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上的女人》

《土炕上的女人》

1983年,19歲的任跟心與22歲的郭澤民以他們的功夫戲《掛畫》和《跑城》一舉摘下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7年後的今天,他們又帶團進京演出新作蒲劇現代戲《土炕上的女人》。這齣根據作家賈平凹小說《土炕》改編的劇作,質樸感人,發人深思。

簡介

《土炕上的女人》劇照土炕上的女人》劇照

曾多次上京演出並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和高度讚揚的山西臨汾地區蒲劇院,應國家文化部藝術司、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的邀請,將於10月下旬再次進京。此次他們以豪華陣容主打的無場次現代戲《土炕上的女人》將為首都舞台吹來質樸、純厚的黃土風。

進京的山西臨汾地區蒲劇院主打劇目《土炕上的女人》,是向國慶50周年獻禮而精心編排的一部無場次現代戲。這部戲由全國文化獎獲得者、劇作家紀丁、王頌根據著名作家賈平凹的短篇小說《土炕》改編,由多次榮獲全國大獎的著名導演李安華執導,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首屆梅花獎獲得者任跟心郭澤民聯袂領銜主演。《土炕上的女人》講述了陝北農村婦女楊三妞在50多年間先後三次無私地救助紅軍一家三代的感人事跡。

劇情概述

楊三妞、木墩夫婦新婚之夜被即將臨產的女紅軍戰士敲門驚動。在土坑上新婚夫婦為她接生並撫養了革命後代貓貓。木墩犧牲後(事後才知道她為掩護女紅軍的團長丈夫而死),楊三妞與貓貓相依為命,解放後她無怨無悔地將貓貓送回昔日臨產的女紅軍身邊。“那年代”,她又在自己的土炕上護養了已是領導幹部的貓貓的女兒秀秀,新時期她又難分難捨地送秀秀回城市聯考。在這個土炕上她恩澤了紅軍三代人,經歷了三次生離死別之痛。就在這土炕上,她最後看到了早思暮想的親人,安祥地走到生命的盡頭。這齣戲、這土炕所表現出來的內涵多么的豐富,其中體現的精神又是那么的質樸、堅韌。就是這種精神,現代人是那樣的缺乏。雖然,劇情的背景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這齣戲所賦予的哲理卻是應該繼承的。

看點

《土炕上的女人》劇情催人淚下:楊三妞、木墩新婚之夜救護了臨產的女紅軍龔娟,在自己的土坑上為她接生並撫養了革命後代貓貓。木墩犧牲後楊三妞與貓貓相依為命,革命勝利後她無怨無悔地將貓貓送回親生母親身邊。“文革”中,她又在自己的土炕上護養了已是領導幹部的貓貓的女兒秀秀,新時期她又難分難捨地送秀秀回城市聯考。在這個土炕上她護養了紅軍三代人,經歷了三次生離死別之痛。就在這盤土炕上,她安祥地走到人生的盡頭。她使我想到用乳汁救護傷員的紅嫂,這些對革命有功的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以功臣自居,更沒有索要回報。這齣戲使我感悟到,這個普通的土炕所承載的內涵是質樸、堅韌、貧賤不移的民族精神,是善良、寬容、捨己為人的傳統美德,是真善美的人性。

特點

此劇既沒有任跟心拿手的椅子功,也沒有郭澤民擅長的帽翅功和跑圓場,而是要挖掘人物的心靈,他們的表演既有生活的內涵,又有戲曲的程式感,做到了內情真、外形像、直觀美,成為他們表演的最大突破。而任跟心尤為不易,那就是人物年齡跨度很大,要從19歲新婚演到71歲辭世,為此,她在唱腔上採用不同處理:青年時用花旦唱法,清脆活潑;中年時用青衣唱法,穩重大方;老年時用老旦唱法,蒼勁宏實。
這齣戲的舞台簡潔、具體,台左是可以轉動的窯洞窗戶和土炕,台右是農村常見的石碾。沒有豪華的布景,一切都是那么質樸,以劇情和人物取勝,而且這樣簡潔的布景有利於下鄉演出。這齣戲已在當地演出上百場,大受觀眾歡迎。

