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狗》

《老人與狗》

《老人與狗》影片通過老漢、女人和狗這三者,敘述了一個關於人的生命、關於人性、關於人與動物的關係的悲涼故事。

基本信息

簡介

《老人與狗》《老人與狗》

塞外荒漠中的一個小村莊,孤苦伶仃的邢老漢大半輩子與一條狗相依為命。七十年代初的一個春天,一個從河南逃荒來的要飯女人,偶然地闖進了老漢單調、灰色的生活。老人十分同情她,留下了這個女人,從此這個來自異鄉的女人也給老人昏暗的小屋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女人漸漸愛上了老漢,給老漢乾枯的生命注入了甜美的生命之泉。老漢、女人和狗,構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同年秋天,女人出於無奈,悄悄地離開老漢,回河南老家,老漢的家再一次不成其為家。他的生活再一次從“天堂”墜入了“地獄”。接著,厄運又來,上級派來工作組,宣布三天之內消滅所有的狗,對此孤苦伶仃的老人感到憤然、默然,他不得不忍痛餵飽了狗狗,痛苦地把它推出門外,幾聲槍響,一聲吠叫,它死了。老漢生命中最後的安慰和希望也隨之破滅,邢老漢也終於在孤獨和悲哀中死去。(本片獲上海電影評論學會1993年“十佳影片獎”。)

導演介紹

《老人與狗》《老人與狗》

1923年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在家鄉度過童年,並上了一年國小。 三十年代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國小。 1938年赴香港讀中學。 1939年 回上海就讀於大夏附中、稽山中學高中,業餘時間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指導老師有黃佐臨、吳仞之等,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 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話劇科,受教於曹禺、洪深、焦菊隱、馬彥祥、陳鯉庭等名家。 1943年 就讀於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後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洪深、焦菊隱去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槿花之歌》、《黃花崗》、《雞鳴早看天》、《郁雷》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這一時期,確立了嚮導演專業發展的藝術志向。 1947年 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導師余上沅。 1953年 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 1983年 作品:《秋瑾》(導演)義大利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4年 作品:《高山下的花環》(導演) 獲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剪輯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一等獎;《文匯報》、《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1977一1987)故事片獎、導演獎。 法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5年 美國十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6年 作品:《芙蓉鎮》(導演) 獲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美術獎;第1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配角獎。獲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演員徐松子獲“捷克戲劇家協會評審獎”);捷克第40屆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頒發的1989年發行影片評論獎、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法國第1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任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會主任委員。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員。前後曾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於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審。 1988年 作品:《最後的貴族》(導演) 獲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 任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會主任委員。任第5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任第7屆中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1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1989年 任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會主任委員。 1991年 作品:《清涼寺鐘聲》(導演)《啟明星》(導演)1992年 8月8日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任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美國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93年 作品:《老人與狗》(導演) 獲上海電影評論學會1993年“十佳影片”獎。2月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任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任第8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第2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1995年 作品:《女兒谷》(導演)獲1995年第4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5月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6年 任第6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 1997年 作品:《鴉片戰爭》(導演) 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獎、最佳男配角獎;1997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上海影評人獎“永樂懷”1997年“十佳影片”榮譽稱號。 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1998年 任第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審會主席。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任第9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個人榮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出版《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擔任副導演的影片: 《啞妻》(48年,大海大同電影廠)《雞毛信》(53年,上影廠)擔任導演的影片: 《女籃五號》(57年,上影廠,57年獲世界青年聯歡國際影片展覽“銀質獎”,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紅色娘子軍》(6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64年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大李、老李和小李》(62年,上影廠) 《舞台姐妹》(64年,上影廠,獲第二十四屆倫敦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十二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審獎、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國際電影導演獎。 《天雲山傳奇》(80年,上影廠,獲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牧馬人》(81年,上影廠,獲第六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84年,上影廠,獲第八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芙蓉鎮》(86年,上影廠,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卡羅維伐利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後的貴族》(89年,上影廠) 《清涼寺鐘聲》(91年,上影廠) 《啟明星》(92年) 《老人與狗》(93年) 《女兒谷》(95年) 《鴉片戰爭》(97年,峨眉廠,獲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審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塔什乾電影節、阿爾及利亞電影節、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審。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 《女籃五號》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 《紅色娘子軍》獲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3屆亞非電影節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台姐妹》獲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天雲山傳奇》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4屆百花獎最佳影 片獎 《牧馬人》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6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8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芙蓉鎮》獲第2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水晶球獎

人員簡介

《老人與狗》《老人與狗》

這部影片角色及飾演演員包括:謝添(邢老漢)、斯琴高娃(逃荒女)、高保成(魏老漢)、馮恩鶴(魏隊長)、孟瑾(馬三婆)、韋歧琴(喬二)、劉萍(天貴妻)、盧春梅(小虎媽)、、王志洪(聶隊長)高妍(小雪)、傅鐵軍(老唐)、李桂玲(老唐妻) 參與人員包括:導演:謝晉 副導演:周見新 編劇 ;李準 製片人;李亞芹 製片主任 ;畢立奎祝士彬攝影;盧俊福葛根榮監製 :楊博成志谷剪輯 :韋純葆韋曉芬服裝設計: 顏碧君 服裝指導 ;賀娟娣 原著 ;張賢亮 美術(製作設計) :費蘭馨燈光(照明): 李明德 置景:高阿馬道具 ;謝軍 指揮 :王永吉 作曲: 金復載 錄音師(收音): 關樹新化妝;高娟 其他: 程鵬 馬宏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