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友三

鄂友三

鄂友三,1908年出生於包頭市九原區沙爾沁鎮沙爾沁村人,如今內蒙古西部地區70歲以上的老百姓,無人不知曉,無不對其恨之入骨,人稱“惡毛驢”。他原本姓郭,排行老四,幼年棄送包頭基督教三妙救嬰院,由瑞典籍傳教士鄂必格牧師收養,遂改為鄂姓,以後輾轉薩縣耶穌教堂讀書成人。1931年3月進南京黃埔軍校讀書,時年23歲。1934年5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九期騎兵科。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期間,鄂回鄉加入綏遠人民自衛抗日第四路軍任副師長兼參謀長,與日本鬼子互相對峙,雙方積怨很深。同時,一直在大青山與我八路軍部隊摩擦作對,侵擾抗日游擊根據地。1940年2月13日,鄂部受到我軍大青山騎兵支隊3營重點打擊,鄂脖子中彈逃亡。2月下旬,鄂部開始瘋狂進攻我軍,給我軍造成重大傷亡。3月12日,致使我大青山騎兵支隊政治部主任彭德大在後腦包戰鬥中英勇犧牲。
1940年,鄂部整編改稱"游擊騎兵第四師",鄂任師長,加緊反共,不時向我軍襲擊。有一次,鄂友三受傷後,被我軍俘虜,姚喆司令員下令槍斃,派人押到山頂槍決。鄂在行刑前縱身跳下山澗,逃過一命。鄂友三匪徒為非作歹,所到之處,糧草吃盡,財物搶盡,婦女抓盡,姦淫婦女,無惡不作,民眾罵他“惡毛驢”。搶劫殺害民眾,反對共產黨、八路軍,破壞抗日,罪行累累,盡人皆知。殘害人民民眾名目繁多,什麼“倒栽蔥”,即將人頭朝下,腳向上活埋;什麼“搬驃子”,即用二尺麻繩將人脖子勒緊,然後伸進棍子鏇轉,把人活活勒死;什麼“割大嘴”,即用尖刀快刃將人嘴向兩邊撕割至耳根,緩慢死亡。在這一帶被他殘害的人民民眾、過路行人和工作幹部不計其數,民眾恨透了他們。
1945年8月,抗戰勝利之後,鄂部改編為綏遠保全師,隨後整編為騎兵12旅,鄂友三任中將旅長。鄂部行動詭迅,時常進犯我騎兵大隊和區縣幹部,掃蕩我察綏根據地,偷襲我人民解放軍
1948年4月11日,鄂友三為總指揮,率領騎12旅等部,竄擾冀中根據地,在任丘縣燒毀30萬公斤糧食,繳獲小麥300餘噸,大米8千餘噸,雜糧200餘噸,麵粉萬餘袋,炸毀解放軍3個兵工修理所,毀壞各種槍枝2千餘支。騎12旅燒、砸、搶,大肆破壞,給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留下極壞印象。1949年2月12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軍委給第20兵團政委李井泉並告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等電報指出:“……在解決鄂友三匪部後,我方部隊即不要再向彼方攻擊……”,由此可見,鄂友三臭名昭著,毛主席氣憤至極。
1948年10月23日,華北“剿總” 傅作義召開緊急秘密軍事會議,鄂部即將開拔。中共地下黨員、北平益世報》採訪部主任劉時平以同學、老鄉關係聞訊設宴。席間,於杯來盞去之中,劉時平巧妙把情況了解清楚:“傅作義命令鄂友三騎12旅、鄭廷鋒94軍和騎4師突襲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情況十萬火急!當即匯報地下黨負責人,1948年10月24日10時許,這份關係重大的緊急軍事情報火速傳向中央軍委。由於我們事先得到情報,10月29日晚,我華北軍區第7縱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河北省定縣北旺村,包圍攻擊騎12旅。剎那間,槍聲大作,殺聲震天,,鄂友三旅部被抄,電台丟失,全旅亂作一團,騎兵潰敗而逃。其他兩路國民黨軍也分頭受到我軍狙擊,紛紛退卻,在我軍民的迎擊下,敵人偷襲計畫終於落空。