特色

《土炕上的女人》刻畫了陝北山溝婦女楊三妞這一位偉大的女性。為革命,她獻出了丈夫的生命。她養育了紅軍三代人,卻從未離開過小山溝,離開過土炕。她敢於淡泊,無怨無悔,只求奉獻。她難道不是中華大地上千萬個勞動婦女的典型。賈平凹的原作《土炕》近似於禪宗大師的作品,追求心有靈犀,距離現實的真實尚有差距。改變的《土炕上的女人》則以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歌頌了普通人對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這一點由該劇普遍受到讚譽可以證明。在這裡我為楊三妞的奉獻精神所震撼,老村長的一句話同樣道出了我的心聲:你是最好的女人。

背景資料

蒲劇----俗稱亂彈,因起源於古蒲州而得名。蒲劇主要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南三角地帶,遠及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區。蒲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兩個不同的藝術流源,即西路戲與南路戲。南路戲唱詞較少,文辭典雅,多以情節奇巧取勝,格調文雅。西路戲則粗獷豪放,重唱功和做功,風格火爆。到本世紀30年代末以來,蒲劇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西路戲和南路戲的特點逐漸溶為一體,使蒲劇既有火爆激昂的一面,又有典雅細膩的一面,形成長於抒發激情和淒楚的情緒,具有豪邁奔放的特色。

榮譽

該戲曾榮獲“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建國50周年優秀劇目獎”。

盤點中國著名曲目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王金豆借糧》
《拖油瓶》
《絲絨記》
《二夾弦》
《二進士》
《盡瘁祁山》
《明鏡記》
《收姜維》
《阿Q與孔乙己》
《驚蟄》[河南曲劇]
《王寶釧》[河北梆子]
《寶蓮燈》[河北梆子]
《秦雪梅》[豫劇]
《夜宿花亭》
《司文郎》
《鍘刀下的紅梅》
《花打朝》
《春香傳》[評劇]
《風雨行宮》
《三更生死緣》
《美女涅槃記》
《賣苗郎》
《瘋僧掃秦》
《疙瘩屯》
《唐知縣斬誥命》
《梁山伯與祝英台》[評劇]
《都市彩虹》
《茶瓶計》
《牧羊卷》
《合鳳裙》
《天波樓》
《小二黑結婚》[評劇]
《半把剪刀》
《西廂記(拷紅)》
《大祭樁》
《五世請纓》
《花木蘭》[豫劇]
《鳳陽情》
《蔡文姬》[呂劇]
《李二嫂改嫁》[呂劇]
《苦菜花》[北京曲劇]
《楓洛池》
《王少安趕船》
《遲開的玫瑰》
《梁秋燕》[眉戶]
《穀雨》[眉戶]
《杜十娘》[評劇]
《秦香蓮》[評劇]
《一字獄》
《鄭瑛嬌》[秦腔]
《梁紅玉》[龍江劇]
《木蘭傳奇》
《祥子與虎妞》
《老媽開嘮》
《正義圖》
《遼南戲(遼劇)》
《滿都海斯琴》
《走西口》[上黨梆子]
《二人台》
《三關排宴》
《表花》
《土炕上的女人》
《西廂記》[蒲劇]
《八件衣》
《胡風漢月》
《紅岩詩魂》
《舍飯》
《楊八姐遊春》
《齊王拉馬》
《花亭會》
《杜鵑山》[評劇]
《潘楊訟》
《空印盒》
《李爾王》[絲弦]
《半江清澈半江紅》
《向陽商店》
《家》[評劇]
《張羽煮海》
《南北和》
《江姐》[評劇]
《人面桃花》[評劇]
《黛諾》
《孫安動本》
《長孫皇后》
《虎符》
《補天》
《薛剛反唐》
《道情》
《卷席筒》
《包公賠情》
《二度梅》
《倒霉大叔的婚事》
《煙花淚》
《火焰駒》
《紅菊》
《金水橋》
《瓊花》
《月亮光光》
《春秋配》
《三滴血》
《香魂女》[豫劇]
《程嬰救孤》
《唐知縣審誥命》
《紅白喜事》
《小姑賢》
《周仁回府》
《走雪山》
《清風亭》
《小女婿》
《陳三兩》
《蝴蝶杯》
《櫃中緣》
《三娘教子》
《馬寡婦開店》
《金沙江畔》
《謝瑤環》
《無雙傳》
《祥林嫂》
《金玉奴》
《朝陽溝》
《美狄亞》
《村官李天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