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學》

《四川文學》是在計畫經濟體制下生存了幾十年的文學期刊。1956年7月,《四川文學》的前身《草地》和《紅岩》在成都市與重慶市同時創刊,是我國創刊最早的省級文學刊物之一。直到1991年1月,才正式恢復為《四川文學》並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簡介

《四川文學》《四川文學》

《四川文學》於1956年創刊,是四川作家協會主管和主辦的文學刊物,也是建國以來全國創刊最早的省級文學刊物之一。

刊物系大16開本,四封彩印5個印張(80頁),月刊,每月5日工資出版。刊物融現實性、藝術性、可讀性於一體,聚讀者、作者、編者為一家;主要欄目有“封面美文”、“學人筆記”、“蜀園書話”、“亂彈”、“小說世界”、“散文百家”、“新詩歌”、“文學相冊”、“作家書畫”、“海外紀實”、“甲早筆叢”、“不變快哉”、“大學風華”、“青蘋果樂園”等,所發表作品受到省內外廣大讀者和全國各家文學選刊的表睞。

《四川文學》的封面美文也是別出心裁、獨樹一幟。長年以來全國各大文學名家以及社會名流已為《四川文學》撰寫了上百篇精短美文;近年來刊物又在封三、封四上開設了“作家書畫”“作家鏡頭”“作家相冊”等欄目,為作家文字寫作以外的各種創作提供了園地,以方便全方位地展示作家們的才華和風采。這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都得到了作者和讀者的廣泛好評。

服務職責

《四川文學》是在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由四川作家協會主管並主辦的省級文學刊物。刊物的宗旨和主要職責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為繁榮四川的文學事業多出作品,多出人才,積極推進西部文化中省的建設。

《四川文學》面向廣大讀者和作者,服務範圍包括作者的作品修改、發表,舉辦文學講座與輔導業餘作者舉辦區域文學隊伍、文學作品展示推廣和文學筆會等。

單位法人

意西澤仁

機構處室

名稱:編輯室 
負責人:卓慧 職務:主任 
工作職責:聯繫作者,選編稿件、作品工審。

名稱:辦公室 
負責人:周雪蓮 職務:主任 
工作職責:分管編輯部行政、財務等相關工作,以及與政府主管部門聯繫、協調業務。

期刊團隊

《四川文學》《四川文學》

《四川文學》的前任主編有沙汀、李友欣、陳進、周克芹鄧儀中。50年來,《四川文學》在歷屆主編的倡導下,堅持深入基層,開門辦刊,聯繫作者,促進創作的作風,採取各種方式,加強刊物與作者及讀者的聯繫。編輯部在全省各市、地、州舉辦了百餘次文學創作筆會,新老編輯幾乎走遍了巴山蜀水。《四川文學》歷年來舉辦了十多次不同類別的徵文評獎,發表了一大批優秀的小說、散文和雜文作品。進入新時期後,《四川文學》刊發了二十餘個地方作者的作品專輯,推出了一大批在省內外有影響的文學新人,為繁榮四川文學,壯大作家隊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自創刊以來,《四川文學》周圍就聚集了大批新老作家。巴金沙汀、艾蕪、馬識途、王火、鍾惦棐、流沙河、高纓等四川籍著名作家在這本雜誌上紛紛亮相,一展風采,他們創作出大量的優秀作品使《四川文學》有一個相當高的起點和良好的開端。爾後成長起來的更多著名作家如周克芹、阿來、葉延濱、傅恆、麥家、李一清、莫懷戚、何大草等,更是將《四川文學》視為了他們的主要陣地。幾十年來,老作家馬識途的重要長篇小說、高纓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小說《達吉和她的父親》都是在這本刊物上首發的。四川省的三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克芹、王火和阿來,《四川文學》都曾隆重推出過他們的重要作品。同時,刊物幾十年如一日,為發現文學新苗、培養本地文學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當的成績,為全國文學繁榮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在,《四川文學》已經成為巴山蜀水不可或缺的一塊文學陣地。

曾有『以出生日期為序』
周克芹、陳進、鄧儀中、方赫、羅勇
現有『以出生日期為序』
意西澤仁,高虹,牛放,冉雲飛、卓慧、高旭凡。
歷屆主編
周克芹、陳進、鄧儀中、意西澤仁。

期刊業績

《四川文學》《四川文學》

長期以來,《四川文學》堅持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不斷提高辦刊質量,在扶持文學新人和多出佳作方面,成效顯著,評為四川省一級期刊,四川省優秀期刊和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四川文學》歷年來推出了一大批有影響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曾獲全國大獎,如周克芹的短篇小說《勿忘草》1980年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金河的短篇小說《小魚和釣魚的》1984年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江浩的中篇小說《冷酷的額倫索克雪谷》1985年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意西澤仁的短篇小說《依姆瓊瓊》1985年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周綱的長篇報告文學《西天一柱》1988年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百家文學期刊“中國潮”報告文學獎;楊景民的報告文學《黎鱉》獲中國作協主辦的1990—1991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四川文學》備受全國有影響的文學選刊的表睞。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小說月報》 、《小說選刊》、《新華文摘》、《中華文學選刊》、《作家文摘》、《中國文學》、《讀者》、《中篇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文學選刊》、《散文選刊》、《雜文選刊》、和《法選刊》等選載《四川文學》發表的各類文學作品菜400餘篇目(平均每年有20餘篇作品被選載),受到廣大讀者和作者的好評。

