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是郭燦金、張召鵬所著的一部作品。2008年1月1日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本書介紹了日常交往中經常使用、需要了解的有關中國人的人文、歷史常識,包括容易用錯的成語、常見的典故、禮儀背後的只是、歷史人物的故事等。

作者: 郭燦金張召鵬 著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出 版 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
出版時間: 2008-1-1
字數: 232000
版次: 2
頁數: 215
印刷時間: 2008/01/0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6815130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日常生活中,人們在談話講演發言等場合錯用文史常識的情況屢見不鮮,甚至有些公眾人物在一些重要場合也犯這樣的錯誤。例如陳水扁在稱贊義工的貢獻時,竟然用“罄竹難書”來形容義工的感人事跡。再比如,某知名大學的校長在歡迎台灣客人時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夏天炎熱的天氣。這些讓人貽笑大方的尷尬場面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因此,本書從講解文史常識的正確用法出發,普及傳統文化知識,提高讀者的文化修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本書選擇了文化糾錯的角度,嘗試普及傳統文化的新思路。近年來,傳統文化類的書籍較為熱門,但像本書這樣,從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實例出發,從人們最易誤用的知識點出發的尚不多見。本書精選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且誤用率較高的文史常識200則、20餘萬字,包括成語、典故、歷史人物等,以淺近的方式,面向普通讀者,普及傳統文化的最基本的常識。
普通讀者對許多文史常識往往沒有深入了解,容易犯一知半解、以訛傳訛的毛病,造成誤用。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邀請專家學者,根據權威經典、主流說法,力爭還原詞語、典故的本意,辨析流變,給讀者一個清晰明了的講解。
對廣大讀者來說,本書既有較高的實用性,又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內涵。
本書尚未出版即被台灣紅螞蟻出版社買斷台灣繁體著作權。出版以來,受到了讀者及業界的歡迎和好評。

本書看點:
近年來,“國學”是國人的一個熱門話題。隨著《心得》成為超級暢銷書,打著國學旗號的讀物紛紛出現;以歷史、人文為主要內容的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一次又一次捧出大眾學術明星;許多高等學府也開設“國學”班,有的還專門成立的“國學院”。國學的復興,似乎已經指日可待。
弘揚國學、復興國學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中國人的一個毛病是喜歡“追風”、“趕潮”,這一輪“國學熱”如何避免泡沫化,恐怕還需要文化界以及全社會的進一步思考。
有這樣兩件事頗能給人些啟示。
一是北京某高校,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國學院”。但就是這位力挺國學院的校長,在歡迎台灣客人的講話中,竟出現了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夏天的炎熱的天氣的笑話。
無獨有偶,也是在北京,也是某知名學府的校長,還是在歡迎來賓的儀式上,竟然讀了白字。
這兩件事都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坦白地說,這兩位校長只是很不“走運”地在公開場合犯了這樣的低級錯誤,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大概每天都在發生。它既說明我們當地人的傳統文化素養是何等的不紮實,又告訴我們:復興國學,請從常識做起。
2006年下半年,中國書籍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該書出版之時,並沒有過多地宣傳、炒作,但是一經推出,卻得到了讀者的歡迎和業界的關注。《新華文摘》、《青年文摘》、《新華日報》、《文摘報》等眾多知名報刊紛紛轉載,銷量持續走高,榮獲“2007年暢銷書獎”。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沒有高深莫測的道理,不講玄妙空泛的意義,只是一則則看似瑣碎卻實實在在的常識。全書分五個部分:“詞語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密”、“人物考古”、“禮儀點評”,匯集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且誤用率較高的文史常識200則、20餘萬字,包括成語、典故、歷史人物等,以正本清源的態度,面向普通讀者,普及傳統文化的最基本的常識。
其實,說國學也好,講傳統文化也罷,都是當代中國人以一種文化自覺的態度去找尋、接續自己的文化血脈。所以,所謂國學,所謂傳統文化,絕不只是廟堂之上的堂皇典籍,它更應該是我們言談話語中的詩詞、成語,是待人接物時的君子之風,是我們安身立命的中華風骨。那么,從常識出發、從糾錯入手,稱得上是文化普及的一種新的思路。
該書如此受到讀者和媒體的歡迎和關注也正說明了大眾對它的肯定。
獲得了“2007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獎”!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日常交往中經常使用、需要了解的有關中國人的人文、歷史常識,包括容易用錯的成語、常見的典故、禮儀背後的只是、歷史人物的故事等。點滴只是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讀後不僅可以增加文史只是,而且能夠幫助讀者在演講、發言、信函以及日常的言談話語中正確、得體地運用文史常識,在交往中表現出優雅的風度與修養,避免因誤用而有失體面。

