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記憶》

《國家記憶》

《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章東磐著,2010年10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國家記憶》《國家記憶》

作者:章東磐主編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出版時間:2010-10-1
版次:1
頁數:513
字數:100000
印刷時間:2010-10-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203069447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你見過正面戰場的小兵張嘎嗎?
你了解創造了無數奇蹟的女兵連嗎?
你知道中國步兵一雙草鞋都沒有,仍然頑強抗日嗎?
你相信美軍顧問將自己的頭盔送給中國士兵因而犧牲嗎?
你是否曾經直面過那些英勇抗戰、為國捐軀的英雄們和歷史的真相?”
日本人曾這樣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上出現過三次所謂的“玉碎戰”,也就是日本軍隊被全部消滅的戰役。這三次戰役分別發生在滇西的松山、騰衝和緬北的密支那,而這三個地方都是中國軍隊打下來的。2010年10與,反映中緬印戰區歷史的《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一書即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戰期間,美國通信兵團164照相兵連曾在中緬印戰區拍攝了數萬張抗戰照片,並且錄製了很多極其珍貴的影像材料。多年來,這些震撼人心的歷史史料一直在美國國家檔案館裡保存著,少有人問津。直至數月前,一些中國民間學者自籌資金,親赴美國檔案館,歷時兩個多月,才從中整理出了所有的影像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兩萬三千餘張戰地照片和超過一百多個小時的原始影像記錄。《國家記憶》這本書即為其中首批五百餘張老照片的圖文結集,並且隨書附贈包含了日寇轟炸、飛虎隊援華、騰衝血戰南京受降儀式等視頻內容的原始影像DVD光碟。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真實的歷史細節:9歲的孩子就上戰場殺敵,兩年之後已成為一名“老兵”;中國士兵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中,使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老舊重機槍;美國顧問為一直穿著草鞋打仗的中國步兵分發帆布膠鞋;緬甸、印度少數民族游擊部隊與中美軍隊並肩作戰;名聲赫赫的飛虎隊戰鬥景象……

作者簡介

章東磐先生,曾出版《父親的戰場》,好評如潮,北大、清華、人大等教授、學者隆重推薦,《南方周末》、《讀庫》等平面傳媒紛紛轉載。新浪騰訊搜狐鳳凰等入口網站曾多次特邀章先生作為嘉賓,製作介紹專題。

編輯推薦

著名歷史學家楊天石:“如此大規模反映滇西緬北戰役的照片集,在抗戰史的著作裡面也是空前的。”
學者余戈:“《國家記憶》系列涉及到的兩三萬張照片及三百萬字的圖片說明,已經完全是一個獨立的歷史系統,其文化價值無法估量。”
原《鳳凰周刊》主編鄧康延:“我們唯有踏踏實實把這些影像記錄下來,記錄給我們的後人,才能讓我們的後人知道歷史是如何千轉百回一點一點的往前走的,我們的良知才能安心。”
美國西點軍校將為本書舉辦專展。
“實際上,我們的絕大多數抗戰死士,是死過兩次的。一次是他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另一次則是在全人類歷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絕後地從所有人心裡剷除——他們用生命本應換得的永生。”

媒體評論

南方周末:《國家記憶》中的遠征軍將士已經在戰場上死過一次了!後來的冷戰和政治意識形態阻隔,使他們又死了第二次!再也不能讓他們死第三次了!
南方都市報:《國家記憶》書中的500張歷史圖片拍攝於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滇緬作戰戰場,其中95%以上都是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書中附帶的一張光碟則刻錄了極為珍貴的戰爭錄像,包括日軍在重慶大轟炸,以及南京受降儀式等等。透過這些影像,可以看到無數重要的戰爭細節:訓練場上,中國士兵仍在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老爺重機槍;雨季中,一直穿草鞋的中國士兵第一次配發美制帆布膠鞋;美軍士兵與中國士兵並肩作戰,射擊空中的日本敵機;12歲的孩子已經是入伍一年的“老兵”……
騰訊深度:中緬印戰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國最多的戰場,計有中、美、英、印、緬、日六國軍隊直接參戰,還有大英國協其他少量成員國軍人非成建制參戰。這一戰場是中國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惟一取得戰略勝利的戰場。中國軍隊的出色表現得到盟國與敵國的共同肯定。怒江戰役是中華民族自1840年以來一百年間由中國軍隊主動發起並取得勝利的第一次對外國入侵者的戰略反攻。美國陸軍與空軍全程參與了這一戰役。那個戰場上美國軍隊對中國遠征軍的直接軍事援助遠遠超過此前的評估,達到大規模的戰略級別。中國遠征軍與美國陸軍、空軍合作成功攻克的高黎貢山北齋公房是整個二戰中海拔最高的戰場。日本軍隊在中緬印戰場共陣亡180,000餘官兵,其中陣亡於我國雲南省境內約26,000人。陣亡於印度英帕爾作戰的超過50,000人。這一在當時震撼世界的戰場是惟一幾十年來未被參加國正式紀念的戰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