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夢高原》

本書作者作為廣東第三批援藏幹部於2001年6月到西藏林芝縣任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書中寫的絕大多數是作者在西藏工作生活的親身體會和感受,反映了西藏的工作生活環境和一些民俗風情。

基本信息

本書概況

作者:曹建廷
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7-223-01665-5/I·267
出版日期:2004-2-1
售價:¥18 

語種:中文 

裝幀:平裝 

開本:32 

頁數:157頁

圖書簡介

本書作者作為廣東第三批援藏幹部於2001年6月到西藏林芝縣任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書中寫的絕大多數是作者在西藏工作生活的身體會和感受,反映了西藏的工作生活環境和一些民俗風情。

一軸絢麗的雪域高原畫卷

這是一軸絢麗的雪域高原畫卷,美麗的尼洋河,多情的色季拉山,驚險的大峽谷,神聖的布達拉宮,巍峨的珠穆朗瑪峰,如果不是置身其中,你很難領略到她的神奇、壯麗、雄偉。但因西藏處於世界屋脊令人卻步,留下“出容易進藏難”的傳說。

在曾建廷的筆下,西藏每一片土地都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藍天、白雲、綠水;高原、雪域、青山;哈達、經幡、天葬,一切都令人神往。作者通過三年的歷練磨礪,無數次生命的歷險,無數次的生死考驗,無數次的絕處逢生,才得以真實深刻地認識這片神奇的土地,作者把激情、熱血、夢想和愛,化作了這本帶有高原氣息的《拾高原》,為我們認識西藏,了解西藏、領悟西藏,打開了一扇窗戶。

作為南國惠州的一位援藏幹部,曾建廷被派往地球之顛,離家鄉愁、高原反應、螞毒蛇、吞噬生命的泥蛇流,在這樣惡劣的工作生活環境裡,作者以飽滿的熱情、高度的責任感,熱情地嘔歌了這片神奇的土地。走進西藏,作者的靈魂馬上被她的壯麗與神奇所吸引,令人窒息的高原反應也被隨地而來的興奮與嚮往所代替。當他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把世界第一高峰定格在相機鏡頭時,便被她那磅礴的氣勢所折服。在布達拉宮裡,作者將自己置身於一個神聖的王國。思維不再靜止,眼光不再波動,靈魂不再飄逸。站在先輩們立過的地方,用自己的全部痴情凝望著這片神聖的天堂,守護著夢中無數次流淌的淨土。在饑寒交迫的夜晚,作者躺在車上回味忍著頭痛穿越唐古拉山的情景,忽然感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驅使,使他全身迸發一股熱流,曾建廷與司機在車內高聲歌唱,唱《雪域之光》,唱《向著太陽》,從《青藏高原》唱到《唐古拉風》,很快就忘記了飢餓,忘記了寒冷。在魂驚大峽谷中,調研組在懸崖邊上目睹了世界上最深、最長、海拔最高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將兩處大拐彎定格在膠捲上。作者為他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他們是勇士。多少人想在大拐彎邊上唱一聲“呀索”,多少人想拍一張大峽谷的絢麗圖案,可又有多少人能實現這美好的夢想?

《拾夢高原》至始自終扣緊了一個“夢”字,誠如所言:“走進西藏,也許能發現理想,走進高原,也許能看見天堂。那永恆的魅力讓人魂牽夢縈。經歷秘境的洗禮,我驀然發現自己,心境寬了,性格柔了,氣量大了,什麼事情都想開了,人生的追求也變得清淅了”,“我看見自己,騎著潔白的駿馬,馳騁在遼闊的草原;我夢見自己,變成了蒼鷹,盤鏇在蔚藍的天邊”,“青藏高原,喚起我詩意正濃,當我徜徉在詩海,便有一種微笑,入我的夢中”。

通過作者細膩生動的筆觸,我們可以見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廣袤遼闊的草原,欣賞到雪域高原三重天的瑰麗:山上千年冰川如夢似幻,山下樹木叢生撩人心魂,山腳清清湖水風光旖旎,還有飽經風霜的萬年巨柏樹、千年古桑樹、著名的第穆薩摩崖石刻和極富特色的佛教寺廟。

作者把對雪域的情,對高原的愛,對事業的追求,全部融進了這本小小的文集裡。在曾建廷的眼裡,西藏的感覺特別的“純粹”,陽光就是陽光,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人就是人。儘管物質生活不富裕,但是他們那么熱情,那么虔誠,那么無私,金銀財寶已不再重要,他們信奉的是對佛的至誠至愛。他們可以千里迢迢,三步一磕,五體投地,風餐宿,到拉薩朝拜,短則幾個月,長達兩年之久。目的是為了給佛添上一坨酥油,讓佛殿中的燈盞永不熄滅。

在曾建廷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豐富多采的藏區風土民情,那裡的人非常熱愛生活,房子畫得五顏六色,氂牛的耳邊、尾巴和脖子上繫著紅色的流蘇,背上披著繡花的毯子,點堆篝火就可以很愉快地唱歌跳舞。而繁多的高原節日使藏族古樸的民俗風情盡顯其間,每逢節日,藏族人就會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無憂無慮,載歌載舞,給你端茶敬酒。

高原生活的磨礪和洗洗,使作者心境開闊,精神升華,思想得到了淨化,讀懂了人生這本真經,禪釋了對生命的理解:“人生是一次短暫的渡,其形式是從此岸到彼岸。”沿著作者的心路歷程,我找到了同感。 

盤點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書(三)

