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澤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時,從全面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出發,首次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具體內容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從根本上回答了我們應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是我們的立黨之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1.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要求。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
1.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

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個基本矛盾的運動,決定著社會性質的變化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它們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是不同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了廣闊的道路。無論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都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如果它們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障礙,那就必然要發生調整和變革。

敏銳地把握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採取切實的工作步驟,不斷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建立時就是以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走上歷史舞台的。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消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係,以及改變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確立人民民主專政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層建築,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並在這種經濟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上層建築,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進行改革開放,調整和改革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部分,調整和改革社會主義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的部分,也是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二十多年來,我們大膽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生了巨大變化。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斷體現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的特點。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適時地通過改革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全黨同志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觀點和自覺性。

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發達生產力的基礎之上。我們為實現現代化而奮鬥,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改革和發展,使我國形成發達的生產力。全黨同志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經常加以檢查和總結,看看是不是符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動搖地堅持,不符合的就實事求是地糾正。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時代精神。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
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我國工人階級,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力量。我國農民階級和其他勞動民眾,同工人階級緊密團結,是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民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始終是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世界生產力和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未來的科技發展還將產生新的重大飛躍。我們必須敏銳地把握這個客觀趨勢,始終注意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跨越。這是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重要職責。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總體上還沒有改變。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依然是我們長期的中心任務。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發展先進的生產力。對於仍然存在的不適應先進生產力和時代發展要求的一些落後的生產方式,既不能脫離實際地簡單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採取安於現狀、保護落後的態度,而要立足實際,創造條件加以改造、改進和提高,通過長期努力,逐步使它們向先進適用的生產方式轉變。

我們要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指引下,繼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不斷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更廣闊的通途。

2.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全黨同志必須全面把握兩個文明建設的辯證關係,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牢牢把握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立足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廣大人民民眾從思想上精神上正確武裝和不斷提高起來。這也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八十年來,我們黨高舉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旗幟,努力建設和弘揚反映革命、建設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蕩滌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和國外滲透進來的腐朽沒落的舊文化,從思想上精神上極大地解放和激勵了廣大幹部民眾,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統一意志的正確指導思想和共同理想。

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要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進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質和全社會的教育水平;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事業。加強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宣傳教育。唱響社會主義文化的主鏇律,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發展先進文化必須貫徹的重要方針。要努力掌握和發展各種現代傳播手段,積極推動先進文化的傳播。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必須認識到,如果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人們就會失去共同的奮鬥目標,失去行為的正確規範。要把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尚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在全社會倡導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思想,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增強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勵他們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奮鬥。

社會主義文化在我國已經居於主導地位。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落後文化,甚至還存在一些腐蝕人們精神世界、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腐朽文化。要通過完善政策和制度,加強教育和管理,移風易俗,努力改造落後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人們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它們藉以滋生的土壤。

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我國幾千年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同時必須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的要求,結合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努力繁榮先進文化,把億萬人民緊緊吸引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旗幟下。

3.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民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鬥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八十年來我們党進行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革命戰爭年代,黨號召全黨同志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地為革命的勝利而英勇鬥爭。新中國成立後,黨告誡全黨同志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黨要求全黨同志必須經得起改革開放和執政的考驗,帶領人民民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勤奮工作。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人民民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民眾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這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局,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局,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必須充分認識和認真實踐。

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全黨同志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的根本觀點,堅持黨的民眾路線,深入民眾,深入基層,傾聽民眾呼聲,反映民眾意願,集中民眾智慧,使各項決策和工作符合實際和民眾要求。所有黨員幹部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而絕不允許以權謀私,絕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在逐步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黨員幹部必須正確處理好先富與後富、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的關係。所有黨員領導幹部,都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首先要支持和幫助民眾富起來,而不能只考慮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各級領導幹部時刻都要把人民民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民眾疾苦,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特別關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眾,把他們的事情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重點考慮,重點解決,切實安排好他們的就業和生活。只有把關心民眾、服務民眾的工作切實做好了,我們才能始終保持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才能無往而不勝。

中國共產黨的八十年,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而不斷追求真理、開拓創新的八十年,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艱苦奮鬥、發憤圖強的八十年,是為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而不斷經受考驗、發展壯大的八十年。總結八十年的奮鬥歷程和基本經驗,展望新世紀的艱巨任務和光明前途,我們黨要繼續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勝利前進,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要求。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一、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奮鬥業績和基本經驗

 人民總是在社會矛盾的運動中不斷開闢前進的道路。人民也總是從歷史活動的實踐和比較中,不斷尋找、揭示發展指導自己前進的真理。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

 八十年前,在中國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壯闊鬥爭中,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澎湃運動中,中國共產黨成立了。這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發展和人民鬥爭深入的必然結果。

 二、正確認識和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

 在新的世紀,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黨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我們黨要緊跟世界進步的潮流,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勝利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要求。“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要求。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

三、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大國,要把十二億多人的力量凝聚起來,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否則,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四分五裂,不僅現代化實現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亂的深淵。這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歷程得出的結論,也是分析許多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

 要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必須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江澤民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強調:緊密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加強黨的建設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取決於我們黨。只要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我們黨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永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並帶領人民不斷前進。

當前,很有必要在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在發展較快地區的幹部民眾中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教育活動,進一步把舉國上下的智慧與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來和充分發揮出來,繼續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政治上看,關係國家命運的,有兩個最根本的問題。一個是社會主義問題,一個是黨的問題。鄧小平理論初步地但是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鄧小平同志在1989年政治風波後,對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作政治交待時明確指出:常委會的同志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一直把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使我們黨成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核心,作為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最關注的首要問題。

《三個代表》《三個代表》

1990年3月,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作出了加強黨同人民民眾的聯繫的決定。1994年9月,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專門討論加強黨的建設的全局性問題,提出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總目標和總要求。這就是:在當代世界風雲變幻的條件下,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變革中,要把黨建設成為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政治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如何加強黨的建設問題上,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一系列黨的工作會議和一些重要講話中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採取了許多重大舉措。如強調領導班子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素質和能力。黨在加強自身建設的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是“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來源。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提出“三個代表”是經過長期思考的。特別是1999年在縣處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開展的“三講”教育,對於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新的經驗。江澤民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開展“三講”教育過程中,提議常委們直接到縣裡去指導“三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