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毛澤東1963年5月在修改《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時增寫的一段話。後被編入毛澤東文集(第8卷)。

簡介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毛澤東1963年5月在修改《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時增寫的一段話。1964年6月收入《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後收入《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文章論述了認識的來源和正確思想的作用,指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人的正確思想來自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並且指出,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被民眾所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

文章還對認識過程作了新的表述,指出,認識包括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由存在到思想和由精神物質、由思想到存在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分別實現認識的兩次飛躍。“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並強調第二次飛躍的意義更大,因為它是檢驗認識、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

文章還指出,我們黨內有許多同志不懂得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應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奮鬥,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這篇文章,從哲學角度概括和總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經驗,它是《實踐論》基本思想的繼續和發展。

歷史背景

俄文版《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俄文版《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1962年黨的八屆十中全會的決議精神,一場持久的大規模的全國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展起來了。

1963年2月11—28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增產節約和“五反”運動,制定了《中共中央關於厲行增產節約和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分散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運動的指示》,即“五反”運動。這是在城市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方式之一。為了推動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毛澤東在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在農村,為了防止修正主義,要加強教育。他說:“要把社會主義教育好好抓一下。社會主義教育,幹部教育,民眾教育,一抓就靈。”他還說:“我們的幹部,包括生產隊以上的這些不脫離生產的以及脫離生產的,絕大多數不懂社會主義。他們之所以不懂,責任在誰呢?在我們。會議後,各地紛紛行動起來,把它當作一件大事來做。

1963年5月2日至12日,中共中央在杭州召開總結“四清”運動試點經驗的小型會議,討論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問題。會議討論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即《前十條》),《前十條》要求全國各地把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十個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去研究,並且就有關工作,訂出計畫,全面部署,抓緊時機,在不誤生產、密切結合生產的條件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驟地推行,爭取在兩三年內全部辦到,並力求辦好。”5月20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即《前十條》)。

發布前,毛澤東在這個檔案前面加寫了具有前言性質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的一大段內容,提出應當對我們的同志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教育。這一闡述,堅持和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毛澤東在決定的第十條也加寫了一段話,強調學習和普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必要性,提出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或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民眾手裡的尖銳武器。

全文內容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民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鬥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

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畫、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後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畫、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鬥爭是如此。

在社會鬥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並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鬥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後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畫、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現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問他的思想、意見、政策、方法、計畫、結論、滔滔不絕的演說、大塊的文章,是從哪裡得來的,他覺得是個怪問題,回答不出來。對於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

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於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鬥,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並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

語言藝術風格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這一範文的語言具備了準確、鮮明、生動三個特點。所謂準確,從語言本身來看,就是用詞貼切,造句合乎語法習慣,說話有層次。從邏輯的角度看,就是概念明確,判斷正確,推理具有邏輯性。文章開頭寫道:“……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這裡用了兩個“只能”,把它放在介賓短語前面,起到了限制作用,說明人的正確思想來自實踐是惟一的,回答非常肯定,特別是後一個“只能”,進一步具體地說明了人的正確思想來自社會實踐的道理。

又如:“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民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這句話中的“正確思想”含義較廣,不同世界觀的人,或世界觀相同但站的角度不同的人,解釋都會不同甚至大相逕庭,如果不說清楚,會給人模稜兩可的感覺,或造成歧義。作者用了“代表先進階級”這個定語,使“正確思想”的內涵和外延更加明確,使讀者能準確地去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講的道理。句中的“一旦”是個不確定的詞,對“被民眾掌握”起限制作用,表達了“正確思想”變成“物質力量”的重要條件這層肯定意思。

該文以生動通俗的語言精闢論述了四個問題:第一,批判了在認識論問題上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錯誤,論述了只有社會實踐,只有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才是正確認識的來源。第二,具體分析了人的認識活動過程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階段,即是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第二階段是由精神到物質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前一階段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後一階段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第三,論述了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飛躍,即由精神變物質、由思想到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論述了認識過程的無限性,指出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

毛澤東指出:“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這一科學論斷,揭示了認識論上兩條路線鬥爭的實質,打中了唯心主義認識論的要害,指出了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併科學概括了社會實踐的內容,為人們正確區分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和唯心論的先驗論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這是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基本觀點。辯證唯物論把實踐引入認識論,科學闡明了實踐是認識的源泉。毛澤東還進一步闡明了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他指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民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物質和精神的辯證關係。

毛澤東分析了人的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指出這個過程包括兩個相互聯繫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也就是物質變精神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也就是精神變物質的階段。