作者簡介

郭燦金,文學博士,河南大學教師。著有《古典下的秘寫》、《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趣讀史記•不可不知的四十九個史記人物》、《趣讀史記•不可不知的十九類史記事件》、《趣讀史記•十大懸案揭秘》等。其中,《趣讀史記》、《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曾多次進入新浪、北京圖書大廈等人文歷史類暢銷圖書排行榜前十名。《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曾在《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汴梁晚報》《平原晚報》等報紙連載,作品多次被《新華文摘》、《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書摘》等刊物轉載。

目錄列表

詞語辨析
 “美輪美奐”房屋好
 “莘莘學子”多少人
 “望其項背”追得上
 “首當其衝”非首先
 “嘆為觀止”是讚嘆
 “罄竹難書”記罪行
 “明日”黃花非“昨日”
 究竟是“癢”還是“庠”
 七月流火非天熱
 “成規”為何要“墨”守
 萬人空巷“坑”萬人
 學有餘力才稱“優”
 “天之驕子”是匈奴
 “上行下效”含貶義
 亂說“哇塞”傷風雅
 “朕”也曾是老百姓
 “杏林”“杏壇”路途遠
 夜色如何算“闌珊”
 古時“牧師”管養馬
 自謙才能用“忝列”
 人浮於食本好事
 “失足”不是大問題
 “不刊之論”不能改
 “不足為訓”非準則
 “臭味相投”古今異
 “微言大義”意義深
 “駭”“聳”豈能混著用
 “負”“孚”兩字意不同
 疊床架屋,“目睹”前加“親眼”
 畫蛇添足,“凱鏇”後接“而歸”
 “濫觴”到底是何意
 “胴體”如何成“裸體”
 “犯而不校”是寬容
 不恥下問向誰問
 曾幾何時為幾時
 三人成虎是誤傳
 如何算空穴來風
 因何故炙手可熱
 “面首”原來吃軟飯
 “掌上明珠”稱嬌女
典故溯源
 “飲食男女”存“大欲”
 “梨園弟子”非農民
 古今差別話“中國”
 唐宋無人“中三元”
 “人彘”是人不是豬
 律詩不叫古體詩
 “萬卷”該有多少書
 “仁者”為何要“樂山”
 “幽閉”不是關禁閉
 “五毒”原來是良藥
 “登堂入室”臻佳境
 究竟如何“平”天下
 “阿堵物”是啥東西
 “刀筆吏”是什麼人
 “梅開二度”實在冤
 “長袖善舞”不跳舞
 “平易近人”有演變
 “人面桃花”不漂亮
 “捉刀”“捉筆”意不同
 “殺人”“得人”皆謠傳
 呆若木雞高境界
 白雲蒼狗究可哀
 不可隨便“敲竹槓”
 切勿妄稱“忘年交”
 何故要稱“東道主”
 何人願吃“閉門羹”
 汗牛充棟因書多
 春風夏雨教化人
 切勿亂拋“橄欖枝”
 古時已有“走後門”
 “狗尾續貂”沒必要
 “青鳥傳書”今難再
 問鼎沒有拿第一
 男兒何不帶吳鉤
 梧桐何以引鳳凰
 “亂七八糟”兩戰亂
 “大傳”和傳記無關
 “杜撰”與杜姓有緣
 “跳槽”原是青樓語
 “秦晉之好”結婚姻
民俗揭秘
 “烏紗”為何那樣“烏”
 “貳臣”該是什麼“臣”
 “福”字倒貼有禁忌
 大象把門待商榷
 不可隨便就“扶正”