1948年12月16日凌晨1時,我北嶽軍區部隊向張北縣北郊饅頭營的騎12旅反擊。剎那間,槍炮聲、衝鋒號聲、喊殺聲連成一片,響徹天空,我軍猛打猛衝,所向披靡,敵人紛紛繳械投降,鄂友三急忙抓來一匹無鞍馬倉皇逃竄,騎12旅機槍營被全部殲滅。
1948年12月23日,騎12旅2000餘人被我軍阻擊在張北縣西面狼窩溝北山坡下長約1.5公里的地段上。我軍騎兵11師和察北騎兵旅發揮馬刀、步槍的威力,迎著瀰漫的硝煙,躍馬揮刀,迅猛衝殺,殺得騎12旅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我軍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馬匹。
1949年1月1日,逃至商都縣東南四台房村的騎12旅及國民黨11兵團司令孫蘭峰殘部,被我軍蒙騎16師64團突襲衝殺,其勢銳不可擋,排山倒海,無奈,只好同孫蘭峰一起落荒逃回歸綏。
歷史車輪滾滾前進,1949年,“九.一九和平起義”,迫於全國形勢的強大壓力,鄂友三見風使舵,不得不順應歷史潮流,在綏遠起義通電上籤字。1949年12月9日,原騎兵11旅、12旅,保全騎兵第4旅合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直屬騎兵第4師,鄂友三任師長。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鄂友三妄圖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1950年11月25日,華北軍區以暗通國民黨罪,將鄂友三等三人逮捕。鄂先經勞改,不久,即在北京永定門外天橋被執行槍決,從而結束了其罪惡一生。

個人履歷

鄂友三(1911—1958)
生於1911年11月19日(清宣統三年九月二十九)。綏遠薩拉齊(今屬內蒙古包頭)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騎兵科畢業。
1934年5月軍校畢業後派任軍校第十期第1總隊(總隊長陳聯璧)騎兵隊(隊長洪緒輔)少尉助教。
1935年9月16日敘任陸軍騎兵少尉。
1936年9月升任軍校第十三期第1總隊(總隊長王認曲)騎兵隊(隊長楊龍天)中尉區隊長。
1938年7月調升綏遠省第1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
1939年7月調升綏遠民眾抗日自衛軍第4路(總指揮郭懷翰)上校參謀長。
1940年6月所部改編為游擊騎兵第4師(師長郭懷翰),升任上校第二副師長。
1942年8月升任游擊騎兵第4師(轄三團)少將師長。
1943年9月游騎4師改編為第8戰區騎兵挺進第5縱隊(轄三團),改任少將司令。
1945年3月28日獲頒四等寶鼎勳章。6月15日晉任陸軍騎兵上校(直晉)。8月所部改編為第12戰區騎兵挺進第5縱隊(轄五團),仍任少將司令。10月所部改編為綏遠省保全騎兵師(轄三團),升任中將師長。
1947年5月騎兵師整編為騎兵第12旅(轄四團),改任中將旅長。
1948年10月7日獲頒四等雲麾勳章。
1949年9月19日在綏遠歸綏率部起義。12月9日整騎12旅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騎兵第4師(轄三團),改任師長。
1950年11月因涉嫌“反革命”被公安部逮捕。
1958年3月在北京獄中病逝。

核心提示

為了更有效控制華北戰場,1947年12月2日,傅作義被任命為“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統一指揮山西河北察哈爾熱河及綏遠5省軍事。
他改變作戰方針,針對解放軍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法,將主力部隊集中於戰略要點,實行以主力對主力,以運動戰對運動戰的機動戰法,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戰術包圍,逐步消滅解放軍主力。
