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恩仇錄》[金庸小說]

《書劍恩仇錄》[金庸小說]
《書劍恩仇錄》[金庸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著於1955年。小說描寫清朝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浴血奮戰的故事,也是這本小說把研究乾隆是否漢人一事,推到了高峰。作為金庸的開山之作,作者一出手就不同凡響,顯示出大家風度。在香港《大公報》上連載之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故事結構以平鋪直敘為主,寫人狀物還沿襲舊派武俠小說的傳統手法,缺少懸念與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情節的焊接也欠緊湊,少奇特之筆。

基本信息

故事簡介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
隱身陝西扶風延綏鎮總兵李可秀家為西賓的武當派名宿陸菲青,隨主人新遷浙江水陸提督前往江南的途中,遇上參加“千里接龍頭”儀式卻被朝廷鷹爪困在三道溝客棧的紅花會四當家文泰來與其妻駱冰,便出手相救,將他們薦至西北武林英雄鐵膽周仲英處避難。適逢周仲英外出,以陸菲青之師弟、武當派高手、賣身清廷的火手判官張召重為首的朝廷鷹爪尾隨前來,周仲英之幼子不慎透露出文泰來等人藏身之處,激戰之餘,文泰來被捕,駱冰與紅花會坐十四把交椅的余魚同逃出。周仲英外出歸來,惱怒異常,失手打死自己的幼子。紅花會眾英雄趕來鐵膽莊,因誤以為文泰來被出賣,雙方交手,混戰一場。紅花會新任總舵主陳家洛趕來以百花錯拳勝周仲英,後得知周仲英之子只有十歲,才知錯怪對方,握手言和。為救文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
泰來,眾英雄堵截鏢行車隊與為搶回聖物《古蘭經》的回族人相遇,陳家洛出手相救,與人稱翠羽黃衫的族長之女霍青桐彼此傾佩,情愫互生。
陸菲青之女徒李沅芷扮男裝前來助戰,與霍青桐歡笑戲鬧,陳家洛遂生懷疑之心。霍青桐知陳家洛不滿之因,告辭而歸,臨行前將自己珍藏的一把短劍贈送給陳,並言其中隱藏著一個大秘密。此時文泰來己被張召重押走。紅花會眾人追至黃河邊相救,卻值清鐵甲軍路過此地,紅花會眾人被衝散。紅花會七當家武諸葛徐天宏與周仲英之女周綺一直斗口,危難之時遇在一處,互相照顧,彼此產生好感,在途中又救出被鏢行捉住的周綺之母,於周仲英、陳家洛的主持下,訂下終身。
在開封,為救因黃河決口而受災的難民,徐天宏設計與眾英雄一同搶了清朝大軍的糧餉,發給百姓。余魚同與眾人失散以後,與李沅芷一同探得文泰來已被押往杭州,便設法留下記號,紅花會眾英雄遂直奔杭州。陳家洛游西湖之時,與一自稱東方耳的人相識,和趙半山夜探巡撫衙時,卻見乾隆皇帝駕臨,即是自稱東方耳之人。陳家洛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
大驚,被乾隆的貼身侍衛發現,陳遂請東方耳與其共游西湖。西子湖上雙方聽曲談心,頗為愜意;後雙方比武,御前侍衛龍駿暗器輸於紅花會三當家千手如來趙半山,諸圓白振為紅花會二當家無塵道長的劍術擊敗,乾隆惱羞成怒,叫來大軍,豈料杭州是紅花會的根據地,人數眾多,連軍營中許多人都是紅花會成員,乾隆只好悻悻而歸。陳家洛得空回老家祭掃父母之墳,卻意外遇見在這裡偷偷掃墓的乾隆,深感不解。乾隆以陳家功大,自己感恩作解釋,並請陳家洛不要將此事泄露,陳慨然應允。乾隆再三請陳家洛放棄江湖生涯,入朝為官,陳斷然拒絕,雙方約定互不傷害。
