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學報》

《中南大學學報》

《中南大學學報》是中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分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醫學版和英文版4種版本。其中,自然科學版曾多次榮獲國家期刊獎,並被《工程索引——Ei page one》、《化學文摘》等國際和國內主要文獻機構收錄;醫學版是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被美國醫學索引(IM. Medline)收錄;英文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要用於國際學術交流,被SCI、EI收錄。

基本信息

中南大學出版社綜述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主管單位為國家教育部

中南大學出版社(原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是承擔圖書音像出版和學術期刊出版的教育類學術性的專業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6月,2003年11月獲音像出著作權。主辦單位為中南大學(2000年由原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合併組建),主管單位為國家教育部。

基本信息

出版社現有職工85人。其中,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55人(含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者28人)。圖書出版共設編輯部、發行部、出版科、財務科、總編室、書店(教材科)和辦公室等7個部門;學術期刊出版共設《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編輯部、《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編輯部和《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等4個部門。

背景資料

建社以來,我社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尋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的最佳點,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出版之路。在有色金屬、醫學、鐵道、機械、電子、計算機、經濟管理、財會、廣告、新聞、藝術設計、外語、旅遊、文秘、寫作、口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等方面策劃、出版了深受讀者歡迎的高校教材和系列叢書。特別是充分依託本校的學科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以學術為本,注重特色出版和品牌建設,力爭在有色金屬、醫學和鐵道等三個特色圖書板塊的開發和建設中,形成優勢出版資源與核心出版能力的有效融合。目前已出版有色金屬學術著作和教材近500種,醫學和鐵道學術著作和教材80多種。已有7種圖書獲得國家級圖書獎,獲獎數量在各出版社中名列前茅;此外,還有近90種圖書獲省部級圖書獎。

出版信息

學術期刊出版方面,《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會刊(英文版)》、《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南大學學報(英文版)》、《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誌》等分別為國內外著名和知名的品牌學術期刊,其影響因子在同類期刊中名列前茅,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Compendex)、《化學文摘》(CA)、美國醫學文獻分析與在線上檢索系統(MEDLINE)及其《醫學索引》(IM)收錄,榮獲了國家期刊獎、中國期刊方陣雙高期刊、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等多種榮譽稱號。

發展的方向與定位

出版社發展的方向與定位是:堅持出版宗旨,即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不動搖,保持學術出版和專業出版的特點,依託學校的學科優勢與特色,大力推進高等教育教材的全面開發,著力強化特色圖書(有色金屬、醫學及鐵道圖書)的出版,努力辦好高水平學術期刊,品牌立社,做優做強。

醫學版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原《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為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學主辦的國家級醫藥衛生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58年,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及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多次被國家和省部級新聞和出版部門評為優秀科技期刊;在教育部2004年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A類期刊)評比中榮獲二等獎;並已進人美國醫學索引(IM,MEDLINE),荷蘭醫學文摘(EM),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並被中國科學引文索引(核心庫)等所有國內知名檢索系統收錄。本刊宗旨為反映以本校為主的科研、醫療、教學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報導國內外醫學新動態,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推動科技進步。

自然科學版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中南大學主辦的一種以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為主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地質採礦、礦物工程、有色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自動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套用數理化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可供有關高等院校師生研究院研究人員、廠礦企業及地質隊工程技術人員在教學、科研和生產工作中參考。

社會科學版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全國重點大學--中南大學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理論類雙月刊,本刊旨在貫徹“雙百”方針,為提高本校教學和科研水平服務,為繁榮社會主義學術服務,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服務。

英文版

《中南大學學報(英文版)》《Journal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即《中南大學學報(英文版)》ISSN1005-9784,CN43-1231/TD)是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學主辦的以材料、選礦、冶金、化學化工、機電、信息、地質、採礦、土木等專業學科為主的科技期,1994年創刊,雙月刊。自2007年第1期起與世界著名德國科技出版集團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聯合出版。本刊已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EICompendex》(即EI核心版);《化學文摘》;《金屬文摘》;《鋁工業文摘》等知名檢索刊物收錄。

