotographs
MinnesotaHistoricalSociety[美國]photographs
NationalArchivesandRecordsAdministration[美國]archivefootage
TheNationalEndowmentfortheArts[美國]specialthanks
TheNewYorkTimes[美國]photographs
NortheastHistoricFilm,SuzanneBogartCollection[美國]archivefootage
PolarisImages[美國]photographs
PostworksNewYork[美國]digitalintermediate/picturefinishing
Producer'sLibraryService[美國]archivefootage
ReidRayFilms[美國]archivefootage
RockhouseProduction[美國]photographs
SassafrassDesign[美國]photographs
SingOut!Magazine[美國]photographs
SmithsonianFolkwaysRecordings[美國]photographs
Softitler[美國]subtitles(DVDversion)
SonyBMGMusicEntertainmentPhotoLibrary[美國]photographs
SonyBMGMusicEntertainment[美國]archivefootage
SoundtrackF/Tsoundmixedat
StreamlineFilms[美國]archivefootage
TheAndréandElizabethKertészFoundation[美國]specialthanks
TheJohnF.KennedyLibrary[美國]archivefootage
TheMarilynM.SimpsonCharitableLeadTrusts[美國]specialthanks
Thirteen/WNETCommunicationsGroup[美國]archivefootage/businessaffairs
TryntjeVanNessSeymour/LimeRockPress[美國]photographs
UCLAFilmandTelevisionArchive[美國]archivefootage
USCNewsfilmLibrary[美國]archivefootage
V.I.P.(I)[美國]photographs
WilliamKlein/HowardGreenbergGallery[美國]photographs
WoodyGuthrieFoundation&Archives[美國]archivefootage/photographs

劇情介紹

這是斯科塞斯首部人物傳記長片,反映鮑伯·迪倫1963—1966年間的音樂生涯,紀錄片由1963年發生的事開始敘述,從迪倫憑Blowin'intheWind等歌曲成為民謠英雄開始,到1966年他在一場演唱會上首次使用了電吉它引起強烈爭議為止。自1985年出現在電視節目“20/20”里之後,迪倫從未接受過錄像採訪,而他也從未廣泛深入地談過自己的早期生涯,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他的第一次。

更顯珍貴的是,這部紀錄片還穿插了默里·勒納(MurrayLerner,《從毛到莫》)在60年代給迪倫拍攝的紀錄片片斷、D.A.Pennebaker(拍過著名的《蒙特利流行音樂節》紀錄片)1967年拍攝的紀錄片Don’tLookBack從未曝光的刪剪片段。這其實並非是斯科塞斯與迪倫並非第一次合作,早在1978年,斯科塞斯拍攝TheBand樂隊的紀錄片《最後的華爾茲》(TheLastWaltz)時,迪倫就曾在片中露面。

影片賞析

一個尖下巴的瘦小子蓬著一頭亂髮,在簡陋的猩紅幕布前,挎著電吉他,吹著口琴,用一把碎石碾過般的破嗓子唱著這首影響美國搖滾歷史乃至幾代人的歌。這是1966年鮑伯·迪倫英國皇家亞伯廳(RoyalAlbertHall)演唱會,此時的迪倫已經毅然扔下陪伴自己多年的木吉他和沙沙的口琴,不顧歌迷發狂似的唾棄,也要執意要將純淨的民謠里加上如哭如泣的詩,再加上熱烈的節拍,更混進了搖滾樂那觸電般的力量。

馬丁·西塞科斯執導的長達3小時29分鐘紀錄片就在這個生澀而憤怒的撕喊中開始了,一個分裂為兩半的鮑伯·迪倫從滾動著粗顆粒的螢幕中迸出來了:一個是傳統悠揚的民謠,一個是激進革命的搖滾。

顯然,西塞科斯絕沒有滿足於乖乖的在浩瀚的影像資料里寫出一本迪倫的編年史,否則誰都會被這個執迷於追求改變自我的巨星搞得稀里糊塗——從佛教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甚至到後帝國時代的代言星巴克和女式內衣維多利亞的秘密,在迪倫如迷霧般的經歷和善變中,西塞科斯要清楚的告訴觀眾,迪倫並非是背棄了民歌和抗爭、要霸占舞台的機會主義者,抑或只是一個隨心而活、承載不了民眾過多期望的年輕歌手,他所作的,只是故意去否定別人對他的定義或者給他貼上一個虛偽的標籤。