 何物才可來“填房”
 “三陽開泰”非“三羊”
 “蛛絲馬跡”非“螞跡”
 “弄璋”“弄瓦”莫混淆
 龍生九子各不同
 “大塊吃肉”是土匪
 男人被閹稱“淨身”
 無事不登三寶殿
 豈可隨便就出家
 萬歲原本非皇帝
 太監不等於宦官
 “敦倫”並非是“倫敦”
 “倒楣”原來非“倒霉”
 “道人”未必是“道士”
 “兵”“勇”其實並不同
 男女緣何“吃醋”忙
 男人討厭“綠帽子”
 餓死事不小,失節事不大
 不孝本有三,無後為最大
 五福臨門哪五福
 舉頭三尺有神明
 “豆蔻年華”是特指
 “從一而終”是理想
 “三長兩短”捆棺材
 “三教九流”話職業
 “未亡人”限制性別
 護城河暗藏機鋒
 “附庸”也可有“風雅”
 “雞丁”前面冠“宮保”
 白天只能撞鐘
 靈柩不是棺材
 東西緣何稱“東西”
 虛歲到底如何“虛”
 紅得發紫受艷羨
 駙馬命運夠辛酸
人物考古
 “金屋藏嬌”,漢武帝有始無終
 “歸遺細君”,東方朔恩愛有加
 李太白無緣品白酒
 陳世美不是負心郎
 “奸臣”潘美委屈多
 “弄臣”鄧通情商高
 包拯未當宰相
 王恭身無長物
 孟姜女原不姓孟
 諸葛亮不是“山人”
 唐伯虎未曾點秋香
 袁清郎一心避嫌疑
 李賀、韓愈:“嘔心瀝血”
 周昌、鄧艾:“期期艾艾”
 差強人意贊吳漢
 彈冠相慶貶貢禹
 蘇軾笑河東獅吼
 王景略捫虱而談
 貌如花,虢國夫人素麵朝天
 感情深,梁鴻孟光舉案齊眉
 傾城傾國褒姒笑
 青眼白眼阮籍拋
 古已有之,陳子昂善於“炒作”
 醉生夢死,馮小憐“玉體橫陳”
 緣嘴饞,公子宋食指大動
 因勤奮,孔夫子韋編三絕
 公道在人心,張儉望門投止
 才思如泉湧,禰衡文不加點
 千古痴情,尾生藍橋抱柱
 至今訛傳,孔明草船借箭
 孔融小時了了,被譏“大未必佳”
 顧悅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
 徐娘半老猶風韻
 蕭郎原來為情郎
 “龍陽之興”,魏王系“同性戀”
 “上下其手”,皇頡不涉“淫褻”
 積習難改,程顥見獵心喜
 知恩圖報,韓信“一飯千金”
 網開三面贊商湯
 庾信文章老更成
禮儀點評
 “慈母”曾是傷心事
 “胎教”自古不新鮮
 古人不敢自稱“我”
 你的“九族”是何人
 “名”“字”不是一回事
 “姓”“氏”曾經有差別
 “先母”“先父”已作古
 “皇親”“國戚”無關聯
 “內子”專指你夫人
 “岳父”原來是敬稱
 “勞燕”最慣是“分飛”
 “先喝為敬”有淵源
 “九拜”不是拜九次
 “五服”並非五件衣
 “家父”“令尊”是兩人
 “淑女”“美女”大不同
 生前無人有諡號
 三國人名多單字
 人到七十才“致仕”
 “致仕”之後怎么辦
 至尊為何是“九五”
 “使節”原來不是人
 快婿“乘龍”不“成龍”
 “太牢”“少牢”非牢房
 “招搖”怎樣算“過市”
 “冠冕”並不皆“堂皇”
 “長跪”和謝罪無關
 “此致”乃到此結束
 “授受不親”有權變
 “浮以大白”因罰酒
 “即刻問斬”使不得
 “封禪”到底為哪般
 “椿萱”原來指父母
 “笑納”並非笑著納
 “蓬蓽生輝”是謙辭
 自己“喬遷”不合適
 “大肆”原本非放肆
 “豐碑”自古不是碑
 “昭”“穆”排列存智慧
 “左”“右”座次有講究
媒體評論
獲得了“2007年度全國優秀暢銷書獎”!