陳家洛趕回杭州,眾人強攻提督府,在一蒙面人的指引下找到關押文泰來的暗室,但張召重設定種種機關,此次行動又告失敗。鎮遠鏢局總鏢頭威震河朔王維揚押送回部求和送來的玉瓶至杭州,被徐天宏設計獲得,並以此和上次進攻提督府捉來的李可秀小妾作為條件,讓陳家洛與文泰來相見,李可秀被迫答應。陳家洛與文泰來見,從文泰來處得知乾隆是自己的親哥哥,物證在自己的師父天池怪俠那裡之時,張召重返回,二人出其不意,點中穴位,將其擊倒,文泰來遂假扮張召重而出,被李可秀識破,陳家洛只好獨身而返。徐天宏設“卞莊刺虎”之計,讓王維揚與張召重比武,張召重因前一天受挫於陳家洛、文泰來二人,比武失手,敗後用計重傷王維揚,欲將之活埋。陳家洛率眾豪傑趕至,將其活捉,此時陸菲青與其師兄、武當派掌門人馬真趕來,馬真向眾人求情,並保證不容張召重再為非作歹,將其帶走。
強敵一去,眾人再攻提督府,李可秀及御前侍衛欲用炸藥將眾人一網打盡,藏身於李府中的金笛秀才余魚同奮不顧身,以身體阻住火藥線,救出文泰來及眾人,自己卻被燒傷,面目皆壞。陳家洛等一不做二不休,又借“花船點狀元”之機,設計使名妓玉如意將乾隆引至家中捉住,囚在六和塔中,軟硬兼施,情威並用,與乾隆一同訂下驅清復明大計。只有趕來刺殺乾隆的天山雙鷹夫妻二人決不相信皇帝,不參加盟誓。紅花會眾人來至天目山,看望養傷的文泰來、余魚同,並為徐天宏周綺舉行婚禮。李沅芷幾次與余魚同交往,對他一往情深,豈料余魚同暗戀駱冰,對她毫不理睬。李沅芷追至天目山,誤至徐、周洞房,眾人虛驚一場。為反清復明,眾人四散聯絡人手。余魚同為避李沅芷坐船獨行,遇上關東三魔及仇人言伯乾等,幾次遇險,仗機警逃出,虧得李沅芷假扮他引開眾人,才得脫險。他為情所苦,自覺對不住結義兄弟文泰來,又負李沅芷一片痴情,遂於寶相寺出家為僧。
三魔與言伯乾又來尋仇,認出余魚同,正待出手,文泰來趕至,大顯身手,擊斃言伯乾等數人,但余魚同心意已決,不辭而別。陳家洛為給回部送信,單騎匹馬趕往西疆,途中遇見人稱香香公主的霍青桐之妹,為其美麗所吸引,香香公主也愛上了陳家洛。二人趕至回部,適逢清征西大將軍丁兆惠派使來下戰書,陳家力折使者,為回人爭光;香香公主自告奮勇,前往清軍中下戰書。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清軍中遇見張召重,幾乎被擒,而後又被當作誘餌,困於沙漠之中,虧文泰來等人趕到,方抵抵住張召重的進攻。霍青桐識破清軍陰謀,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卻被父兄和部下所疑,忍辱負重,調兵遣將,終於大敗清軍。
勝後她帶病出走,途遇關東三魔,幾遭污辱,得師父天山雙鷹趕到救出。陳家洛此時方知李沅芷女扮男裝,後悔自己辜負了霍青桐的一片芳心,與香香公主一同追趕,途中先後遇見狼群和張召重、關東三魔、霍青桐,眾人為抗惡狼暫時聯手。陳家洛用霍青桐贈送他的短劍殺狼時,碰巧解開了其中的秘密,遂和霍青桐、香香公主逃出狼群,躲入一古洞中,並在裡面根據《莊子》練習一套奇高的武功。
天池怪俠袁士霄為消滅群狼,設定一土城,用牛、馬等將狼群引入城中。陳家洛用新學武功打敗張召重,將其投入狼群之中。其間余魚同得知師父馬真被張召重所害,脫下袈裟誓為師父報仇,李沅芷借其報仇心切,設計陸菲青從中撮合,二人終於訂下終身。陳家洛從師父處取得有關乾隆身世的秘證,又南下福建少林寺,欲了解義父被逐出少林的原因,經過五場比試,憑藉武功與機智,弄清了全部事實真相。
周綺身孕在身,留在福建生產;陳家洛和其他英雄趕往京城。此時回部全軍覆沒,香香公主被擒,乾隆欲據為己有,香香公主寧死不從。陳家洛與乾隆相見,以國家利益為重,答應幫助勸說香香公主;香香公主含淚答應了陳家洛,後發現乾隆並不真想反清復明,遂自殺示警。陳家洛傷心之餘,抱著最後一線希望進入皇宮,險被毒死。眾英雄大開殺戒,天山雙鷹與紅花會十當家章進身亡,最後捉住乾隆。
霍青桐正欲殺之為父、兄、妹及族人報仇時,安徽巡撫方有德突然懷抱嬰兒出現。原來他與侍衛火燒福建少林寺搶得周綺之子來京向乾隆報功。他以嬰兒性命相威脅,眾人不忍見嬰兒死於非命,遂放棄殺乾隆之念,活捉乾隆之私生子福康安出宮,迫使乾隆不與紅花會為難。眾人趕至香香公主之墳,打開後只見一灘碧血,香香公主的屍體已化作一縷香魂,陳家洛揮毫題上“香冢”二字,並作銘“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而後悽然而去,與紅花會眾英雄前往西疆棲身。

