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大辭典》

《宗教大辭典》

《宗教大辭典》是一本大型的綜合性宗教育工具書,由任繼愈主編。

基本信息

《宗教大辭典》 《宗教大辭典》
宗教一般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宗教的思想觀念和感受情體驗收,二是宗教職工的崇拜行為和禮儀規範,是為教職工儀;三是宗教職工的教職工職制度和社會組織,是為教團。《宗教大辭典》是在《宗教詞典》的基礎上編輯起來的。使詞目增加到近12000條,字數增加到約370萬,版面擴充為16開本。 《宗教大辭典》正文以詞目的漢語拼音字母順序編排。前有《詞目漢語接續音索引》、《詞目筆畫索引》,後有《詞目分類索引》,檢索起來非常方便。此外,還有五種附錄,以供參考和檢索。

內容簡介

大型綜合性宗教工具書。任繼愈主編。全書收詞11970條。包括宗教學、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中國民間宗教、猶太教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巴哈教等類。按各宗教體系,介紹其教派組織、歷史人物、名詞術語、教義神學、經籍著作、教制教職、教規禮儀、器物節日、寺觀教堂以及神名等各方面知識。資料豐富,詳略得當。

內容注釋

一、本辭典共選收宗教方面詞目凡11970條。包括宗教學(包括比較宗教學、宗教人類學、宗教史學、宗教社會學、宗教現象學、宗教心理學)、佛教(包括南傳佛教、北傳佛教、藏傳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中國民間宗教、猶太教、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巴哈教等十六類。 二、正文按詞目漢語拼音字母順序編排,首字相同的,按第二字的音序排列,余類推;凡詞目首字同音而漢字不同的,按漢字筆畫筆形(一丨丿丶乛)順序排列。另有少量首字為阿拉伯數字或外文字母的詞目則附於正文最後。
三、一詞多義的詞目,用①②③④等分項敘述。釋文中的*符號,表示該符號後面的詞有專條解釋,可供參閱。
四、關於歷史紀年,中國史部分,1911年辛亥革命前一般用舊紀年,夾注公元紀年;1911年及其以後一般用公元紀年,必要時加注舊紀年。外國史部分多數用公元紀年。在使用公元紀年時,一般省略“公元”兩字;括注內的公元紀年,一般省略“年”字。
五、譯名採用較通行的譯法,對一些譯音雖有出入,但至今仍習用者,則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沿用。除朝鮮、越南等國外,外國人名、教派、名詞等詞目,一般按“名從主人”的原則注外文;梵文希伯來文希臘文阿拉伯文俄文等注拉丁字母對音。釋文中出現未收專條的外國人名、地名、書名等,酌注外文。此外,為滿足國內外讀者研究藏學的需要,本辭典藏傳佛教的詞目亦注有拉丁字母對音。
六、所注有關《古蘭經》章節、引文,系據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古蘭經》馬堅譯本;所注有關《道藏》經書的冊數,系據上海涵芬樓影印本。
七、書前刊有《詞目漢語拼音索引》、《詞目筆畫索引》;書末附錄有《世界主要宗教大事年表》、《藏傳佛教格魯派達賴、班禪世系表》、《天主教羅馬教皇名號一覽表》、《道教張天師世系表》、《詞目藏文、外文譯名對照表》以及《詞目分類索引》等,供參考和檢索。

作者簡介

任繼愈(1916- )山東平原人,曾籌建世界宗教研究所並任所長,現任北京圖書館館長兼北大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院博士指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等。

歷史沿革

《宗教詞典》於1981年出版,這是新中國出版的第一部宗教詞書,當時曾滿足了社會需要,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宗教界的重視。在編纂時,對這部詞典感到兩點不滿足:一是採用資料中,一部分稍嫌陳舊,未能及時反映宗教狀況及研究成果;二是所收宗教門類尚不齊備,需要補充。因此,在《宗教詞典》出版後,即做修訂增補的準備。 十多年來,中國宗教研究發展很快,湧現一批自己培養的中青年專家。由於國際宗教學術交流活動增加,對國際宗教狀況有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國內宗教考察日漸系統而深入,國內少數民族地區的宗教研究有新成果;對古代重要教派的研究也有新的開展。鑒於以上情況,編委會決定在《宗教詞典》的基礎上,進行較大修改補充,使詞目增加到近12000條,字數增加到約370萬,版面擴充為16開本。為了名符其實,編委會決定改名為《宗教大辭典》。

圖書目錄

前言
凡例
緒論
詞目漢語拼音索引
正文(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編排)
附錄
一、世界主要宗教大事年表
二、藏傳佛教格魯派達賴、班禪世系表
三、天主教羅馬教皇名號一覽表
四、道教張天師世系表
五、詞目藏文、外文譯名對照表
詞目分類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