精彩書摘

詞語解析
“美輪美奐”房屋好
  成語是約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來,就不能隨意變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隨便改變其用法。常見於報刊之中的成語“美輪美奐”,就經常被用錯或寫錯。
“美輪美奐”這一成語出於《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日:美哉輪焉!美哉奐焉!”輪,盤鏇屈曲而上,引申為高大貌;奐,鮮明,盛,多。美:讚美;鄭玄註:“輪,言高大。奐,言眾多。”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多用於讚美新屋。例如:“學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賣國賊,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這個美奐美輪的漢奸住宅付之一炬。”可是,就是這么明確的寫法和用法,很多人卻寫錯、用錯。
  先從寫法上說,這個詞其正確的寫法是“美輪美奐”,有時也寫作“美奐美輪”。因為並列結構型詞語的詞序,前後調換並不影響整體語義。另外,當“輪奐”連用,也可寫作“輪煥”;煥,則有“煥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曉》詩有云:“星河稍隅落,宮闕方輪煥。”而現實中卻有很多人寫成了“美侖美奐”、“美倫美奐”等,這些都是錯的。
  其次,從用法上來講,“美輪美奐”是一種美,然而它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嚴格的規範。它專指建築物之眾多、高大、華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這樣寫道:“導遊帶著大家遊覽了美輪美奐的彩塑和壁畫。”“《千手觀音》舞蹈美輪美奐,感動了全國觀眾。”更為不可思議的是,有人在描寫女性貌美時,也敢用“美輪美奐”來形容。造成這些錯誤用法的原因在於,把一個只能用於建築的特定成語,任意擴大範圍,運用到非建築類的事物中去了。
雖然隨著社會的變化,語言變化發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為很多人用錯,就可以寬容地認為其詞形詞義可以改變。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夠因為時代發展,就藉助讓詞語“發揮更大作用”的名義亂用。

“莘莘學子”多少人
聯考前一天,有家電視台做了一則各單位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試環境的報導。報導的標題是:“各地紛紛為莘莘學子們參加聯考提供便利。”其中,一名記者在報導結束時說:“祝願莘莘(xin xin)學子都取得好成績。”看完之後,不由得為考生髮愁:若是聯考卷子上出現了這個詞,看節目的學生該如何是好?
首先從讀錯“莘莘”來說,這個字的確有兩個發音,然而,“莘莘學子”中的“莘”字應當讀“shen(陰平)”,而不是記者口中發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學子”一詞的使用錯誤問題。有很多詞語,人們大體上經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實際使用中常常用錯。“莘莘學子”四個字連在一起,像個成語,其實不是成語,而是個自由組合的詞組。“莘莘”是個疊字形容詞,表示“眾多”,在古漢語中用途比較寬泛。“莘莘”出自《國語·晉語四》:“周詩日:莘莘征夫,每懷靡及。”《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辭書均釋其為“眾多”之意,這樣,“莘莘學子”應是“眾多的學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個錯誤標題一樣,下面的例句也是因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錯,在“莘莘學子”前加了“一大批”、“許許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學子”後面加上了個“們”字,造成了詞意重複的錯誤。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許許多多來自中國的莘莘學子共同為祖國祈禱;一大批莘莘學子走出校門,成為祖國的建設者;莘莘學子們站在主席台下,聆聽校長的講話。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錯誤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學子”前加上“一位”、“每一個”。因為“學子”和“莘莘”連用,意思就是“眾多的學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這類詞了。再用這些限定,就犯了邏輯上的錯誤。例如:作為一名莘莘學子,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每一位莘莘學子都應當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些用法都是錯誤的。

“望其項背”追得上
  1998年聯考語文試卷中,有一道與成語有關的題目難倒了不少學生。題目是這樣的:“成都五牛隊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它甲B球隊望其項背。”很多學生看到這道題時一頭霧水,考完之後查了詞典才明白自己判斷錯了。
“望其項背”出自清代汪琬的《與周處士書》:“言論之超卓雄偉,真有與詩書六藝相表里者,非後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項也。”意思是說,其言論很精彩,後代文人不能超越。但是,單是“望其項背”就能表示出別人無法超越嗎?
  從“望其項背”這個詞本身來看, “項”是“頸項”,而“背”,就是“脊背”的意思。既然能夠看得到對方的頸項和脊背,那么就肯定離得不是很遠。比如機車拉力賽上,後邊的運動員如果能看到對方,那么距離就很近;相反,如果連前邊的人都看不到,那就相距很遠了。所以,“望其項背”的意思是說還可以看得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上述聯考語文卷子上那句話要表達的意思是“成都五牛隊實力很強,別的甲8球隊無法相比”,但用上了“望其項背”後,表達的意思卻成了“別的甲8球隊可以趕得上”了,這當然跟句子原來的意思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望其項背”這個詞一般多用為否定意義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項背”、“難以望其項背”、“非……所能望其項背”。如果使用者不小心的話,很容易把這個詞用反的。例如:“尤文圖斯奪冠幾乎已經成為傳統了。像AC米蘭、國際米蘭及羅馬這些球隊,只能望其項背。”

