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由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作者朱永新梳理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和發展軌跡,闡述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質、理論基礎,然後分專題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德育觀、教學論、教師說、讀書法、科舉制度、書院和蒙學等,從多個側面展現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沿革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從而客觀地呈現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的全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中國古代文化光輝燦爛,這與教育所起到的文化傳承作用是分不開的。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十分重視教育的一個民族,其教育思想歷史悠久、內涵豐厚。本書梳理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和發展軌跡,闡述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質、理論基礎,然後分專題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德育觀、教學論、教師說、讀書法、科舉制度、書院和蒙學等,從多個側面展現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沿革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從而客觀地呈現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的全貌。

作者簡介

朱永新,1958年生,江蘇大豐人。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永新是中國新教育改革的發起人,被評為中國教育60年60人(2009)、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教育風雲人物”(2008)、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2007)、中國十大教育英才(2006)等。他先後求學於江蘇師範學院(今蘇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主修教育心理學。曾任蘇州大學教務處長、蘇州市副市長、全國政協常委。20多年來,在國內外發表有關教育的論文400餘篇,出版了30多部論著。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懷和創新精神,為中國教育改革建言獻策。他創辦的教育線上網站,已經成為中國小教師的精神家園,他倡導的新教育實驗,正在改變著中國的教育。他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刻思索以及對教育理想不懈追求的激情,感動著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其作品《我的教育理想》《中國新教育》等,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學暢銷作品,印刷均超過20餘版次,在觀念和實踐層面,都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編輯推薦

1. 認為本書對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發展歷史的研究和對歷代教育思想家教育思想的研究和總結歸納都非常細緻和到位,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2.本書的語言簡明流暢,適合普通中學教師閱讀。了解古代教育思想的精華和糟粕,並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教育思想、觀念進行揚棄,對於把握教育發展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閱讀本書的現實意義。

作品目錄

聆聽大師的聲音(卷首詩)
導論:我們為什麼需要教育思想史
 一、教育思想史的性質及特點
 二、教師為什麼要學習教育思想史
 三、教師如何學習教育思想史
第一章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起源與發展
 一、古代教育思想的濫觴
 二、兩朵奇葩:孔子和《學記》
 三、古代教育思想的發展軌跡 
第二章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質
 一、古代教育思想的生態環境
 二、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質
 三、古代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 
第三章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一、治亂學說——教育與社會發展
 二、人性理論——教育與人的發展
 三、人才觀念——教育目的與價值 
第四章中國古代的德育觀
 一、德育的功用
 二、德育的過程
 三、德育的原則與方法 
第五章中國古代的教學論
 一、教學的意義
 二、教學的內容
 三、教學的過程
 四、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第六章中國古代的教師說
 一、師之變遷
 二、師之功能
 三、為師之道
 四、師生關係 
第七章中國古代的讀書法
 一、讀書法的綱領
 二、讀書法的精華
 三、讀書精要 
第八章科舉與中國古代教育
 一、科舉的創立
 二、科舉的變遷
 三、科舉的功過 
第九章書院與中國古代教育
 一、書院的起源與勃興
 二、書院的發展與沿革
 三、書院教育的特色與貢獻 
第十章蒙學與中國古代教育
 一、蒙學的內容
 二、蒙學的特點
 三、訓蒙的方法
參考文獻
初版後記
再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