傅作義偵察得知冀中軍區主力部隊已經調外線作戰,準備進行察南綏東戰役,內部空虛,於是制定了“冀中穿心戰”的作戰計畫,任命號稱“大青山之王”的手下悍將鄂友三為總指揮,率領騎12兵旅不足兩千人的精兵,配屬杜長城的爆炸工作大隊和李子興的新聞宣傳隊,組成“救民先鋒隊”。鄂友三的騎兵負責擊破沿途根據地軍民的阻擊,杜長城爆炸大隊負責破壞根據地的設施,李子興新聞宣傳隊負責宣傳鼓動,沿路收集新聞,拍攝照片發回天津
冀中地處北平、天津、保定戰略要衝,是華北晉察冀解放軍的重要根據地,人口密集,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兵工生產發達。華北解放戰爭,離不開冀中的兵源、糧源和武器製造。
冀中區黨委機關、冀中軍區所在地就在河間縣的黑馬張莊
1948年4月11日,“救民先鋒隊”從天津秘密出發,向冀中大城縣進攻,冀中軍區毫無防備,騎12旅於當天中午到達北迸莊,分區獨立營匆忙設防阻擊。鄂友三以十幾騎正面佯攻,主力分兩側快速進行包抄,騎兵從正面,兩側三面夾擊,營長夏英才當場戰死,獨立營死傷慘重,倖存者四散奔逃。
騎12旅按預定計畫,繼續南侵,於12日攻入大城境內,又將缺乏戰鬥經驗和軍事訓練的大城民兵營和分區的一個新兵連擊潰,長驅直入,沿津保公路向西,沖向任丘縣。
鄂友三的騎兵旅孤軍深入,一路上迅猛快速推進,一來充分發揮草原輕騎特點;二來是沿途解放區地方武裝戰鬥力不強,又是倉促上陣,防堵不利;三來傅作義惟恐華北野戰軍正規部隊趕回,因此在大城境內並沒有造成特別重大破壞,但李子興新聞宣傳隊及時拍下照片,送回天津,在報紙上發表,造成極為惡劣的政治影響。
4月13日,傅作義命鄂友三進攻任丘縣,任丘縣沒有防範,鄂友三輕易得手,大肆破壞當地軍用、民用設施,燒毀了冀中軍區8分區裝滿部糧食,正準備送往前線的一座糧庫和多間房屋。
根據事後統計,鄂友三在任丘縣總共燒毀了30萬公斤糧食,繳獲小麥300餘噸,大米8千餘噸,雜糧200餘噸,麵粉萬餘袋,杜長城的爆炸大隊炸毀了縣城內的解放軍3個兵工修理所,毀壞各種槍枝2千餘支,燒毀任丘被服廠、布庫、縣府合作社、邊區銀行任丘分行、酒精製造廠和運輸大隊。
15日凌晨,傅作義又指揮鄂友三的騎兵向此行最重要目標--河間縣城快速發起進攻。進到河間縣城外圍時,鄂友三命人切斷電話線,冒充解放軍與河間縣城內的解放軍總機聯繫,了解了解放軍的防禦部署,從防禦薄弱的城東關突然殺入縣城,從解放軍阻擊部隊背後猛插一刀,占領了河間縣城,留下部分兵力進行燒、殺、搶掠,騎兵主力則快速殺向冀中軍區所在地--黑馬張莊。
軍區機關面對突如其來的進攻,不得不撤退。鄂友三在城裡城外進行了嚴密搜尋,進行了徹底的破壞,燒毀一座汽油庫,炸毀了地雷製造廠和第8軍分區菸草總廠,燒毀被服廠,廠內有棉軍衣15萬套,單軍衣10萬套;燒毀一個軍鞋廠和廠內10萬餘雙棉鞋,15萬雙布鞋。炸毀廣播電台、冀中軍區生產促進會總庫、晉察冀日報社全部器材、冀中軍分區幹部訓練團、中共中央黨校修械所、冀中軍區造紙廠。
尤其是冀中軍區的大型軍火倉庫也被杜長城爆炸大隊炸毀,內有各種炮彈萬餘發,各種槍枝5千餘支,地雷手榴彈萬餘顆。解放軍儲備的馬料2萬多擔也被付之一炬。沒有燒毀的糧食,也進行了就地散發。
撤退之前,騎12旅徹底搗毀了冀中軍區司令部,就連冀中軍區司令員孫毅做飯用的鍋也給砸了。狂妄之極的鄂友三竟然在冀中軍區為毛澤東準備的精緻臥房書案之上,留信一封,稱“來訪未晤,由汝等自誇銅牆鐵壁之老巢,今日已為國軍摧毀,今後將隨時來訪。”
鄂友三的騎12旅本身軍紀就不好,此次奉命燒、砸、搶,更是無所顧忌,給毛澤東和軍委留下極壞印象。
就連冀中軍區司令孫毅,也受到毛澤東的批評。1948年8月中旬,毛澤東在西柏坡見到孫毅的時候,批評他:“今年春天,國民黨軍隊鄂友三騎兵旅奔襲冀中河間,聽說你們受了損失,把你這個孫鬍子做飯用的鍋都砸了。這說明你們警惕性不高,對敵情報掌握得不準,不細。”孫毅是當年寧都起義的驍將,因蓄著一把大鬍子,而被毛澤東親切地稱之為“孫鬍子”。孫毅當面向毛主席做了檢討。
