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一切力量殲滅可能向石家莊進擾之敵》

《動員一切力量殲滅可能向石家莊進擾之敵》

《動員一切力量殲滅可能向石家莊進擾之敵》,是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新聞稿,發表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人民日報》,收錄於《毛澤東文集》第五卷。

背景資料

在解放石家莊的戰役中,我軍在炮火中向大石橋推進在解放石家莊的戰役中,我軍在炮火中向大石橋推進

1948年秋,中國人民的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階段。毛澤東把戰略決戰的突破口選在東北,把華北置於戰略配合的地位,即全力控制關內敵軍,不使其出關,以支援東北奪取遼瀋戰役的勝利。

當時東北的形勢是,毛澤東命令東北野戰軍主力自長春南下錦州,封閉東北大門,在東北境內把敵人消滅。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錦州,當然會受到平津、瀋陽國民黨軍兩頭的壓力。於是,拖住平津傅作義主力,便成了東北決戰的關鍵問題之一。五六月間,聶榮臻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組織熱西、冀東戰役和保北戰役,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1948年7月,林彪致電中共中央,要求華北派部隊打大同,分散傅作義的主力,以便他率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

8月2日,聶榮臻對楊成武說:“毛主席找我們去一起談,任務是準備配合東北作戰。東北部隊要攻打錦州,先準備打錦西、瀋陽增援的敵人。毛主席考慮要華北軍區部隊配合東北作戰,把華北的敵人拖住,不讓他們出關,否則東北作戰會受影響。你指揮的部隊組成第三兵團。具體情況我們到西柏坡去談。”

8月3日,聶榮臻和楊成武一起,策馬沿滹沱河北上,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聶榮臻和楊成武先見到周恩來,然後見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和任弼時。毛澤東把中央關於發起遼瀋決戰的兩份電報交給他們看。在簡陋的房間裡,中共中央5位書記向聶榮臻和楊成武下達了進軍綏遠的任務。

毛澤東站起來,伸出兩個指頭,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說:晉察冀野戰軍6個縱隊,現在改組為華北軍區二、三兩個兵團。以第三縱隊、第四縱隊和二縱隊的一個旅,組成第二兵團,以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的兩個旅、第六縱隊組成第三兵團,並統一指揮晉綏的第八縱隊、內蒙的兩個騎兵師以及晉西地區的地方部隊,由楊成武任司令員,李天煥任副政治委員。毛澤東點了一支煙,深深地吸了一口,接著說:第三兵團準備進軍綏遠,開闢新的戰場,配合東北野戰軍的作戰行動。綏遠為傅作義所必救,你們把傅作義部的主力拖住在平綏線,調動他們向歸綏轉移,使華北的敵人不出關、少出關。與此同時,第二兵團則出擊冀東,以一部在承德、北平線配合東北野戰軍作戰,另以一部在北平至張家口地區行動,配合你們三兵團在綏遠作戰。徐向前、周士第的一兵團仍在山西作戰,對付閻錫山。這樣,就可以保證東北野戰軍作戰的勝利。

聶榮臻覺得,毛澤東高屋建瓴,深謀遠慮,確實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

接著,毛澤東要楊成武對進軍綏遠的困難應有足夠估計,說:“你搞不到糧食,就站不住腳?你們到綏遠要站住腳,就得準備餓三天肚子,吃兩天草埃”①出師綏遠的任務決定下來了。聶榮臻和楊成武當夜又商量了三兵團政治委員的人選:楊成武建議由晉綏軍區政治委員李井泉擔任,聶榮臻也覺得這個人選好。次日,他們向中央提出建議,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

為了出師綏遠,解決糧食困難,毛澤東指示撥給三兵團10萬銀元。

4天以後,聶榮臻親自到狼牙山東麓的遠台村,參加三兵團團以上幹部出征綏遠的動員會,為會議做了國內外形勢和三兵團進軍綏遠配合東北野戰軍作戰的動員報告。他說:“關於華北的發展趨勢,除太原外,目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就是北線,我們要在那裡想辦法。消滅北線之敵是東北與華北的共同任務,二兵團打到冀東去就是為了配合東北。現在不是敵人向我根據地進攻的問題,而是我們要到敵人的線上作戰的問題。二兵團到冀東一打,傅作義立刻把兵調過去,我們在保北一打,他又馬上把兵調回來,狼狽不堪。

