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張愛玲小說]

《易經》[張愛玲小說]
《易經》[張愛玲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易經》全以成人的角度來觀察體會,也因此能將浩大的場面、繁雜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緒,描寫得更加揮灑自如,句句對白優雅中帶著狠辣,把一個少女的滄桑與青春的生命力刻劃得餘韻無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易經易經

雖然家族秘史謎雲滿布讓琵琶很迷惘,但童年畢竟是悠長而美好的。十八歲那年,她因為惹怒了父親與後母,驚險地逃出那個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親與姑姑。原本母親打算讓琵琶去英國留學,卻遇上了戰爭爆發,只好安排她去香港大學念書。此時琵琶才發現上海在拉扯著她的心,她愛上海,就像從前的人思念著自己的未婚夫!
求學時期的琵琶初嘗團體生活的熱鬧,並結識了風趣的印度女子比比,但烽火很快地威脅到香港,學生們也開始過著戰戰兢兢的日子。琵琶備感流落異地的恐懼與無助,然而母親非但沒能給她半點依靠,反而更顯疏離防備。
隨著香港被日軍占領,琵琶不得不中斷學業,她和比比商量要一起回上海,她相信只有故鄉能與自己的希望混融!為了拿到船票,琵琶必須發揮從小累積的世故與智慧,即使那要冒上生命的危險……

 接續《雷峰塔》的故事,《易經》描寫女主角十八歲到二十二歲的遭遇,同樣是以張愛玲自身的成長經歷為背景。張愛玲曾在寫給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為是原書的前半部,裡面的母親和姑母是兒童的觀點看來,太理想化,欠真實。」相形之下,《易經》則全以成人的角度來觀察體會,也因此能將浩大的場面、繁雜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緒,描寫得更加揮灑自如,句句對白優雅中帶著狠辣,把一個少女的滄桑與青春的生命力刻劃得餘韻無窮!

作者簡介

張愛玲張愛玲

張愛玲本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生於上海,中國現代作家。漂泊於上海香港天津美國,成就傳奇一生。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1932年,張愛玲在聖瑪利亞女中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1934年,張愛玲完成《摩登紅樓夢》,父親張志沂為之撰回目。1943年和1944年的兩年中,連續發表多篇轟動性的中短篇小說,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在淪陷時期的上海一舉成名。1944年8月,胡蘭成與張愛玲在上海秘密結婚。這之後,她又經歷了與胡蘭成的分手,以及其父去世等事情。於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並結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1967年10月8日,賴雅去世,張愛玲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翻譯成英文。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被發現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其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相關報導

