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

《半島都市報》

《半島都市報》,創刊於1999年8月9日,是由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城市日報。經過全體員工近十年的共同努力,報紙質量不斷提高,報社產業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山東半島地區信息量最大、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報紙。2008年報紙經營總收入6.5億元,主營收入5.5億元,相關產業經營收入1億元。2008年,報紙日均發行量為105萬份,最高108萬份。其中,征訂75萬份,零售30萬份;青島地區發行量為75萬份,外埠發行量30萬份。報紙日均4開72版。

基本信息

報刊簡介

(圖)《半島都市報》《半島都市報》

1999年8月9日,大眾報業集團主辦的《半島都市報》正式發行。它是山東省第一張都市類晨報,也是大眾報業集團適應報業市場發展需要,實施跨地區發展戰略之際應運而生的一張報紙。《半島都市報》作為大眾報業集團系列報刊之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經過四年的拚搏和發展,《半島都市報》獲得長足發展,已成為山東半島地區版數最多、發行量最大、覆蓋最密集的綜合日報,日發行量從創刊的幾萬份增加到目前的86萬份,一躍成為青島和山東半島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報社廣告收入在2002年1.5億元的基礎上,2003年達到3億元,是山東半島地區各類媒體中廣告收入最多的媒體。

(圖)《半島都市報》《半島都市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一位領導在考察青島報業市場後,曾感嘆的說:“中國報業中,《半島都市報》的發展進度絕對是第一流的。”前不久,新聞界一位資深人士評價說;“在長江以北發行量最大的都市類報紙非半島都市報莫屬。”這些在青島的報業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的。在《半島都市報》創刊兩周年之際,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有關領導到會祝賀說:“《半島都市報》創造了山東報業史上奇蹟。”

出版發行

(圖)《半島都市報》《半島都市報》

《半島都市報》擁有自己的60個發行站,5000多個報刊點,萬名售報員隊伍。發行網路遍及大街小巷,構建了這座城市的文化血管,是青島和山東最大的報紙銷售網。2002年10月,業內有名的北京慧聰國際諮詢有限公司媒體研究中心調查證明:雙面彩印的《半島都市報》版次之多創下山東省報界之最。在青島讀者市場、零售市場、廣告市場表現非常突出,讀者首選率、閱讀率、讀者占有率均占第一位。
《半島都市報》辦報原則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黨對新聞工作方針政策,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山東,宣傳青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市場開拓業績斐然,其在青島報業市場的主導地位已經確立。《半島都市報》已成為青島市千家萬戶中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員。

部門設定

《半島都市報》實行嶄新的管理機制。面向社會廣泛蒐集人才、大膽使用人才、建立健全獎優罰劣的考核機制,個人收入按考核業績分配,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不搞平均主義。《半島都市報》重視報業經營管理,逐步建立起以報紙為依託,以廣告、發行、印刷為主要產業,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報業經營實體,擁有固定資產近2億元。《半島都市報》編輯部下設總編室、政教新聞部、經濟新聞部、熱線新聞部、專刊部、經濟專刊部、體育部、證券部等,擁有一支業務精、素質高、能戰鬥的新聞采編隊伍,采編人員120多人,其中中級職稱以上者30多人。

辦報風格

(圖)《半島都市報》《半島都市報》

精彩源自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

《半島都市報》報紙發展的真正動力源於機制的創新。《半島都市報》之所以取得這樣可觀的成績,與報紙的新機制,新觀念分不開的。為了辦成廣大讀者喜愛的報紙,他們始終把讀者的需求和關注點作為開發自己新聞題目的依據。策劃出一系列貼近市民,被讀者叫好的新聞戰役

展示都市風采,品位現代生活!

《半島都市報》堅持服務性、知識性和可讀性的統一。貼近市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將報紙辦成一份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市民喜聞樂見的現代化都市報,是《半島都市報》旗幟鮮明的辦報特色。努力把握經濟生活脈搏,為市民的衣食住行提供諮詢和服務,則是報紙永恆的追求目標。

社會新聞、熱線新聞是其“拳頭產品”!

《半島都市報》報紙時刻堅持正確的輿論方向,高揚時代主鏇律,宣傳當地政府關於國計民生的重大舉措。同時,針對社會上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敢說真話,敢說實話,並富有藝術性的進行有效輿論監督。在平時報導中,他們始終把市民關注的生活小事,當作新聞大事來抓,長年開闢:“社會熱線”、“今日應知”、“氣象專版”等欄目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運行機制創新——機制創新是保障。

《半島都市報》走“按新聞規律辦報,按市場規律經營”的路子,在報社內部,是一種充滿了競爭的市場機制。到目前為止,已經建立起的體現按“績效取酬,公平競爭”原則的用人考核、分配機制,象股股鏈條,環環扣緊。在用人機制上,採用全員契約聘任制,公平競爭,擇優上崗,打破“鐵飯碗”和終身制,實施季度末尾淘汰制。在考核和分配機制上,按照工作業績量化指標考核,個人收入按工作業績分配,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不搞平均主義。

人才是辦報的寶貴財富,而報社領導班子則是取勝的關鍵。
《半島都市報》以總編輯畢華德為首的半島都市報領導一批人,首先是一批精於新聞策劃的人才班子。該報不僅有策劃機制,每天有策劃會,評報會。而且總編輯畢華德堅持每天帶領大家進行策劃。報社的領導班子,始終是以報業辛勤耕耘者的身份出現在辦報第一線。他們不僅輪流值夜班,還堅持去訪報攤,訪問市民,策劃新聞,沒有公休和節假日,有時還親自採訪撰稿,他們的行動,帶出了一支既能艱苦奮鬥又能謀善戰的辦報隊伍

榮獲榮譽

2003、2004連續兩年被國家六部委評為“中國十大誠信企業”並授予“中華誠信鼎”。2005年5月,在世界日報第58屆年會上,被列入世界日報第58強。2006年,榮獲“2006中國十大創新都市報”、“2006最具品牌傳播力強勢媒體”稱號。2007年,報社先後獲得“中國都市傳媒影響力狀元媒”、“2007年度中國最具品牌價值報紙媒體”、“200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創新傳媒”等榮譽稱號。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報第55強。
2011年4月13日,2011年全球廣告主大會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盛大舉行,獲得2011全球廣告主大會中國最具廣告影響力晚報都市報。

發展趨勢

(圖)《半島都市報》《半島都市報》

《半島都市報》形成了以為主業,廣告信息、印刷發行、旅遊餐飲、物流配送、地產開發等多種產業組成的經營實體,擁有半島都市報業廣告有限公司、半島都市報業發行有限公司、半島都市大酒店(投資近2億)、青島泉心礦泉水有限公司、嶗山綠茶公司等一系列子公司,並投資2.5億餘元引進世界名牌最新COLORMAN機(每小時15萬份)一台、羅蘭ROLAND70印刷機(每小時7萬份)二台,ROLAND60印刷機(每小時6萬份)一台及北人機和印度機各一台,已具備了同時印刷四開32版雙面彩印報紙80—100萬份的能力,建成了山東省最大的現代化印務中心。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青島的郊區平度開工建設了半島都市報社兩個工業園,占地面積達250餘畝,投資達1億餘元;位於青島市黃金地段建築面積達20000平方米的報社新辦公樓已於2003年5月開工建設;位於青島東部建築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半島新聞培訓中心將於年底完工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