那個站在公路的盡頭,戴著墨鏡的依然亂髮飄揚的男人只是要找一條回家的路。

美國加入二次大戰的前七個月,一九四一年五月廿一日,鮑伯·迪倫在明尼蘇達州蘇必略湖畔出生,他的本名RobertZimmerman,是美裔猶太人。為了紀念他最尊敬的英國詩人迪倫·湯姆斯(DylanThomas),他竟改姓換名,自稱鮑伯·迪倫。

迪倫從小就一直想離開家鄉,遠離這負傷的小城和遠離他雙親給他的壓力感。十八歲之前,他已逃家七次。

他第一次逃跑,逃至遠離家鄉三百里的芝加哥。在芝加哥醜陋的貧民區,他看到一個飽經風霜的黑人在街頭歌唱,撥弄著吉他。迪倫對之肅然起敬,被他吸引住了。“我跑上去,敲擊兩隻茶匙為他伴奏。”迪倫幾乎花了三個月時間,跟著這位友伴流浪街頭。後來他被警察送回家,帶著這位街頭歌者送他無價禮物--一支舊吉他。

從此,音樂成了他的生命,而他的生命就是音樂。他不僅自學吉他,也學口琴和鋼琴。他開始學唱,用童聲唱出藍調(Blues),民謠和一些新的搖滾歌曲。

40年過去了,面對著攝像機,鮑伯·迪倫這樣說:“我雄心萬丈的出發去尋找回家的冒險旅程。我出發去尋找這個我離開的家,但是我想不起來它到底在那個地方,然而我依舊在路上,並且在這段路上遭遇我所遭受的一切,現在我能預料到這些,而如今雄心不再。我出生在我所認定的很遠的地方,因此現在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這樣如歌詞般的訪問回答代替了旁白奠定了整部紀錄片基調,這些看似虛無而且難懂的迪倫似的發言,配上已故BeatGeneration詩人AllenGinsberg、還有民歌手PeteSeeger、LiamClancy、DaveVonRonk、PeterYarrow,迪倫的戰友情人JoanBaez、舊女友SuzeRotolo等的訪問,再加上來自MurrayLerner執導的Festival及D.A.Pennebaker的紀錄片Don'tLookBack,一遠一近、虛虛實實,這部片子還旁敲惻隱到了許多紐約民謠音樂圈子裡面的逸事。左翼民謠大師PeterSeeger和金斯堡也紛紛現身。
有待探索的星球

正如同TomWaits說的,“鮑伯·迪倫是個有待探索的星球”,在60年代充滿“革命”理想的美國,迪倫和披頭士、滾石一起被視為革命的先鋒和代表。紀錄片中有兩段是迪倫搖滾革命的代表:1963年8月,在“我有一個夢想”華盛頓大遊行隊伍中,迪倫緊靠著馬丁.路德.金,唱出了TimeThey'reA-Changing,奏響了反戰和人權的最強音;1965年8月28日,在新港民歌節的下半場,他手裡拿著電吉他,並且以搖滾樂四重奏伴奏,整個會場立刻呈現了混亂。一萬五千名年輕人很快地分成兩群狂徒:一群人腳踩著拍子,嘴吹著口哨,為他的搖滾式民謠喝采;同時,另一群人暴怒,就要上台去宰掉他似的,“叛徒!”的罵聲響徹雲霄。

自此,鮑伯·迪倫把火燒遍了美國全國,他變成了全國的音樂良心。他把反戰的心聲譜進他的歌里,那首撼人心弦的《暴雨就要下了(AHardRain'sAGonnaFall)》使他成為反戰運動的核心。這首在古巴危機中譜成的歌,據迪倫自己說:“歌里的每一行都可能是一首歌的開頭,當我寫這首歌時,深怕自己不會有足夠的時間寫完這類歌,所以我把我所想寫的都表現在這首歌里。”

然而就在美國所有的年輕人和各界的藝術家都把迪倫當成是革命領袖和代言人之時,迪倫突然聲稱將他看成是“革命”象徵是一種誤會,“我對這一切一無所知……他們把我當作了革命的領袖。我說,‘別這樣,我只是個音樂家。’”

1966年,迪倫因騎機車出事,幾乎一命嗚呼。雖然這次車禍並沒有奪去他的生命,但他從此就不在公開場合出現。這年他25歲。很多人認為他的銷聲匿跡,是一個藝術家當其成就達到巔峰時自隱山林的現象。因此,他的唱片仍然暢銷,為的是人們買它做“紀念品”。

