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概論》

《國術概論》

《國術概論》是吳圖南先生任教中央國體專校時所編撰的講義。北京市中國書店1984年出版。作為國術館下屬之中央國體專校文種教授,吳先生編撰的教材,自然也象而今文科教授一般,極文抄公之能事。通篇沒有自己的見解也在情理之中。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國術概論》國術概論

《國術概論》吳圖南
北京市中國書店出版1984年3月第一版
據商務印書館版影印
《中國傳統武術叢書》之一
《國術概論》系著者吳圖南先生任教中央國體專校時所編撰的講義。新蓉劉亞子序云:“(先生)服務社會,克盡厥職......無意仕宦,遂以提倡國術自娛......國難發生之後,先生以為復興民族,必須喚起民眾,挽救頹風,端賴尚武精神......”云云,“此藉由於先生道德學問之高尚使然也”。而汪偽的《中國體育月報》上,吳圖南先生的大名屹然矗立在大漢奸褚民誼、戴英夫之側。吳本為蒙古旺族,興許漢奸的帽子原本就不適合於他的,自然“國難發生之後,先生以為復興民族......”之“民族”有待進一步考察。

作為國術館下屬之中央國體專校文種教授,吳先生編撰的教材,自然也象而今文科教授一般,極文抄公之能事。通篇沒有自己的見解也在情理之中。作為資料彙編還是有其價值的。特別是將各拳家的套路名稱一一陳述,對研究各家套路傳承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國術行政》《國術設備》兩章,對研究中央國術館及中央國體專校一段歷史也提供了不少史料。

附錄之《太極拳操講義》,原系民國二十二年舊作,字裡行間極力推崇褚民誼先生之太極操:“公認為體育一種新發明,開近世用科學方法治體育者之先鋒”雲,極馬屁之功。褚民誼先生之編造太極操,其目的是對抗張之江、李景林之中央國術館,而吳圖南先生身在中央國術館,理應知道其中的過節,卻在“國難發生之後”的民國二十六年,“印刷千冊,分贈同學,以廣其傳。”不特仗義立言,亦可探究吳先生銳利的政治眼光及日後的八面玲瓏。

國術之名稱與意義

國術之名稱,本由中國武術簡稱而來。考其來源,曾經幾許之變遷:詩稱拳勇,春秋稱武藝,戰國稱技擊,漢稱技巧,明、清稱技藝,亦稱技勇,民初稱武術或稱國技,民十六之後,始稱國術。此歷代名稱之大略,亦即國術名稱之所由始也。
其意義,除包括拳術器械之外,當以修德養性為唯一之目的。至於養成勇敢奮鬥團結禦侮之精神;培養雄偉俠烈之風氣;發揚民族固有之技能;創造新中華民族;皆自修德養性之中相演而生。否則,好勇鬥狠,於世無濟。對於國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胡為而提倡哉!
故外有健全之體;內有高尚之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回顧吾國數千年光明之歷史,煜煜之文化,忠孝節義豪俠魁奇之士,層出不窮者,國術倡導之功至多焉!
迨及近世,政教散失,民俗凋敝,國難迫切,外侮日急。推原其故,病因雖多,而國民道德淪喪,思想落伍,實為最大之原因。何況既無健全之身體,又乏尚武之精神者耶?以此人也,欲望其能鑽研學術,適應環境,以求競存於現世,豈可得乎!此所以病夫之國,恆致外侮。羸弱之民,難充捍衛。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矣!哀哉!
民十六以遠,全國統一,國基新立。國府有鑒於民族衰弱,國勢日危。欲挽救頹風,非提倡中國固有之武術,不足以恢復道德,復興民族。乃創設中央國術館於首都,設立中華國術協會於上海,風聲所樹,海內景從。分館林立,會社業生。加以褚民誼先生,李協和先生,倡導於前。張之江先生,李芳宸先生,領導於後。大聲疾呼,不遺餘力。以身作則,為國民倡。於是影響所及,舉國之人,莫不以尚武為樂,節烈為榮。以故凇滬之役,喜峰之戰,雖我科學落後,火器不精。而十萬橫磨,大刀有隊,衝鋒格鬥,破陣殺賊,以頭顱易正義,用熱血抗強權。足使強敵大生戒心,不致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者,國術直為功,豈淺鮮哉!可見酣戰之際,肉迫交綏,亦恆賴乎白刃。孰謂國術不能用於現世耶?
雖然國術之功用有如此。今後提倡之道,宜如何始能盡美盡善?著者以為,集中全國國術人才為第一要義。用科學之方法,將國術先行統一。然後或創造新國術,或因固有之國術,加以整理。均為當今之急務。茲先言其創造新國術之方法。無論其為內家、外家、南派、北派。取其晶英,去其糟粕。復能加意陶冶,融會貫通。成功一種有組織、有系統、有原理、有方法,之新國術。於吾國國術史上,別闢一新紀元。此創造新國術之方法如此也。
至若就整理固有之國術而言,應先從研究入手。分析各種門類之異同,究其來源,考其特徵,歸納其源同而特徵相類似者,共有若干種。然後詳細審查,定為系統。系統既定,再用科學之方法,加以研究。則某種有益於身心,某種合乎生理之程式。某種有礙於衛生;某中背乎科學之原理。優劣既分,取捨亦易。更就較優之門類,而其性質相同者,依其動作之繁簡,編為次第,擬訂教材。則某者適合於學校,某者適合于軍警,某者適合於民眾。標準既彰,條理分明。於是整個有系統有意義,之國術出焉。使學者有門徑之可入,有規律之可循。其便利為何如哉?此整理固有國貨書之方法,大致如此也。
夫新國術既出,固有之國術,亦經相當之整理。然後依各地習尚之不同,詳加改善,分區實驗。使得於體育上,占一重要地位,成為真美善之體育活動。推而廣之,漸及於全世界,全人群,豈不偉歟!奈何今之精於國術者,或守秘密而不公開,或拘成法而不改進,從使優美之國術,不能發揚光大之,可不惜哉!
況國術無系統,則身體各部,不能平均發育。無意義,則動作之理會,頗感困惑。是以初學國術者,知動手,不能同時動足。知動手足,又不能同時動腰與肩臂。故動作之程式,必須系統一貫,井然不紊。方能收由腳而腿而腰,進退得體。由手而臂而肩,動轉自如之效。至就動作之理會而言,則何為舉手動足乎?何為東一捶西一掌乎?何為俯仰蹲伏偃臥乎?變態百出,捉摸無從。此皆動作編列,缺乏意義之咎者也。
故國術有系統,則易學習。有意義即無須強記。有系統,全體各部平均發育。有意義,不至有無意識之伸縮矣。
然則提倡國術之有系統與意義有明矣。而其觜低之限度,必使學者,能本乎人生天然優美之發育,順先天自然之能力,使全體得充分之發展,謀一生永久之健康。然後運用機能,適應環境。無論勞心與勞力,均感舒適之樂。再能以德為新,以禮為行。果能持之以恆,自能在鄉間為安善之民,入社會為忠勇之士。轉移習俗,復興民族,孰有優於此者。要之,亦在人之善用之耳!
自今以往政府倡導於上,人民發奮於下。自強不息,一德一心,群策群力,貫徹始終。掃除已往偷惰之陋習,共為國術之運動。則國民之身體與精神,俱臻於健全之地位,恢復民族固有之道德與技能,創造偉大之建設與事業,自有成功之希望。西人稱吾國為睡獅,殆將一吼而躍起矣!國術之名稱與意義如此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