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賦》

《春賦》

春賦 chūn fù釋義:(1)春季征賦。《淮南子·說山訓》:“春賦秋貸,民皆怨。”(2)春季放貸。《管子·國蓄》:“春賦以斂繒帛,夏貸以收秋實。”尹知章註:“方春蠶家闕乏,而賦予之,約收其繒帛。”

(圖)《春賦》《春賦》

春賦 chūn fù 釋義:(1)春季征賦。《淮南子·說山訓》:“春賦秋貸,民皆怨。”(2)春季放貸。《管子·國蓄》:“春賦以斂繒帛,夏貸以收秋實。” 尹知章 註:“方春蠶家闕乏,而賦予之,約收其繒帛。”

文學作品

(圖)《春賦》《春賦》

《春賦》

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河陽一縣並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

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遊絲即橫路。

開上林而競入,擁河橋而爭渡。出麗華之金屋,下飛燕之蘭宮。

釵朵多而訝重,髻鬟高而畏風,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影來池裡,花落衫中。

苔始綠而藏魚,麥才青而覆雉。

吹簫弄玉之台,鳴佩凌波之水。

移戚里而家富,入新豐而酒美。

石榴聊泛,蒲桃醱醅。芙蓉玉碗,蓮子金杯,新芽竹筍,細核楊梅。

綠珠捧琴至,文送酒來。

玉管初調,鳴弦暫撫,陽春淥水之曲,對鳳回鸞之舞。

更炙笙簧,還移箏柱,月入歌扇,花承節鼓。

協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車小苑,連騎長楊。

金鞍始被,柘弓新張。拂塵看馬埒,分朋入射堂。馬是天池之龍種,帶乃荊山之玉梁。

艷錦安天鹿,新綾織鳳凰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

樹下流杯客,沙頭渡水人。

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領巾。

百丈山頭日欲斜,三晡未醉莫還家。

池中水影懸勝鏡,屋裡衣香不如花。

(圖)《春賦》《春賦》

《春賦》

福犬隨冬去,金豬迎春來。暖暖輕霧展,緩緩薄冰開。

屋前銀露,濕痕點點暗暗;階下白霜,映輝隱隱現現。

昨日立春,冬去空留薄雪;今晨啟門,視下一片新輝。

木棧里,磨蹄;祥雲下,雀鵲嬉戲。

北望冥山,峰雲氣繚繞;南下瀟水,水柔魚翔淺底。

二月似剪刀,三月桃夭夭。此間風柔和,光明媚,草欣欣,花爛漫,春水緩緩東流,春情濃濃如酒。

春色如此,難讓人守閣不顧。

於是才子佳人,青處吟詩作賦;頒白慈者,門前絮絮言舊;垂髫黃髮,紙鳶悠悠飄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粉白桃花竟早,碌碌蝶蜂逍遙。

花以綠葉顯多嬌,葉以艷花添榮耀。人言眾花如何妖,不問半葉翠之妙。

溪畔垂柳,風過枝搖,搖走白絮無數。白絮漫天飛,風大難回,過山山水水,不知何時歸。

上有絮瀰漫,下有才人言:“三月美景並良辰,書生相邀會春芬,《詩經》此篇何所意,不問才子問佳人。”

青溪映紅顏,摺扇吊佩對面觀,急用絲巾掩,頑石已起幾漪瀾。自此閒溪難安,溪水漾漾東流,春情依然如酒……

(圖)《春賦》《春賦》

《春賦》
春之美艷,也須晴日。

當碧天之藍,英雲之閒,南眺依約之青靄,迤邐之群巒,參差而愈淡;

北瞻西山之白岩如板,是足書右軍之〈蘭亭〉,似待揮巨筆之如椽。

其如日之洋洋,飛蟲惶惶;日之如浴,蟲飛之迷。則鹽水之痴,廩君之志,燕爾宛然。

更見花開朱紫,如佳人之面;染玄黃,爆如豆之斑;麥草淺鬣,翠瑩露之燦;

冽水涓涓,比情眸之鮮;————

乃有風之似拂,萬顏之舒;之祈祈,紙鳶徐徐。

隨使萬戶為空,履跡遍野,既雞谷而不存,況忘憂之賓萱。

其春之晚,嫩涼如水,習風之緩;或月之皎,或星之繁;

