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WIKI狂》第51期

建造自己的學習網——WIKI知識獲取只有擁有很多知識的情況下,個人的知識管理才有意義,因此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知識的學習(也叫知識的獲取)。 人際網路:這是每個人知識WIKI的主要協同創作者,每個人的人際網路都是個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 我的媒體:媒體也是個人知識WIKI中重要的協作者,無論你做那一行,都會有相關的媒體,你應該注重在這些媒體中學習。

>>>我也要加入《我為WIKI狂》!<<<

本期WIKI之星:吳佛懂

一、吳佛懂自我介紹

滄海笑是我的網名,從我99年底註冊的第一個新浪信箱時就一直用了,從小性格中就有不羈的一面,嚮往心靈的自由,縱情山水滄海一笑是我的夢想。

我喜歡用的簽名有,簡單生活,快樂人生。還有就是快樂源自分享,因為這是我為自己的公司問游網絡確定的一個企業文化理念。

自己的個人空間現在一直維護的比較少了,在DONEWS上和MSN SPACE上都有以前比較多的文字。比較喜歡踢足球、打羽毛球,在DONEWS上是詩詞版的版主,喜歡偶爾舞文弄墨,有些附庸風雅,呵呵。

這兒是我在互動維客的個人WIKI空間,歡迎大家過來訪問!

二、吳佛懂的大作

粗論WIKI套用與個人知識管理
文/ 吳佛懂

Wiki是一種以“知識庫文檔”為中心、以“共同創作”為手段,靠“眾人不停地更新修改”這樣一種藉助網際網路創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和很多的網際網路技術一樣,WIKI的誕生也並不是一種人類歷史上的新發明,她是一種人類以往知識累積和分享的已有模式的網際網路形式體現。核心是知識的貢獻與分享,實際與古人注書立說也沒什麼本質的區別,甚至更廣泛些,也是每個人的個人知識管理的創建和增進過程。

個人知識管理有各種版本的定義,其實質在於幫助個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資源,提高個人的競爭力。通過個人知識管理,讓個人擁有的各種資料、隨手可得的信息變成更多價值的知識,從而最終利於自己的工作、生活。其實,在每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都已經有了WIKI的影子,但這時候的個人知識WIKI還處於蒙昧狀態,我們如果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有意識的對個人知識進行管理,這樣的一個WIKI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更是一項非常有利於個人成長的一件事。

個人知識管理也遵循知識管理的中的普遍規律,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例如個人知識管理中不涉及組織知識管理的重要一環——“組織知識的共享”,因為知識的獲取、存儲、利用都是個人。個人知識管理由於沒有組織的約束可能實施中更容易半途而廢,不能有效進行,且個人知識管理的效果較難以測量。以下本文就個人知識管理的獲取(學習)、知識存貯管理、知識利用進行論述。

建造自己的學習網——WIKI知識獲取

只有擁有很多知識的情況下,個人的知識管理才有意義,因此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知識的學習(也叫知識的獲取)。其實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都有自己的知識學習方法和系統:例如每個人都有一個人際圈子,通過這個圈子個人可以獲得在書本上和其他渠道獲得不到的知識。這個WIKI的過程和網際網路上的知識獲取有不同的地方,主要區別在個人的知識獲取雖然是通過很多人的協同創作,但不是主動的,這個過程需要個人本身的吸收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認為個人知識學習可以粗略的分為以下幾個途徑:

學習與培訓:在這方面,個人知識WIKI的協同創作者來自老師、同學、家長等等。沒有參加工作的學生,學習是其主要任務,公司組織的企業內部培訓也是一種學習,這種學習的效果對一個人的發展與未來很有價值,因此大家應該珍惜這種機會。在這種學習中, 個人主要學到的是各種顯性的知識(理論),至於學習方法,很容易找到眾多的論述,在此不再贅言!

