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是一部由蘿拉·弗蘭斯,伊莎貝拉·羅塞里尼主演的劇情片,上映於1998年2月12日。

基本信息

片名:
  • 歲月留痕
  • 去日留痕
  • 失落的行李
  • Left Luggage
  • 主演:
  • 蘿拉·弗蘭斯Laura Fraser
  • 伊莎貝拉·羅塞里尼Isabella Rossellini
  • MarianneSägebrecht
  • 傑隆·雅格布Jeroen Krabbé
  • 片長: 100 分鐘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國荷蘭比利時英國
    年份: 1998年2月12日
    語言: 英語希伯來語意第緒語
    級別: Argentina:13Australia:PGBelgium:KTChile:14Germany:12Netherlands:12Spain:TSweden:7USA:Unrated
    《歲月留痕》
    電影海報
    影片簡介:
    二十歲的海雅生長在充滿傳統枷鎖的家庭,為了找學費上大學,幫一個傳統猶太家庭帶他們最小的兒子辛哈,但辛哈從不說一句話,經海雅循循善誘後,有一天他居然會學鴨子叫,但突出事件卻接二連三接踵而來......

    《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是諶耕先生編著的文學詩歌作品集。全書分為四輯,共收入詩詞755首。第一輯,厚土集。寫對祖國、家鄉山山水水的熱愛,共收入356首;第二輯,小草集,寫對生活、自然、世事的關注,共收入232首;第三輯,螢光集。寫對教育、教學的體悟和思考,共收入104首;第四輯,雜糅集,所寫內容駁雜,體裁以律詩和詞為主,共收入63首。該書集於2014年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目錄

    第一輯 厚土集
    第一章 訪山問水 
    第二章 壯麗山河
    第三章 美麗家園
    第四章 別有天地
    第二輯 小草集
    第一章 歲月留痕
    第二章 心靈物語
    第三章 世事傾心 
    第三輯 螢光集
    第一章 育為未來 
    第二章 教學相長 
    第三章 治取於智 
    第四輯 雜糅集
    第一章 人生點滴 
    第二章 風景如畫 
    第三章 生活萬象
    第四章 心中的歌 

    作品導讀

    縱橫水道如棋布
    周莊記游(四首) 
    (之一) 
    石橋岸柳霧輕蒙,細雨飄飄淡淡風。
    水上乘船觀市景,單橋過後並橋橫。
    (之二) 
    周莊水系澱山湖,水道如棋縱橫出。
    旖旎風光明靜月,仿佛小鎮水中浮。
    (之三) 
    江南秀色水潤出,除卻周莊天下無。
    曉月雙橋富詩意,春風吹送柳絲拂。
    (之四) 
    遊人接踵賞周莊,自古周莊多富商。
    沈氏明初堪巨賈,萬三蹄膀至今昌。
    (寫於1993.3)
    比肩接踵人如流
    上海記游(四首) 
    (之一) 
    南京路上客行徐,結伴同行購物娛。
    四海五洲天下客,熙熙攘攘樂黃浦。
    (之二) 
    黃浦江上燁光籠,電視高塔入夜空。
    兩岸燈光江上映,笛聲嗚咽馬達隆。
    (寫於1993.3) 
    (之三)
    驅車上海上南浦,眺望中國世博區。
    展館形奇樣多異,中國館瑋最不俗。
    (之四)
    中國館前紅牡丹,喜悅遊人羨驚妍。
    四月花期十月放,花開反季若天然。
    (寫於2010.10)

    作者簡介

    諶耕(筆名),原名,劉常吉,山東濰坊人,生於1948年9月,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已退休在家。喜歡讀書、寫作,愛好書法、篆刻。主要著述有《作文方法一本通》、《換種狀態學作文》等

    基本信息

    作    者: 諶  耕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徐  榮
    開    本: 880×1230mm1/32
    字    數: 35千字
    印    張: 9
    版    次: 2014年1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30.00元

    《歲月留痕》(何曉瑜著)

