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百首》

《古詩三百首》

《古詩三百首(彩圖本注音版)(精裝)》彙編了近300首古詩,插圖古樸細緻.解釋生動易懂,是學齡前到國小低年級兒童認識唐詩、理解古典文學的好幫手。《古詩三百首(彩圖本注音版)(精裝)》還提供了VCD作為補充,孩子讀書讀累的時候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一看。《中華古詩三百首(兒童注音版)(附光碟1張)》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國的詩歌有著優良的傳統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學殿堂里絢麗奪目的瑰寶,幾千年來廣為流傳。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古詩三百首古詩三百首
漢魏六朝詩上承先秦,下啟唐代,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從漢詩、漢樂府民歌,有古詩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淵明、謝靈運、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等優秀樂府民歌,內容精彩紛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詩歌的全貌。古詩風格有質樸與瑰奇之別。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則精神相通,從而將對聲文辭采的追求與對自然情性的崇高統一起來,為唐人完成古今體分流,臻於“格高而律清”的藝術勝境,作好了準備。

內容簡介

《古詩三百首(彩圖本注音版)(精裝)》彙編了近300首古詩,插圖古樸細緻.解釋生動易懂,是學齡前到國小低年級兒童認識唐詩、理解古典文學的好幫手。《古詩三百首(彩圖本注音版)(精裝)》還提供了VCD作為補充,孩子讀書讀累的時候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一看。

作者簡介

曾立國,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後獲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山水專業碩士學位,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展,曾入選江蘇美協新人作品展並獲新人獎。

圖書目錄

關脽(節選)《詩經·周南》

木瓜《詩經·國風·衛風》

采葛《詩經·國風·王風》

伐檀(節選)《詩經·國風·魏風》

碩鼠(節選)《詩經·國風·魏風》

蒹葭(節選)《詩經·國風·秦風》

易水歌(戰國·荊軻)

垓下歌(秦·項羽)

大風歌(漢·劉邦)

北方有佳人(漢·李延年)

上邪(漢樂府)

江南(漢樂府)

長歌行(節選)(漢樂府)

行行重行行(節選)(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城中謠(漢樂府)

桓靈時童謠(漢樂府)

龜雖壽(節選)(漢·曹操)

短歌行(節選)(漢·曹操)

七步詩(魏·曹植)

思吳江歌(晉·張翰)

歸園田居(其三)(晉·陶淵明)

飲酒(晉·陶淵明)

登池上樓(節選)(南朝·宋·謝靈運)

贈范嘩(北朝·魏·陸凱)

梅花落(南朝·宋·鮑照)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節選)(南朝·齊·謝胱)

別詩(南朝·梁·范雲)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南朝·梁·陶弘景)

相送(南朝·梁·何遜)

山中雜詩(南朝·梁·吳均)

望隔牆花(南朝·梁·劉孝威)

蜀道難(南朝·梁·蕭綱)

重別周尚書(北朝·周·庾信)

長安九日詩(南朝·陳·江總)

送別詩(南朝民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人日思歸(隋·薛道衡)

詠鵝(唐·駱賓王)

風(唐·李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山中(唐·王勃)

渡漢江(唐·宋之問) 

 登幽州台歌(唐·陳子昂)

詠柳(唐·賀知章)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唐·賀知章)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涼州詞(唐·王之渙)

春曉(唐·孟浩然)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從軍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齡)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齡)

閨怨(唐·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鹿柴(唐·王維)

竹里館(唐·王維)

鳥鳴澗(唐·王維)

相思(唐·王維)

山中(唐·王維)

田園樂(唐·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古朗月行(節選)(唐·李白)

靜夜思(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

贈汪倫(唐·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送友人(唐·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唐·李白)

登金陵鳳凰台(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望天門山(唐·李白)

客中行(唐·李白)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黃鶴樓(唐·崔顥)

涼州詞(唐·王翰)

營州歌(唐·高適)

別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適)

塞上聽吹笛(唐·高適)

江南曲(唐·儲光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前出塞(唐·杜甫)

春望(唐·杜甫)

春夜喜雨(唐·杜甫)

贈花卿(唐·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絕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絕句四首(其三)(唐·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逢入京使(唐·岑參)

月夜(唐·劉方平)

楓橋夜泊(唐·張繼)

