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

《大清相國》

長篇歷史小說《大清相國》由王躍文著,寫的是清代名臣陳廷敬在特定的歷史境遇中,在官場上所作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

基本信息

簡介

《大清相國》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由王躍文著。

該書塑造了以陳廷敬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境遇中官場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選擇,再現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場風雲。

作者

王躍文

王躍文,男,湖南省漵浦縣人。1989年開始文學創作,出版有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蒼黃》、《西州月》、《亡魂鳥》、《龍票》,中篇小說集《漫天蘆花》、《官場春秋》、《沒這回事》,短篇小說集《天氣不好》,隨筆散文集《有人騙你》、《胡思亂想的日子》等。曾獲湖南省青年文學獎。從2001年13月起,專職寫小說。現任職於湖南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內容梗概

《大清相國》《大清相國》

康熙王朝名臣輩出,千古傳誦。然而宦海風高,沉浮難料。明珠罷相削權,索額圖身死囹圄,徐乾學去官之後鬱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榮卻被斥退回藉。滿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終,陳廷敬卻馳騁官場五十多年,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乞歸之後仍被召回,最後老死相位。

陳廷敬原名陳敬,二十一歲中進士,因同科進士中有兩個陳敬,順治皇帝給他賜名廷敬,從此聲名鵲起士林。他從晉身官場之日起,就同後來權傾天下的明珠、索額圖恩怨難斷,又遭遇徐乾學、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爭暗鬥。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陳廷敬如履薄冰半輩子,慢慢悟透官場秘訣,終於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編輯推薦

王躍文以歷史寫官場之力作,為讀者講述大清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宦海沉浮。

引發關注

2007年,北京的一家媒體曾報導過王岐山薦書的內容,當時長沙的一家媒體還轉載了報導。

2013年,一篇題為《王岐山臉譜》的新聞報導再次被網路廣泛轉載,與此同時,火的還有《大清相國》一書。不少網站將《王岐山臉譜》中“王岐山薦書”環節提煉出來重點推介,使《大清相國》作者王躍文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書評

《大清相國》是歷史傳記中難得一見的好書。王躍文寫歷史,寫這本《大清相國》,並不是說寫那段歷史,寫一種教科書或者人物傳記似的,他是通過這個人物的環境、背景、他的性格、氣質、命運給今人很多啟發。

內容節選

第一部分

順治十四年秋月,太原城裡比平常熱鬧。丁酉鄉試剛過,讀書人多沒回家,守在城裡眼巴巴兒等著發榜。聖賢書統統拋卻腦後了,好好兒自在幾日。歌樓,酒肆,茶坊,儘是讀書人,仙裾羽扇,風流倜儻。要么就去拜晉祠、登龍山,尋僧訪道,詩酒唱和,好不快活。

第二部分

張汧飛跑到東長安街,只見杏榜前擠滿了人,上榜的滿心歡喜,落第的垂頭喪氣。張汧只在榜前站了片刻,便知如今早已是滿城爭說陳廷敬了,只道這個人前些天朝廷還在四處捉他,這會兒竟中了會元,還幸蒙天恩賜了名!改天殿試,皇上肯定點他做狀元!這世上的事呀,真是說不準!

第三部分

老太爺道:“真能如此,也是蒼生之福。當今的讀書人最不好做,先皇有意網羅天下讀書人,有效法古賢王的意願,但畢竟滿人同我漢人隔著肚皮,還是兩條心。現如今日下明倫堂前的臥碑上都刻有禁令,生員不準言事,不準立盟結社,不準刊刻文字。這可是歷朝歷代亘古未有啊!爺兒倆關著門說句話,朝廷遠憂近患都在於此。”

第四部分

陳廷敬突然指著孔尚達罵了起來:“孔尚達,證人證詞都在這裡。因為你的調唆欺騙,又背著巡撫大人擅行其事,山東可是弄得民不聊生!你至少有七宗罪,休想賴在巡撫大人頭上:一,欺君罔上,作假邀功;二,敲詐百姓,置民水火;三,倒賣義糧,貪贓自肥;四,私拘命官,迫害循吏;五,勾結劣紳,壓榨鄉民;六,弄虛作假,哄騙欽差;七,牧民無方,治理無狀!”

第五部分

臣工們都點頭不止,陳廷敬卻說地方捐建龍亭一事不宜提倡。眾皆驚訝,心想陳廷敬可闖大禍了。果然皇上臉色大變,逼視著陳廷敬,說:“陳廷敬,你是朕南書房日值之臣,參與票本草擬。你有話為何不在南書房說,偏要到朕御門聽政的時候再說?”

第六部分

蘇如齋說的向爺,原是爐頭向忠。寶泉局錢廠有爐百座,每爐役匠十三人,加上各色雜役,總共一千四百多人,統統由向忠管著。爐頭無品無級,只靠手上功夫吃飯。這向忠是個心狠手辣的爺,就連寶泉局衙門裡頭的人都讓著他幾分。陳老闆也是聽說過向忠大名的,道:“看您蘇老闆說的,向爺他老人家只認您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