投稿指南

《中南大學學報(英文版)》投稿指南

事項

1.1本刊主要登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祖國醫學、預防醫學各學科的科研論著(高質量的優秀論著可以英文發表)、研究快報、實驗研究、臨床研究、文獻綜述、醫學寫作、罕見或少見病例報告等。
1.2本刊現已採用網上稿件采編系統,作者需登入xbyx.xysm.net我刊網站進行投稿。首次投稿需先註冊,然後按提示步驟投送稿件。本刊實行雙盲審稿制,投稿時請將作者信息(作者姓名和單位、第一作者簡介、通訊作者、通訊地址、電話、Email及基金項目等)列入文稿第一頁中,正文中不得出現以上信息。網上投稿後,請郵寄1份紙質稿(題名頁與正文頁均需用A4紙4號字隔行列印)、單位介紹信(註明材料真實可靠,無一稿多投和無科研機密資料泄密)、《著作權轉讓契約書》及80元稿件處理費。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本刊將不予受理。
1.3編輯部收到稿件後,3個月內通知作者是否錄用。若超過3個月尚未收到通知,可向編輯部查詢或撤稿另投他刊。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複發表的聲明,並在兩年內拒絕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來稿。
1.4來稿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如不同意本刊對文稿進行刪改請事先聲明。修改稿逾1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而事先未申明原因者,視作自動撤稿。
1.5著作權讓與條款
1.5.1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經本刊刊登後,其著作財產權即讓與給本刊,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權,並保有本著作未來自行集結、教學等個人使用之權利。
1.5.2作者於交付稿件時,除相關檔案外,另需繳交《著作權轉讓讓契約書》正本,列名作者均需簽名。作者可來編輯部索取或登錄本刊網站下載《著作權轉讓讓契約書》。
1.6本刊被國內外多家權威資料庫和文摘雜誌列為固定收錄刊源,或摘要轉載,或全文上網,或全文進入光碟版雜誌,作者來稿時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同意納入這些信息服務系統,以提供信息服務,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
1.7採用的稿件將酌收版面費。文稿刊出後,酌付稿酬(含其他出版物轉摘的稿酬),贈送當期學報2冊及其後1年內出版的學報各1冊。
1.8本刊通信地址及聯繫方式:湖南省長沙市湘雅路110號《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編輯部,郵政編碼:410078。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撰 稿

2.1文字和術語文稿力求主題明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煉緊湊。論著和綜述篇幅一般在3000~5000字,不超過6000字;醫學寫作不超過3000字,個案報告不超過1500字。名詞術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為準,藥名以國家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公布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新譯名詞應附外文。公認通用縮略語可直接套用,如DNA,HBsAg,ATP,NO,CO2,IgG,PCR,ECG等。

2.2文題應鮮明而有特色,能準確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用副標題。勿用阿拉伯數字開頭,勿用“……的研究”,“……的觀察”等。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縮寫字元和代號等。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2.3作者和單位作者姓名寫在題名下,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上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作者單位需寫全稱,並註明城市和郵政編碼。如作者單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標註序號,單位全稱前標上相同序號。漢語拼音署名姓前(全大寫)名後(首字母大寫),雙名間加連字線。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漢族略),籍貫,職稱,主要從事哪方面的研究等。用星號(*)標註通訊作者,並提供其E-mail。

2.4摘要個案報告無需附摘要,其餘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應一致,以300字為宜,應為報導性、能獨立成文。非公知縮略詞首次出現時應寫出其全稱。結構式和非結構式均可。結構式摘要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4個部分。

2.5關鍵字所有文稿均需標引關鍵字。關鍵字標引應從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詞表中選用規範詞。中醫藥參照《中國中醫藥主題詞表》選用。未被收錄的詞如確有必要也可作為關鍵字標註。關鍵字間用分號“;”分隔。關鍵字數目一般為3~8個。

2.6中圖分類號應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標註。可選1~3個,主分類號排前,其間用分號“;”分隔。

2.7研究設計當研究對象為人時,作者應說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體試驗倫理學標準,並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受試者在受試前是否知情同意,獲口頭同意還是書面同意?調查設計應交代是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屬於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或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代屬於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等。應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2.8正文層次結構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二至三級,不超過四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2.9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250字。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複。

