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遊宮》

《夜遊宮》

周邦彥(1056—1121),中國北宋詞人。周邦彥詞“語工而入律”,為後世詞人尊崇;其描寫愛情,細膩委曲,確有獨到之處。《夜遊宮》詞末三句以前,閒閒寫來,乍看初無深意,直至卒章點睛,乃覺通篇有情,無一浪語。

簡介

《夜遊宮》《夜遊宮》
這首詞如謎一般地含蓄、深隱。作者通過主人公一系列的反常行動,揭示出其內心的不平靜。詞的末尾揭曉其謎底,更顯其情深意重。上全詞便是“不戀單衾”的怨恨,情思細膩含蓄,詩意悠長。

正文

《夜遊宮》《夜遊宮》
宋·周邦彥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里。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注釋

1.葉下:葉落。

2.酸風:冷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關東酸風射眸子。”

3.蕭娘:對所愛女子的泛稱。楊臣源《崔娘》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作者

《夜遊宮》《夜遊宮》
周邦彥(1056—1121),中國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他精通音律,妙解音律,能自度曲,詞律細密,在大晟府審古樂,制新調,對詞樂的提高和發展有一定貢獻。詞風渾厚和雅,富艷精工,極鋪陳之能事,為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在詞史上有深遠影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後人改名為《片玉集》

賞析

《夜遊宮》《夜遊宮》
這首詞是為思念情人而作。全詞的感情基調是孤寂淒清愁苦。詞的結構採用新巧的“懸念法”,先層層加重讀者的疑惑,最後一語道破意蘊,讀來跌宕頓挫,波瀾起伏,委婉淒絕。
上片寫了秋日黃昏的景色。運用了斜陽、水、橋、風、燈火等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一個孤獨淒冷的意境,在暗淡的景物中看“斜陽照水”、“沉沉千里”,心情怎能不憂傷?怎能不勾起如流水般悠悠不盡的相思之情?黃昏時獨立橋頭盼歸,以暮秋的衰殘景色烘托離別恨,寫獨立橋頭,凝神遠望,隱襯出主人公孤寂無侶的愁緒
第一句詞人描述了所見之景。斜陽照水,點明了時間是黃昏時候,境界蒼茫曠遠。“沉沉千里”則暗喻了主人公的愁情憂思。第二句寫出了主人公此時正孤身站在橋上,“酸風射眸子”,僅僅是刺骨的寒風颳痛了他的眼睛嗎?還是由於其他原因?這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第三句,寫主人公在黃昏中佇立橋上多時,街市的燈火已經陸續亮了起來。這時,我們不免猜想,主人公為什麼久久站於橋上,他在思考些什麼呢?這些疑問吸引著我們,而在夕陽的餘輝下,主人公獨立於橋上,凝望著遠方的形象早已留在我們的腦海。
下片詞人把鏡頭從室外轉移到了室內。寫了古屋、寒窗、井、桐、單衾等意象,營造了一種孤寂淒清、讓人心寒的氣氛。寒窗透風,長夜難捱本當裹緊單薄的衾被,而主人公卻絲毫不戀,再三而起,十分傳神地摹寫出了遊子冷清、孤寂和不安的心理,寫夜裡獨宿難以成寐的苦況。
詞中第四句,“古屋寒窗”寫出了淒涼的氣氛;“井桐飛墜”則寫出了秋天的蕭索。一個“聽”字就把萬物靜寂,主人公愁絲難解寫的活靈活現。第五句中,“不戀”、“再三起”又把主人公的輾轉反側,久不能寐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他到底是為了什麼事而失眠呢?最後一句,“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我們終於明白了他久佇橋上,輾轉難眠的原因,一切都是相思惹的禍,情人那充滿思愁的字字句句擾得他無法入眠。備受孤寂與思念的煎熬,他不顧夜深天寒,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對遠方情人的深刻思念傾注於薄紙上,寫下了這首情詩。
全詞沒有直接抒寫詞人的相思愁苦,而是通過種種意象創造典型環境,來表現詞人內心的細膩和思念。特別是傍晚橋上的翹首凝望和茫然若有所失的複雜情感,這一系列的反常行動,都使主人公內心的不平靜得到了形象而含蓄的表露。而這種相思之情,由傍晚到深夜,由橋上到窗底到床上,層層渲染,步步推進,最後到了高潮,詞的末尾揭曉其謎底,借情信表達內心的深情厚意,更顯他與情人間的情深意重。

