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曲》

《戀人曲》

《戀人曲》是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導演,耶樂娜·科若那娃等主演的一部蘇聯歌舞片,該劇於1974年上映。

基本信息

詳細資訊介紹

《戀人曲》戀人曲
更多外文片名:
Romans o vlyublyonnykh

A Lover's Romance

Romance for Lovers

導演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 .....(as Andrei Mikhalkov-Konchalovsky)

編劇
Yevgeni Grigoryev .....(as Ye. Grigoryev)

演員
Yevgeni Kindinov .....Sergey Nikitin

耶樂娜·科若那娃Yelena Koreneva .....Tanya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 歌舞
片長:
135 min / East Germany:116 min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
俄語
色彩:
彩色

劇情介紹

英俊強壯的莫斯科青年謝爾蓋·尼基金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滿了愛情的歡愉。但他入伍服役後,跟愛人塔吉雅娜互相思念。後來傳來謝爾蓋犧牲的噩耗,愛人傷心欲絕,被好友伊果爾的真心打動,結為夫妻。經過6個月的生死搏鬥,謝爾蓋活生生回來了。起初他想奪回塔吉雅娜,後邂逅善良美麗的柳達並與之相愛,獲得幸福。

導演介紹

《戀人曲》《戀人曲》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1937年生於莫斯科的藝術家庭,父母都是知名作家,原本立志學習音樂,最後進入VGIK學習電影。在學校結識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並擔任《壓路機與小提琴》《伊萬的童年》《安德烈·盧布廖夫》等片的編劇。原名Andrei Mikhalkov-Konchalovsky,為了與弟弟尼基塔·米亥克夫(Nikita Mikhalkov, 《烈日灼身》導演)區別,因此各自使用複姓中的一個字。1965年刻意遠赴吉爾吉斯,以改編艾特瑪托夫小說的方式,拍攝第一部長片《革命鮮師》 ,當時就因為片中對蘇俄政權的能力採取模糊的態度而引起蘇俄當局的注意。第二部影片《亞夏的幸福》終於因為他對集體農莊(kolkhozes)不留情面與悲觀的描寫觸怒當局,遭到國外禁演的命運。為了避免繼續招引當局的目光,他再度選擇改編屠格涅夫、契可夫古典文學的方式拍片。直到1978才以史詩《西伯利亞頌》一片得到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晉身國際影壇。隨後他移居美國拍攝各類型的影片。冷戰結束後才又回到蘇俄拍片。

幕後製作

該片的劇情並不離奇高明,有《瑟堡的雨傘》等多部經典的影子,但它所表達的不僅僅是美好的感情,更是那一代青年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有人認為這是導演在庸俗平凡的情節上披上了哲學的燕尾服。故事前半段用彩色拍攝,映襯浪漫的愛情生活;後半段採用黑白,反映男主角的內心世界。本片是蘇聯70年代詩電影的代表作,獲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