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曆》

《四分曆》

《四分曆》追漢四十五年歲次庚辰之歲,追朔一日,以為元。加六百五元一紀,上得庚申。

(圖)《四分曆》《四分曆》

我國古代《四分曆》創製於公元前427年(周考王十四年),本表據此及後來的曆法演變,推算編制春秋戰國秦漢間942年的朔閏改歷過程,從而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古歷創製、運用和沿革狀況。

曆法沿革

(圖)《四分曆》《四分曆》

我國古代天文曆法起源得非常早,從最早的成文曆法《四分曆》開始,後又經多次曆法改革,其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據統計,我國從古至今使用過的曆法有一百多種,不管有多少種曆法,都可以分別歸到陰曆陽曆陰陽合曆三大系統當中。陽曆是以地球太陽公轉的周期為計算基礎的;陰曆則以月亮繞地球的公轉周期為計算的基礎;陰陽合曆是調和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轉周期制定的曆法。其中, 《太初曆》是中國有完整資料的第一部傳世曆法,與《四分曆》相比,其進步之處主要表現在以正月為歲首,將我國獨創的二十四節氣分配於十二個月中,並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從而使月份與季節配合得更合理;同時行星的會合周期測得也較準確。到東漢末年,劉洪制定了《乾象曆》,第一次將月球運行有快慢變化引入曆法。在天文曆法方面,有三位科學家做出過非常傑出的貢獻,他們是祖沖之僧一行郭守敬,他們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曆法的改革和發展。

推算方法

(圖)李梵與《四分曆》李梵與《四分曆》

其實要推算的參數就只有三四個,古人由於記數方法與我們不同,往往將整數部分、分母、分子分為三個術語來表述(大余、小余這些術語便是!這樣方法的好處有一個:都是整數,方便籌算!),這就做成了術語繁多,與現代人記數的理解習慣不符。

以“章歲十九,章月二百三十五,章閏七,章中二百二十八”為例,不過是說:十九年為一章(章歲),有七個閏月(章閏),共有19*12+7=235個月(章月),共有中氣19*12=228個(章中)

又比如“日法九百四十”“朔策二十九日、餘四百九十九”不過是說,一個朔望月的周期是29又940分之499日。

《歷經·四分曆》

《歷議》

(圖)漢元和二年(公元85年)復原計算的昏明時刻數據漢元和二年(公元85年)復原計算的昏明時刻數據

古歷術《歷術甲子篇》多有人以其為《太初曆》,是不知《漢書-歷志》、《後漢書-歷志》皆稱《太初曆》用鄧平八十一分法。更有甚者以《後漢書-歷志》言漢初承用《三統曆》,而卻忽視了司馬彪所稱“《太初曆》元用丁丑”,“劉歆作《三統》,追《太初》前卅一元,得五星會庚戌之歲,以為上元。”又云:“《四分曆》追漢四十五年歲次庚辰之歲,追朔一日,以為元。加六百五元一紀,上得庚申。”按《三統曆》曆元在前一十四萬三千二百三十一年,歲次庚戌之歲。(即:(143231-104)=143127,143127\4617=31,4617+104=4721,注,《三統曆》曆元前143231年,太初元年丁丑前104年,《三統曆》:上元至太初丁丑積年143127,《三統曆》元法4617,《三統曆》去31元即前4721年〔《太初曆》曆元前4721年歲次庚辰〕。又《太初曆》亦用三統之數(一統,一千五百三十九年)。)
以《太初曆》曆元前4721年推後漢《四分曆》仲紀之元前161年,積年四千五百六十是為《四分》元法,朔積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是為《四分》部月(月法),以《四分曆》推合無餘分。又上六百五元一紀為二百七十六萬零三百二十,是為上元庚申至漢文帝後元三年歲次庚辰仲紀之元之積年。

二《歷術甲子篇》

上元甲寅至漢太初元年丁丑歲積五千零五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三年算外(用以推《歷術甲子篇》曆日);上元甲寅至黃初二年辛初歲積五千零五十九萬九千五百四十七年算外;上元甲寅至漢文帝後元三年庚辰歲積五千零五十九萬九千一百六十六年算外(用以推後漢《四分曆》曆日);

日法九百四十,月法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章歲十九,章月二百三十五,章閏七,章中二百二十八,歲中十二,元法四千五百六十,紀法一千五百二十,斗分三百八十,虛分四百四十一,周天五十五萬五千一百八十,氣法二十四,餘數七千九百八十,朔策二十九日、餘四百九十九,氣策一十五日、餘六百六十五(余滿三千零四十從大余),弦策七日、餘一千四百三十九(余滿三千七百六十從大余)。

別法:積年一萬八千二百四十,月法一十一萬一千零三十六,朔策二十九日、餘一千九百九十六,朔虛分一千七百六十四。

價值影響

(圖)《四分曆》影響《四分曆》影響報告

天文曆法水平,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古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古代《四分曆》(即《殷歷》甲寅元)創製始用於公元前427年(周考王十四年),饒《表》據之及後來的曆法演變,推算編制春秋戰國秦漢間942年的朔閏曆日,印證史文日曆乾支記載,反映其間的改歷過程,從而全面系統地展現了古歷創製、運用和沿革的狀況。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經幽默地說:“羅馬人常打勝仗,但不知道勝仗是在哪一天打的。”這是因為,西方曆法走上科學軌道,是在羅馬儒略•愷撒時,於公元前46年製成《儒略曆》之後。而我國的《四分曆》創製於公元前427年,到西方《儒略曆》產生之時,即西漢元帝初元三年,《四分曆》已經行用了近400年,而且早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就進行了首次曆法改革。《四分曆》的創製和運用,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人的聰明才智和天文曆法水平,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後來,隨著天文觀測的逐漸精密和提高,曆法也在不斷改制和進步。但是,《四分曆》所奠定的陰陽合曆的格局,內在的編制推算法則,對後世歷術史無疑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