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學報》

《吉林大學學報》

《吉林大學學報》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刊名: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JournalofJilinUniversity(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ition)
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
開本:大16開
曾用刊名:吉林工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吉林工業大學學報&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學報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8版核心期刊

簡介

隨著新吉林大學的組建,原各院校所屬的自然科學學報經過整合,並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於2002年1月統一更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分理學版、工學版、醫學版、地球科學版、信息科學版5個版本出版。5個版本中有4個創刊時間比較接近,分別為1955年、1956年、1957年、1959年,信息科學版1983年創刊。

本刊概況

本刊主要報導工學門類的科學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車輛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交通運輸工程、農業工程等方面的學術論文。本刊為中文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被國內多種文摘期刊和資料庫摘引和收錄,並多次在國家和部級有關部門組織的期刊評比中獲獎。

主要讀者對象

相關專業的科研、教學、設計部門和廠礦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師生。

主要版塊欄目

學術榜欄、科學論文、綜述、研究簡報.

投稿服務流程說明

1.通過QQ線上諮詢、電話諮詢、E_mail向我部說明具體刊物、時間等要求.

2.向指定信箱提交論文原稿.來函附上個人單位、職稱、通信地址、聯繫方式.

3.預付發表定金,具體金額可協商.(注:沒有最終通過審稿,定金會及時退還).

4.雜誌社編輯部論文審稿通過後,責任編輯會與作者聯繫並告知具體出刊時間.

5.在收到書面用稿通知書或電話向編輯部查稿後交付與我部原定的全部發表費用.

相關

舉行創刊50周年慶典
12月10日,《吉林大學學報》創刊50周年慶典在前衛南區東榮大廈報告廳舉行。
慶祝大會由《吉林大學學報》直屬黨支部書記孫趙華主持。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胡憲武,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勇兵,全國高校和省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的領導,美國工程信息中心和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中國區負責人以及40多位兄弟院校的代表出席了慶典。
校領導周其鳳、宮志忠韓曉峰、裘式綸,中國科學院院士宋玉泉教授、林學鈺教授,原校長、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原主編伍卓群教授,書記助理蔡莉、校長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振武、研究生院副院長鬍平以及校部機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慶典。
學校決定將每年的12月10日作為《吉林大學學報》的刊慶日,原各版本的創刊日作為《吉林大學學報》的紀念日。本次慶典,是學報整合更名後迎來的第一個慶典,也是50周年大慶。
1955年創辦的《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創刊時為《東北人民大學自然科學學報》),今年正值50周年。該刊現任主編——副校長裘式綸在講話中回顧了創刊5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績以及王湘浩院士等一批又一批蜚聲國內外的著名科學家和幾代學人對學報的鼎力支持和重要貢獻;歷屆主編、編委會、編輯部為提高學報的學術質量、擴大學報的影響所作的艱辛努力和無私奉獻。
《吉林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李桃在工作報告中對合校後的《吉林大學學報》5個版本做了全面介紹。5個版本均為雙月刊、吉林省一級期刊,其中,理學版和工學版為吉林省十佳期刊,理學版入選為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信息科學版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其它4個版本均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5個版本的影響因子在同學科期刊中均位居前列,醫學版的總被引頻次始終位於同學科期刊的前6位。收錄《吉林大學學報》的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和資料庫已達20多家,尤其是2004年末,工學版成為美國《工程索引》(EI)的核心刊源。標誌著《吉林大學學報》開始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吉林大學學報》總編輯王麗在慶典上宣讀了賀信、題詞、捐贈單位和同賀單位名單。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期刊處處長李建臣和教育部科技司綜合處處長張建華以及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向大會發來了賀信。
校黨委書記張文顯、校長周其鳳等14位著名科學家和知名人士為《吉林大學學報》50周年慶典題詞。慶典還收到《東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等12家兄弟院校、《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等29個校內有關單位的捐贈。
當天下午,在東榮大廈二樓多功能廳舉辦了“編輯論壇”。論壇由《吉林大學學報》總編輯王麗主持。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中國區總監劉煜博士做了題為“SCI的選刊標準及SCI對科技創新的推動”的講座;美國工程信息公司中國信息部主任呂萍女士做了題為“EI的入刊標準和對英文摘要的撰寫要求”的講座;《編輯學報》主編陳浩元編審做了題為“文後參考文獻的新著錄規則”的講座。省內外80多名編輯同仁參加了論壇。論壇內容新穎、詳實,受到一致好評。
50年來,學報在歷任校領導、主編、編委和廣大教師、科研工作者的關愛、支持下,在幾代嚴謹求實、任勞任怨、開拓進取的編輯同仁的執著耕耘中,取得了累累碩果,為傳播學術思想、促進學科建設、培養科技人才、推動學校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學報本身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內也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吉林大學學報》將繼續牢固樹立“出精品、創名刊”的辦刊理念,充分發揮新吉林大學重點學科多的刊源優勢,弘揚學術、追求卓越,為繁榮科技、推動生產力發展做出新貢獻!

農業與建築方面的學術論文期刊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建築經濟》
《建築學報》
《漁業科學進展》
《淡水漁業》
《中國家禽》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水利學報》
《華北農學報》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世界建築》
《中國熱帶農業》
《水力發電》
《中國建材》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
《農機化研究》
《昆蟲知識》
《水產科技情報》
《中國鐵路》
《吉林蔬菜》
《草原與草坪》
《中外建築》
《中國岩溶》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檔案與建設》
《故宮博物院院刊》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文物春秋》
《古代文明》
《水生生物學報》
《福建林學院學報》
《中國畜牧雜誌》
《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中國飼料》
《宇航學報》
《新建築》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河海大學常州分校學報》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經濟地理》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浙江林學院學報》
《世界林業研究》
《中國果樹》
《植物研究》
《中國蔬菜》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浙江大學學報》
《中國土壤與肥料》
《植物保護》
《雜交水稻》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中國棉花》
《北方園藝》
《林業實用技術》
《林業科技》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黑龍江畜牧獸醫》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
《合成橡膠工業》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中國水稻科學》
《人民長江》
《水文》
《武漢大學學報》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吉林農業》
《公路》
《果樹學報》
《果農之友》
《節水灌溉》
《北京水產》
《北方果樹》
《建築創作》
《現代農業科技》
《中國水產科學》
《灌溉排水學報》
《岩礦測試》
《農業工程學報》
《水土保持通報》
《中國水土保持》
《四川文物》
《土壤通報》
《文物天地》
《江蘇農業科學》
《景德鎮陶瓷》
《農業考古》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鐵道車輛》
《新疆農業科技》
《中國造船》
《泥沙研究》
《鐵道建築》
《工程地質學報》
《農業現代化研究》
《橋樑建設》
《建築科學》
《建築技術》
《大豆科學》
《礦山測量》
《建築師》
《岩土力學》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工業建築》
《建築裝飾藝術》
《廣西園藝》
《建築輯要》
《創意評論》
《美好住宅與庭園》
《安徽農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農藥》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
《化學建材》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吉林大學學報》
《四川大學學報》
《中南大學學報》
《長安大學學報》
《中華收藏報》
《收藏俱樂部》
《鐵道通信信號》
《藝術與收藏》
《山東大學學報》
《文物工作》
《台灣建築》
《南方文物》
《華東公路》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
《華房商學院》
《建築世界》
《西城追憶》
《中國錢幣》
《造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