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

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2002年西藏自治區重點軟科學研究課題。本書作者從經濟、政治、社會、科技,尤其是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經驗與規律等方面,對跨越式發展的理論淵源、內涵、核心,對西藏跨越式發展的目標、條件、體制、產業結構、戰略對策作了分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由一個導論,十五章正文,三個附錄組成。導論、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五章及三個附錄,由牛治富撰寫、輯錄。第十四章由牛治富、蘇山撰寫。第二章、第八章、第十章由蘇山撰寫。第一章由蘇山、袁寅辰撰寫。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由蘇山、牛治富撰寫。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由袁寅辰撰寫,第十一章由袁寅辰、牛治富撰寫。牛治富作為課題負責人,對全書稿進行了統稿與修改並最後定稿。

作為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命題,《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涉及西藏歷史與現實中的許多問題。我們力圖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系統地總結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政治、社會、科技,尤其是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經驗與規律。

立項意義

2004年5月31日,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對2002年度自治區重點科研項目《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進行了評審驗收。評審組專家和領導認為,該研究選題準確,立項意義重大。研究在蒐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外專家、學者對跨越式發展的論述、內涵以及發展經驗;較深入地分析了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條件、目標、重點和對策措施等。這項研究成果對推進我區跨越式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牛治富,男,漢族,陝西省吳堡縣人,1954年生,研究生學歷,教授,現任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副校長。長期從事哲學、科學技術史、行政管理學、西藏歷史及經濟社會發展理論問題的教學與研究。曾發表《馬克思主義歷史辯證法在西藏的偉大勝利——略論西藏民主改革及社會制度跨越的歷史意義》等數十篇論文,並獲得多項獎勵,同時還出版了《西藏科學技術史》一書。

