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藝術》

《旅行的藝術》

這本書自問世以來已經引起了讀者和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在歐洲、美國和澳洲,該書長居暢銷書榜首,在大約半年的時間裡銷售40多萬冊。德波頓筆下的旅程既是行路,亦是心路,串起所有文字的不只是一路風景,而是華茲華斯、波德萊爾、梵谷和福樓拜等大師和德波頓這位才子在深處共鳴的心靈悸動。跟隨他的腳步我們可以在斗室之間開始一路哲性的思緒之旅,一路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這本在半年之內引起40多萬人關注的作品是一部以旅人而非行程或地方為主體的旅行書,行程的延續和心智的成長輝映成篇,拒絕德波頓的導引不是件容易的事,拒絕其思緒之旅的誘引更是難上加難了。作為該書中文版的首批讀者之一,余秋雨先生對該書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並欣然提筆作序,向中國讀者推薦這本“心靈之旅”的佳作。

基本信息

《旅行的藝術》《旅行的藝術》

內容簡介

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旅行是什麼,德波頓並不想急於提供答案,旅行為什麼,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後,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辯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智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並有可能改變你日後的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

德波頓是一個知識淵厚且富有邏輯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經是大學的哲學講師,有著深厚的哲學素養,從蘇格拉底、洪堡,到愛默生尼采,他都有過系統的閱讀。此外,對西方文學和藝術作品,他也有廣泛的涉獵。

因此,在論及“旅行”這一近平陳詞濫調的題材時,他不僅時時表現出理性的悟覺,而且還能結合福樓拜、波德萊爾等文學家的創作,參照凡・高等畫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觀照“旅行”、剖析“旅行”。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

作者簡介

阿蘭·德波頓在八歲以前生活在瑞士,他在那裡學習了法語和德語。之後,他被送往英國牛津,學習了英語。他的家庭也在他12歲時移居到倫敦。在他之後的求學生涯中,他通曉了英、法、德、西班牙數種語言,深得歐洲人文傳統之精髓他喜歡普魯斯特、蒙田、蘇格拉底,同樣喜歡旅遊、購物和談情說愛他左手小說,右手散文,在文學、藝術、哲學、評論中自由進退、恣意穿插他的小說思想豐瞻、才情縱橫;他的散文和評論又意象豐沛、妙筆生花。

譯本簡介

譯者:南治國彭俊豪何世原

出版、發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譯文出版社

印刷:上海市印刷十一廠

字數:120,000

初版:2004年4月

推薦序:余秋雨

譯本目錄

《旅行的藝術》插圖

推薦序(余秋雨
譯者序
出發
對旅行的期待
旅行中的特定場所
動機
異國情調
好奇心
風景
鄉村與城市
壯闊
藝術
令人眼界大開的藝術
對美的擁有
回歸
習慣

媒體推薦

生活在哪裡/北京青年報 袁筱一

人的一生,可能都是在找尋生的意趣,用來抵抗對死亡的恐懼。而生的意趣,又無非是構建於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係之上。正因為構成這一切的關係具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作為一個藝術家,就理所當然地擔負起了探索這無窮無儘可能性的使命。

理解了上面的這個命題,或許我們能夠發現,在現代社會,幾乎人人都不可能避免的旅行絕非人類一項簡單的,征服、探索自然的活動。旅行,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照亮存在的一個角度。

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就是提問上述一系列關乎存在的旅行問題。

為什麼旅行,或許是因為人總是試圖擺脫包圍著自己的狹隘的生存環境。而且技術和物質越是進步,距離和溝通越不是問題,人的生存環境往往就越狹隘,因為純粹意義上的距離移動的功能已經被通訊技術所剝奪。但越是為物質所囿,人或許就越嚮往“別處的生活”——哪怕是暫時的。所以,如果說在稍微遠古一些的時代,洪堡還可以帶著另一種探索和發現的目的去南美觀察植物,測量氣壓,對蒼蠅所能飛越的高度提出疑問,現代意義的旅行則更像是逃跑,逃離現代文明之“家”。於是我們對旅行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擺脫塵世的純粹的力與美。

但是別處就真的有我們所期待、嚮往的生活了嗎?而且別處究竟是在哪裡?德波頓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有,或許沒有。但是書中有於斯曼、有波德萊爾、有福樓拜的回答,他們對於旅行的夢想和他們實現夢想的方式。

