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楊·凡·艾克的代表作,畫中每一個道具和環境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徵。畫家不僅真實地再現了這對夫婦的外貌和個性特徵,而且對室內的環境什物也作了極其細膩逼真的描繪,顯示了畫家深厚的造詣。此畫現收藏於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基本資料

名稱:《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創作者:凡·艾克(尼德蘭
創作年代:約1420年
類別:畫布油畫
風格:現實主義
題材:肖像風俗
材質: 布 油彩
收藏:國家美術館,英國倫敦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賞析

《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肖像》中的人物手勢動作、環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義,十分有趣:阿爾諾芬尼夫婦的手勢表示互相的忠貞,托著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遠養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遠忠於丈夫。華貴衣飾表明人物的富有;畫面上方懸掛的吊燈點著一支蠟燭,意為通向天堂的光明;畫的下角置一雙拖鞋表示結婚,腳邊的小狗表示忠誠,女子的白頭巾表示貞潔、處女,綠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紅顏色象徵性和諧,窗台上的蘋果代表平安,牆上的念珠代表虔誠,刷帚意味著純潔;畫面中間帶角邊的圓鏡代表天堂之意。所有這些象徵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觀念,畫家都一一收入畫中,作了極為細緻的描繪。在人物中間的牆上掛著一面鏡子,鏡框帶有10個突出的朵狀方形,每個方形內又置一個小圓形,每個圓形內畫一幅耶穌的故事畫,圖像細小到難以識別。中心圓鏡內反射出整個房間的景物。這種精微工整細膩的油畫世界罕見,也只有在尼德蘭的細密畫中可以見到。據說這種精微的描繪連現代攝影家都為之驚嘆,使用鏡子反射來擴大畫面的空間,是這幅傑作的又一特色,這些藝術特色對後來荷蘭的風俗畫有很大的影響和啟示。

繪畫技藝

凡·艾克在這幅畫上採用了一種新的油色畫法,使畫面能保持經久鮮潤和美麗。據說,他是油畫的最初發明者。不管是否確切,他在試驗用油調色,並取得油畫的藝術效果方面,是開拓者。他最先使用了新的塗料——松脂或乳劑。根據古代美術史家瓦薩里的記載,揚·凡·艾克用快乾油來作畫,能使畫面在一晝夜間就可乾燥而且不怕潮濕。後來很快傳到了義大利,並被那裡的畫家所採用。
畫家揚·凡·艾克還曾多次試驗,採用摻有稀釋油的調料液,使顏色易於調和,便於運筆,同時又可層層敷設,使畫面透明鮮亮,這種突破性的創造也是很有意義的。事實上,從他以後,油畫就在歐洲各地的畫家中逐漸傳布開了。

作者簡介

揚·凡埃克揚·凡埃克

楊·凡·艾克(1395-1441) 1395年出生在尼德蘭的利布爾庫,在海牙做過宮廷畫師。楊·凡·艾克是他所處時代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畫家,非常擅長肖像畫。與眾多對解剖學以及透視原理解透徹的義大利畫家不同,楊·凡·艾克幾乎完全是憑藉著自己對畫面的切實感覺,對光影的認真研究,以及對新畫法與技巧的深入鑽研才取得了令人嘆服的成就。《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楊·凡·艾克的代表作。阿爾諾芬尼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為騎士。畫家不僅真實地再現了這對夫婦的外貌和個性特徵,而且對室內的環境什物也作了極其細膩逼真的描繪,顯示了畫家深厚的造詣。

評價

西方繪畫對色彩的運用很強調,典型的有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這也是西方繪畫與中國繪畫最本質的區別。在致力於追求純藝術的現代派畫家看來,傳統繪畫攙雜太多的“非藝術的雜質”。實際上,西方傳統繪畫並不是不講藝術,只不過是在講究藝術性的同時,兼顧著諸多非藝術性的方面。這大概就是傳統繪畫區別於現代派繪畫的重要標誌。傳統繪畫在藝術上的這種不純粹性,主要表現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
楊•凡•愛克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像》,在美術史上堪稱卓越超凡。不過,這樣一件名作原本並不象我們許多人在試圖給它下定義時認為的那樣,是一幅肖像畫,或者是一件風俗畫之類的作品。
西方傳統繪畫的另一個特點,是強調描述。長期以來畫家們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現故事和傳說、描繪具體的情節,以表達某種寓意或象徵,當作自己的任務。這種描述性在楊•凡•愛克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
西方傳統畫與現代繪畫差異,還反映在對於所謂再現的不同態度上。對於傳統繪畫來說,再現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說是西方傳統繪畫的基本目標。雖然相對於現代繪畫而言,西方傳統繪畫以“再現性”為其主要特徵,但是這種再現絕非對自然一成不變的描摹,這種寫實帶有濃厚的風格特色:時代的、民族的,以及藝術家個人的風格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