寒食(唐·韓翃)

征人怨(唐·柳中庸)

蘭溪棹歌(唐·戴叔倫)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塞下曲六首(其二)(唐·盧綸)

塞下曲六首(其三)(唐·盧綸)

夜上受降城聞笛(唐·李益)

遊子吟(唐·孟郊)

秋思(唐·張籍)

新嫁娘詞三首(其一)(唐·王建)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竹枝詞(唐·劉禹錫)

浪淘沙九首(其一)(唐·劉禹錫)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望洞庭(唐·劉禹錫)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憫農二首(其一)(唐·李紳)

憫農二首(其二)(唐·李紳)

江雪(唐·柳宗元)

菊花(唐·元稹)

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題詩後(唐·賈島)

題金陵渡(唐·張祜)

閨意獻張水部(唐·朱慶餘)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江南春(唐·杜牧)

泊秦淮(唐·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唐·杜牧)

山行(唐·杜牧)

秋夕(唐·杜牧)

清明(唐·杜牧)

商山早行(唐·溫庭筠)

樂遊原(唐·李商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官倉鼠(唐·曹鄴)

雪(唐·羅隱)

台城(唐·韋莊) 

題菊花(唐·黃巢)

傷田家(唐·聶夷中)

春怨(唐·金昌緒)

送人游吳(唐·杜荀鶴)

社日(唐·王駕)

寄夫(唐·陳玉蘭),

哥舒歌(唐·西鄙人)

賦新月(唐·繆氏子)

金縷衣(唐·無名氏)

述亡國詩(後蜀·花蕊夫人徐氏)

山園小梅(宋·林逋)

江上漁者(宋·范仲淹)

宿甘露僧舍(宋·曾公亮)

陶者(宋·梅堯臣)

田家(宋·梅堯臣)

畫眉鳥(宋·歐陽修)

淮中晚泊犢頭(宋·蘇舜欽)

鄉思(宋·李覯)

蠶婦(宋·張俞)

西樓(宋·曾鞏)

居洛初夏作(宋·司馬光)

梅花(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元日(宋·王安石)

雨後池上(宋·劉放)

送春(宋·王令)

村居(宋·張舜民)

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

題西林壁(宋·蘇軾)

惠崇春江曉景(宋·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禾熟(宋·孔平仲)

牧童(宋·黃庭堅)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宋·黃庭堅)

春日(宋·秦觀)

早發(宋·宗澤)

絕句(宋·陳師道)

春日(宋·晁沖之)

明皇打毽圖(宋·晁說之)

病牛(宋·李綱)

絕句(宋·吳濤)

烏江(宋·李清照)

三衢道中(宋·曾幾)

牡丹(宋·陳與義)

池州翠微亭(宋·岳飛)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宋·陸游)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節選)(宋·陸游)

示兒(宋·陸游)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小池(宋·楊萬里)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春日(宋·朱熹)

觀書有感(宋·朱熹)

絕句(宋·僧志南)

過垂虹(宋·姜夔)

新涼(宋·徐璣)

約客(宋·趙師秀)

鄉村四月(宋·翁卷)

悟道詩(宋·某尼)

淮村兵後(宋·戴復古)

暮春(宋·曹豳)

遊園不值(宋·葉紹翁)

野步(宋·周密)

聞笛(宋·嚴羽)

寒夜(宋·杜未)

題臨安邸(宋·林升)

雪梅(宋·盧梅坡)

過零丁洋(節選)(宋·文天祥)

揚子江(宋·文天祥)

畫菊(宋·鄭思肖)

答鍾弱翁(宋·佚名)

月子彎彎照九州(南宋民歌)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金·元好問)

到京師(元·楊載)

寒夜作(元·揭侯斯)

西湖竹枝詞(元·楊維楨)

鄭所南蘭(元·倪瓚)

上京即事(元·薩都剌)

墨梅(元·王冕)

遠山(元·張秦娥)

赤日炎炎似火燒(明·施耐庵)

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

圖書內容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黃鶴樓

唐·孟浩然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韓□:同題仙遊觀

仙台初見五城樓,風物淒淒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閒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皇甫冉:春思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天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盧綸:晚次鄂州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風占)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懷三首之三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上“穴”下“目”)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

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

及下〔圭阝〕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