其實旅行之美從來都不可能依賴某個地方本身的物質條件,這是作者接下去要告訴我們的。細節之美成了我們暫時忘卻塵世的紛繁和日復一日的惟一辦法。但是對於不同的旅者,細節之美所展開的方式是不同的。人作為主體,只能捕捉他們願意捕捉、並且能夠捕捉的美。這真是人的悲哀之所在,卻恰恰也是旅行的意義之所在——當你覺得你去的某個地方遠不如吸引你去到那個地方的某幅畫或某幀照片美,不要沮喪,這就是藝術無法被技術替代之所在。

喜歡這本書的理由也是如此。通讀英法文學的德波頓也不急於回答關於存在的某個哲學命題,他是一個真正的旅者,懂得在文字之間,畫幅之間,甚至機場的指示牌之間流連。生活在哪裡呢,無非就是在這些細節的美里,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早就知道的,但是,或許還需要德波頓的確認。

旅行的藝術與秘密

真正的旅行當然是感性的,但旅行的至高等級,卻展示了有關生命和環境廝磨的精神層面。一男一女、一中一西,兩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不約而同地都想在旅行中,讀取只有自己能夠解答的秘密,我們只有稱之為旅行藝術家。

書摘

對旅行的期待
1.
時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將老,徐緩漸近,每日變化細微,殊難確察,日日累疊,終成嚴冬,因此,要具體地說出冬天來臨之日,並非易事。先是晚間溫度微降,接著連日陰雨,伴隨來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陣風、潮濕的空氣、紛落的樹葉,白晝亦見短促。其間也許會有短暫的風雨間歇,天氣晴好,萬里無雲,人們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門。但這些都只是一種假象,是病入膏肓者臨終前的“迴光返照”,於事無補。到了十二月,冬日已森然盤踞,整座城市每天為鐵灰色的天空所籠罩,給人以不祥之兆,極類曼特尼亞或韋羅內塞的繪畫作品中晦暗的天空,是作為基督耶穌遇難之類油畫題材的絕佳背景,也是在家賴床的好天氣。鄰近的公園在雨夜的路燈下,滿眼泥濘和積水,甚是荒涼。有一晚,大雨滂沱,我從公園走過,忽地記起剛逝去的夏日,在酷暑中,我曾如何地躺在草地上,讓四肢伸展,任光腳從鞋中溜出,輕撫嫩草;我還記起那種和大地的直接接觸如何讓我覺得自由舒展:夏日裡沒有慣常的室內、戶外之別,置身大自然時,我有如在臥室里的自在。

但現在,公園已全然不同了,連綿的陰雨中,草地已無從涉足。此時,任何的哀愁,任何得不到快樂和理解的擔憂,似乎都能在那些以暗紅磚石外牆、浸得透濕的建築,以及城市街燈映照下略泛橙色的低沉的夜空中找到佐證。

這樣的天氣,以及這個時節發生的一系列的事件(似乎應驗了詹佛的名言,一個人每天早晨都得吞食一隻癩蛤蟆,這樣才能保證他在日間不會遇上更噁心之事),使我懷疑是它們促成了一件事實:一天下午,幾近黃昏,我收到了一大本色彩亮麗、名為《冬日艷陽》 (WinterSun)的畫冊。畫冊的封面是一大片的沙灘,還可以看見沙灘邊緣湛藍的海。沙灘另一邊,是一排棕櫚樹,多數斜立著,再往後,是畫面中作為背景的群山;我能想像那山中有瀑布,想見得出山中飄香果樹下的蔭涼。畫冊里的攝影圖片讓我不禁想起關於塔希提島(Tahiti)的油畫--那是威廉·霍吉斯 (WilliamHodges)和庫克船長(CaptainCook)一起旅行時創作的作品,畫面中,夜色輕柔,熱帶的海水湖邊有土著少女在雨林繁茂的簇葉中無憂無慮地(赤腳)歡跳。1776年深冬,霍奇斯首次在倫敦皇家學院(RoyalAcademyinLondon)展出這些油畫,引起了人們對熱帶的好奇和嚮往,而且,從那以後,這些意象一直都是熱帶牧歌風情的最佳表述;自然,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