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法》

《四診法》

《四診法》本書為中醫診斷學專著,《醫學六要》之一,明代醫家張三錫纂。本書介紹四診,但內容偏重於切脈。編者分析了浮、沉、遲、數等30脈的脈象、主病,對切脈部位、臟腑分部,持脈法、平脈、病脈、相類脈、危脈、婦人脈等均有簡要的論述與辨析。

基本信息

簡介

《四診法》診斷學專著。《醫學六要》之一。明·張三錫纂。本書介紹四診,但內容偏重於切脈。編者分析了浮、沉、遲、數等30脈的脈象、主病,對切脈部位、臟腑分部,持脈法、平脈、病脈、相類脈、危脈、婦人脈等均有簡要的論述與辨析。並重點記述五官、色脈、聲診、問病、辨舌等望、聞、問三診,末附崔嘉彥《四言舉要》。作者上本《內經》、《難經》,旁采諸家學說,參以己見編成此書。書中對太素脈等持批判態度。

作者

張三錫,明代醫學家。字叔承,號嗣泉,原為盱江(今屬江西),後居南京。世醫出身,行醫三十年。博採群書,著成《醫學六要》,其中包括《四診法》、《經絡考》、《病機部》、《治法匯》、《本草選》、《運氣略》。影響甚大,名醫王肯堂稱讚之,並稱張為“醫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