目錄


導論
一、跨越式發展戰略的提出
二、學術界的不同觀點
三、跨越式發展的內涵
四、西藏跨越式發展的內容和特點
第一章跨越式發展的理論淵源與發展
一、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論
二、毛澤東等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對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探索
三、鄧小平對跨越式發展理論的貢獻
第二章跨越式發展的經濟學基礎及其類型
一、經濟成長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經濟發展的動力學說
三、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及其他相關理論
四、跨越式發展的幾種類型
第三章跨越式發展的歷史範例與真實基礎
一、英國的跨越式發展與第一次科技革命
二、德國的跨越與化工技術革命
三、美國的跨越與第二次科技革命
四、美國的稱霸與第三次科技革命
五、日本的跨越和產業調整
第四章資訊時代科學技術革命為後發國家和地區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契機
一、人類社會正在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
二、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經濟及其特點
三、後發國家——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四、中國具備了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條件
第五章西藏面臨新的歷史性發展的機遇
一、機遇及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西藏歷史與現實中的機遇把握
三、西藏面臨四大發展機遇
第六章西藏的第一次跨越——社會制度的變革
一、社會制度跨越前的西藏經濟社會狀況
二、廢除封建農奴制度,實現制度跨越的必然性
三、西藏社會制度跨越的形式與特點
四、西藏社會制度跨越的重大意義
第七章西藏的第二次跨越——社會生產力兩次大發展的歷史分析
一、民主改革後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跨越式發展(1961——1965)
二、西藏社會生產力的第二次跨越式發展(1979——2000)
三、西藏面臨社會生產力的第三次跨越
第八章西藏跨越式發展的階段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小康社會目標的提出及實質
二、西藏小康社會建設的現狀
三、西藏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體系
四、西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困難及對策措施
第九章西藏跨越式發展的條件分析
一、西藏社會的總體特徵和面臨的矛盾
二、西藏的現代化水平及發展優勢
三、跨越式發展的三個主要條件與認識西藏的方法論
四、西藏跨越式發展的優勢分析
第十章西藏跨越式發展的所有制選擇
一、西藏所有制結構演變
二、現階段西藏所有制結構的基本特徵
三、非公有制經濟和混合所有制應是西藏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十一章西藏跨越式發展中的產業結構調整
一、西藏產業結構的演變
二、西藏產業結構的總體特徵分析
三、西藏產業結構調整的具體思路
四、盤活土地資源是西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方面
第十二章西藏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是西藏跨越式發展的現實戰略選擇
二、堅持改革開放主體戰略不動搖
三、強化後發優勢戰略意識
四、發展小城鎮戰
五、實施科教興藏戰略
六、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十三章西藏跨越式發展中的創新
一、體制創新
二、觀念創新
第十四章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科技進步是西藏跨越式持久發展的關鍵
一、西藏科技創新的基礎力量及成果
二、西藏跨越式發展科技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加快科技進步,實現跨越式持久發展的主要思路
第十五章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中需要探討的幾個理論問題
一、西藏跨越式發展與科學發展觀的關係
二、西藏跨越式發展論與西藏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低層次論的關係
三、跨越式發展會不會成為又一個“大躍進”、“洋冒進”?
四、西藏跨越式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係
五、社會制度跨越與生產力跨越之間的關係
六、西藏跨越式發展中工業化與信息化的關係
附錄一“十五”時期西部地區發展戰略比較研究
附錄二西藏自治區應該採取保護生態、適度開發、系統協調的開發模式
附錄三可持續發展與評價指標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由西藏自治區黨校副校長、教授牛治富等三位同志承擔的2002年自治區重點科技項目《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正式結項並要出版了。這是我區軟科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成果,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重視的研究成果。進入21世紀,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後,2000年到2001年中央又專門就西藏的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決策,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西藏應走一條不同於內地的發展之路——即跨越式發展之路。從此以後,跨越式發展就成為我區上下一致認同的一條理想之路。然而對於跨越式發展的內涵究竟是什麼?理論基礎、歷史依據、現實條件以及西藏的整體特徵,戰略對策究竟是什麼?大家只有零星的理解與認識。牛治富等同志的這本書廣泛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對此作了較為系統的深入研究,形成這樣一個16萬字的書稿。本書由一個導論、十五章正文、三個附錄構成,全書從理論到實際,從歷史到現實、從世界到中國、再到西藏,有理論闡述,也有實證分析,內在邏輯嚴密,文字敘述流暢。其中引用的數據有國內的、也有區內的,有歷史資料、也有最新數據,圖表詳實且均註明出處。可以看出作者付出了艱苦細緻的勞動,這大大提高了書稿的質量和可信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書中對西藏社會的總體特徵及矛盾的分析把握很有啟發性,對西藏跨越式發展的有利條件的分析比較充分。書中對西藏三產結構的變化及其實質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對西藏小康目標體系的對比分析,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書稿最後對西藏跨越式發展的理論問題。
後記
《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作為自治區重點科技項目,自2002年5月立項以來,經過課題組成員兩年的努力,現已通過了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們的驗收,就要正式出版了。該項目由區黨校副校長、教授牛治富任課題組組長,自治區黨校馬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蘇山,區黨校科研處副處長、副教授袁寅成參加。從立項到結項、出版,得到了自治區科技廳歷屆領導、特別是政策法規處原處長雲丹、現處長鍾啟群同志的大力支持,西藏大學經濟學院彩雲副教授給予資料上的許多幫助。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張彥民副部長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特別的關懷。區黨校和西藏人民出版社的領導也給予本書多方面的協作、支持,使這部16萬字的稿子能很快與讀者見面。
本書由一個導論,十五章正文,三個附錄組成。導論、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五章及三個附錄,由牛治富撰寫、輯錄。第十四章由牛治富、蘇山撰寫。第二章、第八章、第十章由蘇山撰寫。第一章由蘇山、袁寅辰撰寫。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由蘇山、牛治富撰寫。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由袁寅辰撰寫,第十一章由袁寅辰、牛治富撰寫。牛治富作為課題負責人,對全書稿進行了統稿與修改並最後定稿。
作為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命題,本書涉及西藏歷史與現實中的許多問題。我們力圖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系統地總結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政治、社會、科技,尤其是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經驗與規律。
文摘
(一)跨越式發展的各種定義
一些學者認為:我國的跨越式發展戰略是立足於自身現實條件的發展可能,以獲取或形成“核心競爭力”為努力方向,以滿足市場需求為著眼點,力求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分工,迅速跳躍地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印度的軟體工業,日本的工業·以色列的農業,新加坡的煉油和旅遊業,台灣的計算機產業等都為參與國際分工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具體地說,“跨越”就是要跳過先行者在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發展、產品生產中的曲折過程,“抄近路”,“走短程線”,用比先行者少的時間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原四川省委書記周永康說,跨越式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超越某些發展階段或發展領域,站在高起點上,直接對當時最前沿的進行趕超,用全新的方式和較短時間,實現經濟技術的超常規發展①。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當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使新產品和新產業層出不窮,消費需求的迅速變化使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大大縮短,“贏家通吃”的殘酷競爭使後來者面臨低利或無利的困境。要擺脫這一困境,落後地區面臨的諸多挑戰要通過快速發展來得以解決,都必須通過參與國際分工形成領先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積極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是關鍵。
跨越式發展還可以從多維時空角度理解。從橫向技術層上看,跨越式發展指的是在社會技術系統多層次、多結構在一個平面空間呈現時,後發國家對其中一個技術鏈中最新層次的一種抉擇。比如,西藏目前就同時存在著“二牛抬槓”的較原始農業生產技術,有的地方甚至還部分保留著刀耕火種的落後方式。

盤點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書(三)