有花影吹笙,有折梨素腕;直使人單衣把酒,登樓欲嘯,肯心自許,倚天拍檻。

至夫淫雨萋萋,靡密連綿;濟之寒風,又以昏暗。

既鬱伊以愴怏,雖皮裘而不暖;每多夢而卜驚,縱茶水亦妄然。

比之今日,囚在斗室,望幽幽之天,將志強而慘慘。乃為祈晴之。

現代文學作品

1《 春賦》

一年之季在於春,一天之即在於晨,良辰美景在於夏,秋實纍纍最香魂。隆冬醉酒鼾長睡,一夢天亮又是春。乃為序,

春乃萬物之甦醒之季,風柔而細語,輕輕撫慰地,撩起靜靜沉睡泥土,解去雪裘衣玉。浪漫而休閒,激情奔放無羈。游遍山壑溝渠,踏遍曠野湖堤。梳理江河溪海,吹開冰凍融去。看那天公鑿美,聽陽春美景誰語,奼紫嫣紅,畫堂春里各緋異。

聽;山泉叮咚,鳥兒林中集聚。溪水潺潺,魚兒擺尾隨浴。鐘聲岌岌,木魚聲聲緊厲。大江濤濤,浩浩蕩蕩東去。雁隊空鳴,吟唱留語南寄。車水馬龍,吆喝犁牛耕地。竹子拔節,凝志上遠雲宇。筍子拱土,嬉戲嚷嚷孩童戲。鴨子嘎嘎游水,紅掌輕撥春藝,白鵝仰頸,歌唱春景絢麗。

看;垂柳窈窕,低頭羞卻吟律,翠柏青松。挺立山壑蔥鬱,白楊高跋,花頂綻紅蛹聚。梅瓣飄雪,沸沸嚷嚷飄嘻。桃林俏粉,嫵媚妝柔嬌姬。珠璣華然,暗暗勃發新綠。細草絨絨,張開臂膀蔓綠。蒲公英花,遍野黃白漫儷。迎春花黃,如錦緞而貴族氣,紫丁香女,香氣伊人街立。紫薇秀妝,窗前婷婷玉立。冬麥返青,綠毯廣鋪大地,牡丹富貴,貴妃迎駕君迷。蜜蜂飛舞,纏纏繞繞花戲,蝴蝶翩翩,柔柔輕輕攬玉。

山青霧裡,隱藏神秘玄機,蠢蠢萌動,乃春神巧鑿力。神筆橫揮,江河南北分及,凌花漫舞,情真擁地之勇氣,愛乃春天使者,勾畫出春容美麗。浪漫色彩,形形俱俱,夕陽下老者相牽,密林中熱戀情侶,少兒嬉戲,雙雙對對,對對雙雙,更顯輕春之魔力。春天暢想,春天回憶,春天翅膀,春天神秘,春天乃一年初始之季。

2 《 春賦》
福犬隨冬去,金豬迎春來。暖暖輕霧展,緩緩薄冰開。屋前銀露,濕痕點點暗暗;階下白霜,映輝隱隱現現。昨日立春,冬去空留薄雪;今晨啟門,視下一片新輝。

木棧里,牛羊磨蹄;祥雲下,雀鵲嬉戲。北望冥山,山峰雲氣繚繞;南下瀟水,水柔魚翔淺底。

二月似剪刀,三月桃夭夭。此間風柔和,光明媚,草欣欣,花爛漫,春水緩緩東流,春情濃濃如酒。

春色如此,難讓人守閣不顧。於是才子佳人,青處吟詩作賦;頒白慈者,門前絮絮言舊;垂髫黃髮,紙鳶悠悠飄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粉白桃花竟早,碌碌蝶蜂逍遙。花以綠葉顯多嬌,葉以艷花添榮耀。人言眾花如何妖,不問半葉翠之妙。

溪畔垂柳,風過枝搖,搖走白絮無數。白絮漫天飛,風大難回,過山山水水,不知何時歸。

上有絮瀰漫,下有才人言:“三月美景並良辰,書生相邀會春芬,《詩經》此篇何所意,不問才子問佳人。”青溪映紅顏,摺扇吊佩對面觀,急用絲巾掩,頑石已起幾漪瀾。自此閒溪難安,溪水漾漾東流,春情依然如酒……

作者簡介

(圖)《春賦》《春賦》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自幼隨父親庾肩吾出入於蕭綱的宮廷,後來又與徐陵一起任蕭綱的東宮學士,成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他們的文學風格,也被稱為“徐庾體”。侯景叛亂時,庾信逃往江陵,輔佐梁元帝。後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間,梁為西魏所滅。北朝臣一向傾慕南方文學,庾信又久負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強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後,更遷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侯。時陳朝與北周通好,流寓人士,並許歸還故國,唯有庾信與王褒不得回南方。所以,庾信一方面身居顯貴,被尊為文壇宗師,受皇帝禮遇,與諸王結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國鄉土,為自己身仕敵國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憤。如此至老,死於隋文帝開皇元年。有《庾子山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