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詞鈔》

《六家詞鈔》:是詞總集。即王先謙《詩餘偶鈔》。清王先謙輯。

基本信息

跋《六家詞鈔》

作者:寤堂

同治關培均所修《新化縣誌‧人物‧文學》:“李熙贊,原名洽,字舜卿,遺民作梅六世孫,光明俊偉,卓犖不群,幼讀過目成誦,日記千言,及學為制藝,未逾年,即援筆成篇,塾師驚喜,稱為遠到之器。道光丙申知縣韓曜以名進士宰吾邑,縣試得其卷,甚欣賞,迭試冠其曹,已擢首,不果。院試受知於督學蔡錦泉,拔置第一,補弟子員。辛丑歲試,仍以第一,食餼越五年。丙午舉於鄉,三上春官不第,癸丑大挑二等,以教諭用,由都歸,嬰目疾甚劇,鬱郁失志以終。熙贊天才卓越,出筆驚人,同里歐陽磵東、鄧湘皋兩詩老見所作古近體詩,交相推許為騷壇嗣響,所著有《舜卿詩草》、《夜談追錄》、《搗塵集詞》,尤工書,學《魯公家廟碑》、《麻姑壇記》,得其神髓,聲名騰起,士林欽慕。贊弟浚亦能文,弱冠中道光甲辰副榜,伯仲聯鑣,時有“兩到”之稱,均早卒,贊無嗣,浚一子長檀,雙承兩祧,隸郡學籍。”

周氏《思益堂詞鈔》,有《採桑子、書搗塵詞集後》二闕,前有序云:“亡友李舜卿孝廉洽,絕代清才,駢散文、古今體詩無不工,尤能懸臂內擫作小楷。以其餘技填詞,沈麗獨絕,詞名搗塵集,大半散佚,今聞其嗣子石仙秀才長檀搜訪得十餘首刊之,書以志慰。”其詞之一云:“碧衫酣嘯長安市,好夢如煙,別淚如泉,惹得春人作意憐。小紅久絕新詞唱,麝盡香煎,蠟盡膏然,有個佳兒集代編。”之二云:“詞場少悔虛名賺,玉好生煙,珠好沈淵,謗已隨名滿日邊。老來祇喜擁書坐,衰不求仙,狂不逃禪,一卷殘叢手自編。”

郭嵩燾《書李孝廉都城雜誌後》:“回首人間白髮生,玉台新詠劇關情。可憐一覺繁華夢,猶憶當年薄倖名。亂後關山憐往跡,病餘弦管失歡聲。秋風舊識蘆溝水,百轉千迴繞帝城。”《寄李洽,時病盲》:“嚴冬十月霜風緊,蒲葦半折枯乾霣。念君晏坐楓樹林,屋破仍愁風雨窘。少年豪宕斗身健,垂楊嚲鞚停軫。載酒時經遊俠場,結交但指箜篌引。蓬萊故人在天末,有似碧漢排銀筍。晚蒙博士慰沉淪,短鬢單衣真一哂。要持詩律調宮角,頗見筆勢窮蝵蚓。黃金到手只愁空,時覆瓶罌倉囷。干戈連歲黯吳楚,書生博擊慚秋隼。磵東老死南村荒,眼看耆舊風流盡。故應閉目向時人,奔走誰能校工蠢!蕭齋無人三日臥,起見日月當空隕。羲和失御昏晝呵壁捫天還自閔。聖賢寂寞古所嘆,病商窮左猶可忍。且羞鼓篋學支離,肯為雨立嘲陛楯。得失從人辨涇渭,往來信步無畦畛。君不見張籍樂府杜欽經,當日賢豪徒泯泯。”

