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詞雅》

《粵詞雅》--詞名,由著名詞人潘飛聲著。

簡介

潘飛聲(1858~1934)

潘飛,字蘭史,號劍士,又號獨立山人,廣東番禺人(今屬廣州市海珠區)。自小受業於鄉賢葉衍蘭

光緒二十五年(1899),德國柏林大學聘請潘飛聲為漢文學教授,他在國外執教,結交了一些國際友人。後來離開德國回國,住在廣州河南龍溪的花語樓。著有《西海紀行卷》及《天外歸槎錄》。兩卷均以日記形式,詳記其出國及返國的經歷。不久赴香港,主《華報》、《實報》筆政。當時江南文風大盛,精英薈萃,遂又到上海加入南社。南社是柳亞子、陳去病等在蘇州成立的,取“操南音不忘其舊”的意思,是辛亥革命時期進步的文學團體。潘飛聲參加南社後,積極參與活動,吟詠甚多,與詩社中的高天梅、俞劍華、傅屯良譽為“南社四劍”。故潘以“說劍堂”為他的詩詞集名。又參加希社、漚社、鷗隱社及題襟金石書畫會等。潘詩筆雄麗,時有奇氣,所作《羅浮山紀游》諸詩,甚得梁啓超和陳衍稱賞。而其詞名較詩名尤盛,陳璞在《花語詞》序中稱:“嶺表詞壇,洵堪獨秀。”
晚年在上海以賣文為活,家境清貧,常與粵籍才人黃遵憲、吳趼人、邱菽園、邱逢甲等交遊,從而大大開闊了思想境界。葉恭綽為他的詩文集寫的《序言》中說:“……三子皆食力於粵,唯一妾從。雖貧甚豐,寫下不少眷懷故土,思念家鄉的詩歌。”潘飛聲的著作有《說劍堂詩集》、《說劍堂詞集》、《在山泉詩話》、《兩窗雜錄》等近20種。其中《兩窗雜錄》是手抄本,現存中山圖書館。民國23年(1934)病逝於上海。...

內容

黃損
吾粵地鎮尚離,人文炳煥,代出異才。聲詩之道,始於晉綠珠,逮唐而盛於張曲江。即何仙姑[增城何泰之女,見邑志。]絕句十數章,亦得仙意。至倚聲一門,則倡自南漢黃益之也。益之名損,連州人。登梁龍德壬午進士,仕南漢劉龔,累晉尚書左僕射。以極諫忤朝旨,退居永州不出,相傳仙去。所著有三要書、桂香集及射法。粵東詞鈔刻其望江南一首云:“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佳人縴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南海譚玉生舍人瑩論粵詞絕句云:“誰謂益之能直諫,平生願作樂中箏。”殆宋廣平之賦梅花矣。

○崔與之詞

吾禺崔清獻公有菊坡集,其詞載宋詞選、詞綜。水調歌頭一闋題劍閣云:“萬里雪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塗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對青燈,搔白髮,漏聲殘。老來動業未就,妨卻一身閒。梅領綠陰青子,蒲間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到家山,歸夢到家山。”此詞起四句,雄壯極矣,雖蘇、辛亦無以過之。昔杭堇甫論粵詩云:“尚得古賢雄直氣,嶺南猶覺勝江南。”余謂催詞,非雄直而何。
中國古籍全錄
○催與之壽詞

宋人頗重壽辭,然壽辭出以典雅,亦復不易。菊坡先生有壽趙運使賀新涼一首云:“雨過雲容掃。使星明、德星高揭,福星旁照。槐屋猶喧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節、雲間縹緲。和氣如春清似水,瀾思波、沾渥天南道。晨雀噪,有佳報。天家黃紙除書到。便歸來、升華天下,安邊養浩。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會早。篇西郡、歡聲多少。人道菊坡新醞美,把一觴、滿酌歌難老。瓜樣大、安期棗。”

李昴英詞
李忠簡公[昴英]文溪集,附詩餘一卷,南海伍氏刻入粵十三家集。有摸魚兒一調云:“曉風痴、繡簾低舞。霏霏香碎紅雨。燕忙鶯懶春無賴,懶為好花遮護。渾不顧。費多少工夫,做得芳菲聚。休顰百五。卻自恨新年,游疏醉少,光景恁虛度。猊煙瘦,困起庭陰正午。遊絲飛絮無據。千林濕翠須臾遍,難綠鬢根霜縷。愁絕處。怎忍聽、聲聲杜宇深深樹。東君寄語。道去也還來,後期長在,紫陌歲相遇。”纏綿麗密,置之清真集中不能辨。

○文溪集格調嚴
宋人詞多縱筆,而格調仍嚴。文溪集中有水調歌頭題舫齋云:“郭外足幽勝,潮入漲溪流。舫齋小小一葉,老子日遨遊。管領白紅蓼,披戴綠蓑青箬,直釣任沉浮。玉縷飽鱸膾,雪陣狎沙鷗。箇中眠,箇中坐,箇中謳。箇中收拾詩料,觴客箇中留。休羨乘槎博望,且聽洞簫赤壁,樂處是瀛洲。日月盪雙槳,天地一虛舟。”
○文溪集短調

