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碗》

《寶碗》屬短篇小說,由作者鬼柳創作,第一次登選在小說閱讀網內,2007年完成。

基本信息

《寶碗》屬短篇小說,由作者鬼柳創作,第一次登選在小說閱讀網內,2007年完成。

基本資料

作者:鬼柳,寫過多篇短片小說 《老人與狗》《一個想自殺的人》《超凡脫俗》《時間停止了二十分》《老短告狀》 等。
作品類型:短篇小說

書籍簡介

因為有了寶碗,王婆的日子就從苦疾轉向了幸福

原文欣賞

寶碗
死了老伴的王婆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他們都不管老娘,所以,王婆的日子就過得苦疾疾的。
一天早上,王婆正坐在門口吃著粥,村里來了一個收古董的中年人。他走到王婆的跟前停了下來,直勾勾地盯著她手裡的碗,說老人家,你手裡的碗賣不?我給你十五塊錢。王婆說不賣,說碗是她的嫁妝,嫁妝是不能賣的。中年人又說,五十,賣不?王婆說五十也不賣。
正講著,村里就陸續有人過來看。當他們聽說中年人出了五十塊錢要買王婆的碗時,都嚇了一跳,說天吶,那是什麼寶碗啊?驚詫著,有的就鼓動王婆賣掉,有的則反對,說不要賣,肯定不止值五十塊錢。說著,眾人就幫著哄價,有的說要一百塊,有的說要一百五十塊……
聽到了這邊的動靜,王婆的二兒子三兒子還有三個兒媳也先後跑了過來。一聽別人的介紹後,他們就也跟著叫上了價。大兒媳一開口就出了個大口,說要兩百,沒有兩百不賣。中年人為難了,說哪裡值那么多?
這時,王婆的大兒子過來了,他問清了情況後,馬上對娘說千萬不要賣飯碗啊!然後扯扯正叫得有勁的女人。女人狠狠地一扒他的手,說你扯死不是?一向懼怕老婆、怕得要命的老大這一次卻沒有退卻,又扯住女人用力一拽,說你過來啥!就把她扯到了一個靜處,低聲說,我有個朋友也有一個碗讓人五十塊錢收走了,後來聽說那碗賣了兩萬吶!兩萬?女人驚得嘴就合不攏了。老大又說,我估計娘的碗也是個寶碗,你想啊,這個人一開口就是十五塊,後又馬上升到了五十,說明那個碗可能好值錢哈!女人說,真的?老大說,趕緊去叫娘不要賣啊!記住,不要說是那碗好值錢,就說賣吃飯的碗不吉利,等我想個好法子,把那碗搞過來。女人就喘著粗氣向婆婆的門口奔去。
那箇中年人正好拿定了主意,說好吧,兩百就兩百。老大女人擠了過去,說不賣不賣,賣飯碗不吉利。說著,硬是把那箇中年人支走了。
回到家,老大女人急切地對男人說,不如現在就去把那碗拿來,就說是給她夾菜,再把碗換掉。老大說不行,那樣做就算是能哄過老娘,可是過不了老二老三的眼,而且,還暴露了那碗很值錢。又說,這事不能急,要從長計議,我看還是先把老娘接到我們家裡來住,對她好一點,她一高興,肯定會把碗給我們的。女人開始很不樂意,但是一想到那碗值那么多的錢,就橫下心來同意了。
一個並不惹眼的碗,值兩百塊錢,老二老三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吃過早飯後,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向老娘家里轉去。
一進門,他們都愣住了,因為老大跟女人正在那裡忙著跟老娘搬家。兩個人都暗暗猜疑著,站不到一會,都趕緊回家跟各自的女人說去了。
跟自己男人猜測著的一樣,兩個女人也馬上猜測著老大肯定是盯上了老娘的那個碗。他們感到很奇怪,說僅僅兩百塊錢的東西,不可能讓老大特別是他女人這樣做啊?莫非那碗是個好值錢的寶碗?疑著,兩對夫妻都眼前一亮,剛才老大把他女人扯到了一邊,之後他女人就說不賣,那碗肯定是個寶碗!兩對夫妻就很著急了,就說不能讓老大一個人占了便宜。
於是,當天晚上,老二老三跟女人先後都到了老大的家裡,但是又都不好明說碗的事,都是說娘不能只在老大家住著,老二老三家也要住住。老大跟女人不肯,說搬來搬去很麻煩。爭著爭著,王婆就說,三個兒子一家一年輪流住。娘這樣說了,老大跟女人再不樂意也只好同意了。
於是,王婆全新的日子就開始了,她不再是苦疾疾的樣子,而是時時洋溢著滿臉的福氣。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王婆的身體一天天地差了起來,病也是一次比一次嚴重。終於,她的病沒治了。一天,她對守候在床前的兒子兒媳說,我要走了,我也沒有什麼好東西留給你們,只有幾個碗。一聽到說碗,兒子兒媳都豎起了耳朵,惟恐聽岔了一個字。王婆勻了一陣氣,接著說,碗在我那箱子裡,本來是四個,碎了一個,還剩三個,那是我的嫁妝,你們兄弟一人拿一個吧。說著,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王婆死後不久,有一天,村里又來了一個收古董的,老大女人趕緊把那人請到了家裡。老二老三跟他們的女人聞訊後,也趕了過去。老大女人從箱裡翻出婆婆給的那個碗,遞給那人。那人拿在手裡只看了一眼,就說不值錢。老大女人著急了,說你再看看。那人說,不要再看,是不值錢。老二心想這人肯定是想蒙人,就挑明了說,你說不值錢,可是十年前,有個人就出過兩百塊錢。那人嗤的笑了,兩百?那個人肯定是個外行。老二老三見狀都在心裡說,莫非值錢的是我的那個?想著,他們都回家把碗拿來了。可是,那人也是說不值錢。又問,你們說的那個人是哪裡人啊?幾個人都說不認識,只是把樣子描述了一遍。那人說,喔,那是我師父啊!那就更不可能了,他不可能出那種價錢的,他可是個行家。
幾天后,這個收古董的碰到了師父,就問。師父笑笑,說,那是有人請我設的一個套,因為那兄弟三個的娘過得很苦疾。徒弟這才恍然大悟,說真是個好計策!又問,是誰想的這個好計策啊?師父又笑笑,說,是那老婆婆的大兒子。
(全文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