迪倫就是這樣讓人出乎意料,在電影后半段,有不少篇幅描述迪倫如何和記者抗爭。

有個記者貌似尖銳的發問:所謂抗議歌手咧也就是他寫的歌是抗議歌或者都被拿到抗議的場合去唱,請問你有幾首歌是抗議歌?迪倫笑笑的說:我想大概是一百三十六首。這幾乎是迪倫所有的歌的數目,記者驚詫但又不甘心,繼續追問,你說‘大概’,到底是‘大概’還是確定是一百三十六首。此時周圍已經有笑聲傳來,迪倫不緊不慢的說,我不能確定是一百三十六首或一百四十二首。

不但對記者,甚至對要簽名的歌迷,迪倫都冷嘲熱諷,他的音樂、他的文字凌駕了時代,但他的歌迷不是如此,想他永遠停留在他們的期許里。在西塞科斯的剪接下,迪倫才是自己的主人,他有權選擇自己的路。哪怕是一條不歸之路。

最後,又回到1966年英國皇家亞伯廳里,有歌迷大喊:“叛徒!”迪倫回敬道:“我不相信你。你說謊。”然後他回頭對隊友說了一句:“PlayFuckingLoud!”伴隨著迪倫一個挑釁的手勢,影片在LikeaRollingStone的音樂中落幕。

幕後花絮

·本片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首部人物傳記長片,曾獲格萊美“最佳長篇音樂影像”獎。

導演介紹

《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
馬丁·斯科塞斯美國的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他是一個真正多產的導演。在好萊塢這個充滿藝術泡沫的圈子裡也存在著這樣一位導演:在好萊塢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因商業目的而拍攝一部“大片”;在史匹柏、盧卡斯等人依靠上億美圓和電腦特技吸引觀眾的同時,卻始終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以電影冷靜地剖析著社會和人類的種種頑症;在好萊塢只崇尚商業結果的環境下,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遺餘力地追求電影語言的探索,這個與眾不同的導演就是有“電影社會學家”美稱的馬丁·斯科塞斯。

1942年11月17日,馬丁·斯科塞斯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熨衣工家庭,父母都是虔誠的義大利裔天主教徒。斯科塞斯一家所處的皇后區是紐約著名的“小義大利”區,這裡居住著大量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後,這種“小義大利”式的生活背景賦予斯科塞斯以無數靈感,他的作品始終帶有美籍義大利裔文化的烙印,其中《誰在敲我的門》《窮街陋巷》《憤怒的公牛》等影片就完全以這片街區為根基創作的。

與自己作品中那些從小就跟著黑手黨東跑西顛的小義大利佬不同,童年的斯科塞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喪失了在戶外嬉戲、跑動的自由。長時間在室內獨處、以書為伴的斯科塞斯,不但形成了內向、孤僻的性格,並且開始對藝術和神學產生興趣。每當斯科塞斯病情有所好轉後,父親查理就經常帶他去看電影。可能是源於父親的影響,也可能是由於那些電影給他帶來了少有的快樂,少年時代的馬丁·斯科塞斯就對電影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從中學開始,斯科西斯近乎狂熱地泡電影院,收集有關電影的雜誌和海報,電影已經成為他生活無法脫離的部分。

由於家庭的影響,高中畢業的斯科塞斯原本打算成為一位牧師,然而神學院考試的落選卻使他鬼使神差般地邁進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的大門。與童年觀看的好萊塢及歐洲經典影片不同,大學期間的斯科塞斯接觸到很多“新浪潮”電影,他被這些電影嶄新的思想與技法所深深吸引,也從此下定決心要拍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電影。在紐約大學接受專業電影教育的同時,斯科塞斯還親自指導了《你這么好的女孩在這裡乾什麼》《那不僅是你,穆瑞》兩部短片。

1966年成績優異並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斯科塞斯在紐約大學留校任教,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他的學生中就有後來名聲大噪的奧利佛•斯通。在這段時間裡,斯科塞斯利用課餘時間拍攝了一部影射越戰紀錄短片《剃鬚記》,並參與了一些影片的剪輯工作。1967年,積累了一定經驗的斯科塞斯躊躇滿志地手拍攝自己編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誰在敲我的門》。一個偶然的機會,正在紐約大學進行電影短期培訓的女學生莎爾瑪·斯庫梅克進入劇組,協助斯科塞斯進行後期剪輯。莎爾瑪·斯庫梅克的剪輯風格與斯科塞斯的電影手法相得益彰,這次成功的配合也開始了他們兩人此後三十餘年的無間合作。但是除此之外,這部付出很大心血的處女作卻沒有給斯科塞斯帶來其他任何好運。