作者簡介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金庸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江西省婺源縣人,出生於浙江海寧,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生於1924年,血型O,祖籍為江西省婺源縣,出生在浙江海寧,查家為當地望族,歷史上最鼎盛期為清康熙年間,以查慎行為首叔侄七人同任清朝翰林後全族人分入漢族八旗,現代查氏家族還有兩位知名人物,南開大學教授查良錚(穆旦)(四十年代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台灣學術界風雲人物、法務部長查良釗。出自海寧的著名人物還有王國維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其先祖查繼佐是“明史案”最早向當局告發人之一。金庸祖父查滄珊是“丹陽教案”的當事人。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作者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離開家鄉海寧。1939年金庸15歲時曾經和同學一起編寫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國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國中者》,暢銷內地,這是此類書籍在中國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1941年日軍攻到浙江,金庸進入聯合高中,那時他17歲,臨畢業時因為寫諷刺黑板報《阿麗絲漫遊記》被開除。另一說是寫情書.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投訴被勒令退學,一度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後轉入蘇州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學習國際法。抗戰勝利後回杭州進《東南日報》做記者,1948年在數千人參加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大公報》,做編輯和收聽英語國際電訊廣播當翻譯。不久《大公報》香港版復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主持《下午茶座》欄目,也做翻譯、記者工作,與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個辦公桌,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筆名姚馥蘭和林歡)。姚馥蘭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開寫《書劍恩仇錄》,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午夜琴聲》等劇本,合導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親》(所用筆名為林歡)。

建國不久,金庸為了實現外交家的理想來到北京,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從而開始了武俠小說的創作。

《書劍恩仇錄》金庸《書劍恩仇錄》金庸
1959年離開長城電影公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曆35年,期間又創辦《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金庸任董事長期間,《明報》成為香港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報》。其對中國時局的預測和分析,是其它報紙不能比擬的。《明報月刊》則是華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對大中華關懷,深受全世界華人好評。 

從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1972年宣布封筆,開始修訂工作。

1981年後金庸數次回大陸,先後受到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的接見,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6年被任命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1989年辭去基本法委員職務,卸任《明報》社長職務,1992年到英國牛津大學當訪問學者,1994年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金庸博學多才。就武俠小說方面,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舉凡歷史、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金庸還是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曾獲法國總統“榮譽軍團騎士”勳章,英國牛津大學董事會成員及兩所學院榮譽院士,多家大學名譽博士。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遊俠,中年遊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比陶朱,為政可以參國論要: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佛學對金庸的影響很大。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金庸中庸平和的風格。

作品評析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
此書是金庸的開山之作,作者一出手就不同凡響,顯示出大家風度。1955年在報紙(大公報)上連載之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作品後記

《書劍恩仇錄》是我所寫的第一部小說。從一九五五年到現在,整整二十年了。我是浙江海寧人。乾隆皇帝的傳說,從小就在故鄉聽到了的。小時候做童子軍,曾在海寧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裡瞧著滾滾怒潮洶湧而來。因此第一部小說寫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陳家洛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傳說中或歷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本書中所附的香妃插圖,只是讓讀者們看到,乾隆有這樣的一個嬪妃。海寧在清朝時屬杭州府,是個海濱小縣,只以海潮出名。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國維、蔣百里、徐志摩等,他們的性格中都有一些憂鬱色調和悲劇意味,也都帶著幾分不合時宜的執拗。陳家洛身上,或許也有一點這幾個人的影子。但海寧不出武人,即使是軍事學家蔣百里,也只會講武,不大會動武。歷史學家孟森作過考據,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傳說靠不住,香妃為皇太后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歷史學家當然不喜歡傳說,但寫小說的人喜歡。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
乾隆修建海寧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這件事有厚惠於民。我在書中將他寫得很不堪,有時覺得有些抱歉。他的詩作得不好,本來也沒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時候在海寧、杭州,到處見到他御製詩的石刻,心中實在很有反感,現在展閱名畫的複印,仍然到處見到他的題字,不諷刺他一番,悶氣難伸。除了國小時寫過描紅格子之外,我從來沒練過字,封面上所寫的書名和簽名,不值書法家一哂。對詩詞也是一竅不通,直到最近修改本書,才翻閱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一書而初識平平仄仄。擬乾隆的詩也就罷了,擬陳家洛與余魚同的詩就幼稚得很。陳家洛在初作中本是解元,但想解元的詩不可能如此拙劣,因此修訂時削足適履,革去了他的解元頭銜。余魚同雖只秀才,他的詩也不該是這樣的初學程度。不過他外號“金笛秀才”,他的功名,就略加通融,不予革除了。本書的回目也做得不好。本書初版中的回目,平仄完全不葉,現在也不過略有改善而已。