    作品簡介

       
    《歲月留痕》《歲月留痕》
    人生就是追求生命真諦的過程。而生命的意義原本在於體驗、體味、體悟。每一段心語,都是真情的表達;每一次感激,都是來自誠摯的心底。每一個醒來的早晨,新的出發又將開始……
        觸摸酒城發展的脈動,聆聽瀘州前行的足音。亦行亦思,探幽發微,含英咀華。報人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人,還應當是站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上,不斷構思新我、告別舊我的思索著。評論是報紙的旗幟和靈魂,它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與社會同頻共振。
        該書於2014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何曉瑜,籍貫上海,1986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在瀘州日報社從事采編工作28年,做過校隊、記者、編輯、責任編輯,編過新聞版和文藝副刊;1992年開始擔任部門負責人,先後在日報副刊部、總編室、新聞部和晚報編委辦等崗位履職。期間到鄉鎮鍛鍊一年,去阿壩日報社協助指導工作半年。2002年初擔任主任記者,2011年底晉升高級編輯。現為瀘州日報社黨組成員、副社長、副總編輯。
    追蹤新聞、追逐夢想的征程上,有40多件新聞、文藝作品和論文分別在瀘州市、四川省、中國地市報等獲獎。先後被評為瀘州市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瀘州市“十佳新聞工作者”、瀘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當選中共瀘州市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獲阿壩州“維護穩定優秀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並被評為四川省新聞戰線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四川省維護藏區穩定模範(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同年入選四川省宣傳文化系統首批“四個一批”人才。2011年被評為瀘州市第十批拔尖人才。

    基本信息

    作    者: 何曉瑜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徐  榮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850×1168mm1/32
    印    張: 12
    版    次: 2014年6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38.00元

    作品導讀

        新聞是時代風雲的記錄,是改革開放的見證,是生活沃土中開出的花朵。行走大地,用客觀地眼,觀察生活百態,記錄時代變遷;用熱忱的心,傳達民生民意,傳遞溫暖關懷。
    《歲月留痕》是作者何曉瑜在瀘州日報社工作28個年頭的工作歷程,以“採風景”(訊息通訊)、“感言集”(評論雜談)、“情懷吟”(散文筆記)、“思悟篇”(論文講義)來敘述著一位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生涯。本書的題材和體裁比較雜,新聞、散文、論文都有涉及。其中,新聞作品多為通訊,有少量的訊息,將採訪中的人和事,拾掇在一起,是行走的歌吟和採擷的芬芳;言論側重時政,關注發展和民生,多為配合中心工作的搖旗吶喊;散文和隨筆或因事有感而發,或因景描其一點,系生活的感悟和體驗;論文且行且思,為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和總結。該書還收錄了新聞寫作的規則和技巧、怎么做好報紙編輯工作的講義,是作者自己的真切感受和體會。

    《歲月留痕》(楊飈著)

    作品簡介

       
    《歲月留痕》《歲月留痕》
     《歲月留痕》是作者匯集了從2000年以來散寫的隨筆、雜感和遊記。本書共三輯:散文、雜文、遊記,按時間順序做排列。
         散文——那年夏天
                    偶像  明星  追星族
                    閒話手機
                    善待妻子
                    快樂童年
                    聲譽之重
                    歲月感懷
                    小兒當“官”
                    中年女人的魅力在哪裡
                    魚兒的警喻
                    八佬
                    懷念母親
                    解讀朋友
                    私家車
                    讀書之樂
                    吾家有兒初成長
                    三哥
                   “瓷婚”紀念
                    音樂與生活
                    別了2012
                    珍惜活著的時分
                    再讀三毛
                    祭奠初戀
                    榆溪河畔——養心苑
        雜文——差別
                    資源賣完再賣什麼
                    意外
                    厭倦虛假
                    燈下雜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辛苦賺錢為那般
                    難以逃脫的勢利
                    關於“彈劾”的冷思考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公民社會
                    關於死亡的思考
                    有感於汪洋的“破除恩賜觀”
                    韓劇的啟示
                    鳳姐的可愛之處
                    歲末雜談
                    反腐敗的根本在於制度建設
        遊記——感悟西藏
                    武夷山遊記
                    神奇的張家界
                    尋訪九寨
                    人生不過一厘米
                    寒山寺與張繼的《楓橋夜泊》
                    看世博
                    泰山遊記
                    域外見聞
                    初識俄羅斯
                    泰國行
                    馬來西亞遊記
                    歐洲散記
                    德國印象
                    奧地利——茵斯布魯克
                    水城威尼斯
                    七丘之城——羅馬
                    浪漫巴黎
                    美國印象之一——夏威夷
                    美國印象之二——洛杉磯
                    美國印象之三——拉斯維加斯
                    美國印象之四——黃石公園
                    美國印象之五——華盛頓
                    美國印象之六——紐約
                    美國印象之七——郊外農場
                    美國印象之八——綜述
        該書於2014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楊飈,1965年11月11日生於陝西府谷,1986年7月畢業於陝西省水利學校水電工程專業。同年走上工作崗位,大學學歷。先後從事過教師、企業新聞宣傳、《榆林電力報》編輯等職業。曾任榆林供電局新聞中心主任、宣傳科長、局機關行政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現任榆林電力設計院書記。曾兼任《榆林電力報》總編輯,《芳草文學》雜誌社特約編輯,《榆林日報》、《星星月刊》特約記者。愛好閱讀與寫作,主編有《中國電業管理與安全》叢書。
          

