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

《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

在《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一書中,何新先生以敏銳的眼光和精到的邏輯分析,準確地抓住了中美之間所發生的“匯率戰爭”的實質,並對有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後果作出了科學的預測,由此得出了許多發人深省並且是觸目驚心的結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

作者:何新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1
版次:1
頁數:316
字數:400000
印刷時間:2010-11-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06822640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西方有些人士長期以來一直鼓吹“中國威脅論”,中國真的對世界發展構成威脅了么!?
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通過“星球大戰”計畫完成了高科技發展和軍事創新能力的儲備;通過軍事入侵格瑞那達阿富汗戰爭、兩次海灣戰爭以及科索沃戰爭,一直向全世界施展軍事高壓;通過1985年美曰廣場協定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全面實施它的全球金融戰略,直至今天的中美貨幣衝突!
中美貨幣衝突實際上是一場最具當今世界特徵的“超限戰”!
這場金融戰爭可能會讓中國13億人為日用生活消費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不斷漲價、油料價格不斷上揚以及住房價格的居高不下持續買單,從而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將引領讀者接近這場貨幣戰爭的真實內幕,啟迪對生存和未來的思考。

作者簡介

何新1949年生。1980-1990年曾擔任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研究員。1991年專職調入全國政協,歷任第7屆、第8屆、第9屆、第11屆(本屆)委員。

寫作背景

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貌似眼花繚亂的金融政策,以緩解由此帶來的金融泡沫。鑒於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態勢,這種調整不僅對美國本土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波及到歐洲以及世界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美國利用美元作為國際“硬通貨”的特殊身份,強迫世界各國按照美國的意願調整匯率,不斷地將經濟危機轉嫁到世界其他國家。中國作為美元國債的最大持有國,被動地被美國強行拖入到這場新型的“貨幣戰爭”之中,損失巨大。

核心觀點

在《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一書中,何新先生以敏銳的眼光和精到的邏輯分析,準確地抓住了中美之間所發生的“匯率戰爭”的實質,並對有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後果作出了科學的預測,由此得出了許多發人深省並且是觸目驚心的結論。
何新先生指出中美貨幣戰爭的根本實質就是通過逼迫人民幣升值,最終把中國持有的美國巨額國債虛擬化,從而達到將美國經濟危機轉化給中國的目的。由於美元債務對人民幣自動減少,美國政府就可以通過對全世界增發巨額美元的國債來挽救美國經濟。由此所引起的國際通貨膨脹後果和美元對其他貨幣的貶值後果,將大大地減弱。
除此之外,通過逼迫人民幣升值,美國還可以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抑制中國產品出口;
促進中國國內通脹;
促使中國國內銀行即政府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共累積債務對美元自動升值。
通過上述的分析,何新先生進一步指出:
此次金融危機是百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美國施壓人民幣的根本目標是奪取對中國的貨幣控制權。
美國未來對華戰略統盤布局已經完成。
國家外儲關係國家安全生存命脈,並非單純商業問題。
人民幣匯率升值必然導致通貨膨脹。
世上最大的經濟蕭條開始了。

編輯推薦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美國已經完成對華戰略的通盤布局!
中美之間已經發生以貨幣為核心的最具當今世界特徵的“超限戰”!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已經承受了高達幾千億美元的損失,這么龐大的損失足以使一個中小國家的國民經濟體系徹底崩潰!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金融戰爭威脅來源”!
《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將告訴你事實的真相!

讀者評論

近期,中美之間由於匯率問題引發的矛盾愈演愈烈,中美之間的貨幣戰爭一再升級。其直接後果是導致中國政府不斷加大銀行的儲備保證金;大量國際“熱錢”不斷湧入中國;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日用消費品價格持續上漲;股市不斷受挫,連續下跌。等等。
簡而言之,上述問題都是由於美國政府不斷逼迫人民幣升值,同時大量增發美元貨幣導致的。
何新先生在新作《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一書中尖銳地指出,利用各國匯率及利率變動,套取兌換貨幣的利得,正是索羅斯和高盛一類國際金融大鱷的拿手好戲。何新先生認為,近20年以來連續爆發的一系列國際金融危機——從上世紀90年代的英鎊危機、阿根廷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以及最近的希臘危機,都與這些金融大鱷利用國際貨幣的匯率和利率變動、債務與儲備的失衡從而發動金融突襲具有直接關係。
事實上,利用美元與黃金之間固定的比價關係,通過增發美元,向全世界轉嫁經濟危機,是過去40年來美國一貫的做法。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由於越南戰爭所造成的巨額軍費開支,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不得以發行大量貨幣,造成美元與黃金之間長期形成的穩定比價關係,徹底脫鉤,美元匯率失去實際的擔保物。
為了擺脫這一經濟危機,美國政府利用美元與國際油價之間的密切關係,通過加強對中東石油的控制,一再抬高國際油價,最終迫使日元、馬克、英鎊以及法郎等國際貨幣不得不重新調整與美元之間的匯率關係,美國最終成功地將經濟危機轉嫁給了日本以及歐洲等國。
這一歷史過程可以稱之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第一次貨幣戰爭”。
“第二次貨幣戰爭”指的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通過1985年的“廣場協定”,逼迫日元升值,日本在戰後積累的大量財富被洗劫,直接導致日本長達10年以上的經濟衰退。
1997年,以索羅斯為代表的美國金融大鱷,利用美元與亞洲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關係,多方投機,造成亞洲多個國家金融貨幣體系幾近崩潰,經濟發展受到重創。泰國的財富在一夜之間縮水1/3。至今,許多國家至今尚未恢復元氣。這就是“第三次貨幣戰爭”。
2008年,美國通過“次貸危機”,大量增持貨幣,進而將危機引向全球,其目的是為美國經濟“釋放泡沫”。因此,何新先生斷言,由“兩房”次級貸款衍生品所引發的債務危機,其實是美國金融決策集團與高盛公司等壟斷金融組織聯手策劃的一招“苦肉計”。
從而引發了中美之間的“第四次貨幣戰爭”。
通過逼迫人民幣升值、兩房股票退市以及房貸歸零化等手段,美國已經成功地直接洗劫了中國近4000億美元(2.5萬億人民幣)的巨額外匯儲備。令人觸目驚心。
為此,何新先生痛心疾首地呼喚道: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來之不易!中國三十年改革的經濟成果凝聚在中國的這一筆巨額外匯儲備中。中國現有的巨額儲備乃是當前中國經濟繁榮的根基、國力的支撐,人民幣對外匯率保持穩定的重要保證。這筆錢對於中國的金融安全、國家安全,利益攸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