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與政治文明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 二、“政治文明”命題的內涵 三、“政治文明”命題的價值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12月1日)
精裝: 480頁
開本: 32開
ISBN: 7218041493, 9787218041490
條形碼: 9787218041490
尺寸: 20.2 x 13.8 x 2.2 cm
重量: 440 g

媒體評論

後記
江澤民同志2000年2月在廣東調研時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1月又提出“政治文明”的命題,這觸發了我們濃厚的研究興趣。所以,當廣東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帶著精心策劃的選題《“三個代表”與政治文明》找到我們時,我們欣然簽約。初稿寫成,恰逢中共十六大勝利召開。我們又根據中共十六大精神,對全書作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
本書由劉小敏同志設計寫作大綱,負責全書的統稿定稿,並任主編;李振連、霍秀媚同志協助組織編寫並參與了部分統稿工作。作者都是廣東理論界以政治學及其相關學科為研究方向的中青年學者。寫作分工是:第一章(李麗紅),第二、十四章(溫朝霞),第三章(劉小敏),第四章(左偉清),第五章(郭厚佳),第六章(蔣建國),第七章(李振連),第八章(彭前衛),第九章(程壽),第十章(尹德慈),第十一、十三章(黃保勇),第十二章(張鳳涼)、第十五章(霍秀媚)。本書的文字力求簡明通俗,並與國際接軌。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陳海烈、副社長何祖敏、方誌編輯室副主任楊小虹等同志給予精心的指導和幫助;李芳清、晏玲等同志在文字的列印、校對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謹一併致謝。
由於作者的水平有限,更由於本書的選題是一個亟需探索的新領域,本書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 者
2002年12月於廣州

目錄

上編至關重要和極為緊迫的時代課題
第一章 命題的形成背景:時代的召喚
一、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背景
一個半世紀的風雨——兩個80年的比較——新的歷史方位
二、提出“政治文明”命題的時代背景
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歷史性盛會
三、命題提出與發展的過程
在春意盎然的嶺南——深化和升華——在華光四射的北京
第二章 命題的內在涵義:莊嚴的承諾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政治文明”命題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政治觀——馬克思主義文明觀——馬克思主義政治文明觀
三、“三個代表”與政治文明的內在關係
“三個代表”: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政治文明:“三個代表”的內在要求——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第三章 命題的理論價值:偉大的創新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價值分論
“哥白尼式的革命”——光輝的旗幟——國泰民安的根本思路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價值綜論
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貢獻——集體智慧的結晶和與時俱進的產物
三、“政治文明”命題的價值
社會主義政治學的新發展——中國政治理論發展的新階段——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新境界
第四章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民執政黨建設
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現代化建設
國家現代化的思想武器——民族現代化的精神動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綱領
三、政治文明與其他文明
物質文明的“晴雨表”——精神文明的“主心骨”——生態文明的“保護神”
中編 從政治文明的高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章 根本要求:咬定青山不放鬆
一、關鍵:堅持與時俱進
決定前途命運的因素——時代性、規律性與創造性——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二、核心:堅持黨的先進性
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本質:堅持執政為民
“舟水關係”與安泰神話——人民公僕的選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