深入基層,開門辦刊,多年來,《四川文學》在辦刊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仍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加強博物與讀者、作者的聯繫,每年舉辦兩次文學筆會,每年舉行徵文(其中雜文徵文眾1995年起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現已進入第五屆),每年推出市、州作家作品小輯兩個以上,深入大專院校,市、州作者中開展文學輔導和文學講座,為推動四川文學事業的繁榮,為建設四川文學強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評價

《四川文學》《四川文學》

《四川文學》堅持弘揚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堅持為時代、為人民不斷推出精品力作,堅持為一批又一批文學新人的脫穎而出搖旗吶喊的光榮傳統,為我們時代譜寫了美妙祥和的樂章,為文學園地培育了奼紫嫣紅的百花,為廣大讀者奉獻了豐富多彩的精品。在上世紀50年代末,《四川文學》曾被中央宣傳部列入我國最早向國外發行的四種文學期刊之一。進入新時期後,《四川文學》又先後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期刊”、“四川省一級期刊”,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列入了“中國期刊方陣”。《四川文學》還受到了全國有影響的文學選刊的青睞,先後有500篇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散文、隨筆、雜文和詩歌被選載。《四川文學》還有近百篇作品在省內外獲獎,其中有7篇作品在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全國評獎中獲獎。《四川文學》還有不少作品被收入全國和全省的重點文學圖書,有的還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支持。
《四川文學》刊出的作品廣受全國文學選刊青睞,頻頻被各大選刊轉載。《四川文學》2006年第5期刊發的中篇小說《大伯》,描寫一個老農的建房夢想因與村裡的招商引資發生衝突,夢想一點點被剝奪被摧毀的故事。作品屬於民告官題材,卻又不是民與官糾紛的簡單展現,作品盡力表現的是生活的複雜性。該作在我刊刊出後,迅即同時被《小說選刊》和《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轉載,這在國內文學期刊中不多見。

《四川文學》2006年第8期發表的通過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較量來表現不同時代人們的心理狀態的中篇小說《車仗》,也已被《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轉載;第9期發表的短篇小說《旗袍西施》,以中國傳統服飾旗袍為切入點,借一個善做旗袍的小裁縫和一個喜穿旗袍的家庭主婦對旗袍由愛而棄的故事,折射出新中國初期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命運和小手工業者的心理轉換,也將被《小說選刊》轉載。此外,散文《簡單生活》《1938年,一個人的山河》被《讀者》轉載,另還有不少小小說、雜文、詩歌先後被《小小說選刊》《雜文選刊》等國內其他選刊轉載。可以說,2006年《四川文學》作品在全國各大選刊的頻頻上榜,是對四川省文學創作實績的有力展示。

大事記

《四川文學》《四川文學》

1959.10中國作協四川分會《峨眉》文學月刊創刊(由《紅岩》、《草地》合併而成。)
1960.3由《峨眉》更名為《四川文學》
1963.1刊物更名為《四川文學》
1966.6—1972.9刊物停刊
1972.10刊物復刊,名為《四川文學》
1979.1刊物更名《四川文學》1984.1刊物更名為《現代作家》
1989.6舉辦“海螺溝筆會”
1990.2刊物恢復現刊名《四川文學》
1994.4舉辦“九龍溝筆會”
1993.7舉辦攀鋼筆會
1995—1996舉辦首屆“三峽風”雜文徵文
1997—1999舉辦第二屆“三峽風”雜文徵文
1998.10舉辦攀枝花筆會
1999—2000舉辦第三屆“三峽風”雜文徵文
2000.6舉辦安縣白水湖文學筆會
2001—2002舉辦第四屆“三峽風”雜文徵文
2003.5舉辦綿陽仙海文學筆會
2003.11“四川文學雜誌社人才培養基地”在綿陽師範學院掛牌成立
2004.4舉辦眉山“走進散文故鄉”文學筆會
2004.5舉辦攀枝花“當代小說創作講座”

相關新聞

《四川文學》《四川文學》

《四川文學》推雅安作品
2010第八期《四川文學》推出了一組雅安茶馬古道筆會作品輯,收錄了雅安18位作者的作品,其中散文十一篇,詩歌七篇。

在散文作品中,楊賢斌的《古道三棵樹》通過茶馬古道沿途的三棵樹“望夫樹”“望妻樹”“夫妻樹”,向咱們講述了產生在茶馬古道沿途一千多年來的心酸故事;代學寧的《孤單甘溪坡》展示了甘溪坡古今的巨大懸殊;李國斌的《飛仙關遙想》敘述了不同歷史階段產生在飛仙關的那些事兒;高富華的《尋訪“神秘之旅”》重走了當年法國傳教士戴維發現大熊貓之路,揭開了鄧池溝的神秘面紗……

這組作品不但展現了雅安市蒙頂山飛仙關、甘溪坡、蘆山花燈、大川河、蒙山茶、王暉石棺、茶馬司、上里古鎮、紅豆相思谷、“3雅”、二郎山等自然人文景觀,同時在作品中也透露出對於雅安歷史文化的思考,在讀者中引發了強烈反響。

純文學期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