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鄧小平理論和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三個代表”。 根據教育部社政司2003年2月《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教學基本要求修改說明》,原來的《鄧小平理論概論》被調整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內容

目的

作者鄧小平 作者鄧小平

在理解和掌握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基礎上,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勝的堅定信念,培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要求

貫徹鄧小平“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基本原則,對於每一章的理論內容都要著重提出和掌握觀點、依據(理論和客觀依據)和意義(理論、政治和實踐意義)三個問題;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聯繫;掌握本課程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課程的相關內容的聯繫,貫徹和體現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中心的原則。

方法

按照考試大綱規定的內容為依據,以認真學習《鄧小平文選》、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論述和黨的重要文獻,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報告和江澤民、胡錦濤“七一”講話、《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中共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相關內容為準,堅持歷史與邏輯、理論與現實、認識和實踐的統一。

目錄

概述

本門課程作為概論可理解為範圍廣泛的概括理論,包括12章 兩個部分,所圍繞的中心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第 1 部分可稱為總論,包括第 1、2、3、4、5 章,重點論述什麼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哲學認識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基礎、國情判斷基礎,最重要的是論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第2部分可稱為分論,包括第 6、7、8、9、10、11、12 章,是對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展開,分別重點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 “一國兩制” 、對外關係、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的理論。

章節

第一章鄧小平理論是當代馬克思主義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第二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第三節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第四節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第一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二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科學體系

第四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價值

第五節 努力學習與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章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路線

第一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含義

第二節 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與發展

第三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第四節 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一節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與意義

第二節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目標

第三節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任務

第五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

第一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內涵與意義

第二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第三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第四節 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

第六章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

第一節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步驟

第二節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三節 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一節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

第三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與分配製度

第四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迅速發展

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一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

第二節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第三節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第四節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

第九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一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第二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基本內容

第三節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指導方針

第四節 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十章一國兩制與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第一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第三節 實現台灣和祖國大陸的完全統一

第十一章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

第一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題

第二節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第三節 堅持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第一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第二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第三節 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黨的建設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歸納總結

1.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對世界形勢和時代特徵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時代條件);是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歷史條件);鄧小平理論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基礎);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基礎)。黨的十五大又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鄧小平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鄧小平理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把對社會主義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鄧小平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開發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已開發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學判斷。鄧小平理論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堅持和發展、創新。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當代世界的新變化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歷史依據;國情與黨情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實依據。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民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2006年單選題第28題)。

(4)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 (2004年第10題),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4年第11題)。在當代中國,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4.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1)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一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撥亂反正的進行。在這一思想路線指引下,我們黨果斷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實現了全黨工作中心的偉大轉移;科學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標誌著黨在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完成。這一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全面改革的進行。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貫穿於鄧小平理論形成發展的全過程。

毛澤東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幫”後,鄧小平領導我們黨批判了“兩個凡是”和毛澤東同志的晚年錯誤,使人們的思想從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精神枷鎖中解脫出來,成功地開闢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1978年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經受住了嚴峻考驗,1992年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即著名的南方談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第二個宣言書。

鄧小平同志去世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鄧小平理論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5.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尊重實踐、尊重民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必然要求尊重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真理、運用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

實踐是千百萬人民民眾的實踐,尊重實踐就是尊重民眾。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尊重民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我們黨工作路線上的體現。

判斷我們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是“三個有利於”: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提高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與時俱進對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要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2005年第24題)。

6.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2005年第11題)。搞清楚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基本成果的前提下,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2004年第25題)。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新概括,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科學水平:這一概括,既包括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問題,又包括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問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克服了片面強調生產力或生產關係的錯誤傾向;這一概括,為我們既堅持公有制,又完善和發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這一概括,突破了把計畫經濟當作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傳統觀念。

7.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1)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2)根本任務提出的依據: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決定的;這是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的需要。

(3)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堅持黨的先進性的要求;發展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要求;發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發展決定著中國的前途和命運;發展是實現民富國強的要求。

(4)現階段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國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和時代特點,要求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儘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解決,也有賴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有賴於生產力的發展; “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

