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校勘評點本》

《史記校勘評點本》

《史記校勘評點本》是吉林文史出版社2077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原作者司馬遷,由李柄海編著整理。《史記》是司馬遷所著的傳記體史書,早已為我國讀者所熟悉。本書由李炳海教授詳細系統地對《史記》進行了校勘評點,增加了直觀性與可讀性,值得讀者一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史記校勘評點本》史記校勘評點本

《史記》是一部史學巨著。司馬遷沒有停留於對於事件本身的陳述,而是追根溯源,努力揭示出隱藏在深層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尤其重視對原始動因的挖掘。那么,司馬遷在探索揭示歷史發展、人物命運的因果律時,哪些地方表現出敏銳的目光和正確的判斷力,又有哪些地方走入岐途的誤區,是我們在閱讀作品時應該關注的焦點。歷史發展、人物命運所體現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係,也是《史記》經常遇到的問題。既然如此,我們在閱讀《史記》時就應該思索:司馬遷怎樣通過偶然性表現必然性?他從歷史必然性方面所做的解說有哪些是合理的?他又對哪些歷史偶然性流露出困惑和懷疑。

《史記》不僅是一部史學巨著,同時又是一部文學名著,對它的解讀要有歷史眼光,同時又要有審美觀照。《史記》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態,都有自己的鮮明的個性。不但不同類型的人物迥然有別,就是同一類型的人物,也很少有雷同的地方。那么,司馬遷怎樣塑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他的著眼站點放在什麼地方?是我們應當著重思考的。《史記》中的人物有各自的風貌、性格,同時,在他們峰上還有許多帶有普遍性的東西。人物的共性體現在哪些方面,也是我們值得思索的問題。《史記》帶有濃郁的悲劇氣氛,出現許多悲劇角色。對於這些悲劇角色,閱讀過程中不妨分門別類地加以分析;有的是命運悲劇,相對於社會發展而言或是超前、或是滯後;有的是性格悲劇,或近乎完美無瑕、或是有明顯的缺失。《史記》還的強烈的傳奇色彩。司馬遷喜歡獵奇,他寫入書中的故事哪些帶有神秘性,哪些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他的行文疏盪多變,忽起忽勤務員,給人撲朔迷離之感。

目錄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
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
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
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史記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
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
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記卷十九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史記卷二十一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記卷二十二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記卷二十三禮書第一
史記卷二十四樂書第二
史記卷二十五律書第三
史記卷二十六曆書第四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第五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
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第七
史記卷三十平準書第八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史記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
史記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二
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記卷叫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記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

