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話》

《教育漫話》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J.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的教育代表作。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教育漫話》《教育漫話》

書名:外國教育名著叢書教育漫話(全譯註釋本)

作者:(英)洛克(Locke,J.) 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1
ISBN:9787107191428
字數:170000
頁數:209
紙張:膠版紙

開本:32開

簡介

《教育漫話》(英語:SomeThoughtsConcerningEducation)是1693年出版的一本教育著作,作者是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英國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學著作。

在18世紀,這本書幾乎被翻譯成所有歐洲語言,洛克以後的教育家,包括讓-雅克·盧梭,都承認這本書的價值和影響。

洛克在他的《人類理解論》(AnEssa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1690年)中,概述了一種新的精神哲學,主張兒童的意識是一塊白板,不存在先天的觀念。《教育漫話》說明如何使用三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教育:發展健康的身體;形成善良的德行;以及選擇一種適當的學術課程。

雖然洛克寫作此書原本只是作為一位貴族朋友的“一些思考”,但是,由於他的教育原則同樣激起了婦女和下層社會追求與貴族同樣的德行的渴望,洛克的建議最終產生了遠比他最初的寫作意圖要深遠得多的影響。

概況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J.洛克(John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的教育代表作

教育漫話

由作者流亡荷蘭期間(1683~1689)寫給友人E.克拉克討論其子女的教育問題的幾封信整理而成。

1693年出版。全書的主題是論述“紳士教育”,即論述剛奪得政權的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子弟的教育洛克認為,紳士要既有貴族的風度,能活躍於上流社會和政治舞台,又有事業家的進取精神,是發展資產階級經濟的實幹人才;紳士應受體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作者簡介

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十七世紀英國著名資產階級教育家。1632年洛克出生於英國靈頓。

約翰·洛克約翰·洛克

他就讀於牛津大學,1656年獲得學士學位,1658年獲碩士學位。青年時期的洛克就對科學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36歲被選入英國皇家學會。

他在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從新興資產階級的階級立場出發,提出了德、智、體和諧發展的新教育體系,寫下了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內容提要

17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和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漫話》,集中反映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教育觀

本書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分為體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學問、知識和技能)三個部分,闡明了如何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幹的紳士或者有開拓精神的事業家。

本書於1693年問世後,成為歐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寶,數百年來被許多人奉為辦學的圭臬乃至“憲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曾於20世紀80年代出版過該書的中譯本。新譯本與舊譯本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

(1)譯文儘量準確、流暢;對原著中少數較為冗長的段落作了重新劃分;在部分重要或易產生歧義的名詞概念之後附有英文原文。

(2)是全譯本。過去的中譯本對原書有少量刪節,新譯本則嚴格按照原版譯出,保留了原書的全貌。

(3)增加了詳細注釋。由於原書有許多較為生僻的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缺少注釋給一般讀者理解本書帶來了不便。譯者在作這些注釋時參考了許多著作,儘量吸取國外洛克研究的最新成果。這些注釋對於一般讀者閱讀本書,更好地理解有關內容將有所幫助;有些注釋對於研究者也可提供一些線索。

(4)編撰了二級標題。洛克的原著將全書分為217節,一部分“節”有本節的小標題,但全書沒有標題。譯者根據全書的內容,將全書分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三篇,同時為每篇編撰了二級標題。為避免累贅,原有的各節小標題則取消。

目錄

上篇 健康教育

 一、教育的作用及健康教育的意義
 二、健康教育的具體意見
(一)避免嬌生慣養
(二)腳的鍛鍊與冷水浴
(三)游泳與戶外運動
(四)衣著
(五)飲食與用餐
(六)睡眠與臥床
(七)排便
(八)用藥
(九)身體保健的規則