8.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它不是泛指任何一個國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起始階段,而是中國特有的,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經的歷史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經濟上——雖然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按勞分配的分配製度;但是還存在著多種所有制並存和多種分配方式;政治上——雖然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但民主政治還不能達到高度的成熟;文化上——雖然馬克思主義已占據主導地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已構成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但封建的思想意識和倫理道德仍有廣泛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有一個發展過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由歷史條件決定:我國社會主義社會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不是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由所處的國際環境決定:我國還是發展中的第三世界;由現實狀況決定:雖有經濟實力的巨大增長,但沒有完全擺脫貧窮落後;長期性:自50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至少需要100年。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意義: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是制定和執行正確路線和政策的科學依據;是警惕右,特別是防止“左”的強大思想武器。

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涵: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即“一個中心(經濟建設),兩個基本點(四項原則,改革開放)”。

(2)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兩個基本點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四項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兩個基本點統一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反對僵化和自由化。

(3)改革的性質和作用: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直接動力——作用;改革是我們黨領導的第二次革命——從改革和革命的目的來看,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從改革對社會發展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上看不亞於一場革命,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不是對舊體制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舊體制的根本改造;改革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意義上的政治大革命,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4)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2005年第33題)

從改革與發展的關係來看: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深化改革必將加快經濟發展,發展得好則會有力地支持改革,為改革創造良好環境。從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來看:只有通過改革加快發展才能解決經濟社會中的突出矛盾,求得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而保持穩定則是發展經濟和順利進行改革的必要條件,國家一亂則一事無成。

1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機統一,不可分割:基本綱領是黨的基本路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展開,是這三個方面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的整體;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四有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11.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

黨領導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條基本經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2006年單選題第12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2006年單選題第12題);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這十條經驗,覆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12.全面理解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 (2005年第30題)和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要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時期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正確選擇,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只有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保障。

1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2006年單選題第37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五個統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尊重人民民眾的創造精神,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必須注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民眾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14.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目標和步驟。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決策和總體部署,是從全局出發制定的在較長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要達到的目標及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戰略步驟、戰略重點、戰略部署和戰略措施。全局性、長期性和根本性是其基本特徵。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分“三步走”的戰略步驟: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21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在最佳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我國發展戰略的特點:既具有雄心壯志,又堅持實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注重了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戰略突出富強、民主、文明多元化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用一百年時間走完資本主義國家通常要用幾百年走完的歷程。

15.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1)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2004年第26題)。(2)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套用信息技術(2005年第25題)。(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

16.鄧小平關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想

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共同富裕,是一個能夠影響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大政策。東部沿海地區要利用有利條件,較快地發展起來,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需顧全這個大局。沿海發展到一定時候,又要求它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一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

17.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及意義。

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是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部署;是擴大內需,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是促進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鞏固邊防的根本保證;是實現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

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抓的主要工作: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基礎;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這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根本;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這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關鍵;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這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條件。

18.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1)農業是人類生存之本,衣食之源;(2)農產品是工業特別是輕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是國家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3)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才可能為工業和其它部門發展提供剩餘勞動力;(4)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成為工業品的重要市場;(5)農產品是我國重要的出口產品。

19.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為此,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縣域經濟;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為此,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元化的城鎮化道路;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消除不利於城鎮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20.實現速度、結構、效益、質量的統一。

速度是前提,比例是基礎,效益是中心,質量是保證。在四者發生矛盾時,要堅持把經濟效益作為全部經濟工作的中心,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以效益為標準去衡量速度(2006年單選題第11題)、比例是否合理。

21.粗放型和集約型經濟成長方式。

實現經濟成長目標主要通過追加生產要素的數量即外延擴大再生產的方式,稱之為“粗放型”經濟成長方式;主要通過提高生產要素的效率即內涵擴大再生產的方式,稱之為“集約型”經濟成長方式。

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意義:可以緩解我國經濟發展同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並有利於防止生態環境的惡化;可以減少固定資產投資,抑制上新項目、鋪新攤子,有利於利用現有基礎和促進老企業技術改造;可以使供給結構更好地適應需求結構的需要,消除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引起的生產能力閒置、開工不足和人財物的浪費;可以促進科技進步,更好地適應國內外競爭的需要。

如何推動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正確處理好上新項目與利用現有基礎的關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既要堅持集約經營的方向,積極發展資金、技術密集產業,又要從實際出發,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2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發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世界生產力和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跨越。