傅作義的部隊占領大城縣後,冀中軍區焦急萬分,急電催調主力回援。不僅冀中軍區部隊星夜趕回根據地增援,就連出擊察南、綏東的4縱也急忙抽調部分主力日夜兼程,趕回冀中增援,並於16日趕回冀中根據地。
而傅作義見吸引解放軍主力回援目的已經達到,於是命鄂友三的騎12旅迅速經青縣返回天津。
此次傅作義謀劃的“冀中穿心戰”,不損一兵一卒,僅以損失戰馬一匹的代價,嚴重地破壞了解放軍冀中軍區的後方,並迫使解放軍回援,達到其戰略目的。不僅冀中軍區司令員孫毅灰頭土臉,就連華北野戰軍的各級首長也大感臉上無光。
更為嚴重的是,華北野戰軍在外線立足不住,後方根據地機關又受襲擊情況下,不得不撤退,提前結束察南綏東戰役。
傅作義此次“冀中穿心戰”,批亢搗虛,大膽遠程奔襲,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戰果比兩年前國民黨嫡系主力94軍121師進攻冀中根據地要大得多。那次國民黨有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結果仍然損兵折將1500餘人,被擊毀坦克3輛,最後狼狽退走。兩相比較,傅作義的膽識和指揮才能確實是可圈可點。
1949年10月下旬(此處為作者筆誤,應該是1948年10月下旬),華北解放軍開赴山西、內蒙作戰,冀中解放區兵力空虛,蔣介石令傅作義故伎重施,組織精銳部隊突襲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傅作義命令鄂友三的整編騎兵12旅和鄭廷鋒的94軍組成突襲部隊,向石門地區挺進。
這個計畫不巧被平津地區的中共地下黨得到,迅速傳到了中共中央。毛澤東一面明中央機關作緊急疏散準備,一面調遣楊成武兵團日夜兼程趕回冀中,同時在廣播電台公開宣布:“我冀中地區沒有部隊,你們想襲擊我中央機關,有膽量就請你們來吧!”
傅作義聽到廣播,認為解放軍已有準備,急令鄂友三等火速北撤,偷襲計畫落空。
鄂友三惡有惡報,欠債良多,終究難逃一劫,雖然後來在綏遠起義,但在1950年11月以暗通國民黨罪被逮捕,雖經傅作義營救,最終還是在北京永定門外天橋被人民政府鎮壓了。

人物評價

1.我在舊四子王旗的艱難歲月
2003 年10 月16 日,從電視上看到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我國自製的航天飛船載著英雄楊利偉,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安全著陸。狂喜之時,不由地勾起了半個世紀前我在四子王旗(當時叫烏蘭花)歷經磨難的回憶。
1945 年春,年僅 13 歲的我,因為家境貧寒,父母托表姐夫帶我走口外,就來到了四子王旗。四子王旗是個大的土圍子城堡,十字大街有“三福一泰”四個商行。“一泰”就是豐盛泰,是我最初落腳之地。我在豐盛泰當了一個小夥計,具體是給掌柜提茶壺、倒尿壺、端飯、送水等下人幹的活。此外,還要幫伙房師傅們做燒火、做飯、餵狗等雜活。
在豐盛泰的五個多月里,未見有生意人來交談貿易。經常來的一個是國民黨
軍隊的孟軍需,他一來,孫掌柜趕快迎他到上房賜茶、賜飯、要錢、要糧。另一個白上士,個高而瘦、臉色灰黃,穿一身淡黃色軍裝,頭上頂一個配有國民黨徽的舊軍帽,走起路來一晃三搖,像一顆秋天的谷莠草。再一個叫王二旦,二十幾歲,商人打扮,是個看上去很精幹的小伙子。他一到豐盛泰,就自覺地走進先生們住的偏房稍微休息一會,隨便吃點飯就走。
我最厭惡的是白上士,他一來豐盛泰,一下馬我就得給他遛馬,一次,我遛馬
已經遛了一個多鐘頭了。人們已早吃過午飯,我又餓又累,就把馬拴在柱上。可
能馬也累了,就臥在地上。白上士看見我不給他遛馬了,就從上房出來,氣呼呼手提馬鞭從頭到腳在我身上亂打,直打得我站不起身來。幾個夥計過來求情說: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就願諒他吧!馮老頭趕緊替我遛馬,白上士這才停止了對我的毒打。