在芝加哥影展上, 《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反映美國義大利裔青年生活的低成本影片沒能引起人們絲毫的注意,更不用說發行商的青睞。為拍攝此片已經從學校辭職的斯科塞斯大受打擊,對當時浮華的美國電影失去信心,決定去歐洲發展,於是前往荷蘭闖蕩。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荷蘭斯科塞斯也沒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所追求的電影無法為製片人理解,在阿姆斯特丹的那段日子裡,他不得不一直以剪輯為生。1968年底,斯科塞斯再次回到母校紐約大學任教。1970年5月,美國東海岸民眾反對越戰的運動達到高潮,斯科塞斯為其中精神感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拍攝了出色的紀錄片《街景》。與此同時,一位B級片商同意發行《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塵封已久的處女作終於有機會與觀眾見面了。(註:B級片是美國六、七十年代的一種低成本影片,一般作為好萊塢影片的加片在影院放映。)

馬丁·斯科塞斯的多部電影作品反映了美國社會問題而被譽為“電影社會學家“。其代表作《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曾經獲得1976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另外他的《憤怒的公牛》(Ranging Bull),《盜亦有道》(Good Fellas),《恐怖角》以及(Cape Fear)等作品都是好評如潮;不過近年他導演的一些作品如《紐約黑幫》、《飛行者》《無間行者》等的口碑都遠不及當年,甚至被許多影迷批評成倒退和刻意討好奧斯卡。

演員介紹

《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沒有回家的路向:鮑伯·迪倫》
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

迪倫成名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等,成為在反戰抗議和民權運動中被廣泛傳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響力非常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的歌詞包含了政治抗議、社會評論、哲學和詩歌。除了在音樂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繼承了美國傳統的民謠、搖滾樂、鄉村和藍調音樂,甚至包括爵士和搖擺樂。

相關影評

喜歡BobDylan蠻久了,但還是研究Dylan的新手,最近看完了他的自傳第一章《像一塊滾石》,回憶錄的敘述是跳躍式的,字裡行間流露出遊吟詩人BobDylan熱情、憐憫的作風和深邃的洞察力,這部權威的自傳呈現了一個飽滿的Dylan,一位傑出的散文大師,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觀察員。

MartinScorsese《迷途之家》是BobDylan回憶錄《像一塊滾石》最好的回響,這部紀錄片能很好補充書本所達不到的地方,自傳的敘事比較隨意,而且人物出現眾多,這是讀這本書比較變扭的地方,《迷途之家》中大量珍貴而翔實的影像資料恰好能彌補這兩點,早期影響BobDylan的歌者的表演、BobDylan身邊的朋友的回憶以及BobDylan的自述,這成就了這部權威的紀錄片,大導演Scorsese處理紀錄片的手法也頗為犀利,BobDylan從年少時開始自述,時不時跳躍到1966年遭受最多非議時期Dylan的狀態,這種處理手法真的不同凡響。《迷途之家》呈現的是1966年前最革命的Dylan,那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時期,

那些該知道的大事記及背後的故事:出生於明尼蘇達小鎮的少年拾起吉他執著地踏上音樂之路;從吸取各家之長到以伍迪葛西作為偶像的風格初創;未滿二十已穿梭於紐約格林威治村諸多民謠俱樂部表演;“BlowinintheWind”讓他名聲鵲起;與JoanBaez組成了民謠舞台上最具吸引力的表演組合;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結緣推出了早期那些影響深遠的作品;民權年代游吟詩人成了抗議歌手的旗幟;避免陷入政治漩渦而把注意力全放在自我的音樂探索中去;與昔日舞台伴侶JoanBaez漸生隔閡;劃時代作品“LikaaRollingStone”的誕生;為民謠插上電,飽受民謠樂手樂迷非議和抗議的境況始於1965年的新港。《迷途之家》在BobDylan最低潮的1966年嘎然而止,那時的困境正如片名這句歌詞“NoDirectionHome”。反覆聆聽劃時代的民謠,探尋著BobDylan這位民謠旗幟性人物的精神世界,這是Dylan樂迷一直津津樂道的,MartinScorsese實現了我們這個願望。

推薦一批很酷的紀錄電影

如果說:拍攝故事片的時候導演是上帝,而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上帝是導演。那么,無論是故事、人物還是形式都很“酷”的紀錄片,更是猶如得到了上帝之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