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獨釣圖

寒江獨釣圖

《寒江獨釣圖》這幅畫作者以嚴謹的鐵線描,畫一葉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釣,船旁以淡墨寥寥數筆勾出水紋,四周都是空白。畫家畫得很少,但畫面並不空。反而令人覺得江水浩渺,寒氣逼人。而且還覺得空白之處有一種語言難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靜,還是蕭條淡泊,真令人思之不盡。這種詩—般耐人尋味的境界,是畫家的心靈與自然結合的產物,在藝術上則是利用虛實結合而產生的結果。

基本信息

作品賞析

《寒江獨釣圖》,只畫了漂浮於水面的一葉扁舟和一個在船隻上獨坐垂釣漁翁,他身體略前傾,全神貫注,或許此時正有魚兒咬鉤?由於釣者坐在船的一端,故爾船尾微微上翹。四周除了寥寥幾筆的微波之外,幾乎全為空白。然而,就是這片空白表現出了煙波浩渺的江水和極強的空間感,更突現出一個“獨”字,襯託了江上寒意蕭瑟的氣氛,從而更加集中地刻畫了漁翁專心於垂釣的神氣,也給欣賞者提供了一種渺遠的意境和廣闊的想像餘地。這真是“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這幅畫取唐人詩意——“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畫清冷靜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獨自垂釣,對岸山勢險峻,天空陰沉,將雪山反襯得更為鮮明。近處挺勁的青松被積雪覆蓋,迎風傲立,枯樹低枝,頗具生機。在藝術表現上,這幅畫取平遠布局,構圖有宋人筆意。畫面上的色調單純,點以赭石、花青,與墨色相間。一派寒氣,使作品凝重而又生氣,充滿了靜寂、蕭寒的氣氛。

在中國畫中何謂虛實?一般說,實指繪畫中有筆墨處(或畫得洋細的部分)。虛與實相對,無筆墨處(或畫得簡略,用筆較淡的部分)即為虛。畫家作畫常常用心:廠無筆墨處,用力於有筆墨處,以達到“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引自《畫鑒》);。在這幅畫上,作者正是這樣處理的,他著力描繪垂釣者的凝神專注神態,和幾條淡淡的輕柔起伏的水紋,來引起觀者的想像,使空白不再是虛無,而給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所以,美學家認為,“藝術家創造的形象是實,引起我們的想像是虛(宗白華《美學散步》33頁)。虛在畫上也具有“實”的意象。這種巧妙地利用空白的藝術手法,中國畫家稱之為“計白當黑”,是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寒江獨釣圖》是一幅在藝術上成功地運用虛實結合,創造出意象境界的典範之作。

唐代詩人柳宗元有一首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寒江獨釣圖》創作與這首詩有關,這就是詩意畫,欣賞這一詩一畫,可以領略到“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藝術趣味。

在空闊平靜的江面上,有一中年人(從形象上看)正在獨釣,他身體略前傾,全神貫注,或許此時正有魚兒咬鉤?由於釣者坐在船的一端,故爾船尾微微上翹。畫面四周皆不著墨跡,只是在船邊勾出淡淡的幾條水波紋以示江面,使人可以聯想江的空曠,人在畫面中央,更突現出一個“獨”字。馬遠素有“馬一角”之稱,他常常留出許多空白處給觀賞者以自由想像的餘地,以少許勝繁複,手段高明。

作者簡介

馬遠 馬遠

馬遠(生卒年不詳,南宋寧宗時期人,大約活躍於十三世紀初期),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於錢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為畫院待詔。從北宋一直延續到南宋。“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後,馬遠的祖父隨著高宗趙構南渡,所以馬遠是在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長大的。他大致的活動時間在南宋光宗、寧宗年間。擅畫人物、山水、花鳥。山水始承家學,後學李唐而自出新意,構圖多用邊角形式,有“馬一角”之稱,是南宋“翰林圖畫院”中的佼佼者。與另外三位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夏圭在畫史上合稱為“南宋四家”。

馬遠出身繪畫世家,曾祖馬賁、祖馬興祖、伯馬公顯、父馬世榮、兄馬逵等皆為宋代知名畫家。馬遠擅山水、花鳥、人物,其山水師法李唐,多畫江浙山水,樹木雜卉多用夾筆,用大斧劈皴帶水墨畫山石,方硬嚴整;構圖取自然山水之一角,山巒雄奇峭拔,或峭峰直上而不見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腳,或近山參天而遠山則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馬遠藝術上克承家學而超過了他的先輩,他繼承並發展了李唐的畫風,以拖技的多姿形態畫梅樹,尤善於在章法大膽取捨剪裁,描繪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畫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觀。這種"邊角之景"其特點正如前人所指出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腳,或近山參天而遠山則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予人以玩味不盡的意趣。所以馬遠又號“馬一角”。

市場中已不易見到馬遠作品,但偶爾也會有藏家拿出來作交易。1986年紐約蘇富比公司拍賣過馬遠的《山水十開冊》,作品為絹本,以31.9萬美元成交。 以後幾年未見交易記錄。1988年紐約佳士得公司拍賣過馬遠的哥哥馬逵和兒子馬麟各一幅作品,馬逵的《久治長安圖》卷賣了14.3萬美元,馬麟的《湖山雪霽》團扇則以3.3萬美元成交。

風格獨特,富有詩意。畫水能表現出在不同環境氣候下的種種形態。其花鳥作品善於在自然環境中描繪花鳥的神情野趣。所畫人物,取材廣泛,多畫佛道、貴族、文人雅士、漁樵、農夫等,閒雅軒昂,神氣盎然。馬遠在當時影響極大,有獨步畫院之譽,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南宋四家,又與夏圭並稱馬夏。有《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孔丘像》等傳世。子馬麟,亦善畫,寧宗時任畫院祗候,擅花鳥、山水等,稟承家學,有《層疊冰綃圖》等傳世。

記載中馬遠的繪畫作品數量較多,但流傳至今的已屈指可數。重要作品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遠圖》、《高閣聽秋圖》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華燈侍宴圖》,美國納爾遜博物館收藏有《西遠雅集圖》卷,上海博物館收有三幅:《松下閒吟圖》、《倚松圖》和《雪屐觀梅圖》,還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 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