以上錄存李洽的幾則資料,是今年所得,我初知李洽,乃在2000年左右,曾於新化楊師德湘處見嶽麓書社1984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六家詞鈔》,前有湘潭大學彭靖所撰長序一篇,中有其詞作24闕。此書由清末長沙王先謙輯,原名《詩餘偶鈔六家》,是書依次輯孫鼎臣、周壽昌、李洽、王闓運、張祖同、杜貴墀之作,皆湖南以詞名於當時者。而吾邑新化之文學,自清乾嘉以來號稱最盛,吳蘭柴、孫白沙、孫石溪、楊蓀甫、歐陽磵東、鄧湘皋、晏湘門等實開其端,其後心追手摹浸淫於此者殆無斷絕。李洽即其一也。1998年時,余國中畢業後輟學務農,暇時無以為歡,遂從新化楊德湘老師讀書。楊老,邑之名藏書家,撰述亦豐,於新化文獻尤為在意,可謂搜羅不倦,言及邑中前賢之能詞者,輒推李洽。當時承示此書,曾借歸手錄《搗塵詞》一遍。李洽之作,當時之周壽昌自庵、孫鼎臣芝房、張祖同雨珊就相當推崇,周說:“每舜卿一詞出,芝房及余皆斂手嘆服。”張則說:“吾於鄉先輩詞,最推舜卿先生。”可惜李洽晚年病瞽,諸作遺佚鮮存。除縣誌所載的三種外,其著作所知者尚有《澗東詩鈔注要》十六卷、《都城雜誌》、《梨雲山房詞》一卷等書。但存於今世且為我所見者,於詞不過《六家詞鈔》中二十四闕而已,另尚有所輯《夜談追錄》二卷之清刻本存於湖南省圖書館,又有《柳眼賦以“對山水而垂青”為韻》一篇為同邑藍昺所輯的《昭陵賦鈔》所錄而已,其餘均未見。這幾年,新化提倡“文化塑縣”,於文史整理頗有功,鄉賢遺逸賴之表彰於世者亦夥,而此功之首者,則吾師楊老也。楊老曾主編出版《新化文征》,盡發家藏之書,邑之前賢遂網羅殆盡,而李洽之名自此顯。《文征》一書,我嘗持贈柳堂兄。柳堂,亦吾邑人也,現工作於長沙,乃網上以詞名者,兼嗜鄉邦文獻,一晚於網上偶談鄉中掌故,遂及李洽,柳堂兄慨嘆其詞不能得睹全貌,余當時即以《六家詞鈔》一書告之。當時猶以為此書不能得矣,幸於孔夫子舊書網搜尋見之,乃亟為購取,所費不過十餘元而已,而心中鵲踴歡喜之情則不可名矣。值此時,余正著意校點邑中磵東詩老之《詩鈔》十卷,旁及其他鄉賢,故於李洽所知漸多。李氏曾見賞於磵東,從其游,《夜談追錄》二卷即歐陽與其所談詩論也。歐陽之事,府志、縣誌及其它諸家所記載的資料,大同小異而已,而其詩論,則鮮有傳敘,故賴李氏而存者,多矣。李洽另有《澗東詩鈔注要》一書,煌煌之作,惜乎未見。余既嗜歐陽之詩,故感激李氏之心益重,平日搜尋歐陽之餘,每見有關李氏者,輒一一錄存,欲報其德也。

從縣誌所載簡介及周壽昌所說,知道李洽善書,“能懸臂內擫作小楷”。邑人晏啟林(叔立)曾借道州何紹基所藏《宋拓顏魯公大字麻姑壇記》真本以油素,並手自雙鉤,後於丙午十月,李洽因為愛好所驅,以此雙鉤本屬人勒石,是刻凡百八十三行計八百六字,後有何紹基及鄞縣沈道寬跋識。何紹基云:“若即以鐫石流傳尤為妙事。噫!魯公是碑恐遂成孤本,貞珉模泐果可緩乎哉?”沈道寬亦夸:“舜卿孝廉以鉤本屬唐生季同勒石傳先賢遺蹟,甚盛舉也。”又,於《詞鈔》讀李氏《賀新郎》詞序有云:“去歲荇農賀餘七夕詞,有‘真見綠華親降我,聽北風、裙帶溫言細’之句,蓋紀實也。棖觸前塵,重拈此闕,時在香河署中。”荇農即周壽昌,周氏原作全題為《金縷曲、和李舜卿孝廉七夕有懷原韻》,知周氏此作乃和李氏之韻,而李洽之前作,《詞鈔》中無有矣,則可知已佚。因此,周壽昌曾托囑王先謙說:“惜舜卿詞無傳本,子盍求之?”而王氏所輯錄者亦不過二十餘闕!讀周壽昌的二首《採桑子》,知道其雙承兩祧的嗣子李長檀曾為之輯存十餘首,惜乎未見。不過據討度,王先謙所輯存的版本既後於李長檀,或此十餘首,已包含在李長檀之子李筱屏所提供給王氏的24闕裡面。同治縣宰關培均所修《新化縣誌》中言有其《梨雲山房詞》一卷,則不知此卷本與《搗塵集詞鈔》之間關聯若何?或一集之異名,或另有一集在也。讀王氏輯選之二十四闕,從詞學藝術來講,確實不算出色,頂多是中等水平,不過,這僅僅只是詞作中僅存的一部份而已。湘潭大學彭靖於《六家詞鈔》前序中言:“但總而觀之,較之《思益堂詞》,氣格猶有未逮。張雨珊並稱為善,非篤論也。”彭氏以二十四闕論定李洽之詞,則可疵矣。古人著述傳世,備經兵燹歲月之難,流傳不易,加之李氏之詞作並無專集傳世,其全貌更難窺睹,而李洽負重名於當時,以其不過區區一介孝廉,必有其可稱之處。故彭氏以其僅見即做論定,實非所愜。清代張德瀛所撰《詞征》第六卷中評嘉道以來詞人有論云:“李舜卿洽詞,如蜂脾釀蜜,有美中含”,張氏與其年代既近,所持論述與周壽昌、張祖同等略同,這應該是比較中肯的評論。