有人稱傅作義為‘調兵司令’。現在傅部老巢空虛,根據軍委指示,三兵團要排除一切困難,堅決抄掉他的老巢,給他以重大威脅。解放綏遠,使華北與東北連成一片,對解放全國有戰略意義。”①9月5日,三兵團及其配屬部隊分別從易縣、淶源出發,9月25日前按預定計畫攻占隆盛莊、豐鎮、集寧、新堂、涼城、和林等城,主力直逼歸綏城下。三兵團的突然行動,出乎傅作義的意料,連美聯社也稱之為“絞殺性的進攻”。傅作義急令第三十五軍、暫編第四軍、新編騎兵第四師等10個師的兵力向西馳援。這樣一來,張家口敵軍空虛,第二兵團即向平張線出擊,配合三兵團的行動。傅作義怕張家口有失,又急調三十五軍東赴張家口。解放軍攻其必救,傅系主力就這樣被牽過來、扯過去,把他的嫡系部隊粘住在平綏線上。傅作義確實像聶榮臻所說的那樣,成為“調兵司令”了,處處被動挨打。第三兵團在綏遠作戰兩個月,殲敵1萬多人,解放了綏遠廣大地區,起到了戰略鉗製作用。

為配合三兵團的行動,聶榮臻命冀熱察軍區部隊向宣化、張家口進逼。

該區部隊9至10月間殲敵3000餘人,俘虜少將游擊司令1名。察北騎兵攻克商都、化德、尚義、寶昌幾個縣城。這些也有力地牽制了傅作義部隊的行動。

東北野戰軍在這段時間裡,展開了大規模的作戰行動,遼瀋戰役於9月12日開始,首先以5個縱隊進攻北寧線,10月15日攻占錦州,切斷了國民黨軍關內關外的聯繫,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在錦州之敵連連告急的時候,傅作義僅能從他統轄的60萬大軍中抽調出5個師的兵力運往葫蘆島。

就在東北的國民黨軍危若壘卵時,10月下旬,蔣介石與傅作義密謀搞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軍事行動——偷襲石家莊。

對於這個行動,傅作義極為保密,沒有使用電台,只用檔案傳遞命令。

但還是被識破了。

在傅作義司令部有一個刻蠟板的人,凡是不發電報的檔案均由他刻印下發。他叫甘霖。當時,他在敵人營區里默默地幹活,沒人知道他的來歷。這天,他突然接到一份檔案,上面寫的是:九十四軍和新編騎兵第四師為先頭部隊,配屬汽車500輛,裝載大量炸藥,其後是騎兵第十二旅、暫編第三十二師,總共為兩個軍的兵力,由涿縣等地經保定南下,偷襲石家莊。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情報。他刻完這份命令,便搭車到徐水,從徐水縣政府給華北軍區掛電話。當時,軍區司令部在平山縣孫莊,接電話的是作戰處長唐永劍甘霖後來改名換姓,到天津從事地下工作去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甘霖曾擔任過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唐永健立即向聶榮臻報告。

同時,北平《益世報》採訪部主任劉時平(中共黨員)從傅作義的親信鄂友三那裡也聽到了這個訊息。經核實後,劉與《平明日報》采編部主任李①《聶榮臻軍事文遜,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90頁。

炳泉(中共黨員),共同向北平地下黨負責人之一的崔月犁作了匯報。崔冒險通過北平地下電台向中共華北局城工部部長劉仁報告。劉仁立即向組織上匯報。兩個情報都證實了這次偷襲行動。

聶榮臻與政委薄一波都在司令部,他們全部感到情況嚴重,不遠處就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敵人的陰謀嚴重地威脅著黨中央的安全,眼看敵人大部隊乘汽車而來,而自身卻無兵可調,三兵團遠在綏遠,二兵團遠在平綏線一帶,遠水難解近渴。敵人的行動是很快的,25日其先頭部隊已經過涿縣南下。

聶榮臻立即將這個緊急情報報告給周恩來,並遵照周恩來的指示,與薄一波研究後,確定了以下幾項應急措施:調冀中七縱隊統一指揮地方軍和民兵迅速沿平漢路兩側布防,力爭把敵人擋在滹沱河以北,如果讓敵人越過滹沱河,就無險可守;發動民兵和地方部隊破路、敷設地雷、設定路障,以配合部隊阻擊,使敵人的摩托化部隊不能快速行動;組織游擊隊打敵人的騎兵;調距離最近的第二兵團三縱隊由平綏線礬山堡地區兼程南下。

唐永健當場奉命起草命令,聶榮臻閱後簽發。命令發了,聶榮臻還是不放心,直接與三縱隊司令員鄭維山通了電話,要鄭維山將部隊行動的情況隨時向他報告。

當時,軍政大學設在石家莊,校長是葉劍英,聶榮臻請蕭克向葉劍英轉達了自己的意見:把學員組織起來,應付情況。

聶榮臻還做了主力趕不到的阻敵準備:萬一主力趕不到,就在正定附近蓄水,抬高滹沱河水位,阻滯敵人前進。

聶榮臻的秘書范濟生說:當時情況十分緊急,聶總和我輪流守電話機,白天晚上,吃飯也不離開。前方不斷報告緊急情況。當時葉總在石家莊軍政大學,葉、聶商量如何把學員武裝起來開到滹沱河橋頭擔任守備。兩位老總在電話上經常聯繫。聶總和周恩來副主席也不斷地通話,直接報告情況。民兵很快把公路破壞了,並不斷襲擾阻擊,敵人的行動遲緩了。幾天后,敵人騎兵先頭部隊才進抵唐河,遭到我軍強有力的阻擊,打得很激烈,敵人的鋒芒受挫。當時軍區機關只有一個警衛營擔任警衛,手頭再沒有其他部隊可用。

