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

《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

《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馬蒂斯野獸主義畫風的特點。雖然此畫的色彩極其濃重和強烈,但整個畫面卻顯得十分沉靜。這裡的色彩完全是主觀感受的產物,而絕非客觀的如實模仿。

概述

《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
【名稱】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
【類別】油畫 、 名畫
【年代】1905年
【作者】馬蒂斯
【規格】40x 32厘
【屬地】哥本哈根美術館藏

簡介

野獸主義運動中最核心的人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他與畢卡索一起被視為20世紀法國畫壇上的兩位最重要的藝術家。馬蒂斯出生於皮卡地的小鎮勒·卡多。他那做商人的父親本來期望兒子將來當律師,因而馬蒂斯在念完高中後,便進入巴黎的一所法律學校學習。後來他回到故鄉,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充當書記員。假如沒有1890年那次患闌尾炎住院的經歷,他也許怎么也不會想到要去當一名畫家;他的母親為了讓他在手術後康復階段的病床上消磨時光,給他帶去了顏料、畫筆和一本自學繪畫的手冊。沒想到這些東西竟然讓馬蒂斯從此象著了魔似地對繪畫痴迷起來。出院後他便開始在昆廷·德·拉圖爾學校素描班上夜校,後來,總算得到其父親的允許到巴黎學畫。他先是人朱利安學院,隨古典派畫家布格羅學習。1892年,他報考巴黎美術學院,落第後被著名象徵派畫家莫羅看中,收入自己的畫室。莫羅當之無愧地是第一位現代藝術教育家。馬蒂斯一生都忘不了這位恩師的教導,多少年後,只要一提到莫羅的名字,他的眼睛就會濕潤。1898年,他首次在全國協會沙龍展出作品並獲得成功。他的早期繪畫曾受到畢沙羅西涅克塞尚、高更等人的影響。在經過了幾種風格的嘗試之後,他於1905年前後最終確立了自己的繪畫風格。他通過主觀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來描繪物象。他說:“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達,而不是對自然進行抄襲。我使用最單純的色彩。”他作畫,偏愛用平塗的畫法。他把繪畫視為平面的裝飾,而有意減弱畫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體積感。同時,他根據感情的需要,將高純度的平面色塊在畫中組合,使其形成衝突對比或平衡和諧的關係,產生音樂般的節奏。他的畫,造型極其簡煉,線條彎曲起伏,筆法輕鬆流暢,散發著兒童般的天真稚趣,萌發著生命的朝氣。他的畫,往往傳達著某種歡快的情感,給人以視覺的享受。
《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馬蒂斯野獸主義畫風的特點。雖然此畫的色彩極其濃重和強烈,但整個畫面卻顯得十分沉靜。這裡的色彩完全是主觀感受的產物,而絕非客觀的如實模仿。據說,馬蒂斯夫人曾身著黑衣擺好姿勢地讓他寫生,可他所畫出的,卻是色彩鮮艷到極點的紅衣人物肖像。在這幅畫中,馬蒂斯在人物面部的正中央畫了一道綠色粗線;這條線成了全畫的核心。不僅整個臉部的造型結構緊緊依附著這道綠線,而且,畫中諸多要素都是靠這道線而得到統一和平衡。假如沒有這道線,整個畫面似將鬆散不整;正是靠著這條綠線,那黑色的雙眼和雙眉才不至於顯得過分強烈,而那黑色的頭髮和綠色的衣領才得以銜接起來,臉才得以被妥善地“放在”了頭髮與衣服之間。這道綠線,還將頭像與綠色的背景聯繫起來,使頭部不會因為其一道道的紅色和橙色塊面,與綠色背景拉開距離,而破壞畫面的平面感。為了強化這種平面感,畫家有意地把畫面左側的背景畫成橙色,從而將其拉到畫面的前面,使我們覺得在背景與頭像之間並沒有距離。畫中紅綠兩色的強烈對比,產生耀眼的閃爍效果,使畫面充滿了純繪畫性的魅力。畫一個沉靜的頭像,會生出這樣豐富的視覺效果,而這種效果竟是靠著精心地經營不同的色面而取得,這不得不讓人驚嘆馬蒂斯駕馭色彩與筆觸的超凡本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