中篇 道德教育

一、德育的意義及原則
(一)重視兒童精神形成的意義及德行的原則

(二)早期教育的意義及教育不當的危害
(三)教育兒童用理智克服欲望
(四)及早管教的意義及親子關係
 二、德育的具體意見
(一)對兒童管教的方法、措施
(二)通過練習培養習慣
 (三)矯揉造作的弊端
  (四)禮貌的培養
  (五)兒童的交朋結友之道
  (六)教師及親職教育的作用
  (七)父母應為子女樹立榜樣
  (八)兒童的管教與懲罰
 (九)教師應具備的條件及其地位與作用
  (十)父親正確的教子方法及合理的父子關係
  (十一)兒童的自然傾向、合理與不合理要求的表現及對策
  (十二)怎樣對待兒童的好奇心
  (十三)怎樣看待兒童的閒蕩及矯正措施
  (十四)怎樣矯治兒童厭惡書本、喜歡玩耍的習慣
  (十五)兒童的玩具
  (十六)兒童的撒謊與對策
 (十七)紳士應具備的四種品質
  (十八)德行
  (十九)智慧
  (二十)教養

下篇 知識與技能教育

 一、學問在教育中的地位
 二、知識教育的具體意見
 (一)如何誘導兒童學習
 (二)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及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怎樣練習寫字、繪畫
 (四)對外語學習的意見
 (五)教師的合理教學方法及技巧
……
結束語
附錄 洛克致愛德華?克拉克先生的一封信

全書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論述體育。洛克認為,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要防止在衣著、飲食、動靜、藥物使用等各方面對孩子們嬌生慣養,要鍛鍊出他們能夠忍耐勞苦的強健體魄。

第二部分論述德育。洛克認為,在紳士的各種品行中,德行應占第一位。真正的紳士要善於獲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礙其他紳士獲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則是以理智克制欲望。洛克所說的“理智”是資產階級利己主義的理智,克制欲望的最終目的在於獲得個人名利。他反對溺愛,認為被溺愛的孩子必然任性、貪心。在道德教育方面,他重視說理,但認為主要方法還是通過實踐,養成習慣。他重視環境與榜樣的作用,主張獎勵與懲罰要運用得當。洛克認為紳士的第二種美德是良好的禮儀,他要求紳士的言語、動作都要符合其等級與地位,對人謙恭有禮,舉止得體。他認為這是“處世的真訣”,可以使自己獲得他人的尊重與好感,從而獲得一切。為了養成良好的德行與禮儀,他主張要多交朋友,多與上流社會的人相處,防止從“下賤的僕人”那裡受到“邪惡”的影響。

第三部分論述智育。洛克認為紳士需要的是事業家的知識,不應局限於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他主張在讀、寫、算之外,還要學習天文地理歷史法律幾何、簿記、法語等等,也要學點工業、農業、園藝的知識和技藝,以利於管理企業,並從這些有益的體力活動中得到消遣,從而使生活更加豐富。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死記硬背,重視培養智力,多作實地觀察,誘發學習興趣。

洛克認為英國當時的一般學校成分複雜,學生教養惡劣,不利於紳士的培養。他主張嚴格、慎重地挑選德行、能力好,並且嫻於禮儀,精通人情世故的導師,從幼年起就對未來的紳士進行親職教育。

影響

《教育漫話》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將教育分為體育、德育、智育三部分,並作了詳細論述。它強調環境與教育的巨大作用,強調在體魄與德行方面進行刻苦鍛鍊。這些思想對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別是對18世紀的法國教育家影響很深。

教育漫話是對人們又多種全方位的幫助,解讀心裡社會個人的巨作。

歷史背景

洛克無意於形成一套獨特而完整的教育哲學,而是似乎故意地嘗試公開一些17世紀教育改革的失敗,同時介紹他自己的思想。英國作家諸如JohnEvelyn、JohnAubrey、JohnEachard和約翰·彌爾頓先前都曾經提倡“類似的課程與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未能獲得廣泛的支持。

由於英格蘭變得日益重商主義和世俗主義,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教育價值已經被許多人看為不切實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