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

《在空中》

《在空中》是虞洋的一首歌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在空中》《在空中》

【歌手】 虞洋
【歌手類型】 男歌手
【地區】 內 地
【公司】 亞神音樂
【發行時間】 2007-09-24
【語種】 國 語
【專輯類型】 CD
【音樂類型】 流 行 搖 滾 民 謠 電 子
【歌手主頁】

基本情況

 做夢是旅行在忙碌的下午戴上耳機進入虞洋充滿幻想的音樂國度開始一場奇妙的旅行在這裡音符有顏色和季節之分旋律有自己的生命用一種安靜的不動聲色的排列方式顛覆整個世界

孫燕姿·《完美的一天》創作人2007全創作專輯

“二零零七年夏天,北京。”

虞洋終於要出版他個人的第一張全創作專輯《在空中》,一張公認的令人暌違已久的專輯。

這個夏天的北京很涼爽,在若干炎夏之後顯得尤為珍貴。也許是得了天時,與夏天一向有緣的虞洋,十年前唱著《這個夏天》的虞洋,在各種期待中,終於為我們帶來了這張帶有新生意義的新專輯。

問題少年·創作才子·音樂夢想家

還是要從《這個夏天》說起。

十年前,虞洋身在“鐵風箏”樂隊,發表在《中國火II》里的這首歌一鳴驚人,甚至被奉為一代經典。而之後數年內“鐵風箏”的表現也積累了一批忠實聽眾。所以即使事隔多年,虞洋再次出現時,仍舊會有很多人激動地向他提起那一個時期。而再次提及,往往會令虞洋自己一時語塞。因為那種情境,就像遇上了老朋友,事過境遷,你很激動地想告訴他一切,卻不知從何說起。

一個完全屬於音樂的人,他的一切生活也都在他的音樂里。

似乎每一個音樂人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少年時都是問題少年,都是一副少年英氣的樣子,音樂里透出年輕時那些使不完的力氣和單純直接的情感;而長大以後複雜的情緒都來了,成熟是難免的,內斂也是難免的,而這時又如何表達自己?

“中國火”系列成長起來的大部分搖滾樂人,都隨同那個年代越來越遠去了。而虞洋,這個當年最年輕的少年,他真的讓我們看到了“成長”。從《這個夏天》到《完美的一天》,再到這張專輯《在空中》,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漂亮。

如果說《這個夏天》宣洩的是一份少年心情,那么《完美的一天》則表達的是一個年輕人懶散隨意的簡單心情;《這個夏天》的關鍵字是“宣洩”,《完美的一天》的關鍵字則是“創意”。而充滿創意的音符組成的新專輯《在空中》,則更加微妙,充滿創意與想像力,那種聽覺體驗是奇妙的。

虞洋在音樂世界中越來越自由,音樂變成了他的信仰,變成了他的生活方式,而最可以表達他自己的也只有他的音樂。怪不得他總在念叨一句話:“不發唱片沒關係,但是不能沒有音樂……”

從“問題少年”到創作才子,再到用音樂做夢旅行的“音樂夢想家”,虞洋給了我們回憶,帶給我們希望,也為我們創造了夢想。

攝影師·音樂通感·走著入睡

虞洋說,他其實並不太“會”寫歌。人家都是先有了旋律再填詞,而他永遠相反。可是歌詞,他也永遠不會寫那些直接的心聲。當他聽到那些很紅的歌詞里,失戀了便唱失戀,想念便唱想念,他也想嘗試,卻總是不成功。不過更“厲害”的是,他的音樂里,永遠不會有“副歌”這件事……他真的沒有故意避免寫“副歌”,只是寫“副歌”對他來說也很艱難,他還是習慣用他自己的方式做屬於他自己的音樂。

所以他是這樣寫歌的。

永遠都是一個畫面。無論這個畫面來自記憶、當下的情境還是未來的幻想,他用音符和文字來描述這個畫面,甚至不加什麼情感,他只是淡淡地描述與記錄那個畫面。所以他的每一首歌都是像旅行一般輕鬆的,他腦海中的那些白日夢般的場景與畫面就是他音樂旅行的開始。

所以他總說自己像一個攝影師,因為他腦海中有著好多定格的畫面。

畫面感。這是每一個音樂人都在追尋的,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演繹者,都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讓音樂變得富於畫面感,更加豐富,給聽者更多的想像空間。

而虞洋,他把音樂的畫面感與空間感做到了極致。他用音符玄妙的變化營造出不同的氛圍,把他腦海中畫面的每一個細節都完整描繪了下來。而這畫,原本就是有生命的。每一個音符都表達了一種隱秘的情緒抑或是一種色彩。