2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005年13題)。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應做到:推進科學技術進步創新,實現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培養、吸引和用好各類人才。

24.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將來需要之能力的發展。其核心思想是:要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實現人、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實施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緩解我國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衝突;有利於克服粗放型經濟成長方式,擺脫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有利於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在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2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1979—1984年,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場調節的計畫經濟觀念,形成了“以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思想;1984—1992年,確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重新解釋了計畫經濟的內容;1992年至今,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可以而且應該發展市場經濟,黨的十四大明確把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基本內涵:計畫與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都是資源配置方式;計畫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劃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標準,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2006年單選題第29題);市場經濟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計畫和市場都得要。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和框架。

這一體制就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巨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通過價格槓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較靈敏的特點,促進產需平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所有制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展;分配製度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巨觀調控上,把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利益統一起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健全的巨觀調控體系;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收入分配製度;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

27.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

(1)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3)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4)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5)完善巨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6)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7)建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2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而且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2005年19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2004年27題)。

2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 (2004年12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確立這一分配製度的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著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和多種經營方式,決定著必須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了按勞分配在現階段分配製度中占據主體地位;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及其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及其地位。

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1)在公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生產過程中,活勞動創造價值,這就必須實行按勞分配並堅持其主體地位;同時,由於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是商品生產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這就要允許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參與分配,取得相應的收入。(2)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分配製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有利於調動社會成員的積極性;有利於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財力動員起來投入現代化建設;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30.正確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係,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1)堅持效率優先,特別注重公平。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3)規範分配秩序,合理調節少數壟斷性行業的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4)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31.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內容。

政治制度包括國體、政體和政黨制度等部分。我國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 32.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人民民主專政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學說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的性質、任務、最終目標與無產階級專政相同。性質都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任務是擔負保衛社會主義制度,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人民民主專政具有中國特色,它在人民範圍、階級結構、政黨關係、政權組織形式以及概念表述上都有顯著的特點與優點:農民在國家政權中占重要地位;同民族資產階級保持聯盟;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對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極少數敵人專政兩方面。

3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既能發揚民主,又能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能搞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

3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006年單選題第30題)。 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基本國情決定的。社會主義消滅了對抗性的階級矛盾,中國共產黨代表了各階級根本利益的一致;另一方面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發達,不同社會集團之間還存在非對抗性矛盾,多黨合作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既不是一黨制也不是多黨制。 35.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我國領土範圍內,在中央政府的集中領導下,遵循憲法規定,國內各少數民族依照法律、法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享受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務的、綜合民族和地區為一體的自治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實行國家統一領導,核心問題是保障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問題。

36.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三大目標之一。現代化不是單純的經濟範疇,現代化目標包括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大目標。沒有政治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政治保證和支持。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深化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客觀要求,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它本身具有緊迫性,又具有一個長期建設的過程。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或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地統一起來。

37.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總結歷史經驗,我們黨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證,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005年26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個長期過程。

3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社會主義文化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無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是社會主義文化都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內容;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的必要思想文化條件,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和民主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保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2004年24題)。

39.正確認識和處理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相互關係。

物質文明是人類物質生活條件的進步狀態,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的總和。它主要表現在生產力發展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精神文明是社會精神生產和精神生活積極成果的總和。它主要表現在文化狀況和思想狀況。

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基礎,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方向指導和智力支持。物質文明基礎奠定了,不等於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精神文明有自身的獨立性和發展規律,所以,必須在抓物質文明的同時,抓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40.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江澤民同志總結我黨治國的歷史經驗,借鑑世界各國的長處,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方略,即把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到治國方略的高度。以德治國凸顯了思想道德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發展了鄧小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以德治國的途徑:施“德政”,即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不斷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普“德育”,即堅持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倡“德行”,即按照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提倡什麼行為,反對什麼行為,開展對人們社會行為的道德評價,以旌表道德行為。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一手抓法制建設,一手抓思想道德教育。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42.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團隊精神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43.社會主義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最佳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

4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指導方針。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5.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自由王國發展起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取得的生產力充分發展的基礎上的,既繼承了資本主義使人擺脫人的統治的歷史性成果,又超越資本主義使人擺脫物的統治而達到自由全面發展。江澤民同志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出科學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的思想。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