本書最初在報上連載,後來出版單行本,現在修改校訂後重印,幾乎每一句句子都曾改過。甚至第三次校樣還是給改得一塌胡塗。對負責校對的蔡炎培兄、明報出版部排字領班陳棟兄及各位工友,常有既感且愧之念。

《金庸作品集》全部預計出四十冊左右。每一冊中都附印彩色插圖,希望讓讀者們(尤其是身在外國的讀者)多接觸一些中國的文物和藝術作品。如果覺得小說本身太無聊,那就看看圖片吧,書後那枚“金庸作品集”的印章是金石家易越石先生所作,謹志謝意。

《作品集》的出版策劃與印刷,承沈寶新兄陳華生兄兩位協助良多,實深感激。

作品目錄

第一回 古道騰駒驚白髮 危巒擊劍識青翎
第二回 金風野店書生笛 鐵膽荒莊俠士心
第三回 避禍英雄悲失路 尋仇好漢誤交兵
第四回 置酒弄丸招薄怒 還書貽劍種深情
第五回 烏鞘嶺口逢鬼俠 赤套渡口扼官軍
第六回 有情有溢憐難侶 無法無天賑饑民
第七回 琴音朗朗聞雁落 劍氣沉沉作龍吟
第八回 千軍岳峙圍千頃 萬馬潮洶動萬乘
第九回 虎穴輕身開鐵銬 獅峰重氣擲金針
第十回 煙騰火熾走豪俠 粉膩脂香羈至尊
第十一回 高塔入雲盟九鼎 快招如電顯雙鷹
第十二回 盈盈彩燭三生約 霍霍青霜萬里行
第十三回 吐氣揚眉雷掌疾 驚才絕艷雪蓮馨
第十四回 蜜意柔情錦帶舞 長槍大戟鐵弓鳴
第十五回 奇謀破敵將軍苦 兒戲降魔玉女嗔
第十六回 我見猶憐二老意 誰能遣此雙姝情
第十七回 為民除害方稱俠 抗暴蒙污不愧貞
第十八回 驅驢有術居奇貨 除惡無方從佳人
第十九回 心傷殿隅星初落 魂斷城頭日已昏
第二十回 忍見紅顏墮火窟 空餘碧血葬香魂
魂歸何處

金庸作品

簡介金庸,原名查良鏞,大紫荊勛賢,OBE。自1950年代起,以“金庸”為筆名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被改編為多部電視劇、電影、廣播劇等,對華語影視文化可謂重大貢獻,亦尊定其成為華人界最知名武俠小說作家之一的基礎。

類別

作品名稱 完成年份

備註

飛狐外傳 1960年 《雪山飛狐》的前傳
《雪山飛狐》[小說] 1959年 本書發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爭論最多的一部
《連城訣》 1963年 書名本做《素心劍》,是金庸作品中的奇特之作
天龍八部 1963年

歷時4年創作完成(部分內容曾由倪匡代筆撰寫)

並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射鵰英雄傳 1957年

成名作,“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

《白馬嘯西風》 1961年 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

《鹿鼎記》 1969-1972年 封筆之作
《笑傲江湖》[小說] 1967年 系海外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作之一
《書劍恩仇錄》 1960年 第一部小說
《神鵰俠侶》[小說] 1959年 “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客行》 1965年 故事和人物雖然簡單,但非常奇特和生動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血劍》 1956年 已經過三次修訂,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鴛鴦刀 1961年 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短篇 《越女劍》 1970年 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其他 三劍樓隨筆》《袁崇煥評傳》《在台所見、所聞、所思》《金庸散文集》《月雲》《三十三劍客圖》《社論》《金庸作品集》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