精彩書摘

行從直道至鹹陽,發喪。
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白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獨,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日:“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上匠藏者,尤復出者。樹單木以象山。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趙高為郎中令,任用事。二世下沼,增始皇寢廟犧牲及山川百祀之禮,令群臣議尊始皇廟。群臣皆頓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雖萬世世不軼毀。今始皇為極廟,四海之內皆獻貢職,增犧牲,禮鹹備,毋以加。先王廟或在西雍,或在鹹陽。天子儀當獨奉酌祠始皇廟。自襄公已下軼毀。所置凡七廟。群臣以禮進祠,以尊始皇廟為帝者祖廟。皇帝復自稱‘朕’。”
二世與趙高謀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強,威服海內。今晏然不巡行,即見弱,毋以臣畜天下。”春,二世東行郡縣,李斯從。到碣石,並海,南至會稽,而盡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從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遂至遼東而還。
於是二世乃遵用趙高,申法令。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強,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奈何?”高曰:“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願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明主收舉余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二世使使令將閶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將閭曰:“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願聞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將間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無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宗室振恐。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四月,二世還至鹹陽,曰:“先帝為鹹陽朝廷小,故營阿房宮。為室堂來就,會上崩,罷其作者,復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復作阿房宮。外撫四夷,如始皇計。盡征其材士五萬人為屯衛鹹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當食者多.度不足,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稿,皆令自齎糧食,鹹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谷。用法益刻深。
七月,戍卒陳勝等反故荊地,為“張楚”。勝自立為楚王,居陳,遣諸將徇地。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為侯王,合從西鄉,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謁者使東方來,以反者聞二世。二世怒.下吏。後使者至。上問。對曰:“群盜,郡守尉方逐捕,今盡得。不足憂。”上悅。
武臣自立為趙王,魏咎為魏王,田儋為齊王。沛公起沛。項粱舉兵會稽郡。
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四至戲,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日:“奈何?’少府章邯曰:“盜巳至,眾強,今發近縣不及矣。郾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於巨鹿。
趙高說二世曰:“先帝臨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為非進邪說。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奈何與公卿廷決事?事即有誤,示群臣短也。天子稱朕,固不聞聲。”於是二世常居禁中,與高決諸事。其後公卿希礙朝見。盜賊益多,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將軍馮劫進諫日:“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戌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戌轉。”二世日:“吾聞之韓子日:‘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剪,飯土牆,啜土形,雖監門之養,不觳於此。禹鑿龍門,通大夏,決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築南,脛毋毛,臣虜之勞不烈於此矣。’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童極欲,主重明法,下不敢為非,以制御海內矣。夫虞、夏之主,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掏百姓,尚何於法?朕尊萬乘,毋其實,吾欲造千乘之駕,萬乘之屬,充吾號名。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境,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壹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毋以撮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賣他。去疾,劫日:“將相不辱。”自殺。斯卒囚,就五刑。
三年,章邯等將其卒圍巨鹿,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巨鹿。冬,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夏,章邯等戰數卻,二世使人讓邯。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趙高弗見,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見邯日:“趙高用事於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項羽急擊秦軍,虜王離,邯等遂以兵降諸侯。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日:“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高前數言“關東盜毋能為也”,及項羽虜秦將王離等巨鹿下面前,章邯等軍數卻,上書請益助,燕、趙、齊、楚、韓、魏皆立為王,自關以東,大氐盡畔秦吏應諸侯,諸侯鹹率其眾西鄉。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問占夢。卜日:“涇水為祟。”二世乃齋於望夷宮,欲祠涇,沉四白馬。使使責讓高以盜賊事。高懼,乃陰與其婿鹹陽令閻樂、其弟趙成謀日:“上不聽諫。今事急,欲歸禍於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使郎中令為內應,詐為有大賊,令樂召吏發卒追,劫樂母置高舍。遣樂將吏卒乾餘人至望夷宮殿門,縛衛令僕射,日:“賊人此,何不止?”衛令日:“周廬設卒甚謹,安得賊敢人宮?”樂遂斬衛令,直將吏人,行射,郎宦者大驚,或走或格,格者輒死,死者數十人。郎中令與樂俱人,射上惺坐幃。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擾不鬥。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人內,謂日:“公何不早告我?乃至於此!”宦者日:“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早言,皆已誅,安得至今?”閻樂前即二世數日:“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力計。”二世曰:“丞相可得見否?”樂日:“不可。”二世曰:“吾願得一郡為王。”弗許.又曰:“願為萬戶侯。”弗許。曰:“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閻樂曰:“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  

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日:“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嬰齋,當廟冕,受王璽。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日:“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官,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鹹陽。
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人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沛公遂入鹹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
居月余,諸侯兵至,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鹹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滅秦之後,各分其地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號日三秦。項羽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諸侯,秦竟滅矣。後五年,天下定於漢。
太史公日:秦之先伯翳,嘗有勛於唐虞之際,受上賜姓。及殷夏之間微散。至周之衰,秦興,邑於西垂。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曰:
秦併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目,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鋤檯白梃,望屋麵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艱。於是山東大擾,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軍之眾要巾於外,以謀其』:。群臣之不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寤。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
……

