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風流子》

孫光憲的《風流子》是一首較早地描寫水鄉農舍風光的詞。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典型的具有水鄉特色的農舍圖,令人讀來有一種清新爽快之感。從“門外春波漲綠”中的“春波”二字可以看出,詞中所寫的應是春天裡田園、村舍的大好風光。春水綠波,曲溪澄碧在槿籬茅舍中傳出了織布的聲音。

原文

風流子

《風流子》《風流子》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

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淥。
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樓倚長衢欲暮,瞥見神仙伴侶。
微傅粉,攏梳頭,隱映畫簾開處。
無語,無緒,慢曳羅裙歸去。

金絡玉銜嘶馬,系向綠楊陰下。
朱戶掩,繡簾垂,曲院水流花謝。
歡罷,歸也,猶在九衢深夜。

作者簡介

孫光憲,字孟文,陵州人。為荊南高從誨書記,歷檢校秘書,兼御史大夫。其詞以情景交融、婉約纏綿見長。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薩蠻 》 、《虞美人》、《酒泉子》、《清平樂》、 《更漏子》《上行杯》《南歌子》、《應天長》等。其中《清平樂》寫一青春少女因為“連理分枝鸞失伴”而產生的春恨愁思,“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淒淒”,寫得極其哀婉,令人同情。有集五十餘卷。

參考網頁

http://www.shiandci.net/sgx.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