同時之郭嵩燾曾在鹹豐乙卯年至新化拜訪鄧顯鶴及其子侄,也見到過李洽。李洽終其一生,最服膺歐陽磵東,因此遇人多為之說項。當時郭、李碰面時,李洽曾手示所著《夜談追錄》,關於此書,乃歐陽輅晚年聞鄧湘皋將歸,欲邀之來同下榻子於家廟中談詩,並請李洽於一側聽錄者也,歐陽並擬志之名曰《二老夜談錄》,蓋歐陽輅時已老病矣。郭氏在讀後至為嘆服,勸其梓行,在數年後所寫序中說:“李君舜卿述其語加詳,與先生論詩有所會悟,輒筆存之,總得若干條,命曰《夜談追錄》”,復雲“及見舜卿,開亮卓偉,絕遠於俗,獨喜述先生為人,以得聞其言論志行,追念往復,愴然於心。豈惟先生高世之跡,欲一恍怫舜卿之流風餘韻,而固不可得也。”李洽對歐陽之說項不遺餘力,於此可見。大概在李洽死後八年,其猶子宣伯(當是李長檀)乃刊此書,並請序於郭嵩燾。在關氏所修縣誌藝文志上,此書名復有小異,曰《譚詩追錄》,又得邑中彭亮序言一篇,殆未收錄刻入者,猶足珍貴,序中云:“吾友舜卿質學可世名,早年見知於磵東先生,稱為秦晁美士矣。”磵東歿前數日,曾在其道光十年所出版的《磵東詩鈔》上手改十數條,囑李洽為其更梓,李洽曾跋其事云:“辛丑秋九月,洽就省磵東先生疾,先生手出改定詩稿十餘條,命洽於秋闈更梓,越二日而先生逝矣。忽忽三載,日縈於懷,今秋來長沙索板更定以慰吟靈,而先生考詩之嚴益見。已道光癸卯秋八月,邑後學李洽敬識。”李洽表彰鄉觀之德,又舉一例可見。其族兄李澤潤,字暄叔,一字雨蒼,早卒,李氏以其遺稿求選於鄧湘皋,且云:“比來暄叔入夢甚勤,竊欲搜其遺句附入遺山老子《中州集》,俾不與草木同腐,則土壤無知之骨,銜感當無異生者。”其言之哀,遂令鄧氏感動不已,乃錄李澤潤詩二首入《沅湘耆舊集》中。在鄧湘皋輯著《沅湘耆舊集》時,李洽亦襄其事。

愧哉,余不解詞,故不敢詳論,略附其相關資料數則於此而已,其生平大略亦可知矣。其詩及所注磵東集,余轉輾搜求不得,若天憫之,當不厄其存也。孫鼎臣、張祖同與李洽來往亦多,然既不能得二人詞集全稿,復不能睹其唱酬之作,可憾可恨!!
附其詞為彭靖所賞者於此,以俾知其風格之一二雲。
 《揚州慢、留別孫晴齋》
磧漠沙塵,邊樓煙雨,論交算是心知。猛淒飆乍厲,觸別緒絲絲。正涼夕、蟲吟幽怨,冷燈凝豆,螢影侵幃。奈浮雲、蹤跡無端,又惹沾衣。稻粱作計,笑天涯、何事賓士。早射虎山空、盤雕路迥,怕說襟期。家有洞庭深處,湘波碧,都是相思。念人間滄海,朝朝多少遷移。
彭氏評曰:“笑天涯”以下各句,頗為豪朗。“家在”句,語意兼勝。歇拍,寄慨亦可雲深。
眉嫵、香河初度書懷》
悵燕台春寂,楚澤書沈,三載客游倦。馬齒看遲暮,金風起,星星塵鬢催換。百年漸半,問病魔何事依伴。猛追省,莫鑄回頭錯,老身世蓬轉。往事重重虛幻。把意根細掃,情蒂輕剪。忽憶平湖杳,長空外,關山驚被兵燹。夢魂怯遠。料故園、三徑秋怨。怕醉倚闌乾,高樹咽、碧蟬斷。
彭氏評曰:語涉時事,意近蒼涼。“夢魂”、“蟬碧”兩語,戛戛獨造。
齊天樂、荏平感舊》
西我吹上潘郎鬢,添來舊愁無數。笛里關山,尊前月露,酒醒曾聞殘語。哀絲乍訴,記人間幽期,斗增別緒。兩載重來,鞭絲空自漬塵土。淒涼怕尋往夢,悵隨風柳絮,已將春去。桂冷驚寒,蓬飄怨遠,莫問相逢何處。征鞍暫駐,笑滿眼箏琶,都非前侶。且自孤吟,和蟲階細譜。
彭氏評曰:詞意悱惻,入後尤不勝悽怨。
念奴嬌、梅花》
紫雲飄墮,正黃昏三弄,臨風嗚咽。照影驚鴻修竹暮,一樹幽香清絕。翠袖籠寒,玉肌帶暈,漫說經霜雪。巡檐低問,林梢飛上新月。應念雨約雲期,橫波悄注,未忍輕攀折。只恐芳華容易減,浪惹去蜂來蝶。枝老肥紅,陰深瘦綠,便是愁時節。更持殘燭,拍歌腸斷將別。
彭氏評曰:詠物之作,則以《念奴嬌、梅花》為勝。用語大都從唐宋人詩詞中來,而又如自己出。此境亦不易到。