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對客觀事物產生了感性認識;感性認識積累多了,就會產生第一次飛躍,變成理性認識。然後把這種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實現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為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的飛躍才能證明第一次的飛躍得到的認識是否正確。毛澤東還指出:“在社會鬥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並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鬥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後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

毛澤東指出,由於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往往受到種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對事物的認識要經過反覆實踐。“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這是對《實踐論》中提出的人類認識的總規律的進一步發揮。毛澤東最後提出對全党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奮鬥,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並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

評價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讀了毛澤東同志在1963年寫的一段文字《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雖然這是毛澤東同志的一個簡短的論述,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根本的問題、核心的問題,實踐出真理。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一個難懂的命題,但是卻並不是人人都能認清這樣一個事實。

為了向廣大黨員幹部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要求他們要具有“實事求是”的觀點,以便正確的對待形勢,全面地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更好地開展和進行工作。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關於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寫下的一段精闢的認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唯物主義思想。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這就是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這一點和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是相符的,他在此簡要的解說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如何取得正確思想的科學道理。我們要正確理解和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路線,要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要明確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理解人的正確思想的來源,理解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本文講的是一個哲學上的根本道理。我們大家都認知的一點是,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對立統一的,正確的東西總是與錯誤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是相反相成的。文中毛澤東同志並沒有對錯誤的唯心主義觀點作出具體的揭露和抵制,只是從立論中間接的闡明了唯心主義思想的錯誤認識,而肯定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正確觀點。既鮮明地提出了思想只能從實踐中來的唯物觀點,也辯證地提出了物質對精神的決定作用和精神對物質的反作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一看到這兩句話,我就覺得毛澤東同志的辯證思想體系很嚴謹,辯駁的能力很強,並不像一些哲學家那樣開篇就擺大道理,講一些讓大多數人讀了就感到吃力或者費解的理論。

毛澤東同志從簡單的自問自答入手,讓大多數同志看了都能理解,很言簡意賅的引出了他要闡明的思想核心,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他在文中花了大部分空間來說明人們認識的過程,人們的認識有兩次飛躍(改變),第一次飛躍由客觀物質到主觀思想,第二次飛躍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才能感知第一次認知的正確與否,因此才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論斷。通過這兩個認識過程的反覆進行,才能得出正確的真理,杜絕錯誤的真理。

在文章最後毛澤東同志聯繫在現實工作中黨內同志的“盲目性”和“本本主義”,把理論的認知轉到了實際的工作上,向黨內同志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於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鬥,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並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揭示了現實生活中黨內同志的問題,指出了本文的針對性,以及提出了今後應進行的辯證唯物論的要求和希冀。文章很言簡意賅,語言也很通俗,但包涵的哲學思想卻是真知灼見的,既批判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錯誤認識,也否定了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認識,從而揭示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正確性。

毛澤東同志給出的命題,既堅持了認識論上的唯物論,又堅持了認識論上的辯證法;既肯定了物質第一性,又強調了精神的能動作用。我們都知道,客觀世界是一個複雜體,不僅多變,而且繁雜。聯繫馬哲課堂內容,結合毛澤東同志的命題,使我了解到: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物質才能變精神;理論認識回到實踐中去要經過許多的中間環節,要做許多工作,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將主觀的東西轉化為客觀的東西,精神才能變物質。鄧小平同志一直以來都強調要“實事求是”,凡事都要按照客觀實際出發,通過社會實踐來求得真理,他說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實事求是”四個字,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任何一種成功的理論都離不開工作實踐,必須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如果違背了這一既定的規則,憑空創造出的“精闢理論”是經不起實際情況的考驗的,必然會成為失敗的墊腳石,不僅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可能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包括對自己和他人的傷害。因此,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必須從實踐中得出精神,再把精神灌輸到實踐中去加以驗證,反覆進行毛澤東同志的“飛躍”理論才能真正得到造福人們的真理,才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才能被廣大人民所接受。

聯繫到現在社會的風氣,講真話的人不多,拿了別人東西的人就更不可能講真話;願聽真話的人也不多了,因為真話不順耳、不中聽。所以現在的真理不多了,許多的理論都經不起實際情況的檢驗,都不是實踐經驗的成功總結。政府部門是這樣的,企業公司也是這樣的,這不僅是國家的悲哀,更是中國人民的悲哀。政府部門為了講究政績表現,就會在任期內大興某些工程,少考慮或者不考慮實際的用途和收益,忽略民眾的反應和意見,導致現在到處都有不和諧的工程矗立在民眾之間,效果就更不用去提了,既浪費了國家的資源,又影響了人民的生活發展。在企業之間也是這樣的,缺乏具體考慮,一味的跟從創新的理念,“創新”出一些實際效益甚微的科研項目。實踐出真知-----牢記毛澤東同志的話,嚴格遵守由實踐到認識,再用認識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去豐富和修正理論的途徑。要深刻明白一點:一個成功的理論決不是三五個專家能論證的,它必須是經過實踐的反覆論證,才能被世人認可的。