萬人空巷“坑”萬人
1997年聯考語文題中有這樣一道判斷題:“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是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螢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相當多的考生幾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肯定判斷,結果統統為此丟了3分。寶貴的3分,對某些考生來說,也許因此上不成了大學!不禁令人喟嘆:這“萬人空巷”真是“坑”了萬人!
關於“萬人空巷”成語的最早例證,一般都引自蘇東坡的《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官兩人復留五首》之四:“天台桂子為誰香,倦聽空階夜點涼。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從東坡詩來看,“萬人空巷”指的是為了看錢塘大潮,當時的杭州城內各個裡巷內的人,全部都走空的盛況,即“傾城而出”的意思。學生們把這樣一個形容詞理解為人人都在家裡呆著,南轅北轍,該扣分,但這能怪萬千學子嗎?
對於“萬人空巷”,我們先看一下詞典的解釋。
《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釋作“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而《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解釋為——“指眾多的人都出來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漢語成語考釋詞典》釋作“家家戶戶的人都奔向一個地方,以致街道空蕩蕩的”,《辭海》則釋作“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上述詞典,都把“巷”釋作“街巷”或“街道”。其實這是誤解,“巷”字,其古義應為“住宅”的意思。古謂里中道為巷,亦謂所居之宅為巷。在現代漢語中,“巷”只指“較窄的街道”,實際上又因成語“萬人空巷”保留了“巷”的“住宅”古義,偏偏這一古義不僅不被權威辭典所揭示反而一直誤解為今義。這歧中有歧,恰恰是造成“萬人空巷”使用混亂的根源。何不用“萬人空宅”來取代“萬人空巷”? 倘若如此,“萬人空巷”就不會再坑人了。

“萬卷”該有多少書
當我們形容一個人讀書很多、學識淵博的時候,會很自然地用“讀書破萬卷”這句成語,意思是,萬卷書都被翻破,足見讀書之多。那么古人的“萬卷”究竟又該有多少書呢?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句,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意思是說,自己年輕時便讀了很多書,文采很好,下筆如神。杜甫這樣說自己不是自吹自擂,他從小努力學習,刻苦讀書,七歲就寫過歌頌鳳凰的詩,九歲就能寫很好的大字,十四五歲時就能寫出像樣的文章,二十歲時,杜甫的學問已經很淵博了。
“讀書破萬卷”中的“卷”字指書籍的冊本或篇章。如果僅僅以數量而言,這個數目的確不少,而實際上萬卷書並沒多少內容,因為卷本指串起來的竹簡。古人一卷書的篇幅,只相當於現在的一章。一個人從七歲起每天讀三卷書,到不了二十歲就能讀萬卷書。至於讀書的種類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除了四書五經等基本的書目外,可看的書的種類得視家中藏書情況了。中國古代能讀過百種書以上的讀書人,就算是很博學了。
提倡多讀書,是因為書是一個人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而如今,書籍的種類多了,讀書的人卻少了。據《光明日報》報導,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組織實施的《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2004)》顯示,只有5%左右的國民有“讀書習慣”,我國國民閱讀率持續走低。對此結果,不少人表示擔憂。
不過,這句經典名句依舊起著作用。如果要成為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的人,而不學古人“讀書破萬卷”的精神,恐怕是沒門吧。

“烏紗”為何那樣“烏”
因是做官的象徵,“烏紗帽”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自是非比尋常。因此,探討一下烏紗帽的來歷,考證一下“烏紗帽”又是怎樣和做官聯繫在一起的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烏紗帽最早出現在東晉。鹹和九年(公元334年),東晉成帝一時興起,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統一戴一種用黑紗做成的帽子,是為最早的烏紗帽。到了南朝劉宋時,有個叫劉休仁的名士別出心裁,製造了一頂用黑紗抽扎邊沿的帽子,也叫烏紗帽。因為樣式獨特,這種帽子很受民間追捧,很快風行一時,不分貴賤、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隋朝時,烏紗帽成了等級的標誌,烏紗帽上的玉飾數量有嚴格的級別限制,一品官紗帽上的玉飾可以有九塊,而六品之下的紗帽則不允許有任何玉飾。到了唐朝,烏紗帽更是搖身一變,身價倍增。據《唐書•輿服制》:“烏紗帽者,視朝及燕見賓客之服也。”《唐書》說的很清楚,烏紗帽是重要場合——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所必須戴的,是正規場合禮儀所必需。在這一刻,烏紗帽完成了從灰姑娘到白天鵝的轉變。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為防止大臣在朝廷之上交頭接耳,就下了一道變態的詔書。命令所有的官員都要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隻尺余長的翅子,並裝飾以不同的花紋以示官階。這樣,在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頭接耳,兩隻帽翅自然擺來擺去,有時甚至可能會把對方的紗帽碰掉,出於禮儀的考慮,朝廷之上,交頭接耳的自然也就少了起來。
烏紗帽最後一統天下是明朝的事情。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必須要戴烏紗帽,穿團領衫。並且規定,官階越高,紗帽的雙翅就越窄,反之就越寬。從此之後,烏紗帽成為了官員的專利品,普通百姓不許染指。從明朝開始,烏紗帽正式成為做官的代稱。
烏紗帽由最早的百姓服飾,後來走向了廟堂,而後來又被作為限制官員交頭接耳的道具,最後終於成為了當官的標誌性物品,其中間的發展軌跡真令人生出無限感慨。