值得一看的好書(八)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萬一你活到100歲》
《韓國旅行》
《香出舒適心情》
《畢業生幸福就像狗尾巴》
《寬心:星雲大師的人生幸福課》
《心中的勿洛》
《明月為君侶:蔣光慈的情感歷程》
《國家游泳中心施工》
《資訊時代的傳播》
《油藏地質學》
《投入產出技術》
《超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機理、模式與套用》
《從實踐到文本:中國小教師科研寫作方法導論》
《世紀清華之四》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宗教問題著作選編及講解》
《社會學與中國研究》
《多元視野中的中國現當文學研究》
《科目三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
《飛秒雷射技術》
《中國近代翻譯家研究》
《唯識札記》
《梵音花雨》
《移植與嬗變》
《做學生需要的心理教師》
《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中國新銳作家方陣•當代青少年小小說讀本》
《統計指數理論》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康德黑格爾哲學在中國》
《瀏陽河行銷密碼:解讀瀏陽河酒業12年行銷的生命脈絡》
《交電實用手冊》
《美國有場內戰》
《鈦及難熔金屬真空熔煉》
《鋁用炭素生產技術》
《銅及銅合金粉末與製品》
《中國農具通史》
《高中歷史教材基礎知識全解》
《深井礦山充填理論與管道輸送技術》
《新視角大學英語教程》
《閃速煉銅工藝與控制》
《鋁熱連軋原理與技術》
《廣西熱帶岩溶區林業可持續發展技術》
《被動源電磁測深自適應矢量有限元及雙模反演》
《東漢魏晉南北朝譯經語科的鑑別》
《定向鑽井技術》
《閩南佛學》
《口腔微生物》
《騎風馬的雪孩子》
《新貴古典》
《教師個人知識研究》
《失學之謎》
《古希臘羅馬及教父時期名著名言辭典》
《中國大鯢》
《滄海桑田陸橋村》
《未培養微生物》
《石油石化職業技能鑑定試題集》
《長絲工藝學》
《信息共享空間實現機制與策略研究》
《這個秋天沒有鄉愁》
《溫馨型家居裝修指南》
《泰戈爾抒情詩100首》
《普希金抒情詩100首》
《裴多菲抒情詩60首》
《馥,一夢三四年》
《上海淪陷時期《萬象》雜誌研究》
《韓少功研究資料》
《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較文化論集》
《所多瑪的羔羊:貝利亞爾書》
《再見了,恐龍小邁亞》
《舊金山浮世繪》
《符號的角逐》
《明清三國志演義文本演變與評點研究》
《第一次寒流》
《史記校勘評點本》
《眾神的大地:尼泊爾旅行筆記》
《風吹過秦嶺》
《秦嶺雲山水小品選》
《燕趙之旅:慷慨悲歌的熱土》
《昨日風景》
《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王昌齡》
《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的視閾》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大畫本》
《永遠的家園:土樓漫遊》
《花田半畝:一個美麗女孩的生命絕唱》
《紅樓半畝地》
《此情如水》
《好萊塢:歐洲電影人之夢》
《人之夢》
《世紀之夢:中國人對民主與科學的百年追求》
《經窗禪韻》
《作家創作心理猜測》
《女朋友計畫》
《清代文學研究》
《詛咒之石》
《穿越比較文學的世紀空間:新時期比較文學教學30年》
《魯迅作品全編:詩歌卷》
《影響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偉人》
《魔女與羅賓》
《曠世大儒:董仲舒》
《明末清初女詞人研究》
《外國100位傑出女性》
《外國100位科技精英》
《外國100位商業巨子》
《外國100位文學大師》
《外國100位藝術巨匠》
《落花香殘人獨立:唐宋詞里緩緩而吟的才子佳人》
《走在歷史的路上—顧頡剛自述》
《浣花紙里水墨詞:唐詩宋詞的細節之美》
《大宋遺民的亡朝歲月》
《明朝遺民的大清歲月》
《遜清遺老的民國歲月》
《神對與凝想:悠思西方藝術大師》
《美國總統的危險書》
《投資學:分析與行為》
《澀霓裳盛唐》
《象背全集》
《神秘的檔案》
《梅蘭芳和孟小冬》
《紫色的影子》
《丁丁上學記套裝》
《一封遺失的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