圖書簡介

《六家詞鈔》:詞總集。即王先謙《詩餘偶鈔》。清王先謙輯。是書仿孫默刻《十五家詞》例,匯刻清季六家之作為一編。其中孫鼎臣《蒼筤詞鈔》二十三首,周壽昌《思益堂詞鈔》二十六首,李洽《搗塵集詞鈔》二十四首,王闓運《湘綺樓詞鈔》十六首,張祖同《湘雨樓詞鈔》六十七首,杜貴墀《桐花閣詞鈔》二十六首。有光緒十六年(1890)刊本,首頁為“光緒庚寅仲春月長沙王氏刊”牌記,次系王先謙自序。

清詞研究書目(一)

明末清初詞和清詞常被後代籠統稱為“清詞”。清詞整體成就雖然不及宋詞,但是也出現陳子龍、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項鴻祚、蔣春霖、譚獻、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況周頤、文廷式、王國維等著名詞人。因此清詞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林則徐詩詞選注》
《梁啟超詩詞全注》
《吟秋山館詩詞鈔》
《康熙詩詞選注》
《吳鎮詩詞選注》
《陳維崧詞選注》
《納蘭詞》
《鄭板橋詞》
《曝書亭詞》
《衍波詞》
《梅村詞》
《歷代詞選集評》
《水雲樓詞疏證》
《蔣鹿潭年譜考略水雲樓詩詞輯校》
《王國維詩詞箋校》
《聊齋詩詞選》
《高鶚詩詞箋注》
《半塘定稿》
《納蘭性德詞》
《飲水詞箋》
《重校集評雲起軒詞》
《金梁夢月詞》
《烏絲詞》
《延露詞》
《彈指詞》
《珂雪詞》
《飲水詞·側帽詞》
《吳藻女士的白話詞》
《女性詞選》
《詞綜補遺》
《名家品詩坊·元明清詞》
《清詞四家錄》
《宋元明清詩詞鑑賞》
《袖珍元明清詞鑑賞辭典》
《全清詞·順康卷》
《清詞三百首詳註》
《清詞選集評》
《元明清詞鑑賞辭典》
《廣西曆代詞評》
《明清詩詞曲》
《清詞一百首》
《明清詞三百首》
《元明清詞三百首注》
《雲間三子新詩合稿》
《蘭皋明辭彙選》
《張惠言及常州派詞傳》
《晚清四大詞人詞選譯》
《元明清詞》
《近代詞鈔》
《清詞一千首:篋中詞》
《全清詞鑑賞辭典》
《近代詞選釋》
《清詞精選評註》
《明清詞賞析文集》
《清詞三百首》
《歷代女子白話詞選》
《清八大名家詞集》
《清詞三百首今譯》
《清詞選注》
《清詞菁華》
《六家詞鈔》
《清詞百首》
《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
《清人選評詞集三種》
《清詞綜補》
《詞則》
《歷代婦女詩詞選》
《金元明清詞選》
《瑤華集》
《清詞選》
《清詞別集百三十四種》
《歷代閨秀詞集釋》
《歷代名媛詞選》
《清代詞選》
《藝衡館詞選》
《南社詞集》
《南社詞選》
《清十一家詞鈔》
《絳雲樓歷代女子詞選》
《中國歷代女子詞選》
《飲水詞》
《金元明清詞精選》
《清詞綜》
《詞綜》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全清詞鈔》
《清名家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