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墾》

《中國農墾》是農業部主管、農業部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主辦,每月一期的綜合性月刊。《中國農墾》自1951年創刊,雖經兩度停刊,但《中國農墾》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矢志不渝地貫徹為農墾事業服務的宗旨。改革開放賦予雜誌以新的生機和活力,與農墾事業的發展緊密相連,表現了她頑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農墾》(2007年11期)《中國農墾》(2007年11期)
【刊物名稱】《中國農墾》
【英文名稱】China State Farms
【刊物類別】月刊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主辦單位】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中國農墾經濟研究會
【編輯出版】《中國農墾》編輯部
【國內統一刊號】CN 11-1157/S
【國際標準刊號】ISSN 0529-6382
【郵發代號】2-139
【刊物版式】大16開

刊物歷史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主辦的《機械化農業》(《中國農墾》雜誌前身)正式創刊,農業部及國營農場管理總局通過該刊指導全國國營農場的工作。1956年農墾部成立,其職能是統一管理全國中央和地方國營農場及軍墾農場,《機械化農業》繼續其作為機關刊物的使命。1957年7月,《機械化農業》更名為《中國農墾》,並由朱德委員長親筆題寫刊名。1960年,《中國農墾》曾一度停刊,直到1964年復刊。文革開始,《中國農墾》於1966年7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到1979年5月農墾部恢復後,於同年8月再次復刊。

刊物特色

《中國農墾》雜誌目前設有《部局專遞》、《領導視野》、《改革縱橫》、《發展經緯》、《特別策劃》、《產業透視》、《理論探討》、《調查報告》、《企業廣角》、《人物長廊》、《農墾史話》、《工會園地》、《刊中報》等欄目,

刊物定位

《中國農墾》雜誌創刊50多年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及時傳達黨中央、國務院、農業部對農墾工作的有關政策及農墾局的工作部署;宣傳各墾區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成效和經驗;弘揚“勇於開拓,艱苦奮鬥”的農墾精神;介紹農墾幹部職工的先進事跡;傳遞科技和市場信息;是溝通農業部農墾局與各部委及全國農墾各級管理部門和500萬農墾職工的橋樑;是全國農墾系統“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宣傳陣地。
刊物主要面向全國農墾系統各級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幹部和職工,以及華僑、勞改、解放軍總後勤部的農場、企業的管理幹部和職工。

發行情況

《中國農墾》一直是國內外公開發行,有國內國際標準刊號。自1994年以來與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合作,出版電子光碟向國內外發行。目前雜誌在全國各墾區都有訂閱,發行量保持在10000份左右,與同類型雜誌相比發行量較大。同時,雜誌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有雜誌訂戶和光碟訂戶,美國個別研究機構也訂閱此刊。
作為全國農墾系統唯一一本高層次綜合性月刊,幾十年來深受全國農墾幹部職工和廣大讀者的喜愛,許多離退休老幹部、老部長尤其重視和喜愛,雜誌已成為他們繼續關心了解農墾事業的重要資料和渠道。

辦刊宗旨

推動農墾改革、發展農墾經濟、振奮民眾精神、提高隊伍素質,宣傳政策、交流經驗、傳播知識、反映呼聲。

農業科學期刊大全(六)

農業科學是研究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科學,因涉及農業環境、作物和畜牧生產、農業工程和農業經濟等多種科學而具有綜合性。

《養殖與飼料》
《漁業科學進展》
《漁業現代化》
《漁業致富指南》
《園林花木經紀》
《雲南農業》
《雲南畜牧獸醫》
《雜草科學》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浙江林業科技》
《浙江農村機電》
《浙江農業科學》
《浙江畜牧獸醫》
《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植物檢疫》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中國蠶業》
《中國草地學報》
《中國稻米》
《中國動物保健》
《中國果菜》
《中國花卉盆景》
《中國花卉園藝》
《中國家禽》
《中國糧食經濟》

《中國林副特產》
《中國林業經濟》
《中國林業科技(英文版)》
《中國麻業科學》
《中國奶牛》
《中國農村科技》
《中國農村科技導報》
《中國農機化》
《中國農技推廣》
《中國農墾》
《中國農史》
《中國農業科學》
《中國農業科學(英文版)》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分冊》
《中國農業文摘-園藝分冊》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中國農資》
《中國禽業導刊》
《中國熱帶農業》
《浙江林學院學報》
《中國果樹》
《中國果業信息》
《園藝學報》
《養豬》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
《浙江農業學報》
《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林學(英文版)》
《中國農業機械年鑑》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中國城市林業》
《野生動物》
《中國農業年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