文溪集慢體多而短調殊少,浣溪沙云:“筍玉纖纖拍扇紈。戲拈荷葉起文鴛。水亭初試小龍團。拜月深深頻祝願,花枝低壓髻雲偏。倩人解夢語喧喧。”似五代之作。
中國古籍全錄
○嶺南六家詞
余友劉石[世珩],貴池人,刻貴池三唐人集。余亦擬輯嶺南宋六家詞,六家者,崔菊坡[與之[、劉叔安[鎮]、李文溪[昴英]、趙秋曉[必]、陳景元[紀]、葛如晦[長庚]也。
中國古籍全錄
○劉鎮詞

劉叔安先生,名鎮,南海人。嘉泰壬戌進士,自號隨如子,有隨如百詠。其詞格高氣遠,情致綿邈,而才足以運之,為宋代詞家特出。沁園春題西宗雲山樓云:“爽氣西來,玉削群峰,千極萬松。望疏林清曠,晴煙紫翠,雪邊回棹,柳外聞鍾。夜月瓊田,夕陽金界,倒影樓台表里空。橋陰曲,是舊來忠定,手種芙蓉。仙翁。心事誰同。付魚鳥相忘一笑中。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雲山高處,問訊梁公。物象搜奇,風流懷古,消得文章萬丈虹。沉吟久,想依依春樹,人在江東。”又,花心動題臨安新亭云:“鳩雨催晴,遍園林、一番綠嬌紅媚。柳外金衣,花底香須,消得艷陽天氣。障泥步錦尋芳路,稱來往、縱橫珠翠。笑攜手、旗亭問酒,更酬春思。還記東山樂事。向歌雪香中,伴春沉醉。粉袖人,彩筆題詩,陶寫老來風味。夜深銀燭明如晝,待歸去、看承花睡。夢雲散,屏山半熏沉水。”此等詞用意ゼ藻,宛轉渾雅,總不輕下一筆,真是大家手筆。

○隨如集漢宮春
昔人謂耆卿情有餘而才不足,夫以屯田猶未能兩者俱兼,況他人哉。隨如集漢宮春鄭賀守席上懷舊云:“日軟風柔,望暖紅連島,晴綠平川。尋芳拾蕊,勝伴陌上鮮妍。玉驄歸路,記青門、曾墮吟鞭。人去後,庭花弄影,一簾香月娟娟。追念舊遊何在,嘆佳期虛度,錦瑟華年。博山夜來燼冷,誰換沉煙。去後,庭花弄影,一簾香月娟娟。追念舊遊何在,嘆佳期虛度,錦瑟華年。博山夜來燼冷,誰換沉煙。屏幃半掩,奈夢魂不到愁邊。春易老,相思無據,閒情分付魚箋。”又,水龍吟庚寅寄遠云:“老來慣與春相識,長記傷春如故。去年今日,舊愁新恨,送將風絮。粉淚羞紅,黛眉顰翠,推愁不去。任瑣窗緊閉,屏山半掩,還別有、愁來路。回首畫橋煙水,念故人、匆匆何處。客情懷遠,雲迷北樹,草連南浦。離合悲歡,去留遲速,問春無語。笑劉郎不道,無桃可種,苦留春住。”二詞情文交至,不知較之耆卿如何。

○隨如集和章質夫韻
隨如集中丙戌清明和章質夫韻,調水龍吟云:“弄晴台館收煙候,時有燕泥香墜。宿酲未解,單衣初試,騰騰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門深閉。記彩鸞別後,青驄歸去,長亭路、芳塵起。十二屏山遍倚,任蒼苔、點紅如綴。黃昏人靜,暖香吹月,一簾花碎。芳意婆娑,綠陰風雨,畫橋煙水。笑多情司馬,留春無計,濕青衫淚。”丙子元夕調慶春澤云:“燈火烘春,樓台浸月,良宵一刻千金。錦步承蓮,彩霞簇仗難尋。蓬壺影動星球轉,映兩行、寶珥瑤簪。恣嬉遊,玉漏聲催,未歇芳心。笙歌十里誇張地,記年時行樂,憔悴而今。客里情懷,伴人閒笑閒吟。小桃未盡劉郎老,把相思、細寫瑤琴。怕歸來、紅紫欺風,三徑成陰。”情思婉妙,讀者疑為白石道人集中作。
○隨如集賦茉莉
茉莉一名小南強,夏夜花開,清馥與素馨無異。隨如先生集中有念奴嬌一調賦茉莉云:“調冰弄雪,想花神清夢,徘徊南土。一夏天香收不起,付與蕊仙無語。秀入精神,涼生肌骨,銷盡人間暑。稼軒愁絕,惜花還勝兒女。長記歌酒闌珊,開時向晚,笑金莖露。月浸闌乾天似水,誰伴秋娘窗戶。困雲鬟,醉欹風帽,總是牽情處。返魂何在,玉川風味如許。”賦物小題,而體高華,此宋人與元明人異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