2.10材料與方法分級標題為一級。應翔實、具體,使他人有重複驗證的可能性。動物應說明品種、雌雄、年齡、體質量等;患者應說明性別、年齡、診斷及其標準等;關鍵性的試劑、藥品和測試儀器,應說明品種、規格、型號和來源。中藥處方必須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獻,如有創新或改進,則應具體描述。此外還應具體交代實驗設計(包括統計學設計)的方法。

2.11結果分級標題為一級,應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可用文字、圖或表表達,但三者不應重複。所有數據需經統計學處理,具體寫出描述性統計量、檢驗性統計量和P值。不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討論,僅強調或概述重要的觀察結果。

2.11.1圖和表應少而精,應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不閱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和表不要重複同一數據。圖和表均隨文行。圖像應清晰,照片應反差好,組織形態學圖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將中英文圖序、圖題和圖注置於圖下方。組織照片應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的電子版要求:每單張圖的解析度≥300,圖(包括標目)的寬度≥8cm(單欄)或17cm(雙欄),高度≥5cm。表應採用三線表(不用端線、縱線和斜線,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序和表題居中置於表上方。

2.11.2計量單位文稿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全面貫徹國家標準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的規定,正確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與符號。凡有單位符號者應使用符號,如“天”寫為“d”,“小時”寫為“h”,“分”寫為“min”,“秒”寫為“s”等;國際單位制中單位名稱來源於科學家姓氏時,其第一個字母應大寫,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字母;選用合適的詞頭使量的數值處於0.1~1000之間,分子分母不應同時用詞頭,如5μg/mL應改為5mg/L。

2.11.3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如下:樣本大小用“n”;標本的算術平均數用x表示(中位數仍用M);標準差用s;標準誤用x±s;t檢驗和F檢驗分別用英文小寫“t”和英文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相關係數用r;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鈕);機率用英文大寫P。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2.11.4數字凡使用阿拉伯數字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及時刻等。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簡寫為“99年”。迄數的表示,如:三萬到五萬應寫成“3萬~5萬”;不能寫成“3~5萬”;50%~80%不能寫成50~80%;3×105~5×105,不能寫成3~5×105。偏差範圍:如(25±1)℃也可寫成25℃±1℃,但不能寫成25±1℃。表示物體(如腫塊、皮瓣)的體積、面積,如:長10cm,寬5cm,高3cm,應寫成10cm×5cm×3cm,不應寫成10×5×3cm或10×5×3cm3。數值的修約不能採用“四捨五入”法則,應為“4舍6入5看後”,5後有數進上去,5後為零看左數,左數奇進偶捨棄。

2.12討論分級標題為一級。討論內容應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必須緊扣研究目的,圍繞結果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質、意義,並與前人有關的結果進行比較論證,作出恰如其分、有資料依據的客觀結論。

2.13致謝是對本課題有一定貢獻如對文稿作過修改、提供樣品、協助實驗、幫助製圖、制表、統計及提供課題資金資助等相關的人或機構表示感謝。要求文字簡練,評價恰當,用語準確。致謝置於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

2.14參考文獻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依次編序。編號標準在文獻作者姓名之後或引文內容之後。參考文獻引用要充分,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5年內為宜)主要文獻,勿引未公開發表及二次文獻。正在印刷或即將付印的文章引用時,應在刊名後註明“(印刷中)”或“(inpress)”,一旦發表應及時補齊“年,卷(期):起-止頁碼”。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應齊全,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則列前3名,其後加“等”或“etal.”;每條參考文獻文題後加文獻類型標識:雜誌[J],專著[M],學位論文[D],論文集[C],報紙文章[N],標準[S],報告[R],專利[P]。對於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採用字元“A”,其他文獻採用“Z”。

2.14.1期刊作者.篇(題)名.刊名,年,卷(期):起頁-止頁。例:

[1]馬燕琳,李琦,潘乾,等.運用單細胞聚合酶鏈式反應進行植入前診斷的性別鑑定[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2,27(6):487-190.
[2]ShaSH,ZajicG,EpsteinCJ,etal.Overexpressionofcopper/zinc-superoxidedismutase
protectsfromkanamycin-inducedhearingloss[J].AudiolNeurootol,2001,6(3):117-123.