《易經》里的張愛玲

《雷峰塔》、《易經》和《小團圓》被稱之為張愛玲的人生三部曲。這回看到了最後出版的《易經》,總算把張愛玲的人生勾勒出來了。在《易經》中,我們看到的是少女張愛玲人生的曲折與滄桑。
《易經》的故事時間發生在《雷峰塔》與《小團圓》之間,描寫女主角18歲到22歲的遭遇,同樣是以張愛玲自身的成長經歷為背景。張愛玲曾在寫給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為是原書的前半部,裡面的母親和姑母是兒童的觀點看來,太理想化,欠真實。”相比之下,《易經》則全以成人的角度來觀察體會,也因此能將浩大的場面、繁雜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緒,描寫得更加揮灑自如,句句對白優雅中帶著狠辣,把一個少女的滄桑與青春的生命力刻畫得餘韻無窮。
《易經》的女主角琵琶,18歲那年,因為惹怒了父親與後母,驚險地逃出那個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親與姑姑。原本母親打算讓她去英國留學,卻遇上了戰爭爆發,只好安排她去香港大學念書。求學時的琵琶結識了印度女子比比,但烽火很快威脅到香港,琵琶備感流落異地的恐懼與無助,然而母親非但沒能給她半點依靠,反而更顯疏離防備。隨著香港被日軍占領,琵琶不得不中斷學業,她和比比商量要一起回上海,為了拿到船票,琵琶發揮出從小累積的世故與智慧,即使那要冒上生命的危險也在所不辭。通過這個故事,能感受到張愛玲內心的痛苦與無助。
雖然小說《易經》主要是描述香港淪陷和女主角回到上海的歷險,但張愛玲寫作此書時已經是上世紀50年代後期。回顧將近20年以前的經驗,她其實是有著歷史的後見之明的。1950年代末,在美國寫作《易經》時期的張愛玲,已是一個兩度結婚,移民他鄉,依靠非母語寫作的中年作家了。回望1938年初入文壇以來的種種遭遇,她有理由為自己所經歷的變化唏噓不已,從而理解“易”的意義所在。
《易經》里的張愛玲,和我們以往讀到的張愛玲有了些不一樣:比如,我們總認為父親和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的痛點,可讀完《易經》,才發覺傷害她更深的,其實是母親。“打從她小的時候,上海就給了她一切承諾”,這句話潛意識裡或有對母親的依戀,尤其是《易經》用了極大的篇幅著墨母女之間,這是張愛玲早期作品不曾有過的。
張愛玲將小說命名為《易經》,不免使人好奇她的動機何在。她也許是想藉助這部經典的《易經》來吸引西方讀者,也許真是希望求助古代的智慧,來參詳琵琶或她自己的命運,又也許是對前夫胡蘭成微妙的反戈一擊,因為胡蘭成自戰時起就以《易經》的闡釋者和實踐者而洋洋自得。或許,力圖從中汲取一種創作哲學:小說創作正如《易經》一樣,以其多變的“象”,訴說著人生種種起落無常,輾轉曲折,死而後已。
最後想說的是,張愛玲的才氣、乖張與冷艷,無不像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叫人看不透,也說不明。仿佛她總是習慣於用她筆下的那席“爬滿了虱子”的華袍,來掩蓋千瘡百孔的人生。她的文字,仿佛是深秋初晨的枯枝上所結成的霜華,晶瑩剔透,但枯槁尖銳的面目終將凸現出來,突兀驚艷。張愛玲以她艷異傳奇的一生,詮釋了一個時代的沉浮。

張愛玲《雷峰塔》《易經》中譯本台北首發

發行會發行會

中新社台北9月9日電(記者路梅劉舒凌)9月適逢張愛玲90歲冥誕暨逝世15周年,台灣皇冠出版社9日在此間舉行張愛玲英文小說《雷峰塔》和《易經》中譯本首發會,並表示這兩部小說與《小團圓》構成完整的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據介紹,《小團圓》從張愛玲童年時期、求學階段,一直寫到與胡蘭成的愛恨離合,而《雷峰塔》和《易經》則聚焦在張愛玲的成長階段,可稱為“張愛玲前傳”。其中《雷峰塔》從女主角“琵琶”4歲寫到18歲逃離父親家、投奔母親為止;《易經》則接著寫“琵琶”18歲到22歲的經歷,從遠赴港大求學直到二次大戰香港失守,返回上海。
根據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通信,這兩部英文小說寫於1957至1964年間,張愛玲希望藉此叩開英美文壇,但在美國尋求出版的過程並不順利,最終未能售出著作權。張愛玲生前也曾有意將其譯寫成中文,卻又“從心底里代讀者感到厭倦”,而始終未能真正進行。
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從香港來到台北參加新書首發會。宋以朗表示,1995年張愛玲過世後,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將所有遺物寄到香港宋家。他後來從中發現了這兩部小說的英文原稿,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將這兩部遺作同時以中英文出版,給讀者以兩種選擇。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指出,一般人總以為父親和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的痛點,看完《雷峰塔》和《易經》才發覺傷害她更深的其實是母親。她和母親一樣,奮力想掙脫傳統的枷鎖,卻終其一生,帶著沉重的枷劈傷了好幾個人。