46.“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基本方針。

祖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一國兩制”是針對台灣問題提出的。

“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簡稱,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大陸地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具體地說,有以下幾點:(1)“一個國家”,即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香港、澳門、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它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核心,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2)兩種制度,即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作為國家主體的大陸地區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作為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則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3)高度自治。祖國和平統一後,依法在香港、澳門、台灣設立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行使地方政府的權力,除在外交、國防、宣戰、媾和方面服從中央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對台灣特別行政區的政策更為寬容。(4)實行“一國兩制”長期不變。用“一國兩制”的辦法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不是權宜之計。

47.“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

香港回歸祖國使“一國兩制”從構想變為現實,標誌著中華民族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香港的長期穩定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為澳門、台灣的回歸創造了有利條件。

澳門回歸祖國標誌著祖國在完全統一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再一次證明了一國兩制構想具有強大生命力,為澳門長期穩定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為台灣的順利回歸創造了條件。

48.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綱領。

(1)江澤民提出的八項主張。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我們不持異議;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充分尊重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一切政黨權益;歡迎台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的邀請,前往台灣;等等。這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具體化,是系統闡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台政策的綱領性檔案。

今後一個時期解決台灣問題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中共十六大報告宣示了關於今後一個時期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等任何分裂圖謀。爭取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儘早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實現直接“三通”。“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允許台灣問題無限期地拖延下去,爭取早日實現祖國統一。

49.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鄧小平對當今時代特徵的科學判斷: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戰後以來國際形勢的趨勢: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發展。

50.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為國內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創造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為祖國統一創造條件;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

我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中國外交工作的立足點:加強同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友好關係,同廣大開發中國家一道爭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

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 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圍繞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51.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是指某些國家在對外關係中奉行的踐踏別國主權,違反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的政策和行為。霸權主義的理論基礎是強權政治。強權政治認為國際政治是一個無休止的以實力為基礎的權力鬥爭,任何國家的行為都是為了保持或謀取權力;在國際社會中,要么支配人,否則將受制於別人,國際衝突的唯一法則是弱肉強食。

冷戰時期,霸權主義以兩極格局為基礎。冷戰結束後,兩極格局結束,力量對比失去平衡,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霸權失去制約,毫無顧忌地推行“新干涉主義”、“預先防衛政策”和“先發制人的打擊權”,到處發號施令,宣稱要當新帝國。這種霸權主義的新表現主要有:(1)在國際政治格局上,由兩極爭霸變為一極稱霸,單極霸權,單邊外交,更加霸道,連其歐洲盟國都難以忍受;(2)在理論上,美國的新霸權主義鼓吹其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以全面推行西方價值觀為重要內容,強調其霸權主義所具有的道德基礎與合法依據;(3)在實質上,日益露骨地侵犯別國主權,主要是富國、強國、大國欺負窮國、弱國、小國;(4)在形式上,美國新霸權主義重視運用外交手段、經濟制裁、軍事干預等多種形式。(5)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美國自身在政治經濟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霸權利益,永葆美國領導整個世界。

要爭取和平、謀求發展,就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內容:各國政治上應相互尊重,共同協商,而不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經濟上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不應造成貧富懸殊;文化上應相互借鑑,共同繁榮,而不應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應相互信任,共同維護,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爭端,而不應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5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2006年單選題第30題)

依靠力量是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發展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和發展教育科學文化的基本力量。

53.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社會新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等社會階層。

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這些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廣大人員,通過誠實勞動和工作,通過合法經營,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其他事業作出了貢獻。他們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5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正確方向;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矛盾,正確調節和協調個方面利益關係;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環境。

55.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站在世紀之交的歷史高度,科學地總結了建黨80年來的經驗,對黨的性質、根本宗旨和歷史使命作了新的闡述,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新發展,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民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我國工人階級是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產物,具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革命的堅定性徹底性等品格。偉大而艱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忠誠於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優秀分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民眾共同加以推進。能否自覺地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是否符合黨員條件,是吸收新黨員的主要標準。要重點做好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和幹部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壯大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要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標準的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增強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56.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1)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以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2)總體目標是: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3)主要任務: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