人際網路:這是每個人知識WIKI的主要協同創作者,每個人的人際網路都是個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不論現在的媒體如何發達,也不管“知識管理”的專家如何言必稱eLearning,這一切都無法替代你在人際交往中的學習,而且人際交往中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學習軟體中學不到的知識--隱性知識,如果你的人際圈子越廣,交往的人員的素質越好,可能你學到的知識越多,人際網路的獲得和維持都不容易,但建立後,往往是你可以獲得最直接最深入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的建議是:擴大你的交往圈子,與“柏拉圖”為友,多與朋友交往,多溝通、討論,提高自己。

你人際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大,對這些人的聯繫方式的管理即WIKI的協作團隊管理也就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實我們好多人想聯繫某個人時卻找不到聯繫方式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把這些東西當成一件事情認真的處理,其實只要你下一點工夫,這些聯繫方式的管理不是很難的事情。充分利用你手頭的工具,Outlook就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其功能很強大而我們日常工作中對其功能卻用得很少,好好學習一下Outlook的套用對你的工作和生活一定會有幫助。還要充分利用你的手機PDA等工具。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公司已有的信息系統,例如OACRM等。記住這些資料要請更新和備份!

我的媒體:媒體也是個人知識WIKI中重要的協作者,無論你做那一行,都會有相關的媒體,你應該注重在這些媒體中學習。例如你做銷售,那么你應該關註銷售方面的媒體,而你做的是快速消費品的銷售,你同時就應該關注快速消費品領域和銷售方面的媒體有什麼新的動向、新的方法,並通過媒體學習這些東西。你應該結合自己的工作建立自己的“我的媒體”,長期關注,從而可以用從媒體的來的信息分析你的工作,必將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和進步有作用。當然目前的媒體良莠不齊,你必須擁有自己的判斷力去鑑別,本網站將在以後根據不同行業的媒體進行推薦。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同時也是人們進行學習的一件重要工具,能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強大功能進行學習是現代人的一個重要標誌。網際網路上的知識多如牛毛,如果想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學習,你必須善用搜尋引擎工具。你大概會說搜尋引擎我還不會用嗎,我每天都用Google!但我還是勸你拿出點時間來好好學習搜尋引擎的功能,因為Google 的使用也有很多技巧,為什麼你想搜尋的內容與你實際搜尋的內容有那么多差距,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搜到的信息你卻找不到,為什麼找同樣的東西你比別人用的時間要長?

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架構——WIKI的條目創建

資料你蒐集了很多,知識也學習了很多,但這些資料和知識怎么進行有效的管理呢?蒐集資料只是知識管理的第一步,而怎樣對這些資料和知識進行管理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對知識和資料的有效管理,就不可能有個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個人知識WIKI的第二步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架構即按類別創建合適的WIKI條目,什麼是知識系統架構,簡單說就是你儲藏知識的架構,有系統的知識架構,將有助於你將收集到的資料有系統的儲存與未來快速的擷取,缺乏系統化的分類架構,將造成日後擷取與整合資料與創造知識的大量時間浪費,達不到通過知識管理提高個人工作效率的目的。

要建立的自己的知識系統架構,你首先要明白你有哪些資料和知識需要管理。從個人的角度講,需要管理的知識資源無外乎以下的內容:

●人際交往資源(如聯繫人的通訊錄、每個人的特點與特長等)

●通訊管理(書信、電子信件、傳真等)

●個人時間管理工具(事務提醒、待辦事宜、個人備忘錄)

●網路資源管理(網站管理與連線)

●檔案檔案管理

剩下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個人檔案檔案的管理,不論你是從事業務工作還是管理工作,每個人的工作中都會有許多的檔案需要管理,這種檔案包括各種形式:文本視頻音頻程式等,對這些東西該如何管理呢?計算機的利用當然對這些檔案的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但即便我們的東西都存在了硬碟裡面,還是有許多不方便。例如我想找我以前起草過的一個方案,因為我想要做一個同樣的方案需要參考以前的,假如以前的方案是一年前起草的,你還能很快的找到嗎?這種有明確需求的東西可能還好辦,而我們大部分時候是我們只記得以前見過這么一個資料,該去哪裡找?

知識的利用——WIKI條目的檢索

在建立了相關知識系統構架後,我們按實際生活、工作中的需要對知識的利用就是WIKI的條目檢索實施過程。在網際網路WIKI的檢索中,我們有關鍵字檢索、條目分類檢索、內容索引和內容引用等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個人知識檢索則有分類檢索、聯想以及查閱等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作為一名現代人,我們必須明確,我們所有的知識只有一個唯一的目的:使用它,利用知識創造效益,利用知識幫助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結語

在這個時代,個人知識WIKI對每個個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建立個人知識WIKI應該是我們大家的一個共識。本文探討了個人知識管理的簡單過程,並且提出了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期望能對您實施自己的知識管理有所幫助!

三、吳佛懂的精彩條目:

清華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