西藏人民出版社始建於1971年12月,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綜合性圖書出版社。承擔著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少兒美術、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學藝術、自然科學、藏學研究、古籍整理、期刊等各類藏漢文圖書和全區中國小教材的出版任務。建社30多年來,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臧文版圖書突出“普及通俗”和古籍整理;漢文版圖書突出“宣傳西藏、介紹西藏”,尤其是藏學研究系列叢書頗受讀者歡迎。
《西藏科技人才》
《西藏科技志》
《走向輝煌——西藏人民廣播電台四十五周年巡禮》
《雪域畫冊》
《雪域憶昔》
《藏族通史》
《西藏民間故事》
《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巔》
《八大藏戲·諾爾桑傳(藏文)》
《西藏通訊報告選》
《蒼穹下的瀟灑——來自青藏高原的寫真》
《拾夢高原》
《中國西部開發信息百科(西藏卷)》
《天湖之旅》
《進軍西藏記事》
《藏傳佛教僧侶生活》
《中印關係中的西藏(1899-1914)》
《西藏史學書目》
《西藏自治區縣域經濟發展研究》
《珞巴族文學史》
《吉隆縣文物志》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情歌及秘史》
《西藏美術史略》
《西藏紀事——一個西藏老記者的自選集》
《走進西藏——援藏札記 援藏幹部訪談錄》
《新紅史》
《援藏紀行》
《念青唐拉 納木錯湖簡介》
《巴松錯》
《青藏線·藏北無人區》
《西藏夢境》
《西藏農牧業先進實用技術手冊》
《西藏民間故事(第一集)》
《藏傳佛教探秘》
《湧蓮藏真》
《藏邊人家》
《格薩爾王傳:松嶺之戰》
《帶你游布達拉宮》
《西藏勝跡探訪記(喜馬拉雅叢書)》
《藏族裝飾圖案藝術》
《中國西藏建設大觀》
《四部醫典系列掛圖全集》
《親近太陽的人》
《錯那 隆子 加查 曲松縣文物志》
《目擊西藏》
《十世班禪轉世靈童尋訪認定坐床寫真》
《日喀則畫冊》
《吐蕃僧諍記》
《雪災 反思 發展》
《行游西藏》
《雪域先人》
《藏劇故事集》
《藏傳佛教寺院藝術》
《雪域狂飈》
《雪域軍歌》
《雪域鴻雁》
《漢藏史集-賢者喜樂贍部洲明鑑》
《畫說西藏——震撼詩魂的記憶》
《單超短篇小說選》
《雪域風雲》
《雪域放歌——兩次進藏詩文集》
《永恆的山:金志國小說選》
《釋量論新注》
《珠穆朗瑪交響詩》
《格丹格言 水樹格言》
《千古絕繪——中國西藏阿里古代壁畫選集》
《西藏藏醫藥》
《朗氏家族史》
《西藏史詩與說唱藝人的研究》
《土觀宗派源流:講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義善》
《阿里地區文物志》
《西藏經卷插圖精選》
《羊日崗寺簡介》
《帕竹丹薩替寺簡介》
《釋迦傳》
《直孔禪王阿貢傳》
《佛經故事選》
《西藏社會發展述略:郭冠忠藏學文集》
《西藏:永恆與短暫》
《和平解放西藏》
《透視達賴:西藏社會進步與分裂集團的沒落》
《中國共產黨西藏自治區組織史資料》
《九十年代西藏發展戰略與規劃》
《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簡明史稿文化進化個例探討》
《西藏:邊貿市場建設與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西藏農牧業微觀基礎的組織創新研究》
《西藏畜牧業走向市場的問題與對策》
《走出香巴拉》
《西藏國土資源》
《西藏自治區投資概況》
《圖說西藏》
《拉薩地圖》
《西藏宗教與社會發展關係研究》
《四部醫典要注》
《西藏精品畫冊》
《拉薩的秘密》
《難忘西藏》
《阿古頓巴的故事》
《薩迦世系史續編》
《藏文辭典》
《藏族格言故事選》
《後藏志》
《內地人在西藏》
《湯東傑布傳》
《西藏音樂史略》
《西藏曆代藏印》
《頗羅鼐傳》
《直孔阿琦傳》
《西藏佛教唐卡藝術八思巴畫傳》
《西藏在上》
《藏密大師》
《高原保健指南》
《刺刀指向拉薩》
《茫茫轉經路》
《西藏佛教密宗》
《薩迦世系史》
《雪域西藏風情錄》
《西藏繪畫史》
《新西藏畫冊》
《雪域的女兒》
《西藏當代旅行記》
《全國支援西藏》
《藏戲與藏俗》
《西藏科學技術史》
《苦修者的聖地》
《西藏的神靈與鬼怪》
《高原病學》
《普賢上師言教》
《雪域高原的法律變遷》
《西藏宗教概說》
《西藏節日文化》
《西藏的魅力》
《風帶著我們走遍西藏》
《西藏佛教史考》
《平息西藏叛亂》
《生死的幻覺》
《西藏詩選》
《西藏東南角》
《格薩爾王傳:向嶺之戰》
《山南民間諺語集成》
《格薩爾王傳:嚓瓦箭宗》
《拉薩真面目》
《拉薩踏古》
《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
《闖入世界屋脊的人》
《西藏概況》
《心中的天堂》
《西藏唐卡大全》
《德西迪利西藏紀行》
《拉薩紅塵》
《青史》
《雪劍殘陽》
《巴伽活佛》
《西藏本教》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格達活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