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事物別稱溯源趣典》

《中國事物別稱溯源趣典》

《中華事物別稱溯源趣典》收錄了事物別稱總一萬餘條,按部分類編排,共分七大部三十九類;所有別稱均指相對於事物通用的正名以外的稱謂。辭典介紹了:【神鴉】指巴陵附近逐舟覓食的l烏鴉等。

基本信息

版本介紹

封面封面

書名:《中華事物別稱溯源趣典》

ISBN9787203055068/720305506X

作者李喬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頁數875頁

版式16開

市場價格150.00元

內容摘要

【孝烏】古人以為烏鴉幼雛長大岳,能銜食哺養其母,故稱“孝烏”。宋·吳淑《事類賦·鳥獸》:“伊莫黑之孝烏,實至陽之純精。”明·唐順之《朝謁長陵》詩:“寢園馴象守,松柏孝烏翔。”

封面封面

【神鴉】指巴陵附近逐舟覓食的l烏鴉。唐·杜甫《過洞庭湖》詩:“護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仇兆鰲註:“《岳陽風土記》:‘巴陵鴉甚多,土人謂之神鴉,無敢弋者。’吳江周篆日:‘神鴉存岳州南三十里,群鳥飛舞舟上。或撒以碎肉,或撒以豆粒;食葷者接肉,食素者接豆,無不巧中。如不投以食,則隨舟數十里,眾鳥以翼沾泥水,污船而去,此其神也。’”另稱廟裡吃祭品的烏鴉。宋·范成大《吳船錄》卷下:“廟有馴鴉,客舟將來,則迓於數里之外,或直至縣下,船過亦送數里,人以餅餌擲空,鴉仰喙承取,不失一,土人謂之神鴉,亦謂之迎船鴉。”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可堪(口)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清·朱彝尊《大孤山》詩:“天梯鬼斧開,廟火神鴉散。”

【慈烏】相傳烏鴉能反哺其母,故稱。同“孝烏”。晉·王嘉《拾遺記·魯僖公》:“仁鳥,俗亦謂烏,白臆者為慈烏,則其類也。”唐·白居易《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南客】因孔雀產於南方,故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孔雀》 :“孔,大也。李防呼為南客,梵書謂之摩由邏。”

【越鳥】因孔雀產於古越之地,故稱。唐·李郢《孔雀》詩:“越鳥青春好顏色,晴軒人戶看咕衣。”

【九皋】本指曲折悠深的沼澤,後借指鶴。語本《詩經·小鴉、鶴嗚》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唐武三思《仙鶴篇》詩:“九皋獨唳方清切,五里驚群俄斷絕。”元·薩都刺《鶴笛》詩:“九皋聲斷楚天秋,玉頂丹砂一夕休。”

【丹哥】亦作“丹歌”。鶴頭頂為紅色,故稱。宋·趙自然《詩》:“丹哥時引舞,來去跨雲鸞。”清·厲荃《事物異名錄·禽鳥部·鶴》:“《秘閣閒談》:池州道士趙自然嘗為詩日:‘丹歌時引舞。’或問:‘何為丹歌?’日:‘鶴也。’”

【仙馭】傳說古代仙人多騎鶴,故稱。唐·薛能《答賈支使寄鶴》詩:“瑞羽奇姿踉蹌形,稱為仙馭過清冥。”

圖書簡介

辭典辭典

中華事物別稱溯源趣典

目錄

一、凡例

二、事物正名和別稱分類目錄

三、正文: 天象部 地理部 人事部(上) 人事部(下) 動物部 植物部 文教部 日用部

四、事物別稱比劃索引

前言

事物別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一份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密切相關。我們平時在閱讀欣賞古代典籍和古詩詞時,經常會遇到很多事物的別稱,不知道這些別稱指何物,是什麼意思,就會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如清人錢謙益《次韻徐叟文虹七十自壽》詩中有句“浮生作伴皆歡伯”。如果你不知道“歡伯”是什麼意思,就很難理篇這句詩的詩意。如果你知道了“歡伯”就是“酒”的別稱,自然就明白了這句詩的意思是:徐叟公一生以酒作伴。因為古人認為酒可消憂解愁,給人歡樂,故戲稱“酒”為“歡伯”。此外,酒還有太和湯、雲液、玉友、火春、甘醪等多個很有趣的別稱。另如,大家都知道的東床、玉潤、補代為女婿的別稱;冰翁、泰山為岳父的別稱;內黃侯、郭索、無腸公子為螃蟹的別稱等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演進,古代很多事物或多或少都產生一些別稱。如“月亮”就有飛鏡、千里燭丹輪、玄兔、冰蟾、妲娥等180多個別稱;“中國”有九州、東震、赤縣、震旦等40多個別稱;“書信”有尺素、雙鯉、片鴻、華緘、芳訊、札翰等90個別稱;“毛筆”有寸管、毛元銳兔翰、黑水郡王等多個別稱。了解這些事物別稱,對我們閱讀和欣賞古詩文,研究古代文化,豐富活躍創作思維,開闊視野,增長文化知識,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這些事物的別稱和其源流散見於我國古代各種典籍和古詩詞中,查找極為不便,而且也不知道這些別稱是什麼意思?更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別稱?為了便於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我們特組織編寫了這本《中華事物別稱溯源趣典》。

何謂別稱?《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別稱是“正式名稱以外的名稱”。因“別稱”亦叫“別名”,《辭源》“別名”條又解釋為“也叫異名,通名的對稱”。故本書所指別稱為:相對於事物的正名(通名)以外的異名,均泛稱為別稱。事物別稱在漢民族語言中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如事物的雅稱、美稱、暱稱、代稱、借稱、喻稱、俗稱、敬稱、貶稱、戲稱、譏稱、諱稱等均為事物的別稱。 本辭典在十餘年的編寫過程中,作者孜孜石乞石乞,皓首窮經,廣泛採擷我國古代典籍中人們常見的一些事物為對象,集其別稱,溯其來源,考其含義,究其演變,引證書例,輯匯辭條,編纂成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