演繹

《夜遊宮》《夜遊宮》
夕陽斜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河邊的楊柳在秋風的吹動下,快樂地揮舞著細柔的手臂,還有一棵梧桐老樹佇立於河畔,落葉飄搖著墜下,卷著輕浪,隨著悠悠沉沉的河水飄向千里之外。
黃昏將過,趕集的人依然絡繹不絕,街邊的小販還在忙碌著向路人吆喝,行人來來往往,或行匆匆,或悠閒踱逛,或欣然買賣。然而,誰也沒有注意到有個人在橋上已經佇立很久。他目光呆滯地注視著流水淙淙,長時間的保持著同一個姿勢。晚秋的寒風吹打著他的衣袖,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只是用衣袖輕輕地擦拭了一下雙眼,是風使他久視的眼睛發酸了,還是他想起了什麼傷心的事?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想知道答案。
曾經,他對著夕陽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也曾有個人對他說: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但是,此時,他的眼裡裝滿了茫然若有所失的暗淡色彩。
夜色降臨,街燈亮起來了,街市上忙碌的人們收拾好東西,趕著回家。也許這時,他們才驚奇地發現孤立於橋上的他,向他投去好奇、徵詢的目光,然而,他不為所動,專注的眼神中透露著迷茫的心情。人們不免猜想:這個人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是什麼事讓他如此魂不守舍呢?人們得不到答案就離開了,他們的家人正等著他回家吃飯呢。
夜色瀰漫在他的周圍,晚風蕭瑟,吹打著他的臉龐。猛然覺醒般,他不禁打了個寒顫,才發現自己正孤立於夜色之中,偶爾走過一兩個行色匆匆的路人。邁著艱難的步伐,目光依然毫無生氣,漫無目的似地遊走在孤獨昏暗的街道上。
隨著他的腳步,我看到他來到了一間破舊的古屋,屋裡很簡陋,只有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張凳子,難道他是一名上京趕考學子,正在為他的仕途感到擔憂?還是漂泊異鄉,過於寂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只見他靜靜地坐在窗下,任冷風溜進他的衣襟,占據他的房子。窗外有一口乾枯的天井,井的四周鋪滿著飄落的梧桐葉,這時,又有幾片梧桐葉在晚風的吹拂下不捨地離開了樹枝,飛舞著落在井沿上,發出細弱輕柔的聲音,仿佛在耳邊囈語。看著這一切,他的眼神是如此地愁苦,眉頭緊鎖,什麼事讓他如此心緒不安,如此魂不附體?我在一邊心急如焚地想知道答案。
夜闌人靜,人們此時應該都已經進入溫暖的被窩,做著甜甜的美夢。而我們所關注的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反反覆覆地直坐起來,仿佛心裡在掙扎著什麼。終於,他不顧夜深天寒,掀掉被子,快速地跑到書桌旁,拿出薄薄的紙張,飛快地寫著些什麼東西。好奇的我也飛快地跑到他的身旁,也許他寫的東西就是我苦苦追求的答案,就是他一整天魂不守舍的謎底。
喔,原來,都是一封情信惹的禍,是難解的相思讓他整天魂不附體,思緒難安。此時,他不能自已地思念著遠方的情人,滿腔的熱情此時只能寄託於薄紙上。著他那專注的神情,情思泉涌,筆的速度讓人驚嘆,一瞬間,揮揮灑灑地寫下名揚千古的纏綿感人的相思之詞: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里。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情人的深情厚意和無盡的思念。我不禁為他的一往情深所感動,也為他的情絲難解感到痛苦無奈。孤獨一人,身處異鄉,天寒之夜,寂寞難熬,世間最苦,莫過離別。
是誰在異鄉漂泊?是誰如此深情?是誰在備受著思念的煎熬?讓我來告訴你吧,是我們偉大的宋朝詞人——周邦彥。他在異鄉收到情人滿懷深情的書信,痛苦地牽掛著千里之外的情人,顯得孤寂愁苦。情絲難解,痛苦難捱,寫下了這樣一首千百萬年珍貴的文學作品,帶給後世美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