在座的趙爾陸、蔡樹藩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就帶警衛營打游擊。”可見當時情況如何緊急。

老根據地的游擊小組對敵騎兵的襲擾取得了出奇制勝的效果。每個小組人數並不多,在離公路不遠的村頭大樹上放上一挺機槍,敵人要進村飲馬,靠近村頭時突然開火,敵人猝不及防,馬也驚了,人也驚了,便一溜煙跑了。

這個辦法使敵人的騎兵部隊吃了很大苦頭。

第三縱隊接到命令後,兼程南下。楊得志、羅瑞卿還派四縱隊尾隨三縱隊南下。敵人不斷地進行空中襲擾,部隊完全不顧轟炸掃射,經過3天艱苦的強行軍,趕了200多公里路,最後把身上的東西,除武器彈藥而外,全部丟光,終於先敵趕到完縣附近地區。敵人見解放軍主力已到,懼怕被殲,急急忙忙地向保定撤退了,偷襲石家莊的陰謀宣告破產。

同時,毛澤東接到報告後,親自擬寫了《動員一切力量殲滅可能向石家莊進擾之敵》的廣播稿,10月26日由新華社公開播出。稿中稱:“此間黨政軍各首長已向保石線及其兩側各縣發出命令,限於三日內動員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裝,準備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戰,尤其注重打騎兵的方法。

聞蔣、傅進擾石家莊一帶的兵力,除九十四軍外,尚有新騎四師及騎十二旅,並附屬爆破隊及汽車百餘輛,企圖搗毀我後方機關、倉庫、學校、發電廠、建築物。據悉,該敵準備於二十七日集中保定,二十八日開始由保定南進。

進擾部隊匪首有九十四軍軍長鄭挺鋒,新編騎四師師長劉春芳,騎十二旅旅長鄂友三。此間首長們指示地方各界切勿驚慌,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準備,就有辦法避開其破壞,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新華社的電訊公開播出後,著實使傅作義和行進中執行偷襲任務的指揮官們大吃一驚,如此機密的軍事行動,共產黨怎么一清二楚?頓時疑慮重重。

毛澤東這巧妙的一著,對粉碎蔣介石、傅作義偷襲石家莊的陰謀,也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後來劉伯承對陶漢章談及傅作義偷襲石家莊的行動時,說過這樣一句話:“聶榮臻耍空城計。”事實上這齣空城計的主角是毛澤東。

在華北部隊的有力鉗制下,傅系、蔣系的60萬部隊不得不滯留於華北。

東北的遼瀋戰役歷時52天,勝利結束。

內容

動員一切力量殲滅可能向石家莊進擾之敵[1]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新華社華北二十六日電]為了緊急動員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軍殲滅可能向石家莊一帶進擾的蔣傅軍[2],此間黨、政、軍各首長已向保石線及其兩側各縣發出命令,限於三日內動員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裝,準備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戰,尤其注重打騎兵的方法。聞蔣傅軍進擾石家莊一帶的兵力,除九十四軍外,尚有新騎四師及騎十二旅,並附屬爆破隊及汽車百餘輛,企圖搗毀我後方機關、倉庫、工廠、學校、發電廠建築物。據悉,該敵準備於二十七日集中保定,二十八日開始由保定南進。進擾部隊為首的有九十四軍軍長鄭挺鋒,新編騎四師師長劉春芳,騎十二旅旅長鄂友三(即今春進擾河間之敵)。此間首長們指示地方各界切勿驚慌,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準備,就有辦法避開其破壞,誘敵深入,聚而殲之。今春敵擾河間,因我方事前毫無準備,受到部分損失,敵部亦被其逃去。此次務須全體動員對敵,不使敢於冒險的敵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今年五月,閻[3]、傅曾有合擾石家莊的計畫,保石線及正太線各縣曾經一度動員對敵。後來閻軍一個師在盂縣被殲,傅軍懼殲未動,但保石線人民已有了一次動員經驗。此次因蔣介石在北平坐督,傅作義不敢不動。華北軍區已向各縣指出,不要以為上次未來,此次也不會來,不作準備,致受損失。即令敵人懼殲不來,我有此種準備,總是有益無害。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新聞稿,發表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人民日報》

[2]指國民黨軍傅作義部。傅作義當時任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一九四九年一月率部接受和平改編。

[3]閻,指閻錫山,當時任國民黨軍太原綏靖公署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