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

《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

本書為了盡照護民眾健康的責任,同時增加了中藥補助法,以增強療效。但要強調的是僅提供參考,有疾病一定要諮詢中醫師為宜。

作者: 陳旺全 著
《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

出 版 社: 汕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數: 150000
版次: 2
頁數: 170
印刷時間: 2008/09/01
開本: 24開
印次: 1
紙張: 銅版紙 I S B N : 9787810367257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保健/心理健康 >>中醫保健

編輯推薦

台灣網上書店“部落格來”、“金石堂”、“誠品”年度最佳暢銷書。圖文並茂詳述60種常見疾病的穴位療法。享譽國際的醫學博士、穴位健康按摩大師20多年臨床穴療經典之作,綠色療法、簡單易學、手到病除、療效神奇。
推拿按摩術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簡、便、效、廉、綠色”治療優勢,深受咱們普通老百姓的歡迎。
推拿按摩有消除疲勞、調和脾胃、養心安神、疏旰解郁、強腎生精、減肥瘦身、排毒養顏的功效,經常接受推拿按摩治療或自我按摩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您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推拿按摩對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暈車和暈船、呃逆、噁心和嘔吐眩暈耳鳴記憶力衰退失眠抑鬱症、腹脹、咳嗽、燒心、多汗、水腫、宿醒、痔瘡、便秘、胸悶、關節疼痛、腰扭傷、肩頸酸痛、視疲勞、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頸椎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感冒、哮喘、低血壓、畏寒症、貧血、青光眼、老花眼、慢性鼻炎和鼻竇炎、慢性肝炎、膀胱炎、陽痿、前列腺疾病、陰道疾病、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腫塊、性冷淡、更年期綜合徵、產後乳汁少、小兒夜啼、小兒遺尿兒童肥胖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內容簡介

經穴刺激正是傳統醫學的寶藏,只要稍加認識,運用適當的手法與力道,刺激人體特定穴位,便可以促進身體的生理效應,改善病情,提高自然抗病能力,調節免疫機能,同時還可強化肌肉、神經、關節等系統,並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
生活在步調快速的現代,人人為了事業及家庭奔波忙碌,累積了無比的壓力與緊張,很容易造成身心的失調。一旦身體發出疾病的訊號,若未及時處理,勢必會造成身體的危害及百病叢生,往往難以補救。
個人行醫多年,看過各式各樣的人與病,有順心,有無奈,也有難過i值得欣慰的是,我一直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於是將臨床中最常見的疾病之病因與病機,經穴刺激及藥物輔助之療效,做一完整且有系統的闡明,內容簡潔,力求深入淺出,並結合個人的生活方式,讓您掌握養生保健的要訣。

作者簡介

陳旺全,美國衛生科技大學醫學博士,日本大學醫學部博士研究中西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台灣中醫家庭醫學會監事長,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台北市市立聯合醫院主任醫師,台北市政府醫療顧問。著有《健康美麗FOLLOW ME》《抗過敏SOEASY》《一味中藥健康之鑰》《健康百寶箱》等數十本書。

目錄

Part Ⅰ 經穴療法益處多
 [運用工具篇]小小工具,妙用無比
 [手法技巧篇]信手按來,全身舒暢
 [刺激要領篇]掌握時機,力道拿捏
Part Ⅱ 經穴養生療法
 神經精神系統
頭痛
眩暈
三叉神經痛
顏面神經麻痹
記憶力衰退
失眠
精神衰弱
抑鬱症
中暑
 內分泌系統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甲狀腺機能減退症
多汗
糖尿病
 皮膚科
 痱子
  汗皰濕疹
  青春痘
  脂漏性皮膚炎(脫髮)
  蕁麻疹
牛皮癬
心血管系統
 心絞痛(狹心症)
  短暫腦缺血發作(腦中風)
 腦動脈硬化症
 呼吸系統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鼻塞
  過敏性鼻炎
  急性扁桃腺炎
  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消化系統
  呃逆
  慢性胃炎
  消化性潰瘍
  急性腸炎
  吸收障礙
  腹瀉
  痔瘡
  便秘
  脂肪肝
 肌肉骨骼系統
  落枕
 肩周炎(五十肩)
  網球肘
  腰背酸痛
  足跟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
 泌尿系統
  膀胱炎
  急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
  乳糜尿(尿濁)
  遺精
  陽痿
 婦科
 月經不調
  原發性痛經
  經前緊張症候群
  更年期症狀
  產後乳汁過少
 兒科
  小兒夜啼
  小兒夏季熱
  小兒遺尿症
  兒童肥胖症
 眼科
  假性近視
  麥粒腫(針眼)

書摘插圖

Part Ⅱ 經穴養生療法
手部穴位——捍衛健康的最前哨
“內臟的健康是維持人生命所必需的重要器官。”或許有人會想:“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然而,事實上有許多現代人都忽略了這種理所當然的事。
在門診中,經常可以聽到上班族患者說:“最近稍微累一下馬上就疲憊不堪,不是隔天全身酸痛就是腦筋遲鈍、擠不出任何新構想。”其實那就是內臟衰弱的症候。聽到這話一定會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深信體力衰退或頭腦遲鈍是由於老化或壓力過重所致。
身心失調多半是由於內臟失調使活動的能量供給不夠充足而引起的。若觀看這類人的手掌,就能發現內臟失調的徵兆,在手掌穴位刺激之後即可提高內臟的機能,恢復體力,也能消除他們的煩惱。
不過,若不了解手掌穴位的效用,往往容易忽視內臟的病變,甚至招致不可挽回的遺憾。昨天仍然健朗地工作的人,某天突然內臟衰竭發病死掉,一般來說都不是某天突然得病,而是平日即已覺得“不適”卻不加注意及改善,日積月累造成的結果。看起來,病似乎是來得突然,其實只是對發病之前的不適掉以輕心罷了。在未演變為嚴重疾病之前若能消除內臟的不適,也不會到最後唏噓感嘆了。因此,希望各位平日即能夠活用手部穴位療法。
體部穴位——讓疾病無報遁形
經絡是連線內臟和手腳的能源管路,也是情報的傳達路線,若能了解經絡的內容,就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穴位的效果和重要性。在人體內縱橫著連線內臟的十二條經絡,執掌能量的控制。中醫理論中所說的內臟與西醫所談的稍有不同。中醫設定體內有腎臟、心臟、肝臟(也包括胰臟)、肺臟、膽囊、胃、小腸、大腸、膀胱——即所謂的“五臟六腑”——外加上包住心臟的薄膜心包以及獨攬內泌系統的三焦合計共有十二臟腑。
與這十二臟腑對應的各有十二條經絡,其中六條以手指為出發點,另外六條是以腳為出發點,再加上任督兩脈,合十四經。經絡在人體生理上是輸送氣血、發揮營內衛外的作用,從而使臟腑組織之間保持平衡,內外得到協調。如果一旦生理作用失調,必然會在氣血所行的經絡臟腑方面出現各種症狀。因此,活用體部穴位療法,即能達到養生保健之效用。
 ……

插圖

《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插圖
《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插圖
《圖解穴位按摩除百病》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 小說 雜誌 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