張愛玲自傳小說《易經》已有英文版

在出版了張愛玲英文自傳體小說的上半部《雷峰塔》的繁體版後,台灣皇冠出版社將於明日在台舉行發布會宣布其自傳下半部《易經》的出版。此前香港大學出版社率先推出了《易經》的英文版,據悉其簡體版可能會在11月中旬由天津青馬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易經》的英文名是TheBookofChange,於1963年完稿,為張愛玲早於《小團圓》十年創作而成的英文小說。小說講述女主角Lute早年輾轉的經歷,1939年由上海到香港求學,大學第二年太平洋戰事爆發,香港淪陷,小說以大篇幅描述女主角Lute在香港一家名為維多利亞大學的生活,以及戰火圍城時的經歷和心路,內容和張愛玲描述戰時港大的散文《燼餘錄》、及自傳小說《小團圓》中的戰時大學氛圍的篇章極度相似,充滿張愛玲大學時代的影子,具有自傳色彩。
學者止庵介紹說,《易經》是張愛玲很重要的作品,與《雷峰塔》里的人物是連續的。“我們一般感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張愛玲的創作是個空白,這兩本書恰好是張愛玲1955年到美國以後,一直到70年代這個時間段里創作的。她希望能夠變成一個英語作家,這是她當時的志向。”
遺憾的是,這兩本書並沒有讓張愛玲的英文寫作之路變得順暢,出版方並不重視這兩部作品。止庵認為,這和裡面的文化背景不同有關,“總結來說,第一,這兩本小說沒有適應當時美國的主流意識。第二,不能夠取悅於一般讀者對於小說的要求。所以沒有在美國得到出版。”
在之前於香港舉行的《易經》英文版發布會上,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說,《易經》是一個歷史記錄,自小洞察世情的張愛玲,作為一個戰時香港大學的學生、一個具有非常敏銳觀察力的外來者,她在這本書中描寫得絲絲入扣的大學氛圍,反映學生蒼白和渺小的人生,具有歷史和文學參考價值。
據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的市務經理方佩詩透露,該書的簡體字版將由天津青馬圖書出版公司暫定在11月中旬推出。但天津青馬運營部主任劉麗敏表示,該書簡體字版的出版時間還沒有定,暫時不方便透露該書簡體版的出版細節。

張愛玲英文小說《易經》出版

據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孫浩)張愛玲英文自傳體小說《易經》日前在香港大學正式推出。加之已先後問世的《小團圓》《雷峰塔》,其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率先在港“團圓”,以此紀念這位女作家誕辰90周年及逝世15周年。
繼張愛玲中文遺作《小團圓》榮登兩岸三地暢銷書排行榜之後,其英文自傳體小說上部《雷峰塔》今年4月經香港大學出版社推出。
據介紹,此次最新出版的《易經》是張愛玲英文自傳體小說的下部,於1963年完稿,早於《小團圓》10年創作。小說主要以上世紀3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主角由天津到上海的童年,經歷父母離異、父親再娶,由上海轉至香港求學,又遭逢香港淪陷,具有自傳色彩。
香港大學客座教授、知名學者李歐梵表示,《易經》以大篇幅講述了女主角在香港一所大學的生活,特別是細緻描摹了戰火圍城時的經歷和心情,與張愛玲1944年散文《餘燼錄》、1976年小說《小團圓》文中戰時大學氛圍相互照應,儘是張愛玲大學時代的影子,諸多片段皆透出“張式”獨具的靈光。
據悉,張愛玲於1939年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在香港淪陷後輟學返滬,但香港兩年有餘的生活經歷實屬她重要的人生階段。
香港大學副校長周肇平表示,很高興張愛玲的文學遺產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陸續回歸母校,也為各界建立了一個公共文化平台。
另據介紹,《雷峰塔》和《易經》中文譯本也將於9月17日問世,由台灣知名譯者趙丕慧翻譯。

編輯推薦

《易經》: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雷峰塔》、《易經》、《小團圓》終於完整問世!
★張愛玲童年生活的最真實寫照,四十年心路呈現

★了解張愛玲家族人物鮮為人知的錯綜關係
★充滿了張氏風格的民國版紅樓夢
★對於了解當時社會的現狀有一定文獻價值
★細緻描寫更勝從前

2011上半年好書推薦

新浪網評選了2011年上半年好書榜單,一起看看吧。做本任務詞條,需梳理、完善詞條內容,完善詞條同義詞及信息模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