    基本信息

           作    者: 楊  飈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紅  玉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787×1092mm1/16
           印    張: 17
           版    次: 2014年9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68.00元
         

    作品導讀

                                                                         偶像  明星  追星族
        近日看電視,東南台上有一則關於香港藝人郭富誠來福建搞“個唱”演出的新聞。報到畫面上,眾多少男少女早早就來到機場外苦苦守候以一睹為幸、一見為榮——郭富誠終於走出機場了,蜂擁而至的攝像機、照相機、閃光燈伴著各種尖叫聲塞滿甬道,間唯有豆蔻女孩沖他大喊:郭富誠我愛你!那場面不知用一片沸騰還是一片混亂形容好!
    我曾經和朋友開玩笑說,喜歡追星的人,大多數好吃懶做、異想天開的年輕人。之所以追星,很大程度上是緣於羨慕那些姣好的容貌且張嘴唱首歌就幾萬幾十萬、笑一笑便能有百八十萬的廣告收入。如果不是羨慕明星的生活方式好平時的做派,現在的小年輕,眼睛裡放得下誰呀。
        據說那些明星的過去,也是普通人一個。張學友成名前是個機場賣票的,黎明是個推銷員,譚詠麟詩歌郵遞員,張惠妹曾是個打工妹,齊秦是曾被勞教三年的問題青年,有的甚至還曾是街頭混混、社會棄兒呢……
        看看時下中國大牌明星們的所作所為,從毛阿敏到劉曉慶,又是走穴又是偷稅,習以為常;孫楠大玩假唱把戲,根據在他參加了五次央視春節文藝聯歡晚會竟有四次假唱;再看丑角兒模樣的姜文、王志文不是罵編劇就是炒導演,儼然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妄自尊大;毛寧、張國榮因同性戀致禍且緋聞不斷;因飾演小燕子而一夜出名的趙薇竟然身著日本軍國主義國旗的旗袍在美國雜誌上擺顯,國人無不為之感到蒙羞、以之為醜;更別提董文華、楊鈺瑩那份恬不知恥了;網上最近又訊:央視“大牌”趙安、張俊以等爆出行賄、誹謗傳聞,以訴司法……至於動輒耍大腕脾氣甩個話筒,擺明星架子來遲走慢,引得如痴如狂的追星族嚎嘯、觀眾拂袖的傳聞就太不足為奇了。至於煽、騙、坑、蒙,搞三角、鬧緋聞、同性戀等少良無知的行徑,那些星呀、腕呀更是樂此不疲,屢涉不輟。
        通常人們對明星們那些缺德少教的行為都會說:娛樂界嘛,就這個樣子!可見這一類人的層次並不那么高!
        所以,年輕的追星者們,不如回去孝敬一下自己的父母吧,因為你們的偶像充其量和你們的父母一樣,以前都是普通勞動人民,現在也算勞動人民,都是靠工作去賺錢的。不同的是,你的父母賺的少些、辛苦些、純粹些,明星們賺得多些、容易些、花哨些,如此而已。
        我從不膜拜、追隨哪個明星,也從不關心明星們的感冒、咳嗽、飲食、起居等雞零狗碎,甚至很唾棄某些明星那少教不類的低俗做勢和卑賤無骨的下作為人。我也認真的看影視新品,聽音樂新作,但我只尊重那些有藝術創作的明星、或者說只尊重那些明星創造的藝術。那些有生活品味、有藝術分量的作品是靠長期的鋪墊和適時必須的機會才能破殼誕生。光顯絢爛的背後,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我不追星,也不崇拜誰,誰也不是我的偶像。我只崇拜努力奮鬥,依靠辛勤耕耘得到豐碩成果的人們,他們才是我學習的榜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