2.14.2專著作者.書名[M].卷次.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頁-止頁.或:作者.文題[A].作者.書名[M].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頁-止頁.例:

[1]蔣德昭.血型與輸血原則[A].姚泰.生理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68-74.
[2]JacksonRP.Jacksonsacralfixationandcontouredspinalcorrectiontechnique[M].MarguliesJY,ed.Lum-bosaralandspinopelvicfixation.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Publishers,1996.367-379.

投稿須知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投稿須知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中南大學主辦的以採礦、選礦、冶金、化學化工、材料、機械、自動控制、計算機、地質、土木等專業學科為主的科技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一貫突出學科專業特色,堅持學術質量與編校質量並重的原則,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績和榮譽,其影響和聲譽與日俱增。如:先後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國家期刊方陣雙高期刊、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等;被《工程索引》(EiCompendex)等國際著名檢索刊物收錄;本刊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在全國高校學報中名列前茅。熱忱歡迎廣大專家、學者投稿。現將有關注意事項說明如下。

1.本刊現入編“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龍源期刊網”、“華藝資料庫”等,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不再另行發放,作者如不同意將文章入編,投稿時敬請說明。

2.來稿內容新穎,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文字精煉,無保密內容。投稿時採用遠程投稿系統提交Word文檔。來稿經初審後,根據初審意見修改,並按編輯部要求提交word文檔(必須註明稿號)以便送專家評審,同時寄送論文列印稿1份供編輯部存檔。來稿若在3個月內未收到處理結果,可改投它刊(須告知本刊編輯部)。

3.論文內容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通信作者、文摘、關鍵字、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與中文相應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文摘、關鍵字和參考文獻)。

4.在論文首頁地腳處標註通信作者及及基金項目。通信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聯繫電話、E-mail地址等。基金項目資助論文,請務必在論文首頁腳處標註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論文篇幅(含正文、圖、表、參考文獻和摘要):一般不超過10000字。
文稿版式:參照樣文執行,樣文可在本刊網站上查詢。
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
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順序排列,姓名之間以“,”分隔。
作者工作單位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簡稱,後加省名、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

5.中文摘要達300~350個字,內容包括方法、結果、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英文摘要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於150個實詞,符號和縮略語應加以說明)。還應包括論文題名、作者姓名、單位、城市名及關鍵字的英文。

6.關鍵字應有3~8個。詞與詞之間用“;”分隔。英文關鍵字:其內容、數量和順序,均與中文關鍵字一一對應;符號和縮略語應予說明。

7.中圖分類號應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查找。

8.英文文題除第一字母及專有名詞應大寫以外,一律小寫,第一個詞不用冠詞。

9.作者姓名:順序排列與中文相同;姓名之間以“,”分隔。中國作者姓名應按漢語拼音寫法:分姓、名兩部分;姓在前,名在後,均不縮寫;兩者之間,以空格分開;姓的全部字母大寫,名的第一字母大寫,其餘小寫。

10.作者單位的英文應寫正式全稱,不用縮寫。城市名和郵政編碼後加國名。

11.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應格嚴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93量與單位》,正確使用量的符號與量單位的符號;正確使用字元的正體和斜體;量的符號(如:x,y,z)、一般函式等用斜體。矢量(向量)、矩陣、張量的符號用黑斜體。

12.SI詞和量單位應該用正體,量數值與量單位之間空1/4漢字的間隔。
數字一律用正體表示。

13.引言不寫編號和標題。

14.圖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號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順序,全文統一用阿拉伯數字按順序連續編碼。例:圖1、表2、文獻[3]、式(4)、定理5等。

15.插圖的數量:一般不超過10幅。插圖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後見圖。
插圖要有圖號和簡明扼要的圖題。分圖要有分圖號和簡明扼要的分圖題。圖題要有自明性,不空泛。
直角坐標的函式圖只畫坐標,不畫其他框線;坐標刻度方向朝圖內。坐標刻度要等間距,分度值宜為整數。
照片或灰度圖:應主題鮮明,反差適當,邊界規整,註明方向。圖片需指明放大或縮小的比例時,應當在圖上以標尺表示,而不應使用“倍數”或“分數”。