1945 年8 月,日本鬼子投降了,人們期盼著和平,可日本鬼子投降後不久,當地國民黨、土匪、黑社會勢力,趁機大肆搶劫,豐盛泰首遭不幸。一個夜晚,一群匪徒手持兇器,闖入豐盛泰,他們首先把咬他們的五條狗打死、打傷。把孫掌柜捆著吊打,把每個庫房、房間搜了個遍。就數我的東西最少,最不值錢的一床小棉被和兩件小衣也被他們劫去。不過兩天,又來另一幫土匪,他們把管庫的常頭綁著吊在大門樑上,常頭把所有鑰匙交給他們,這幫土匪再洗劫一次,因無東西可搶,便揚長而去。我們幾個夥計把常頭從樑上放下來。
常頭說:“豐盛泰完了,夥計們自找活路吧!”我走投無路後,只好到信城鄉表姐家謀生。
信城鄉在四子王旗以北約十公里處是一個小土寨。大戶是閆家四個兄弟。閆
四已故,其妻約四十歲上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名根換,二兒叫狗換。表姐夫兄長,憑著識幾個字在閆四家當了個賬房先生,我就在閆四家當了個小農奴,做了農奴的人沒有任何生活樂趣,只求早晨吃頓莜麵糊糊山藥蛋,下午吃頓莜麵窩窩山藥蛋,閒來無事抓虱子,打發灰混的時光。
信城鄉除“三座大山”壓迫外,還有最直接、最殘暴的一座山———“惡有山”。真名鄂友三是國民黨軍的一個騎兵師長,因罪惡有山重,人稱“惡有山”。
這裡人們傳言著:“惡有山的部隊,穿得爛,走得慢,腰底下有個硬疙瘩,誰敢來反抗二尺麻繩扌票個扁”。信城鄉就那么幾戶人家,僅有幾個中年婦女,惡有山的部隊一來,必遭強暴。每次,匪兵們把她們的丈夫趕出門外,聽著妻子被姦污的哭聲他們的心在滴血。匪兵們走後,受害夫妻互相抱頭痛哭一場,他們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有冤無處申。
國民黨匪兵對共產黨和革命青年更是用盡酷刑。1946 年春節前,天寒地凍
一天下午,這幫匪徒們捉住了一個地下共產黨員,就是豐盛泰時我見過幾次的王二旦。他為人和善,商人打扮,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匪徒們把他拖下馬,用馬鞭再次抽打,打得遍體鱗傷,說不成話,奄奄一息。
1946 年 3 月,表姐夫帶其妻回到了忻州,我也隨同回到父母身邊。就在我們離開信城鄉數日,閆四家遭匪徒搶劫,閆根換的妻子被匪徒強暴,根換奮起反抗可他哪裡是這幫帶槍匪徒的對手,被拖出荒郊,摔死在野外。
1955 年春,我從朝鮮瀋陽,偶見報紙報導:人民政府依法將罪大惡極 的鄂友三槍決。
(張昌耐)
2.給鄂友三翻案的人很無恥!
你們知道什麼?我是土生土長的綏遠人。我的老爺過去經常和我們說鄂友三的暴行。你們知道歸綏地區的老百姓管他叫什麼嗎?叫“惡毛驢”。為什麼這么叫?是因為他和他的部隊在歸綏地區殘害百姓,強姦良家婦女,無惡不作,他的被殺不是共產黨要報什麼私仇,是因為他在歸綏地區民憤太大了,這樣的人你們還叫他民族英雄?你們真扯淡,是非不分,無恥至極!
以後別瞎說,要做調查研究才有發言權!
3.我們家是土生土長呼和浩特人,看到這裡有人為鄂友三翻案,還說他是什麼民族英雄軍紀嚴明,實在是不能接受,從老綏遠到包頭的人都聽老人說過的,鄂友三絕對就是個土匪,他打日本鬼子抗日是真的,但禍害老百姓也是在呼包兩地路人皆知的事實,雖然他抗日,但老百姓恨他比恨日本鬼子厲害,他的部隊喜歡公開強姦調戲婦女殺人搶東西這都是事實,鄂友三被槍斃在當時真的是大快人心平民憤的事,事情過去這么多年還經常有人說起槍斃鄂友三感到很高興,在呼市包頭喜歡幫他翻案的基本都是他的土匪部隊的後代。你們這些不了解情況的人不要幫這個土匪頭子翻案。
4.我家是老綏遠人,鄂友三的在我們當地都叫“惡有山”,還有叫“惡毛驢”的,當地有民謠:
“鄂毛驢”進了村,
氣勢洶洶要殺人。
追得後生無影蹤,
見了女人就成親。
……
5.民諺“人吃餃子馬餵料,摟著姑娘媳婦才睡覺”。
6.有土匪後代餘孽為鄂友三翻案,說他是性無能,不會強姦婦女,但呼市包頭的人都知道鄂友三縱容部隊調戲強姦婦女是路人皆知的事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