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曾指出:“在黨內和人民民眾中,肯動腦筋,肯想問題的人愈多,對我們的事業就愈有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來源於實踐和思考。只有真正掌握了正確的思想方法,聯繫實際、圍繞重點、突出問題,按照毛澤東同志的客觀唯物主義辯證法規律,把感性的事物上升為理性的思想,再把理性的思想融於感性的事物中去,形成對實際情況有效的思路和理論,才能在前人認知的基礎上得到創新和超越,才能對國家和人民有所貢獻,才能使國家甚至世界穩步有利的發展。當前世界金融界正遭受著百年難遇的金融風暴,我們國家也遭到了波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困難的形勢。在這種時候就更要牢記毛澤東等偉大領導人的教導,在想方設法解決當前危機時,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一定要聯繫實際,一定要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國家安全度過危機。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澤東同志說過:“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是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我想說的是:認識真理,實踐是基礎;檢驗真理,實踐是唯一標準。這不僅是對政府部門的要求,也是對企事業單位的建議,更是我們廣大在校大學生需要時刻銘記的真理。我們大學生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社會實踐經驗,在處理社會事物上難免會有所“理所當然化”,想當然的做事只能是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在學校期間,我們就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毛澤東思想等等哲學上的處事方法,不至於在畢業離校工作後犯一些低級的、明顯的、不合實際的錯誤。總之,學習了毛澤東同志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的文章,感想是挺深刻的,理解了“實踐,認知,再實踐,再認知”的真理論證過程,明白了人的正確思想只能來源於社會實踐的偉大命題

一位教師的閱讀心得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毛澤東提出“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人的錯誤思想是從那裡來的?是從看到的、聽到的、品味到的、體會到的、接觸到的、意識到的人、事、物實踐來的。所以,我們需要看什麼、聽什麼、品位什麼、體驗什麼、交流什麼、接觸什麼、意識什麼。我們應該向善的人、事、物多看、多聽、多讀、多誦、多接觸、多體驗、多憶念。我們的常態就會提升起來。運氣、人氣、福氣就會隨之而來。“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思想”,正確的思想一旦被我們掌握,就會變成我們改造命運、改造生活的物質力量。

譬如:我對大家的調整;有的人感性認識飛躍的就快,就變成了理性認識。自己受用;有的人感性認識的過程較長一些,拉長了自己受用的時效。就象有的同學,我教他在新家的門口布置兩個大象,結果他把一隻小象放在暫時租住房子的門口;門上貼了一匹馱著財富的馬。倒是效果非常明顯:當天這位同學就被交警連人帶車扣走了。他的對象焦急地問我:他人有沒有事情?能不能放出來?我說:人不會有事情,下午就能回家,不礙事。趕緊把門口的象撤走,把馬扯下來。這樣的布置,破壞了原有的氣場氛圍。正確的東西沒有及時吸納,自己錯誤的慣性思維卻大搖大擺地派上了用場,自作自受,自尋煩惱。果然,晚上,這位同學從交警隊回家了。我們要少犯錯誤,不可想當然,見什麼買什麼,拿什麼放什麼,還不知道錯在何處?豈不可惜!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修學這篇文章,把其主旨真正弄懂了。體驗到了:什麼時候“物質可以變成精神”?什麼時候“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個“飛躍”要把握好分寸。在你“跌倒”的時候,物質可以變成精神;在你“站起來”的時候,精神可以變成物質。要能夠審慎地體會其中的道理和意蘊。什麼是“跌倒”?“跌倒”,就是你的人生不如意、有麻煩、事業低谷等負面情緒不開心的時候;這個時候,用精神交換物質的空間,用勵志人生,激越自我。什麼是“站起來”?“站起來”,就是你人生如意、沒有麻煩、事業高挺等正面情緒開心的時候;這個時候,用物質交換精神的空間,用富饒人生,幫助他人。其實,物質就是精神,精神就是物質,物質中有精神,精神中有物質;這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的交合,才是道;精神與物質的統一才是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