“慈母”曾是傷心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唐詩中最為溫馨的一首詩,在華語圈中家喻戶曉。
我們太習慣於說“慈母嚴父”了,以至於我們自然地就認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親”。其實,在中國古代,曾有個專門的稱謂叫“慈母”,對於這個“慈母”來說,“慈母”之“慈”與“慈祥”無關,“慈母”本來是件傷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現於《儀禮》。《儀禮》對成為“慈母”的條件作了諸多令人張口結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傳曰:妾之無子者,妾子無母者,父命妾曰:女以為子。命子曰:女以為母。”由此可知,不是隨便哪個女人都可以成為慈母,也不是哪個兒子隨便都可以擁有慈母。
要想成為慈母,下列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具有小妾身份;必須沒有孩子或者不會生育(至少是沒有生育男孩);更為關鍵的是,丈夫必須還有另外的妾,且這個妾恰好一命嗚呼並正好遺留下一個男孩。在這些條件都具備的時候,還需要丈夫下達明確的指令:“你把這個死了母親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起來吧!”知道了這些,我們在讀到《儀禮•喪服》中“慈母如母”時,才不會感到過於突兀。所以,從詞源的角度來說,“慈母”和“生母”的死亡有關,但和“慈祥”無關,“慈母”本來是一段傷心往事。
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為《儀禮》所嚴格定義的“慈母”,其詞義的內涵慢慢發生了演變,至少在唐代,“慈母”已經不再是一個專稱。李白的詩中就有“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的句子,顯然這裡的“慈母”就不是《儀禮》中的“慈母”。
雖然如此,我們探討一下“慈母”的來歷也可以讓我們多了解一些我們的傳統文化知識。

“首當其衝”非首先
曾經見到一則報導中有外賓說了這樣的話:“我祝願,雲南也一定會首當其衝成為印度走向中國的經貿橋頭堡。”先不說講話的是誰,也不管是不是翻譯者出現了錯誤,單就編輯而言,由於誤解而誤用了成語,出現這樣的錯誤實在不應該。
“首當其衝”這個成語,是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首先遭遇災難、損害。在分析這個成語之前,暫且先看下面兩個用對的句子:
1,“山洪暴發後,這個村子首當其衝。”
2,“大抵當敵人結束他的戰略進攻,轉到了保守占領地的階段時,對於一切游擊戰爭根據地的殘酷進攻的到來,是沒有疑義的,平原游擊戰爭根據地自將首當其衝。”(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從上面句子來看,要準確把握“首當其衝”這個詞語,需要從兩個層面上考慮:一是肯定要首先遭受災害襲擊或者是受到攻擊;二是必須有造成這種結果的前提條件。
“首當其衝”原為“當其沖”,出自《漢書·五行志下》:“鄭以小國攝乎晉、楚之間,重以強吳,鄭當其沖,不能修德,將斗三國,以自危亡。”意思是說鄭國是個小國,身處晉、楚、吳三個大國之間,處境十分困難,一旦國與國之間有衝突,首先要遭殃的就是鄭國。所以,就成語用法而言,那則報導顯然是用錯了成語。
需要注意的是“沖”字。在現有所有的詞典中,編者都將這個“沖”解釋為“要衝”。可是,有一種說法卻認為,“沖”字不能作“要衝”講,應當理解作“戰車,攻敵、攻城的戰車”。因為“沖”字在古代還有一個義項:戰車。“沖”的作用是用來衝擊敵陣或撞擊敵人的城牆,類似於今天的坦克,在正面向敵陣推進,步兵可以躲在其後面,用它作為掩護,殺向敵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