西藏人民出版社始建於1971年12月,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綜合性圖書出版社。承擔著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少兒美術、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學藝術、自然科學、藏學研究、古籍整理、期刊等各類藏漢文圖書和全區中國小教材的出版任務。建社30多年來,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臧文版圖書突出“普及通俗”和古籍整理;漢文版圖書突出“宣傳西藏、介紹西藏”,尤其是藏學研究系列叢書頗受讀者歡迎。
《西藏科技人才》
《西藏科技志》
《走向輝煌——西藏人民廣播電台四十五周年巡禮》
《雪域畫冊》
《雪域憶昔》
《藏族通史》
《西藏民間故事》
《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巔》
《八大藏戲·諾爾桑傳(藏文)》
《西藏通訊報告選》
《蒼穹下的瀟灑——來自青藏高原的寫真》
《拾夢高原》
《中國西部開發信息百科(西藏卷)》
《天湖之旅》
《進軍西藏記事》
《藏傳佛教僧侶生活》
《中印關係中的西藏(1899-1914)》
《西藏史學書目》
《西藏自治區縣域經濟發展研究》
《珞巴族文學史》
《吉隆縣文物志》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情歌及秘史》
《西藏美術史略》
《西藏紀事——一個西藏老記者的自選集》
《走進西藏——援藏札記 援藏幹部訪談錄》
《新紅史》
《援藏紀行》
《念青唐拉 納木錯湖簡介》
《巴松錯》
《青藏線·藏北無人區》
《西藏夢境》
《西藏農牧業先進實用技術手冊》
《西藏民間故事(第一集)》
《藏傳佛教探秘》
《湧蓮藏真》
《藏邊人家》
《格薩爾王傳:松嶺之戰》
《帶你游布達拉宮》
《西藏勝跡探訪記(喜馬拉雅叢書)》
《藏族裝飾圖案藝術》
《中國西藏建設大觀》
《四部醫典系列掛圖全集》
《親近太陽的人》
《錯那 隆子 加查 曲松縣文物志》
《目擊西藏》
《十世班禪轉世靈童尋訪認定坐床寫真》
《日喀則畫冊》
《吐蕃僧諍記》
《雪災 反思 發展》
《行游西藏》
《雪域先人》
《藏劇故事集》
《藏傳佛教寺院藝術》
《雪域狂飈》
《雪域軍歌》
《雪域鴻雁》
《漢藏史集-賢者喜樂贍部洲明鑑》
《畫說西藏——震撼詩魂的記憶》
《單超短篇小說選》
《雪域風雲》
《雪域放歌——兩次進藏詩文集》
《永恆的山:金志國小說選》
《釋量論新注》
《珠穆朗瑪交響詩》
《格丹格言 水樹格言》
《千古絕繪——中國西藏阿里古代壁畫選集》
《西藏藏醫藥》
《朗氏家族史》
《西藏史詩與說唱藝人的研究》
《土觀宗派源流:講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義善》
《阿里地區文物志》
《西藏經卷插圖精選》
《羊日崗寺簡介》
《帕竹丹薩替寺簡介》
《釋迦傳》
《直孔禪王阿貢傳》
《佛經故事選》
《西藏社會發展述略:郭冠忠藏學文集》
《西藏:永恆與短暫》
《和平解放西藏》
《透視達賴:西藏社會進步與分裂集團的沒落》
《中國共產黨西藏自治區組織史資料》
《九十年代西藏發展戰略與規劃》
《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簡明史稿文化進化個例探討》
《西藏:邊貿市場建設與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西藏農牧業微觀基礎的組織創新研究》
《西藏畜牧業走向市場的問題與對策》
《走出香巴拉》
《西藏國土資源》
《西藏自治區投資概況》
《圖說西藏》
《拉薩地圖》
《西藏宗教與社會發展關係研究》
《四部醫典要注》
《西藏精品畫冊》
《拉薩的秘密》
《難忘西藏》
《阿古頓巴的故事》
《薩迦世系史續編》
《藏文辭典》
《藏族格言故事選》
《後藏志》
《內地人在西藏》
《湯東傑布傳》
《西藏音樂史略》
《西藏曆代藏印》
《頗羅鼐傳》
《直孔阿琦傳》
《西藏佛教唐卡藝術八思巴畫傳》
《西藏在上》
《藏密大師》
《高原保健指南》
《刺刀指向拉薩》
《茫茫轉經路》
《西藏佛教密宗》
《薩迦世系史》
《雪域西藏風情錄》
《西藏繪畫史》
《新西藏畫冊》
《雪域的女兒》
《西藏當代旅行記》
《全國支援西藏》
《藏戲與藏俗》
《西藏科學技術史》
《苦修者的聖地》
《西藏的神靈與鬼怪》
《高原病學》
《普賢上師言教》
《雪域高原的法律變遷》
《西藏宗教概說》
《西藏節日文化》
《西藏的魅力》
《風帶著我們走遍西藏》
《西藏佛教史考》
《平息西藏叛亂》
《生死的幻覺》
《西藏詩選》
《西藏東南角》
《格薩爾王傳:向嶺之戰》
《山南民間諺語集成》
《格薩爾王傳:嚓瓦箭宗》
《拉薩真面目》
《拉薩踏古》
《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
《闖入世界屋脊的人》
《西藏概況》
《心中的天堂》
《西藏唐卡大全》
《德西迪利西藏紀行》
《拉薩紅塵》
《青史》
《雪劍殘陽》
《巴伽活佛》
《西藏本教》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格達活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