16.表格(指量表)應採用三線表。“三線”指表頭頂線、表頭底線、數據表底線。
表格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後見表。表格要有表格序號和簡明扼要的表題。表題要有自明性,不空泛。

17.參考文獻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過的、新的、重要的、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數量不應少於15條。採用順序編碼制標註。為便於國際檢索,要求將非英文的參考文獻譯成英文(即中文文獻還需附對應的英文文獻)。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後”。國外作者姓名的名字部分應縮寫,縮寫後不加縮寫點。

中國作者姓名應按漢語拼音寫法,姓的字母全部大寫,名的第一字母大寫,其餘小寫。

幾種主要參考文獻的格式(其中空格、標點符號照寫)舉例如下。
連續出版物:[標引序號]作者.文題[J].刊名,年,卷(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專著:[標引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譯著:[標引序號]作者.書名[M].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論文集:[標引序號]作者.文題[C]//編者.文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終止頁碼.
學位論文:[標引序號]作者.文題[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寫出二級單位),年份: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專利:[標引序號]作者.專利名:國名,專利號[P].發布日期.
技術標準:[標引序號]技術標準號.技術標準名稱[S].
技術報告:[標引序號]作者.報告名[R].所在城市:單位,年.
報紙文章:[標引序號]作者.文題[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線上文獻(電子公告):[標引序號]作者.文題[EB/OL].[引用日期].http://….

農業與建築方面的學術論文期刊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當然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 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建築經濟》
《建築學報》
《漁業科學進展》
《淡水漁業》
《中國家禽》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水利學報》
《華北農學報》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世界建築》
《中國熱帶農業》
《水力發電》
《中國建材》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
《農機化研究》
《昆蟲知識》
《水產科技情報》
《中國鐵路》
《吉林蔬菜》
《草原與草坪》
《中外建築》
《中國岩溶》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檔案與建設》
《故宮博物院院刊》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文物春秋》
《古代文明》
《水生生物學報》
《福建林學院學報》
《中國畜牧雜誌》
《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
《中國飼料》
《宇航學報》
《新建築》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河海大學常州分校學報》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經濟地理》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浙江林學院學報》
《世界林業研究》
《中國果樹》
《植物研究》
《中國蔬菜》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浙江大學學報》
《中國土壤與肥料》
《植物保護》
《雜交水稻》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中國棉花》
《北方園藝》
《林業實用技術》
《林業科技》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黑龍江畜牧獸醫》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
《合成橡膠工業》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中國水稻科學》
《人民長江》
《水文》
《武漢大學學報》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吉林農業》
《公路》
《果樹學報》
《果農之友》
《節水灌溉》
《北京水產》
《北方果樹》
《建築創作》
《現代農業科技》
《中國水產科學》
《灌溉排水學報》
《岩礦測試》
《農業工程學報》
《水土保持通報》
《中國水土保持》
《四川文物》
《土壤通報》
《文物天地》
《江蘇農業科學》
《景德鎮陶瓷》
《農業考古》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鐵道車輛》
《新疆農業科技》
《中國造船》
《泥沙研究》
《鐵道建築》
《工程地質學報》
《農業現代化研究》
《橋樑建設》
《建築科學》
《建築技術》
《大豆科學》
《礦山測量》
《建築師》
《岩土力學》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工業建築》
《建築裝飾藝術》
《廣西園藝》
《建築輯要》
《創意評論》
《美好住宅與庭園》
《安徽農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農藥》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
《化學建材》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吉林大學學報》
《四川大學學報》
《中南大學學報》
《長安大學學報》
《中華收藏報》
《收藏俱樂部》
《鐵道通信信號》
《藝術與收藏》
《山東大學學報》
《文物工作》
《台灣建築》
《南方文物》
《華東公路》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
《華房商學院》
《建築世界》
《西城追憶》
《中國錢幣》
《造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