於是在他的音樂里,你終於可以感受到,原來音符也是有它們的生命與使命的。甚至,每一個音符還有屬於自己的顏色,也許DO是紅色的,而FA是藍色的……而賦予它們的音色,則像是每一個音符漂亮的外衣;節拍更是屬於它們生命的節奏……

你會豁然開朗,終於意識到這件事:當你聽到風吹落葉,落葉落到地上的聲音時,你聽到的不止是一個聲音,你會想到——天氣涼了——秋天到了——當年此時你正身在哪兒在做什麼——伴隨落葉聲該有什麼氣味——還有想起你漂亮的衣服……

這是聲音會帶來的通感。音符就是這樣奇妙的。在虞洋的音樂里可以充分感受這一點。因為無論如何,他音樂中的音符都只是一些低調的排列方式,它們如此輕鬆悠閒,如此不動聲色。可是當他們排列到一起,當它們進入你的耳際,它們卻可以顛覆你的整個世界……

即時走神。這是虞洋的音樂特點。真的,無論你在做什麼,哪怕是走在路上,耳機里的音樂一開始,好象馬上就要入夢了。

並不是困意襲來,而是瞬時,好象進入了另一個空間。你還在做你手頭的事情,但是卻有點心不在焉。你在想著什麼事,可那是什麼你也說不清楚。好象進入了一個幻想的國度,進入了一個想像的空間。

瞬間,腦海里會蹦出很多奇思妙想。大象、火車、藍天、跳舞、下雪、電視新聞……也許記錄下來會成為一個意識流小說家。你會驚訝於自己的想像力,而音樂結束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會隨之結束。像是一場冒險、一段旅行、一場徹底的白日夢,無論是什麼,虞洋用音樂告訴你,一場奇妙的聽覺體驗馬上就要開始了……而每個人,每一次,也將從他的音樂中聽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自己。

“織毛衣”音樂人

總有一個常規問題是,你的音樂到底是什麼類型的?

如果還是“鐵風箏”時期,那真的很好回答。可是現在他的音樂,是真的很難歸類。如果直接找一個詞概括,也許是“乾淨”。雖然他的音樂技術複雜、音符的排列組合又那么玄妙,表達的細節與情緒又那么隱秘……可一切都是那么乾淨純粹。就像是兒童畫,孩子們純淨眼中的世界永遠是色彩豐富的。

如果還要繼續認真地聊音樂風格,其實如此美妙的音樂一定也是難以用一個詞來下定論的。你會在他的音樂中找到很多影子,有民謠有電子,可是卻哪邊也都不太像。

也許是他腦子中的想法太多了,所以他創造出來的必定是一個獨特的作品。

虞洋總是開玩笑地說,他的音樂是像織毛衣一樣一點一點手工完成的。每一首歌他都要做很久。每一首歌從創作到完成也經歷很長的一個過程,會有好多新的想法加進去,所以這張專輯完成下來,他真的花了很多很多心思。不過最後“毛衣”織好,非常漂亮,是屬於他自己的“毛衣”,那種喜悅是無法比擬的。

為什麼是“在空中”

在給專輯起名字之前,想過很多個奇怪的名字。因為如此與眾不同的音樂,一直都想找一個可以完全表達它的特殊名字讓大家注意到。想來想去,最終覺得還是要低調。因為他的歌原本就是低調不張揚的,甚至是安靜的。

曲序也是奉行“低調開場”原則的,因為這樣聽完整張專輯才會更有感覺。

所以最終選擇了“在空中”。

這個名字雖然低調,但卻暗含了很多層意思。

“在空中”是一種失重狀態,這個時刻的感覺是奇妙的;——我們做飛機的時候都是“在空中”,而坐飛機,一定是離開或者歸來,一定是一個結束或者開始;——在空中看到的景物與以往是不同的,離開了地面,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變大還是變小了呢?——很多很多……“在空中”一個詞,能聯想到很多內容與含義,正像虞洋的音樂,每一次聽都會聽出不同的感覺,想到不同的事情,做不同的白日夢。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奇妙世界

它有足夠優秀的、高級的旋律,卻並不複雜。

複雜的是音樂整體營造出來的氛圍。

想像力已無須多言,富有層次感才是頗顯技巧的一個部分。

而歌詞,用來描寫畫面的歌詞,又怎么會不漂亮呢。難得的就是他沒有用過多的修飾去描繪那些畫面。所有的辭彙都是簡單的,而組合是奇妙的。

它不是屬於主流流行世界的一張專輯,因為它那么地與眾不同。

但是它可以打動所有人的聽覺神經,因為它可以讓所有人感受到不同的美妙世界。

在任何一個午後,在任何一個地點,你都無法拒絕虞洋的音樂,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奇妙世界!

專輯曲目

1新的夜晚
2我們
3屬於我們的地方
4在空中
5為什麼 失去了
6大船小舟
7鼓浪嶼
8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9完美的一天
10我的嗓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