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更漏子》是一個詞牌名,又名《付金釵》《獨倚樓》《翻翠袖》《無漏子》。

詞牌簡介

《更漏子》,詞牌名。又名《付金釵》《獨倚樓》《翻翠袖》《無漏子》。見《花間集》錄唐溫庭筠詞。《尊前集》注“大石調”,《黃鐘商》 又注“商調”(夷則商)。《金奩集》入“林鐘商調”。《詞律》卷四,《詞譜》卷六列此詞。
詞體主要有三:一體即溫庭筠“玉爐香”詞,雙調四十六字,前片六句兩仄韻,兩平韻;後片六句三仄韻,兩平韻。仄韻平韻依次遞轉,不同部錯韻。一體即韋莊“鐘鼓寒”,詞,字數,句度均與溫詞略同,唯換頭句不用韻。一體列宋杜安世“遙遠途程”詞,雙調,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平韻。其詞獨列一體,與四十六字型迥異。三體中,以四十六字型為正體。該體的作法是:起為三字對句,而平仄互異。第三句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換平韻,亦為三字對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後半起句即用韻,第二句不用對偶。第三句以下,均與前同。

詞牌來源

唐人稱夜間為“更漏”,杜甫《江邊新樂詩》:“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濃。”許渾《韶州驛樓》詩:“主人不醉下樓去,月在南軒更漏長。”此調創於晚唐,而溫飛卿最擅其詞。《苕溪漁隱叢話》:“庭筠工於造語,極為綺靡,《花間集》可見矣;《更漏子》一詞尤佳。其詞云:‘玉爐香,紅蠟淚。’”飛卿傳者有兩首,而所詠又俱本意,調名創作,或即為溫飛卿本人耳。毛氏《填詞名解》亦云:“唐溫庭筠做《秋思詞》,中詠‘更漏’,後以名詞。”

詞牌格律

【定格對照詞】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仄平平,平仄仄(韻)。
柳絲長,春雨細,
中仄中平中仄(韻)。
花外漏聲迢遞。
中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驚塞雁,起城烏, 畫屏金鷓鴣。
平中仄(韻),中平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
香霧薄, 透簾幕, 惆悵謝家池閣。
中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紅燭背,繡簾垂, 夢長君不知。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對照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典範詞作

1.【唐】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2.【唐】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3.【唐】毛文錫《更漏子·春葉闌》
4.【南唐】李煜《更漏子·金雀釵
5.【宋】張先《更漏子·錦筵紅》
6.【宋】晏幾道《更漏子·柳絲長》
7.【宋】趙長卿《更漏子·燭消紅》
8.【明】王夫之《更漏子·斜月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